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怎样培养一个上北大的女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2 20:3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没有从事过专门的教育工作,我今天来也不是想给大家介绍什么教育经验。而只是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  已经走过了高考的战火硝烟,回过头看看:挥手间似乎一切已经远去,而时常想起的是十八年来一幕幕和女儿一起并肩前行的身影,而这一切必将会是我一生永远温暖的珍藏。
    我的女儿徐丹羽是西城外国语学校文科实验班的学生,中考时签约本校,当年以534分放弃了考上实验中学的机会。
  今年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因为学习哲学是她三年以来从未改变的愿望。“热爱生活、分享智慧、享受挑战”——这是西城外国语学校的校训,正是西城外国语学校开放,多元化的教育给了孩子以广阔的发展空间,高尚的品德、流利的英语和张扬的个性是西外给孩子们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相信未来社会各领域的精英绝对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高考前我一直想找一个能在冲刺阶段助孩子一臂之力的教育机构,因为在学校几轮扎实的复习中,只要孩子能跟紧老师基本就可以了。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学大的介绍,又上网查了学大的背景和办学理念,基本上和我的需求吻合。和孩子一起与咨询的老师进行2个小时的对话,并做了《个性化学习测评分析报告》,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和孩子商量后慎重的决定把学大作为高考前的终极助教, 整个辅导过程中,我基本没有过问孩子老师讲课讲得好不好,因为我相信孩子自己比我们更清楚。从每次孩子下课时愉快地心情,我也能感觉得到,通常是下课时间过去了很久还在和老师愉快地交谈。特别是考前两、三个月,基本上是一半的辅导时间都在和老师聊天。凡教过徐丹羽的老师都很喜欢上她的课,而徐丹羽也和老师成了忘年交。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一模没有考好的情况下,和老师愉快的交流也给她减轻了很多压力。
  徐丹羽一模没有考好,我有很大责任,焦虑不安的情绪影响了孩子,对高考过程的茫然无助是诱因,走过来后想想其实当时的焦虑大可不必,因为高考时一个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只要多和学校沟通,多了解信息,多关注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学校和社会会给大家安排很多相应的咨询和讲座。用不了半年时间,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可以成为高考咨询专家。
  很难说是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使孩子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幸福和希望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孤独的过程。但是当你走过来的时候,回头看看,你走过的每一段路,你付出的所有辛勤和汗水,其实孩子都给了你超值的回报。也许有些老师和家长现在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但是你千万不要放弃,只要你对孩子充满爱,坚持和他一起努力,在别人都认为他不行的时候,你要依然相信他,为他加油,为他呐喊,为他取得的一关关成绩喝彩,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们。(例:一摸后招办主任来学校,校长请招办主任看一看学生志愿填报情况,当我把徐丹羽的一摸分数报给他,并告诉他要报考北大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他说:你是不是在做梦呀?这个分数还想考北大?今天我可以大声告诉他:我们的梦想成真了!
  顺便向大家推荐两本书,可能有些家长看过,是韩裔美国作家张炳慧博士写的。因为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而这两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她是三个孩子的继母,而三个孩子都是耶鲁、牛津毕业的博士,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幸福健康的家庭,正享受着美好快乐的人生。这两本书的名字是《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大教育认为:“学习是件大事情”对此我感同身受。学大的个性化教育水平是学大的核心竞争力。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近几年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推广,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如果每一个孩子从小都能享受到这种个性化的教育,那么教育的春天就要到来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唯一的,如果能早一些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早一些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天赋,顺势培养,让孩子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那我们将很快就看到一个英才辈出的年代。这样不仅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就我们每个家庭来讲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事业顺畅的儿女也足以让我们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让未来的日子永远感到幸福和自豪。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能享受美满幸福的生活、能有一份他们非常喜欢的工作,这难道不是我们父母送给他们一生最珍贵的礼物吗?
  说到徐丹羽高考目标的确定,还要从三年前说起,中考后为了释放压力,我们一家三口做了一次为期十五天的欧洲之旅。徐丹羽小的时候就对欧洲文化很感兴趣,听着安徒生、格林童话睡觉,看着白雪公主、睡美人长大。但是,当真地来到了这片土地,看到童话般的风景,中世纪的建筑,古堡、宫殿。和卢浮宫、凡尔赛宫离得这样近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这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唤起了孩子心中强烈的共鸣,那些大师的罕世之作,使我们融化在了欧洲文化的辉煌殿堂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师生存的年代和创作的背景,回来后我们买了大量的书籍,从欧洲的艺术家、文学家到哲学家的传记到哲学艺术类书籍看了很多很多。由此孩子深入探究的兴趣日渐浓厚  

  高一暑假得知北大暑期学校对外开放了,出于兴趣选修了《西方哲学导论》和《逻辑学导论》两门课程,这次和北大的亲密接触,对北大有了更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结课时《西方哲学导论》的优秀论文不仅给她日后的北大学习修得了两个学分,更重要的是给了她冲击北大的信心和力量,大师的课开启了她的心灵,使她对生命的意义开始了更深入的探索。由此进入了一个飞速成长的时期。因为使她早一些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我相信她必定会拥有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一生。这也是我们赞成他报考北大哲学系,放弃了准备一年的出国留学机会的原因。
  《逻辑学导论》虽然没有拿到学分,但所学的逻辑推理知识使她在高考复习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大的老师绝大部分是敬业的、也是出色的,但我相信那些其中的佼佼者一定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孩子的人,他们也一定是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人。由此可见,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正是学大教育和我们每一位家长的终身使命和责任。
  所以说:教育是一个千秋大业,也是造福于子孙的大事。
  很高兴有机会和学大的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关于教育的问题,我想很多家长一定和我一样,每当谈到教育一定会有万语千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5 21:18 , Processed in 0.0733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