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法趣味讲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 16:2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学法趣味讲座

转摘:

一程老师语文学法趣味讲座(一)

(可结合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来阅读)

同学们,晚上好。公元2013年10月28日,就是彭晓刚老师为一周之后的期中考试做国旗下动员的那一天,我独在备课室备课,遇见梅主任,前来问我道,你可曾给高一新生写过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你还是写一点吧,上届的学生就很爱看你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篇子,大概是因为往往最贴近学生需求之故吧,销行一向甚为火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往届的学生毫不相干,但对于新生,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看到真的可以帮助大家,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但是,现在,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似乎并非学习母语的中国,无数个红叉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语文无用”、“语文靠天赋”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是在今天早晨,才知道期中模拟考试出了成绩的事;说考得不理想,错了很多题,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高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薄弱到这地步。

然而看完试卷就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满纸的红叉。而且又证明这不但是不理想,简直是相当糟糕,因为试卷上还有书写潦草、布局不合理、答题不规范、默写不过关、对联不会对、新闻不会压、散文不理解等留下的累累伤痕。

但马上就有抱怨,说学语文是“太难、太多、没有用”!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学语文考试“不靠勤奋靠人品”。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大家语文考不好的缘由了。轻视呵,轻视呵!说在轻视中灭亡,就在轻视中灭亡!

有句名言说:“好了伤疤忘了疼。”

是啊,造化的确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红叉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红叉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会非会、似懂非懂、不会不懂、懵懵懂懂的现实。我不知道这样的现实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上一次月考也已有三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写一点什么能帮大家重新面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呢?

我们都已经有多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如果把语文比作一个人的话,你与她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年复一年,你却还在原地踏步,而语文却慢慢变得更强大。在你觉得语文是你最熟悉的学科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她早就已经成为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采取措施之前,让我们先睁大眼睛看看现在的“语文”吧——

她比以前内容更加广泛、丰富: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著名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

她比以前知识性更强,系统性更强。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她对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的语文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高中的语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教师不止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但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还有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了。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9门,除了最早进门的原配语文,还有后进门的英语数学理化生。再加上数理化格外强势,语文便落入冷宫,便默默无闻又无怨无悔地生活在数理化生的夹缝里,痴心不改地追随着你。

经过考试的刺激,你终于念及语文的好,也有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语文的好。北京的语文高考分值增加至180分,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和语文之间,也要充实那些遗失的美好?

下面让我交给你一套我多年钻研才悟出的掌法,希望你能重振语文雄风。

这套掌法叫——“化骨绵掌”,共有9招。

(一)化骨绵掌第一式:化回避为面对

如论现在你的水平如何,请你面对它。

所有进步的起点是现实,所有转变的开始是面对。

面对现在的语文,她是你需要搀扶的朋友,也是你需要战胜的对手。

因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试卷,敢于正视淋漓的红叉。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那个走向完美自我的方向,这将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有的人在几次并不算大的打击之后失去了信心,有的竟以泪洗面,有的已经把自己当成破罐儿,准备一路破摔下去。

我想对大家说:时间永是流驶,考试连着考试,一次考试中有限的几个红叉,在整个高中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斗志的人做自卑的理由,或者给有斗志的人作奋起直追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错过之后就不会再错的几个基础知识题。高中成绩的进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需要做大量的题,结果却只是一小步。语文是一定在其中的,更何况是语文基础知识。

然而既然有了红叉了,当然一定要重视。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自己的心。纵使时光流驶,红叉变成绯红,也要牢牢牢牢牢牢牢牢记那微漠的悲哀中永存的红叉旧影。我说过,“直面红叉不需悲,总结积累少成多,今朝跌落深山低,来日登顶奏凯歌。”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二)化骨绵掌第二式:化恨为爱

是啊,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看看语文的脸庞啊。不只是面对他,还要爱上她。

你知道,如果数理化生教给你的是知识,语文教给你的便不仅是知识,还有是一个感悟幸福的心。如果数理化生教给你的是技能,语文交给你的便不仅是技能,更是一个有质量有境界的生命。

你在康桥和雨巷里把忧愁变得高贵;

你在橘子洲头把心胸变得豁达;

你在鸿门宴上看得见成功之中的小智慧,也更能看得见失败当中的真性情。

你在秦宫大殿上看得见刀光剑影中历史的脚步,更应看得见宁为知己者死的无悔的坚持。

在语文的世界里,

你会因为一句诗歌而爱上一片斜阳,你会因为一篇小说而拥有一种信仰,

你会因为一篇古人而拥有一种雅致,你会因为一篇杂文而邂逅一种思想,

你会因为一篇散文而找到一个知己,并为他魂牵梦萦;

你会因为一次广播而爱上一个声音,并为他热烈鼓掌。

一本好书、一篇美文往往就是一粒种子,种在心里,会长出诚信,长出坚强,长出信念。会在特别容易苦恼、特别容易失落、特别容易不知所措、特别容易困惑的青春年月里给心灵指明一个方向。我们的一生中应该有一段文字给过我们心灵的感动,给过我们精神的震撼,陪我们走过一段人生的路,在漫长的岁月中给我们心灵的抚慰与鼓励,使我们的精神始终站立,使我们始终美丽而高贵地活着。

当生活被考试榨取的只剩下干瘪的分数,当青春淡去了光华只剩下黑白灰,当雪白的演草纸写不出心灵的句子只剩下凌乱的数字,当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好久不曾抬头看看蓝色的天空,当太多的不如意挥之不去,请你,请你为自己,请你为自己的心灵爱上语文吧。爱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动力。

(三)化骨绵掌第三式:化整为零

面对语文时,我们要了解语文的特点,那就是知识点数量庞大,包括汉字的形音义,词语的使用,辨析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变换句式,使用修辞、文言文,以及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等。这些知识点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马上掌握的,需要你化整为零,逐个去解决。

我们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把不熟悉的字词记录下来,一天几个成语,一段好文,一首好诗。其实,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语文积累的高人,他们在你天天埋怨语文不好学的时候,已经把积累本变得厚厚的,把积累变成了生活里的一部分,变成了享受和幸福。你拿着他的本子,惊叹他为神人,甚至失去了追随模仿的勇气。

殊不知,我们崇拜的每一个神人都曾有一个和我们现在一样的过去,他们都曾和我们一样,前辈就是在同样的黑暗中比我们走得少稍稍靠前的人。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加入这一行列。

利用点滴的时间来记忆,比如饭后的五分钟,睡觉前十分钟等等。熟悉的东西一笔带过,不熟悉的东西要做详细的记录,对于易错的地方要用红色的笔做标记,这样在记忆时就会有强的针对性。需记忆的知识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本,万变不离其宗,语文学习的“宗”即为课本。一遍遍的课文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作用,其实包含着字音字形、成语应用、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等内容。二是试卷讲义,考试时自己读错的字、写错的词、不理解的成语都是必须摘录记忆的内容,除了这些实在的基础知识,从试卷中我们还可以获取解题技巧。例如诗歌赏析,从练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诸如常用写作手法、常用抒情方式以及常用意象表达的特殊感情等。三是早读教材和练习册。多阅读能帮助我们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请记住:尽量多地把“没见过的”知识变为“见过的”知识,把见过的知识记牢!不急不躁,一词一句,日有所进,坚持到底。

因为今天能做事的今天做,再晚也是早;今天能做的事儿明天做,再早也是晚。

(四)化骨绵掌第四式:化丑为美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大家的语文基础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基础知识竟如此之薄弱,一是答题竟如此不规范,一是有些同学的的书写竟如此之潦草。

在现行高考体制之下,大强度的电脑网络阅卷改变了传统的阅卷模式,将学生的书写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要想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没有规范的书写做保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可以说,书写的水平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得书写者的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

除字的规范意外,还要有卷面的合理布局,美观得体的大小间距。年级为每个同学配备了统一的字帖和练字本,大家坚持每天练习,在一笔一划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更重要的是,将改进书写的意识落实在每一天的作业中,规范汉字的大小,掌握合适的字与字、行与行的距离,将书面写的美观大方。

分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得来的。你要高度重视每一个字。要知道考试中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决定你的命运,一定要有敬畏感。所有字迹的书写都要做到工整、横平竖直,美观大方,字迹的大小和疏密要适中。问答题修改答案需谨慎。尽量不涂改或少涂改,涂改时用斜线将错误答案划一笔或两笔即可,不要在试卷上画很多黑蛋蛋,会被误认作密码,把试卷作废。尽最大可能保持卷面整洁美观,化丑为美,也是进步。

(五)化无声为有声

无声的语文是可怕的。没有了韵律感和音乐美的语文也是枯燥的。而这可怕和枯燥的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现实。

安安静静的早读和午读不仅暴露我们语文学习的不足,也无情地暴露了你内心的胆怯。

你不敢让自己也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你要么哼哼唧唧中哼着催眠曲,要么昏昏沉沉地等着梦周公。你就在这死气沉沉中错失了语文的美,也错失了青春年少的激情。

天赋我年少无畏,何不释放激情,纵情读书!

诗歌不读不足以赏其神韵,古文不读不足以赏其雅致。

因为大声读,才能够暴露一些字音字义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释或工具书。读出句读,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读出来,把句子的语气读出来,如果对这些上千年的经典能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有情有味,这些千古名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逐渐的进入脑海融进血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指导和影响自己一辈子。

用在激情的早读叫醒太阳,用你激情的午读驱赶疲惫。

语文给你的不光是感悟,还有充盈胸膛的力量。

(六)化骨绵掌第六式:化无形为有形

有句名言说:“再好的脑袋瓜儿也比不上一个烂笔头”。此话非常有道理。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要看书必动笔墨。

语文的努力同样需要又形成成果。建议同学们准备三个本:知识本、摘记本和随笔本。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词,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方面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知识本。

摘记本用来摘抄。主要用来摘录妙辞佳句、精彩段落、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杂记本要经常携带,努力坚持、成为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摘抄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储存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随笔本用来写作。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我们要准备一本专门用于练习写作的随笔本,通过平时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你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日渐成熟的青年,一个有着更广视野的中国公民,你该有更多的视角、更高的站位来认识生活。不能陷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出不来,不能总是停留在小我的世界里。作品是你胸怀和视野的展示。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思索,甚至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这些都可以是周记的素材,力争做到有感而发,绝不无病呻吟,更不瞎编乱造。写作的意义不是复述生活,而是领悟生活,思考生活。因此不要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似的记叙。

当然也可以动笔做题。这里的练指的是平时练习和考试。练的内容主要是做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因为语文基础知识内容庞杂,有的知识也比较细碎,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巩固提高,才可查漏补缺。因此要求大家在练习中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

(七)化骨绵掌第七式:化课外为课内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所涉及的面很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内与课外的区别。课内主要要求大家掌握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习技巧性的东西,诣在使大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大家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是扎实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语文学习的广度。

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就需要在拓展语文学习的广度,将语文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之中。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当然是阅读。良好的阅读自然不分课内还是课外。虽然在当前的夹缝中,我们留给语文的时间非常少,我们仍要有一颗爱读书的心。我会显然自己潜下心来阅读,会为大家挑选好优秀的作品,在期中考试后编辑成《悦读》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重视。

这一点无须再强调!

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政治科学上观察思考问题的哲学方法,历史科学上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地理科学中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数学科学中严密的推理逻辑,理化科学中细致的观察功夫,美术音乐科学艺术鉴赏的感性和灵动,皆可为我所用。

(八)化骨绵掌第八式:化短暂为长久

我不得不说的是,其实很多我讲过的方法,以前的老师都讲过,只是还有一句话,叫做:所有的方法只有变成习惯才真正有效果。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学习方法都需要坚持来做保证,所有的学习方法只有在成为学习习惯以后才真正有力。

是的,坚持如果坚持不到一定程度,坚持就白坚持,汗水流不到一定程度,汗水就白流。每一个所谓的失败者都不是因为没有付出,而是因为付出的不够,有时甚至只差一点点。

很多人认为语文的知识点太多了,掌握了100个,他可能考到第101个,实在令人懊恼。可是我想说的是,掌握了100个就有100次改写命运的机会,有机会和没机会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呢?看的就是你能不能在坚持中把别人比下去,把自己的机会变得多起来。

你没有过人的天赋,你没有惊人的背景,你连坚持都做不到,你还能做什么?

因此,语文学习不能急功近利,你不能要求立刻见到回报,要有一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气度,要有一点遇到错题则喜的雅量,你要在别人动摇意志、别人怀疑自己、别人彷徨失落的时候傻傻地坚持,多大的困难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多难的坚持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再字,我们需要在一点一滴中逐渐靠近完美的自己。

谁让上天给了我们一点点机会呢?

我们要抓住它,在持久的坚持中把自己变得坚不可摧。

(九)化骨绵掌第九式:化志向为行动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不是天与地,而是知与行的距离。

多少宏伟的计划因为欠缺一个强有力的行动而化为泡影,多少美好的蓝图因为欠缺一个强有力的行动而成为我们过往生命中无法回避的遗憾。

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比昨天好一点?

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比以前对自己更狠一点?

拿出一个行动来。不是从明天,而是从现在。

现在做一个努力的人,明天才会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不努力,明天只能有一个房子,面朝失败,纠结丛生!

让我们现在就开始练习“化骨绵掌”吧!

综上所述,化回避为面对,化恨为爱,化整为零,化丑为美,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课外为课内,化短暂为长久,化志向为行动。

这九点让我们,态度变化,坚定傲骨,此爱绵绵无绝期,分数噌噌往上涨。这就是我说的“化骨绵掌”。

哪个班级语文成绩好,就说明这个班里的人更有生活更有情趣,奋斗更有激情,计划更能落实,志向更为坚定,课上时间更为高效,课余时间更能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成绩是衡量一个班班风的最好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讲,各位班主任是不是应该更重视语文学习呢?

曾经有同学问我,化骨绵掌的最高境界:手中时时有语文,手部离书,书不离手;

我说不是,你看,那个人手里没有拿书,但是也在背诵语文啊

学生豁然大悟,原来最高境界是:手中虽无语文,心中却有语文!

我说还差一点,最高境界是:

语文即是我,我即是语文,两者合一,无所不能,无坚不摧。”

好了,希望所有人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多一份坚定的希望。

希望真的猛士们,更奋然而前行。

谢谢大家,我爱你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6 15:39 , Processed in 0.0775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