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8 00:3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

丁维升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学生想象越丰富,语言表达就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就会越有情趣。想象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学生创造性地写好作文的金钥匙。
一、多读好书,启迪想象
童年是活泼天真、幼稚可爱、充满幻想的,是富有童心和诗意的。而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儿童保留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小学生阅读应从儿童文学作品开始。
无论教哪个班级,我都先从童话、神话、寓言等趣味性强、想象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引路,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品和书籍,如《屋顶上的小孩》、《童话世界》、《中外童话故事》、《童话大王》、《故事大王》、《中外神话故事》等。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天随身带着一二本儿童文学书籍,鼓励学生在班内相互传阅。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我把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课定为自由阅读时间,并且自己陪学生一起读。在读的时候,我往往很专注,随着书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自然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并且有意让学生看到,让他看到你所看的书并对它产生兴趣,有一种想看的欲望。
为给学生有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每周都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开展讲故事比赛、师生共读、交流体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发现学生对童话、神话、寓言这些书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文学性更强一些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儿童文学》、《萌芽》、《少年文艺》等,有些学生读起了《杨红樱系列作品》、《智慧背囊系列作品》等,甚至还有些学生读起了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等。而在这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学生在享受着语言文字带给他快乐的同时,那些词汇、段落、结构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同时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文明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而提高。
二、观察入手,丰富表象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丰富的表象入手,指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如根据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想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滴水,让学生据“水滴”展开想象,画钮扣、球、物体向下坠的形态……这些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启发大胆想象。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围绕色彩、几何图形等展开想象;爱好音乐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听琴声、虫声、风声、水声……大胆地进行想象。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的思维就能发散开去,达到触类旁通。
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如锯的发明,飞机的制造等。学生通过观察存储表象,在观察情景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学生的观察总会伴随着思维和情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操作,手、眼、口、鼻、脑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三、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是作文生动形象的保证。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事物的各个方面,如用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等等,同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融入自己的独特情感。为此,我经常把学生带进自然,观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春天里,我领着学生走进公园,走进野外,寻找春的足迹;夏天里,我和学生一起享受蚂蚁搬食物的快乐,欣赏夏塘荷花的美丽;秋天里,我带着学生去郊游,去感受秋叶的绚丽多彩……在学生观察中,我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
在一次《校园里的桂花》习作练习中,我带着全班70个学生漫步在校园里,先让他们用心感受桂花的香味,同时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桂花一边问:“你们觉得这桂花像什么?”“像米粒,可比米粒要小。”“他躲在树叶中间就像顽皮的小孩。”“桂花的颜色呢?请大家联想一下。”学生一边看一边想象,充满了情趣。这次习作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语句。如:“一阵微风夹着一股香甜而浓郁的花香迎面扑来,直钻人的心脾。抬头望去,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巨人一般挺立在那里,茂密的树冠像撑开的一把绿色大伞。走近一看,一团团、一簇簇碎金般的小花簇拥在一起,正躲在翠绿如玉的叶间顽皮地眨着眼睛,偷偷的打量着这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桂花树,你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默默地倾吐着自己的芬芳,为校园撑起一方美丽的风景,在你的庇护下,我们快乐地成长。老师啊!您不就是校园里的那株桂花树吗?……”看,这就是观察想象的魅力。可见,在学生观察中,教师只有启发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四、课文补白,发散想象
语文教材很多课文都留有“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应艺术地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巧用标点,补充内容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标点符号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如《凡卡》一文中的最后一个文段有这样一句话:“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发散想象,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他的信吗?凡卡梦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有的说,凡卡很高兴,天天盼望着爷爷来接他回乡下;有的说,凡卡收到邮局退回的信,很难过,整天失魂落魄,老板娘打他打得更凶了……学生经过发散想象,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得深入了。
2、续编故事,大胆设想
教材中,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结尾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对这样的空白,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有助于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童话故事《狼和小羊》,学生很熟悉。这篇童话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文章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给学生很大的想象余地。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小羊就这样被狼吃掉了吗?小羊的结局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创造性地想象出可能发生的多种情况:
有的说:“老狼听到猎人的枪声,吓得逃跑了,小羊得救了。”
有的说:“小羊的呼救声引来了羊群,老狼被母羊誓死保护小羊的精神震撼了……”
有的说:“狼扑向小羊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淹死了。”
有的说:“这时,猎人正好赶来,猎人把狼捕捉起来送到了动物园,这样既让狼受到了惩罚,让它永远关在铁笼子里,又让游人一饱眼福了。”
这样续编故事,学生各抒己见,思维互相碰撞启发,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他们大胆设想,体现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五、借助多媒体,拓宽想象
视觉对人的刺激远远深于听觉,把视觉和听觉加起来,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等多媒体优势,将声音、形象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结构氛围,可以大大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视野狭小,无法认知一些视觉上不曾见过的事物,多媒体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华灯高照”、“光彩夺目”、“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等。教学时,教师适时播放北京夜景的录象,学生就容易把握这些词汇,他们头脑中一旦存储下北京夜景的表象,很自然地就能引起其他相关的想象,进一步体会到北京夜景的美。
又如教《画风》一课时,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一边播放风的声音,一边轻轻地对学生说:“在风中,许多事物都发生着变化,路上、小溪边、阳台上,人们的服装……”学生随着声音融情入境。这时的风声既渲染气氛,又使学生产生了相关的画面,孩子们联想想象都激活了。
六、借助课文,进行练笔
小语教材中的故事大多生动感人,它们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去思索、想象、补充,指导他们对故事情节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这样不仅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如《游园不值》一诗,写的是诗人叶绍翁访友不遇,却意外欣赏到出墙红杏的故事,借以赞美春天。上这一课时,我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一些疑问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出访这天的天气怎样?他为什么要去寻访园主人呢?一路上诗人看到了什么?园子里该又是一番怎样的美丽热闹景象呢?学生经过这样一启发,思维火花一下子被点燃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文进行扩写、改写。交上来的作文写得具体、生动而形象。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布置作文要打破条条框框,鼓励孩子们放飞想象,充分表达所思所想,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爱恨自由地倾诉,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鼓励学生放胆表达。
如教学《祖父的园子》时,学生读课文,一个学生风趣地说:“某某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老师就抓住这句话借题发挥,“同学们,那我们就到祖父的园子里去看看吧?”“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呀?”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纷纷议论开了“多种昆虫。”“有黄瓜秧、有倭瓜。”“还有祖父和我。”有的学生说:“还有我们全班同学。”“他们都在干什么?”这时,课堂气氛更热烈了。“黄瓜秧正扭动着腰肢,为我们奉献可口的黄瓜呢!……”学生还要发言,我认为时机成熟了,用启发的口吻说:“同学们,下一节课每人写一篇《参观祖父的园子》的习作吧,看谁想象丰富,写得生动。”话音刚落,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习作在学生笔下生成了。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创新的生命之源,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为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03:14 , Processed in 0.1031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