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专业成长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8 22:2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专业成长史

                    王晓春

一介寒儒老师希望我谈谈自己的专业成长史,他的帖子是这样的:

王老师:

可否介绍一下你的专业成长史, 我知道你以前也是一位一线教师,你现在的成功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梦寐以求的,但不知道该从何做起,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在农村信息闭塞,真心希望你能在今后研究一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期待着!

我想,若我的经历对某些老师有启发,谈一谈也好吧,毕竟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希望在青年人身上。

我的青年时代是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人很傻,但是意气风发,有一股胸怀天下的热情。到了后毛泽东时代,许多人变聪明了,不再关心什么国家大事,一心追求个人发展,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他不干坏事就行。然而我属于那种坚持傻下去人,脑子里始终没忘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遗训,我想这可能是我专业成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我不可能停下来,因为老有一股力量在催促我。

但是各位知道,毛泽东时代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压抑个性,不欢迎独立思考。我当然也受害其中,思想僵化。以这种思想基础,专业上很难有所突破。幸运的是我赶上了80年代的启蒙思潮。我现在回忆80年代仍很激动,那时我到处跑书店,如饥似渴地捧读我所能找到的“离经叛道”的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尤其是哲学,成为我关注的重点。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以为不再僵化了。我把这些新观念迁移到教育方面来,反复思索,终于想清楚了:教育必须走向科学。文革期间的思路本来是“教育走向政治”的,我看那条道走不通。目前流行的思路是“教育走向行政管理”,“教育走向文学”,“教育走向煽情”,愚以为这些思路虽然自有一定道理,但终究走不通的,不应成为教育的主流。

我一生经历过两次思想大解放。一次是文革,一次是80年代的启蒙运动。您可能会很奇怪,文革压抑个性,怎么会解放思想呢?是这样的。在文革之前,普通老百姓对当官的都有一种迷信。党支部书记,那就是党啊!照书记说的话去做,那就是听党的话呀!文革矛头向上,把这种迷信彻底打破了。当你看到很多大字报把你平日奉为神明的若干官僚揭个底朝天的时候,当你发现他们的精神世界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的时候,你不就醒了吗?所以,文革之后我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见到任何官员,不管他职位多高,如果非要我评论他的价值,我第一件事就是减去他的乌纱帽,剩下多少就是多少。不错,文革是有压抑个性的一面(舆论一律),但同时它也为下层百姓的个性解放扫清了一个大障碍(权威崇拜)。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80年代我读书和思考的时候,就没有多少框框了,说话也自由了。“我要用自己的声音歌唱”——我在诗中这样写道。

我1964年从北京师专毕业,被分配到中学教语文,进校门就当了班主任(记得是副班主任,但一个学期后就“转正”了)。我很快就发现师范学校在教育方面什么也没教给我,于是我自己就乱闯乱撞,同时偷偷观察其他班主任的工作,向他们学习。我还到处找教育方面的书看,发现没多大用处,其中说的差不多都是空话。那时我就想,将来我若写书,一定要和他们不同。

我在这个学校一致待到文革后,转到一所新的学校,先教初中,后教高中语文。到80年代中期,我对教育已经有点自己的想法了。正好北京市要为教师出书(这得感谢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长徐惟诚先生),自愿申报。我肚子里有货,一口气报了两本,结果其中一本《育病树为良材》被选中出版了,这是我的处女作。不久,北京教育丛书主编就把我调到编委会当编辑,于是我离开了第一线。这是90年代初的事情。我做了6年编辑,不大高兴,因为我感觉修改别人的书还不如自己写书顺手,于是要求领导把我调到了一个平行单位——教科所。教育科研是我所热爱的,但是我更喜欢个人研究的方式,领导安排的课题往往是我不喜欢的。又6年后,该退休了,我如鱼得水,感觉退休才是我研究的春天。还真是这样,我到目前为止一共出版了16本书,退休前30多年才写了8本,退休后仅5年也写了8本,效率高下立判。所以我退休后给自己下的结论是“我在山坡上,是升不是降;我在山披上,还是少年郎。”

我当老师这么多年,要论升学率,不过中上等而已,论班主任工作,最多当过县级模范。我从来不太在意行政评价,我自己有一把尺子在衡量自己,其实我的标准很高,但那是另一种标准。

可以看出,我几乎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的。我从来不拜师,也从来不受徒弟,而且永远不想进入主流圈子。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民间的思想者,一个边缘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是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各位老师!如果您只是想通过做名师走上仕途(这种人不少),如果您急于求成,想立竿见影,如果您太在意眼前的行政评价,如果您不爱读书思考,如果您总想从别人那里取得现成的经验,如果教育对于您只是职业而不是生活本身,那我的经验对您可能用处不大。不过,有点用处就好。但我相信,总会有知音的,世界这么大,再奇怪的人也会有同类。对吧?实在没有知音,我做自己的知音就是了。李白不是说过吗——“对影成三人”!

                             2008,9,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13:25 , Processed in 0.9749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