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教育注重自由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3 16:5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教育注重自由表达

  2005年05月25日
  《海外文摘》 程星 

还没来美国时就听说,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传输,美国教育注重动手能力。其实,依我所见,美国教育更注重自由表达。

记得第一次进美国课堂,我所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击”竟是其完全的无政府状态。整个课堂就像一个休息室,学生想怎么坐就怎么坐,爱插嘴就插嘴,而老师则满不在乎。有时学生之间为了一个很无聊的话题争得不可开交,老师居然笑眯眯地坐在一旁毫不介入。

其实,美国教师注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从学龄前就开始了。一天去女儿的幼儿园接她,老师正在讲故事。我从窗外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孩子们有的坐着,有的趴着,有的甚至躺着。(想起我们小时候上学,老师让背着手在课堂听讲,不由得哑然失笑。)老师在上面念念有词,孩子在下面似听非听。这样的状况还没有持续几分钟,就有孩子举手提问,老师不急不恼,有问必答。(记得儿时被老师写的最多的一句评语:“上课插嘴,做小动作”,为此没少挨父母的骂。)女儿在学校涂鸦,不管画成什么样,老师就是一个劲地说好,搞得我们飘飘然,以为自己一不小心生了个天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美国不能“侃”,无异于天生残疾。前不久,米肖尔·赫南德兹根据自己在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招生办四年的工作经历,写了一本畅销书《常青藤名校招生内幕》。其中提到常青藤名校在审查中学教师推荐信时,最糟糕的评语莫过于“该生平时话语不多”。招生人员见到这样的评语,第一个反应便是“其人恐怕很难参与课堂讨论,因而对学习环境弊多利少”。这样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优异,被名校录取的几率比其他学生要低得多。不难想像,在这个文化里,寡言等于呆板,木讷近乎低能。

有一次听说中国一位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外交家来纽约,要在一个午餐会上给美国政界、商界人士作讲演,便慕名前往。在主持人照例的恭维中略带幽默的介绍之后,此外交家以在美国少见的慢动作登上讲台,戴上老花镜,从口袋里摸出一叠稿纸,然后开始照本宣科。在近一小时的讲演中,讲演者几乎没有看一下听众。难道是由于他身在高位,不能信口开河?还是中美文化差异,对所谓能言善辩标准不同?在美国见惯了政治家口若悬河,参加这样的讲演会竟使我感慨万千,久久不能自己。

“老中”们凑在一块儿聊天,常由衷地感叹:“老美能侃!”但这时总有人会追加一句:“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老美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对美国人略有所知的人,恐怕很难苟同这种一语定乾坤式的概括。

其实,美国教育之注重自由表达,我以为起码有两个指导思想。

其一,美国人深信言论自由乃天赋人权,先贤所言“不自由,毋宁死”,到了美国则进而成了无言论自由毋宁死,而进了大学更成了无学术言论自由不成大学。因而,且不说大学课堂里学生欲取高分首先得能“侃”;翻一翻教授们的家底便可知道,许多人能得到这三百六十五行中惟一的铁饭碗,其起家的法宝竟然也是他们不同常规的思想和言论!美国社会至今视马列主义为洪水猛兽,但据说大学的社会学系和文学批评专业都挖空心思要聘一两个马列主义学者为教授,惟一的目的是广开言路!

其二,美国人深信言论乃思想之延伸,善于表达的背后必然是思想与知识的蕴积。美国不仅从中小学起就设讲演课,而且从中小学到大学,老师给作业的最常用方式便是让学生做“项目”(Project)。比如我在念博士课程时做得最多的作业便是按照老师的命题到图书馆找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组织与综合,最后给全班做讲演(Presentation)。如果说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尚能信口开河的话,那么到讲演时可没人愿意拿自己的“项目”开玩笑,因为这“项目”往往占全课成绩的一半甚至更多!这样的教学方式,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锻炼口才,更重要的是逼着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读书、查资料、充实思想,从而将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3:39 , Processed in 0.1084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