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常生活中的“罪与罚”——小学课文《争吵》漫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1 06:5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常生活中的“罪与罚”——小学课文《争吵》漫谈
文/魏智渊
新教师试讲,给了一组课文,第一篇是《争吵》。
顺便说一下,试讲的目的,不是看哪个新教师讲得好。因为根据经验,新教师在师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方面的训练,通常连基本的框架意识都没有,如何处理一篇课文,涉及到接下来持续的岗前培训。
一、处理一篇课文最大的障碍:平庸和平均的理解
一种平庸的上课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和同伴吵过架吗?吵架之后,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2、介绍作者。
3、讲解字词及多音字之类。
4、要学生划分故事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主题讨论:将我与可莱谛的表现加以对照,说明做错事就应该及时道歉。
6、尾声:以后做错事了应该怎么办?(同学正确地回答)
平庸和平均的理解,是指对文本表面化的理解。而且,教师的理解往往与学生的理解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试想一下,上面这个流程,哪一个是真正需要教学的?教学仿佛是一道平淡无奇但又必须经历的程序。不如此,又怎样?
二、教学的起点: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基本学习和理解之后
课堂上充斥着提问,但大多是假问题。
假问题,有些是了解性的信息性的提问,学生可以回答,但提问本身不可能导向认知和德性的提升。有些是学生通过简单的书本自学(包括多音字之类)就能够掌握的。有些是貌似真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经过认知冲突而表面化地回答的(例如,犯了错误怎么办?孩子会回答“道歉”,但是真正的生活中,孩子往往并不选择“道歉”)。
孩子能自己扫清的障碍,就让孩子自己扫清(这里涉及到另一套程序,以后再讲),包括一些简单的略加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例如:
1、克莱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为什么“火了,就骂了他一句”?
2、克莱谛两次说“我在外面等你”,含义是否相同?他是怎么想的?
自学完成以上任务,并且上课检测过关后,教学就可以真正地开始了。
也就是说,教学开始的前提是:
1、孩子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2、孩子自学了生字词(包括多音字之类),并且已经过关。
3、孩子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含义:这是一个关于“嫉妒”和“如何对待自己错误”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嫉妒别人,要为别人的出色而鼓掌喝彩;无论何种原因犯了错误,不要碍于面子拒绝认错甚至一错再错,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
可以看到,这个起点,在许多传统课堂上已经是终点。
三、真正的教材解读:寻找教材与学生经验的冲突点
阅读或教学,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话。尤其是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
那么,教材解读首先要确定教学价值,或者说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这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争吵》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一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目标的文章。即对这篇文章来说,文章或语言形式不是核心目标,思想内容反而成了核心目标(多数课文,语言文字章法等本身是核心目标)。
那么,在教材解读时,教师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谁是真正的主角?
用《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中波迪小姐的话来说,“变化的才是主角”,所以主角是“我”。
也就是说,在文章的结构中,“我”代表的是发展结构中“自我”的形象,而“克莱谛-父亲”则代表了“超我”的形象,代表了比“自我”更高更理想的形象,是自我需要不断努力朝向的目标。
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我”的心理活动,以及问题的症结。我的心理变化解决清楚了,教材解读就完成了。
经过梳理,很显然,这首先是一个关于嫉妒的故事。“墨水滴到笔记本上”只是一个诱因,但不是起因,起因是嫉妒。就是说,最终解决问题,必须处理嫉妒这一心理主题。是嫉妒导致了“罪”,而“罪”又引发了“罚”,包括自己的“心罚”,以及外部惩罚:克莱谛的“悲哀”,以及父亲的生气。其中要处理的关键,不是外部惩罚,而是内部惩罚。
四、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
解读完成后,那么教学如何进行?
不可取的教学,是“我”不是我,是让学生站在克莱谛(绝对真理化身)的立场来批评甚至批判“我”,这种轻率的道德批判,无法促进学生德性的建设,因为“我”被他者化,客观化,从而使自我反思成为不可能。
更好的方式,是让“我”成为我,是我成为“我”,让“我”与我彼此进入对方,成为对方,成为反思者。就是说,必须完成对主角“我”的自居。
可以分三步走:
1、让我进入“我”。
你喜欢“我”吗?和克莱谛相比,“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
通过对话必须澄清和强调:
(1)将“我”与“我的问题”分开:“我”不是一个坏孩子(证据很多),“我”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好孩子。因为“我”有内疚,有羞耻心,“我”只是缺乏勇气。
(2)同情式理解:“我”是我,也是我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而不是克莱谛。克莱谛代表了一个更高的理想的形象,一个我们想要抵达的形象。所以“我”会引发我和我们的共鸣,但克莱谛会引发我们的向往。“我”是好孩子,我也是好孩子,我们都是会犯错误的好孩子。
2、“我”为什么会犯错误?
(1)分析嫉妒。人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嫉妒是有积极意义的)有没有比嫉妒更好的反应模式?嫉妒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但人可以控制自己,形成更好的反应方式。
(2)分析蝴蝶效应。一个蝴蝶煽动翅膀,会引发一场风暴。那么,克莱谛一次不小心的碰撞,引发了怎样的连锁反应?这个反应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这里可以分出几步来逐一分析,限于篇幅也不想罗嗦,略)要说明的是,这种反应也是自然的,那么,更好的反应是什么?是什么束缚住了“我”?突破束缚需要怎样的理解模式?
(3)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事件有可能怎样发生?请你设计一下。
3、如果我遇到了“我”,怎么办?
这一层教学,是我再从“我”当中跳出来,变成“我”嫉妒或犯错误的对象,那么,我如何对待其他人的错误?
结论是显然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基于同理心)
五、尾声:道德类文本处理的主题化(包括母题化)与程序化(基于课程保密,略)
总之,语文教学无外乎三个问题:
1、是什么?(文本解读)
2、教什么?(教材解读)
3、怎么教?
而任何一篇小小的文本,都与非常广阔的知识谱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逐步修炼的过程。
南明教育的教师培训系统,涉及到语文教学的部分,将会把全部的课文重新分类,在本体性知识、课程论、教学论等丰富的背景下,展示专业化的发展路径。这一过程,始于2015年。
为此,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年,甚至更久。
2015年3月31日星期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3:52 , Processed in 0.0753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