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坚:必须有人唱挽歌, 否则文明就没有深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3 19:3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于坚:必须有人唱挽歌, 否则文明就没有深度2013.11.18
南都周刊2013年第44期
与印度比起来,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历史,太像一场大扫除了,一个忙着搬新家的国家。而印度没有焕然一新,它灰暗而深厚,那显而易见的历史感沉重得令人窒息。
记者_ 唐不遇

于坚
诗人,作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已出版诗集、文集20余种。
作家于坚的新书《印度记》的腰封上,印着这么一句话:“印度依然保存着过去,一望可知。印度的过去还没有退回到史书中,印度的过去活着。”
“这是加尔各答给我的最深刻的感受。”于坚如是说。其实,这也是为期一个月的印度之行给他的最深刻感受。
这是于坚第一次去印度。他乘坐的飞机,于2010年3月28日夜里2点降落在印度东部的大城市加尔各答。在那一刻之后,印度就以“黑暗的深度”向他展现了伟大的灿烂,一种狂欢式的过去。
加尔各答的街道、迦叶的菩提树、孟买的电影、德里的贫民窟、瓦拉纳西的恒河……在南亚阴沉沉的春天里,于坚用坚实的脚步,走过印度的几大城市和胜地,一路观看着、思考着、回忆着、记录着,并把他的莱卡相机的镜头对准河岸、集市、火车站、沐浴的人群等富有诗意的日常瞬间,拍下400多幅照片。
在于坚眼中,混乱、贫穷、肮脏,让许多人厌恶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却令人惊喜。他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来自过去的神秘的秩序,以至于由衷赞叹:加尔各答(印度)就像一位自由散漫的诗人的房间。
“我看网上许多有关印度旅行的文章,几乎众口一词地批评印度人所谓‘脏乱差’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不理解印度,或者更严重,是已经丧失了理解印度的能力。而在一千年前,中国曾经对老印度顶礼膜拜,印度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过中国文明。人们已经没有玄奘那样的耐心去思考为什么印度是这样的?为什么那个世界没有我们流行的焦虑、安详而从容?为什么那个伟大的文明没有跟在全球化的市容检查团后面亦步亦趋?”
于坚说,与印度比起来,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历史,就太像一场大扫除了,一个忙着搬新家的国家。印度没有焕然一新,灰暗而深厚,那显而易见的历史感沉重得令人窒息。这使得人们的表情呈现出某种尊严,某种自我意识,自信、安详、平静,就像恒河一样。
印度之行颇有收获。在印度,于坚觉得自己觉悟了很多东西,对他的写作有很大影响。他从印度回来后在写作上新的领悟,首先便体现在这部汪洋闳肆的长篇散文《印度记》中,那诗一般热烈的语调,印度般混杂的语言,充满了神的启示,是对故乡的回忆和对现代化的反思。
于坚认为《印度记》是他写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后,《印度记》获得了该杂志2012年度非虚构作品奖。授奖词说,“在《印度记》中,于坚写出了一个可以触摸、通感的印度,一个乱中有序、繁中有简的印度,处处流溢出‘反求诸己’的自觉意识,使得作品富于力度和锋芒。”
在印度还有另一个重要收获:他在一个火车站买了两条甘地式的裤子。这两条裤子他非常喜欢,夏天经常在家里穿。对他来说,那不仅仅是裤子,而是一种象征物。因为在于坚心目中,甘地就是“少见的用古典精神来对抗现代主义的伟人”,是“当世界向着未来一路狂奔的时候”的“一个伟大的刹车”。
于坚的态度很明确:世界应该吸取甘地向后看的思想,从历史的源头中去寻找适应现代文明的动力。因此,在他最新主编的诗学刊物《诗与思》创刊号上,他才会那么旗帜鲜明地打出“保守”的旗号。
作为存在主义者的于坚热爱印度,因为那是神的故乡。印度经常让他回想起他年轻时代的云南,他那个也已经被物质主义侵蚀的故乡。印度也让他轻轻呼唤:“文明的模式不只一种,活法不只一种。也许是时候去印度看看了。”
印度沉浸在古老的黑暗中
南都周刊:在《印度记》之前,你就多次写到印度,写到恒河沐浴的狂欢。这次终于踏上去印度的旅程时,你带着什么样的期待?
于坚:好像也没有什么期待。我以前看过照片上的恒河沐浴狂欢情景,原以为印度是很遥远的地方,但是从昆明坐飞机到印度加尔各答,两个小时就到了。对昆明来说,印度其实很近。我是夜里到达印度的,没想到印度是黑暗的,好像整个大地和城市都沉浸在一种古老的黑暗里面,让人感觉那不是个灯光灿烂的地方。机场的灯光也是比较阴暗的。到加尔各答以后,发现道路也是凸凹不平的,建筑也是古老的样子,有点穿越时间隧道回到历史的过去的感觉。
南都周刊:你曾说过,“黑暗的深度决定了灿烂的程度,最伟大的诗人是那些与最黑暗生活为伍的人,同时也因此最为耀眼。”《印度记》的始和终都是黑暗:开头是加尔各答的黑暗,结尾是瓦拉纳西的黑夜。你是有意如此结构吗?
于坚:这个倒没有。我的写作是比较率性而为,比较自然的。但肯定也有一个内在逻辑。在那个地方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它必然会呈现在你的结构里。黑暗对我来说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一种深度。中国最近几十年的一个重大工程,就是“亮化”黑夜,每个城市都想亮化黑夜,好像黑夜是一种耻辱似的,以为现代化必然什么都是亮的,用人工的灿烂和大地的黑暗对抗,这种现代化是很不自然的。我并不反对现代化,但我反对这种主观的、不自然的现代化。
南都周刊:你表达了对印度的热爱,这种热烈的情感一直贯彻在你的行走中吗?
于坚:在这之前我也写过东南亚其他国家,如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泰国。我出版过一本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书《众神之河》。我比较崇尚“道法自然”这种古老思想,对那种比较自然淳朴的世界特别喜欢。我到印度后,发现它还没有被现代化“亮化”,淳朴自然,一种下意识的、由衷的、来自身体的喜爱,贯穿了我的印度之行。印度与我少年时代的故乡相似,在印度我重新感觉到了那个过去的世界,唤醒了我的回忆,内心有一种喜悦感。如今在昆明,故乡已经完全消失了。
南都周刊:在印度,你都是以中国为背景来观察的吗?
于坚:那也不是。我在印度没有观察它。我的观察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回忆和思考来呈现的。在印度,我首先是觉得那个地方非常好玩,它没有其他国家给你造成的人种、语言、文化、物质的紧张感、压迫感,非常亲和、自然,人和人很容易相处,不像你去欧美,一进海关就会被预设为恐怖分子、企图移民什么的。印度没有那种浅薄的优越感。
南都周刊:印度的好玩具体体现在哪里?
于坚:加尔各答很好玩。它虽然是个城市,但是有很古老的街道,和我少年时代的昆明一样,到处是小商店、小贩,乱哄哄的,你可以在街上逛荡,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那是我青少年时代最喜欢的街道,充满人性,生活和艺术同时呈现。它完全是个生活的城市,不是为了某种观念建立。人们觉得怎么生活好,就怎么生活,没有人管你。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不会被人嘲弄和鄙视,许多流浪者背着行囊走来走去,席地而睡,那是他的生活,没人会要求你必须和我一样。在那里物质生活的质量并不重要,人们重视的是和神的距离。而在中国,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是正确的,这种观念影响到所有人,你必须住大房子,必须有汽车,必须有钱,必须讲普通话……要不然你这个人就是失败的,要被淘汰的,令人压抑啊。
南都周刊:印度有城管吗?
于坚:我感觉没有。你想在哪里摆摊,没有人管你。但是混乱中呈现出人性的自然秩序,大家彼此相爱、尊重、谦让,敬畏不在场的神灵,因此也其乐融融。
现代不是一个物质概念
南都周刊:你说“贫穷不是愚昧的结果,而是选择的结果”。你怎么看现代和贫穷的关系?
于坚: “现代”并不只是一个物质概念,未必贫穷就不是现代。现代也可以是精神概念。有些人可能非常富有,但他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原始的。在印度有很多贫穷的大师,他们忽视物质,但是被顶礼膜拜。古代中国也是一样,那些古代的高僧,那些伟大的诗人,包括孔子最伟大的学生颜回,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致富,而是保持低调消极的生活,以获得精神的富足。在古代中国,我们歌颂这样的人是伟大的人,是圣人,而不是叫花子,今天的世界观却完全颠倒,非常可怕。谁还敢以居刘禹锡那样的陋室而自豪?
南都周刊:你觉得今天我们可以从印度学到什么?
于坚:过去我们只能从印度取经,交通不便,取经是神圣的事业,但今天,你可以直接去那些经文诞生的大地,它就不仅仅是纸上的经文了,是一本活在时空里的书。印度最令我觉得非凡的地方,就是那些古老的经书中所描述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在印度的很多地方,人们还像几千年前那样生活。为什么他们要像过去一样生活?他们疯了吗?也许在许多高度物质化的中国人看来就是如此。但我觉得印度给了我一种启示:有益生命的、能够让我们有意义地度过一生的道路不只有一种,有很多种;世界观不只有一种,有很多种。而也许我们被强加的世界观,并不是最适合我们生命的世界观。
南都周刊:在《印度记》中,“神”是重要的描写对象。你以前的文章和诗也经常提到“神”。在21世纪,电子化、全球化的今天,神到底意味着什么?
于坚:简单地说,神就是某种不可知的事物,就是对不可知事物的敬畏。西方达尔文主义那一套在中国比它的起源地更疯狂,人简直是牛逼得一塌糊涂,什么都可以干。但是当一场大地震来临的时候,人和古代的人一样,都回到了原点,你依然处于孑然孤立之中,你依然会发现有比你更强大、不可知的力量在控制着你,你还是控制不了天!人是不能胜天的,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今天中国生态的恶化、环境的破坏和这种无法无天的、没有敬畏之心的、无限制的物质满足有巨大关系。
南都周刊:你多次在《印度记》中引用奈保尔的经典作品《印度三部曲》。印度是奈保尔的祖国,他批判印度是混乱的“幽黯国度”,是“受伤的文明”。作为热爱印度的外国人,你并不认同他的观点。
于坚:我认为奈保尔是一个西方式的知识分子,他的现代迷信使他根本受不了他的祖国的传统、无序、贫穷和肮脏。他属于某类将现代理解为一种可以量化的生活公式的现代人。持奈保尔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是时间的宠儿。像我这种人可能是一种唱挽歌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消失,但我并不为此而感到悲伤,因为确实需要有些人为历史唱挽歌,否则文明就没有深度。其实从艾略特的《荒原》开始,世界现代文学就与现代化背道而驰,它们是唱挽歌的,无论卡夫卡、乔伊斯都是唱挽歌的,这与中国五四以来的写作不同,未来主义是主流,故乡批判是许多作家的主题。奈保尔那样的世界观会越来越强大,这种历史趋势是无法阻挡的。但是奈保尔们的写作永远不会有托尔斯泰、陀斯托耶夫斯基那样的力量。
南都周刊:那他对你是否有启发之处?
于坚:当然有。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其实是非常好的书,比他的小说还好。你要了解印度,就必须看奈保尔。他有很多给我启发的东西,只是在那方面我有另外的看法。贫穷和肮脏是存在的,是深刻的存在,关键你怎么看这个东西。如果你从一种现代文明的角度,比如城管局的角度,你在印度简直一秒钟也呆不下去。而从历史、文明、诗的角度来讲,那是一种存在。印度对我来说是一种世界观,它是一种活着的哲学。当我写到它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引用一本大地之书中的段落。
倒塌的庙依然是神灵的土地
南都周刊:谈谈你对印度宗教的感受。
于坚:印度的宗教,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多元的包容,各种各样的教派都可以在同样的地方拥有生存空间。宗教的后面是生活方式,每个教派所影响的历史、生活方式都不一样,这使得印度世界丰富多元。不管各个教派存在什么样的形态,敬畏感是一样的,所有人都相信神灵、敬畏神灵,这意味着有很多不能随便侵犯的东西。类似在中国趁你半夜不在就把你家拆迁的事情,在那里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得罪神灵的。印度有很多古老的神庙,它已经完全倒塌,甚至连祭祀的人也没有了,但没有说就把它推掉,那依然是神灵的土地啊。这让我非常震撼。反过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对现代化想把整个世界同质化的野心,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神灵是高于现代化的。
南都周刊:在印度的众多神祇中,佛陀对中国影响巨大。这次你也特地去了释迦牟尼的觉悟之地迦叶。你对佛陀有没有特殊的感情?
于坚:佛陀在印度并不是唯一的神,只是众神之一。我相对更喜欢印度教的神,因为佛教有一点模式化,而印度教的神更亲和,更有人间气息,同时又有远古气息,有巨大的神秘感,那种神秘感是会使我恐惧的。
南都周刊:在瓦拉纳西,你特地喝了一口恒河水,又在恒河中沐浴了一回,了却了一桩心愿。然而在《印度记》中,对这么重要的体验,却没有浓墨重彩地写。为什么?
于坚:我觉得太强调这些东西,就显得有一种“我比你较为神圣”的感觉。有很多写旅行的文字,特别喜欢把自己写成一个探险家,一个有着非凡胆识的人,我不喜欢这个东西。如果细究起来,我的有些事情也可以说很冒险、很传奇,比如说我在德里一个人打摩的出去,语言不通,把我要去的地方写在纸上,司机看不懂装懂,把我带去另一个地方,差点回不来。这些经验非常奇妙,胆子比较大的人才敢做的。但我尽量把这些事情抹去,我不想把读者引向猎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1:50 , Processed in 0.1451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