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新和:“文体”能“淡化”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2 21:4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潘新和:“文体”能“淡化”吗?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2期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面这一组文章在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希望对老师有所启示!
“文体”“教学文体”及其他

近来“文体”问题颇受关注,我以为“文体”问题也应该受到关注。我曾说过,“文体感”甚至比“语感”更重要,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06年第3期)。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和文体问题相关,因此,很有必要对“文体”及其相关问题加以澄清。
文体,是文本形式的划分,即“文字的体制”“文章的体制”。这似乎无关紧要,其实兹事重大。没有文体,阅读、写作无章可循,阅读、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
对文体的认识与划分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我国早期的铜器铭文中就有训、诰、策、命等文体概念。《尚书》中有典、谟、训、诰、誓、命等文体。《周礼》中又有了祠、命、诰、会、祷、诔等的区分。但对文体的研究主要还只是针对“六艺”的:《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1}在诸子散文中有不少类似的观点。“六艺”被视作各类文体的渊源,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就认为文体皆本于经典的规范:“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唐写本作”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可见,人们早就认识到文体的重要性及其内在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在对文体的认识上有了长足的进展。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并指出它们的特征: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进一步把文章分为十体,在各体特征的归纳上也更为细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文心雕龙》是集大成之作。在该书“文体论”中,从第6篇到第25篇的20篇中,共论了33种文体(不包括点到为止的)的源流、特点和写作规律: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铬、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笺记等,对文体有了较为具体深入的认识。与《文心雕龙》编撰时间相近的成为后代阅读教学经典教材的《昭明文选》(昭明太子萧统编),选文共分38大类,各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如赋类下又分京都、郊祀、耕籍、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论文、音乐、情等类别,每类中的作品再按年代的先后编排。这些著述体现了文体愈分愈细的趋势。
过于繁杂的“文体”显然不便于教学,“教学文体”应运而生。学者们将“文体”进行归纳、简化,比如唐代的韩愈就把文章分为“记事”“纂言”两大类。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将选文分为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类,尽管这一分类不太科学,既取文体名称,如辞命、诗赋,又取文章性质,如议论、叙事,将不同的概念并列在一起,但是,他能化繁为简,将前人所分的几十种文体,归为四种进入教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四种文体大约可算是我国较早的“教学文体”。后来清代姚鼐编辑《古文辞类纂》75卷,将文体分为13类: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这又回到了“实际文体”分类,虽然所分的类别还不是太多,但显然背离了《文章正宗》“教学文体”的划分目的,接续的是《昭明文选》的系统,——不知他是否因意识到“教学文体”的弊病而有意这么做。

 我国现代最早的“教学文体”分类,见于陈望道在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陈望道曾不无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改传统的“文章作品上的分类法”为“作文法上的分类法”(即“教学文体”分类法):“文章体制,包括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等五种文式。”他断言:“我们这一种文体分类法,是我们怀抱确信的新方法。”他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程序:“先练习记载文、次练习记叙文、又次练习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陈望道以为自己的“作文法上的分类法”是首创,殊不知是沿袭了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教学文体”分类法。

  几乎与此同时,梁启超在1922年所著的我国现代第一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认为:“文章可大别为三种:一、记载之文;二、论辩之文;三、情感之文。一篇之中,虽然有时或兼两种或三种,但总有所偏重。我们勉强如此分类,当无大差。作文教学法本来三种都应教都应学,但第三种情感之文,美术性含得格外多,算是专门文学家所当有事,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之文为最要,这一种不必人人皆学。”{2}这里的“应用之文”,是夏丏尊、叶圣陶说的“普通文”,今天说的“实用文”。在应用之文中,梁启超针砭了偏重论事文的时弊,认为学校所教的最重要的莫如叙事文。

其实,现代的“教学文体”的划分,更早的可以追溯到夏丏尊在1919年编的讲义稿——后来在1926年正式出版的《文章作法》(开明书店版,与刘薰宇合作),将文体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另加“小品文” (“二三百字乃至千字以内的短文”)一种。夏丏尊曾谈到“小品文”与前四种“性质不同”。

  叶圣陶在1929年发表的《作文论》中,将文体分为“叙述、议论、抒情”三类,该文分别探讨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四种写作方法——既没有谈到“说明”这种文体,也没有谈到“说明”的方法。到了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5年版)、《初中国文教本》(开明书店1936年版)才有了“说明文”,这两部国文教材都将文体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记述文——记事物的形状、光景。叙述文——叙事物的变化经过。说明文——说明事物和事理。议论文——评论事物,发表主张。{3}《初中国文教本》还作了应用文和文艺文、散文和韵文的划分,同时还涉及了报告和表白、书信、仪式文、小说等文体。叶圣陶校订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文化供应社1949年版),将文体分为: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在《国文百八课》中也出现“记叙文”“论说文”这两个名称:“记叙文”就是“记述文”和“叙述文”的合称,“论说文”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合称。“一种是作者自己不说话的文章;一种是作者自己说话的文章。前者普通叫做记叙文;后者普通叫做论说文。”{4}由此可以看出今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分法和“记叙文”“论说文”名称的渊源。我们今天的“教学文体”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定型了。
  现代“教学文体”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着意区分实用文和文艺文。教学文体侧重于实用文,文艺文(文学作品)是比较被忽视、越来越受排斥的。在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文心》(开明书店1934年版)中,曾将“小说”与“叙事文”作了区别: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就是说,小说并不是包含在叙事文中的一种文体。“……只根据实事写成的是报纸的记事、历史的传载之类的东西,便是所谓叙事文。”{5}在写作教学中原本是涵盖了实用与文学两个方面的,在《文章作法》中就是如此,后来逐渐呈现出偏重于写实、实用,而忽略虚构、想象的“文艺文”的趋势。
第二,三大文体与应用文并列。
在《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中说:“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多不曾列入。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6}叶圣陶是十分看重应用文的,本于“为生活”和“工具性”的语文观,反复强调应用文教学的重要。他说:“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被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字,就是普通文字。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的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7}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往往是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之外,加上应用文,将四体并列,尤其看重普通文、应用文,体现了叶圣陶的教学文体观。
  
第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仅为习作而设。这“三大文体”原本似乎各自是作为一类文体的统称,如记叙文,指的是新闻、通讯、叙事散文等一类叙事性的文体;议论文,指评论、社论、论文、杂文等一类议论性的文体。然而,事实上它们渐渐演变为纯粹的“习作性”文体,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对策”“八股文”“试帖诗”,只是用来练习和考核文字能力的,与日常实际运用的文体无关,变成专为教学而设的特殊文体——“伪文体”。
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的分道扬镳,问题便随之产生。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文体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和考试的,与真实写作脱钩,在实际应用的写作中,并没有哪一种文体叫做记叙文,只有散文、小说、通讯、传记等;没有说明文,只有解说词、说明书、导游词、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没有议论文,只有杂文、新闻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学术论文等。就是说,12年学校语文教育所学的竟然是“伪文体”,是“敲门砖”,走出校门后,学生得重新学习“真文体”写作,重新适应真实写作的需要。
“文体”的真伪,表面上看来好像只是形式规范的不同,只要重新适应、转换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的观念和能力的差异,而重建实际应用的文体感是很艰难的。
  一、“教学文体”是只写给老师读的。老师往往不是作为读者存在的,只是按照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评判,注重的是“文从字顺”,求“通”是首要的标准;而“实际文体”的读者是纷繁多变的,每个人的阅读期待和审美观都不一样,一般读者更关注文章的情意因素,因此,对作者的“读者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而“读者意识”在教学中基本上是缺失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自清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8}这应该说是抓住了写作练习的本质要求。他认为学生写文章“知道写了是要给教师读的;实际也许只有教师读,或再加上一些同学和自己的父兄。但如果每回写作真都是为了这几个人,那么写作确是没有多大趣味。学生中大约不少真会这样想,于是乎不免敷衍校章、潦草塞责的弊病,可是学生写作的实际的读者虽然常只是这几个人,假想的读者却可以很多。”{9}他主张写作教学应主要以假想的读者为对象,这些假想的读者除了父兄、教师、亲近的朋友或同学外,还有全体同学,全体中学生,一般青年人,本地人士,各社团,政府,政府领袖,一般社会,等等。总之,学生作文练习,尽可以假定以任何人为交流对象,而且必须以各类人为读者对象。
二、“教学文体”的“审题”是最重要的能力。
审题是教师花费了最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的一种“应试”能力,教师在命题上不惜以种种刁钻古怪的题目来测试学生的“审题”能力,可是,这恰恰是一种“伪能力”,因为真实的写作是不需要“审题”的,需要的是自行选题、拟题,而在教学中一般不教学生选题(以致大学生绝大多数不会自行选题),因为不考“选题”,教师所教的“拟题”也是在教师“命题”下的“拟题”,是在特定范围中被动地拟题,这和实际写作中的自主拟题是大不一样的,教学所作的大多是无用之功。
  此外,“教学文体”的封闭式写作,和“实际文体”的开放式写作,对学生言语、人格、心理、行为方式的建构也都存在极大的差别。“教学文体”与“实际文体”在观念和能力上的错位是相当严重的,学校的写作教学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弯路,甚至可以说是误入歧途,要使学生重新回到正道,不说绝对不可能,至少要花双倍的气力。这也许可以说是20世纪写作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因此,夏丏尊、陈望道这些前辈当年开创的“教学文体”是到了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是否需要让学生先学“伪文体”——“教学文体”写作,然后再学“真文体”——“实际文体”写作,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应当直接进入到“真文体”写作。
前辈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能“以简驭繁”,以简单的三、四种文体,呈现一切文体的基本要求,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些,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能力之后,再进而学习其他文体的写作也就不难了。这种构想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所有学生都要全面学习一切类型的写作。其实这大可不必。学生没必要也不可能学会一切文体的写作,学生只要学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必要的文体写作,哪怕只学会一种文体写作也算是达成了教学目的了。一个有文学潜质的孩子,学会写诗或小说,他一辈子能写好诗或小说就可以了;一个有说理潜质的孩子,学会写评论或论文,将来成为一个评论家、理论家、学者不也挺好?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有人一定会说某些事务文书、职业文章是每个人都要会写的,否则何以应付生活之需?其实重点学好一种文体是可以触类旁通的。而让他们在学校什么文体都学点,或者先学“教学文体”,再学“实际文体”,其结果必然不是什么都没学会,就是事倍功半。重要的是,学生应学会所有文体写作这一认知前提是错的,没有人需要掌握一切文体的写作,也不可能做到。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像唐·吉诃德一样,是在跟风车作战,少慢差费、以至劳而无功也就在所难免。
  学会各种文体写作是不必要的,但是,培养基本的文体感和学会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必要的。培养基本的文体感,主要是有利于阅读。一个人一生可以只会写一种文体,却不能不读各种文体的文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进行文体辨析,否则就不懂得解读的路径,真正读懂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种,这五种表达方式在多数文体写作中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作为表达的基础和思维的锻炼,是人人都需要的。
学生不必学各种文体的写作,不等于可以“淡化文体”。今天高考“文体不限”,是出于写作“个性化”发展的目标考虑,与“淡化文体”根本扯不到一块。“不限”的意思是可以“任选”,所选的还是一种文体,不存在不受文体规范的“超文体”(文体改造与创新另当别论)。“文体不限”所要求的恰恰是“强化文体”。由于可以自选文体,对文体的要求不是放低了,而是更高了,学生自选的必定是感兴趣、擅长的文体,应当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文体意识,否则还选什么文体?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文体感均至关重要。一切语感都是具体的,应该是文体、语境语感,即在文体感统摄下的语境语感,离开了文体感、语境感,就没有真正应用的语感。离开了文体思维,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可能有敏锐的语感。要学好写作,就必须培养良好的文体意识。任何一种阅读、写作能力都是和文体感相匹配的,缺乏对文体的领悟,就不可能具备必需的阅读、写作能力。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淡化文体”,就是在小学生初学写作时,让他们写“放胆文”。文体毕竟是一种限制,太早要求学生写合乎文体规范的文章,势必使他们感到为文之难,因而心生畏惧。这就跟刚学绘画的孩子,不妨让他们信笔涂鸦一样。养护言语表现欲始终是第一位的。待他们对写作发生兴趣之后,自然会产生学习文体的愿望,这时才可以因势利导,适当地给予他们文体上的指引。

   --------------------------------------------------------------------
  {1}《庄子·外篇·天下》
{2}梁启超《作文教学法》,《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5册70卷,中华书局,1936,第2页。
{3}{4}{6}参见夏丏尊、叶圣陶编《国文百八课》,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44、4页。
{5}夏丏尊、叶圣陶《文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169页。
{7}叶圣陶《对于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国文教学》,开明书店,1947,第7-8页。
{8}{9}朱自清《论教本与写作》,《国文教学》,开明书店,1947,第149、148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07:32 , Processed in 0.1283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