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课堂和语文的坚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30 11: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课堂和语文的坚持
满帘风

做教师之后,总是在一些艰难或迷惑的时候,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在跌宕起伏之后,先生用“怡然自乐”四字道尽桃花源的妙处。那么,我的教学理想的桃源又该是什么样呢?我渴望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我也憧憬杜威的“明日之学校”,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教育改革的迷茫和挣扎,绝大部分老师面对的是七尺讲台和四壁肃穆的白色墙壁。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其中的每一个人(教师或者学生)因心灵的满足而呈现怡然自乐的神色呢?

我相信杜威所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教育不应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从这个角度看课堂教学,我们就不必追求清晰的课堂结构,也许课堂会呈现散漫的表象,只要语文课堂有自己的坚持,要把语文厚重的文化根韵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散播在幼童未垦的心灵。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中的铅印文字,它应该是生命,是携着几千年厚重文化舞动的优美生命。
放低身段,坚持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课堂上的最初几分钟,学生们正紧张地思索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接着学生苍白无力毫无表情地回答问题。临近下课,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要复习,词意、句式一定要记住,下节课提问……”听到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课堂在我们是多么熟悉,它也许就是你我他的课堂。这样让孩子们紧张的课堂上,是我们自己忘记了教育的责任。杜威反复提醒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孩子们感兴趣的正是我们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思维空间的切口,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活起来。法国的著名的知识权威和批评家蒙田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图利,也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装饰自己的内心;不是为了培养有学问的人,而是为了造就能干的人。”所以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尽可能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很多新老师都喜欢借助各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乐的大派对。我曾在一位一年级新教师的复习课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数据统计。这是一节单元复习,40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基本未作知识的讲述,提问-解答,形式多样,有四个关于生字词语复习的游戏,两次抢答,三次小练习,两次小老师领读。听说读写一应俱全。但期末测验时三个平行班,这个班语文成绩排在了最后。我校一位老师也在我的课堂进行一次类似的数据统计。那天我讲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整节课联系了课外知识六处,从居里夫人的生活趣事到动画片《海贼王》传达的共同的执着精神;教师只有三处引领中心和剖析结构的提问;整节课师生聊天式的交流加上兴趣盎然的5分钟拖堂。有老师笑称我这是“散打式”的课堂,纪律较之于传统就是一个词“涣散”,但全班成绩出色。
这让我沉下心来对比他人反思自己。结论显而易见,兴趣是课堂教学的良药。它不是依赖于形式化的活动,而是立足于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生活,走进他们感兴趣的生活,教师就把握了课堂。摒弃浮华的设计之后,“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建立在兴趣之上的活动才能“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倡导敢问,坚持求新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有句话说得真好“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加动人,更加具有生命力。”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怕孩子出错,因此有意无意地拒绝了孩子“离经叛道”,实际上我们是割断了他们敢问求新的勇气,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
杜威把读书看作“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如果孩子们把课堂求知也看作是一次探险,课堂就会盛放异彩。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成语故事改编的课文,我鼓励孩子们在探险中去思辨,让古老的故事有了时代的烙印。陈旧的《亡羊补牢》讨论出十多种新奇的生活经验,甚至有孩子质疑丢羊者补牢后真的就不丢羊了吗?那么开始的牢又是怎么破的?总结经验不断修正才能真正做到不丢羊。他们开放的较真的思考真让我吃惊。“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在疑中去学才是真学。
突破敢问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发掘榜样,用一个或几个敢问的学生带动他人,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氛围。正如管理理论中的鲇鱼效应:把一条鲇鱼放进沙丁鱼中,鲇鱼四处乱游,对大量好静的沙丁鱼起到了搅拌作用,于是加速游动。运输中沙丁鱼缺氧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是的,班级中的鲇鱼往往是那些不太安分喜欢和老师唱反调的孩子,他们身上会有各种各样让人防不胜防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心来成功转变一个,用他的活泼搅动班级中的死气沉沉,就能达到良好的效应。我总是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破坏纪律,捉弄同学,但也聪明伶俐,思维开阔。获得他们的好感并不难,耐下心来,坚持不批评多鼓励。(在他们没有接受你之前不批评,这时的他们也不会懂得批评的好意。)一位优秀的教师总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到学生转变到能接受批评的那一天。祸福相依的古老思辩证理论鼓励我们:坏孩子也许会成为班级中最闪耀的那颗明星,只要我们倡导敢问坚持求新的那颗心不变。
充分思考,坚持适放
有老师喜欢在教室里挂一面钟来控制课堂时间,直接造成的负面作用是:当孩子们止步于困难的问题时,不再给他们过多的思考时间,以免造成拖堂。但这种思考是多么的可贵,孩子们正在经历艰难跋涉后即将迎来柳暗花明的喜悦,但我们没有给与他们足够的时间。当我们羡慕名师课堂那些环环相扣的引导时,应该反思自己这时在做什么,没有循循善诱,而是越俎代庖。我曾在课堂经历过一次难堪的三分钟。一次公开课上,我坚持引导一个后进生回答问题,他固执地不开口,我耐住性子等待。直到他勉强回答,然后我拖堂结课。可喜的是这个孩子用他以后在课堂的积极表现回报了我。他告诉我:原来自己是能够回答问题的,而且也不愿意再经历那样令人难受的沉默。
充分不等于放任。教师在放手的同时必须把握度,换句话说,应该是有设计的放手。要在课堂把自由的思想潮流引向课堂的教学目标。“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那儿就没有目标。”尼采有一句名言:“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有的孩子不能在课堂积极思考,因为他的头脑中思维的线条太多太乱。教师的第一要务是交给孩子一个任务,指明一个方向,到达一个终点,
王崧舟老师在经典案例《草船借箭》里,研讨了一个词 “神机妙算”,提出一个问: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找了一个兴趣点: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整节课收放自如,知识量饱满,学生兴趣盎然。我从中获得了启示:在走进教室之前,我总是思考自己有没有这样一个把控全局的点,在学生大胆自由思辨时,我能冷静及时地掌握方向。这样就有了我在全省母语交流会上《山雨》一课的设计:以写促读,自由轻松的诵读中时时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画面之美,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一节课我们不必贪多,能解决好一个问题即可,一天一点,渐渐汇聚成河。王明阳先生有段很精辟的论述: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我常常在孩子们真挚无邪的目光中,觉得自己是一位即将登场的魔术师,挥动手中的魔法棒后,应该呈现一个五光十色的万千世界给他们。记得我的老师们在讲写作时,都喜欢把材料和中心用珠子和线来作比,写作可自由,但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其实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可以效仿很多模式,更可以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没有公式,没有答案,没有对错,只要我们坚持自己最朴素的理想,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享受学之快乐并有学习所得,这样的创新和坚持就有了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14:06 , Processed in 0.1779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