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之:思想改造——从雷锋到红卫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12: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启之:思想改造——从雷锋到红卫兵


  据戴晴统计,1957年的反右运动是建国以来的第12场政治运动(《毛泽东在1957》 载《东方纪事》1989第1期)。反右之后到文革之间发动了多少政治运动,似乎还没有人做过统计。除了打击想像中的政治对手之外,毛泽东发动这些政治运动的基本目的就是改造人,改造人们的思想道德,以达到“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理想境界。尽管延安整风为毛泽东提供了进行这种思想改造的基本范式,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延安整风仅限于党内,其锻炼出来的“新人”也只限在党员和干部之中。要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将全国人民都变成新人,除了延安经验之外,还需要树立足以令人们敬服的道德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点带面,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庶几可以使思想改造蔚然成风,推向全国。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做过这种尝试。他曾专门为两个人--白求恩和张思德--写过文章,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毛泽东之所以把这两个人树为榜样,是因为他们都具备了“大公无私”的美德。这种品质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固然有用,但是,真正使毛感兴趣的并不是眼前的功利,而是长远的理想--显而易见,他的新人需要这种品质,在新世界中生活的人们应该具备这种美德。在毛看来,一个人,只有具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620--622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也就是说,“无私”是新人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新人的前提,是改造人的基础。这两篇文章后来被列入“老三篇”,成为干部战士的“座右铭”,全国人民的必读书,原因就在这里。

  大公无私是必要的,但是光有大公无私还不够,个人道德的完善仅仅是新人的基础,基础之上还应有更重要的、更能统一“全国之思想”的“上层建筑”。 新政权建立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的新人标准也在“与时俱进”--他选中了雷锋。在中共夺取天下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英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王力雄在《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这一观点  见《华夏文摘》增刊第262期,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C主办,2001年6月10日出版)。在新政权的建设事业中,涌现过许多模范--王国藩、焦裕禄、王进喜……毛泽东之所以选中雷锋,是因为这个普通一兵大大超越了白求恩和张思德。他身上不但有其所有,而且还有其所无。

  这些所无的东西,在《雷锋日记》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雷锋日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首先,《日记》充满了对党和领袖的无限感激、崇拜与忠诚。“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了我的新生命。……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使我从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 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伟大的党啊,您是我慈祥的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您的, 我要永远听您的话,在您的身下尽忠效力,永远做您忠实的儿子。”(1960/11/8.)中国共产党把我哺育大的,要是没有党和毛主席, 就没有我的一切。……“(1960/11/27)”我要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1960/12/27)”自从来了伟大的共产党和英明的毛主席,我才脱离苦海见青天。 伟大的党啊--我慈祥的母亲,是您把我从虎口中拯救出来,抚育我成长。是您, 给了我无产阶级的思想。是您,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是您,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是您,给我的一切……“(1962/2/14)类似的表白,在日记中比比皆是。可以说,《雷锋日记》是一封对共产党的感恩信,对毛泽东的效忠书。感恩与效忠是贯穿日记的永恒主题,是”雷锋精神“的心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一片赤诚,绝无半点虚伪、造作和功利主义。

  其次,《日记》洋溢着”甘做革命的螺丝钉“的绝对服从精神。《日记》中有一句格言:“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 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1962/4/17)列宁把文艺比做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雷锋把个体,把人当做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这种甘当螺丝钉的绝对服从精神在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它不但形成了一时的社会风尚,而且塑造了一种人格。

  第三,《日记》的主人发誓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螺丝钉而永不生锈,就要不断地自觉地改造自己。雷锋改造自己的方法就是学习毛著--“打仗没有武器不行, 开汽车没有方向盘不成,干革命没有毛主席著作不行。”(1961/4/12)《雷锋日记》中相当一部分篇幅是学习毛著的心得体会。其特异之处在于,他将学与用紧密结合,毛主席的教导被他融化到血液中,贯彻到行动里。在短暂的一生中,雷锋做了大量的好事,以至于在人们的心目中,雷锋成了助人为乐的符号。

  毛泽东之所以要表彰雷锋,《雷锋日记》就是答案。雷锋不但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发挥得更彻底更坚定,以至于发誓“甘做革命的傻子”(1960/8/20),“把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1961/10/22),更重要的是,他不用经历延安整风那样的“紧蒸慢煮”,就能够做到“非党性勿言,非党性勿听,非党性勿动,绝对服从领袖、组织、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延安整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成果,这个普通士兵仅仅凭着自觉的自我改造就做到了。

  毛泽东为雷锋题辞是在1963年,五年前,毛泽东向新世界的第一次冲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纷纷落地,国民经济全面衰退,国内党内的不满情绪滋长,毛泽东的威信下降。而国际上,赫鲁晓夫揭了斯大林的老底,大搞毛泽东所谓的“修正主义”。面对着国内外的变化,毛泽东迅速地得出了“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结论。在毛看来,中国出了修正主义不但关系到他个人的荣辱,而且意味着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新人新世界的理想落空。要坚持这一理想,在重振个人权威的同时,还要重新审定他的新人标准。白求恩、张思德身上的道德主义固不可少,却无助于重振威权,无助于反修防修,无助于阶级斗争。雷锋的价值在于,他的出现为毛提供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新人标准--真诚的感恩与无限的效忠,螺丝钉般的服从与可靠,如饥似渴地学习自己的著作,完全彻底地按照自己的指示行动与思考。如果六亿国人都像雷锋一样,那末修正主义还能得逞吗?阶级斗争还能熄灭吗?新世界还会遥遥无期吗?

  在毛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大学雷锋,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运动,写日记、学毛著,做好人好事成为社会风尚。毛泽东的改造人,改造人性的计划更上一层楼。

  遗憾的是,雷锋身上缺乏一种毛式新人最重要的品质--斗争精神。斗争精神,就社会层面而言,就是反抗现存秩序;就人性层面而言,就是不断地发展自我本性。“豪杰之士发展其所于天之本性,伸张其本性中至伟至大之力,因以成其为豪杰焉。本性以外的一切外铄之事,如制裁、束缚之类,彼者以其本性中至大之动力排除之。此种之动力,乃至坚至真之实体,为成全其人格之源……。”(毛泽东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批语,《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 6-1920. 11)》第218页)这是青年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语》中说的。把动、斗视为宇宙真理之“大本大源”的毛泽东(同上,第123页),是不能满足感恩效忠、绝对服从的螺丝钉的,他心目中的新人,要兼备服从与斗争这两种品质。从道德理想上讲,毛的新人应该是圣贤,但是从人格理想上讲,毛泽东更欣赏的是他早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赞美的“革命先锋”。

  所以,在为雷锋题辞前后,毛泽东一方面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学习解放军,强化国人的组织纪律性。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求“在这个不断地教育人的运动中……把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改造成为新人。”(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1964年7月14日,《学习资料》第119页)与此同时,不断地发表内部讲话,赞成学生上课睡觉,批评现行的学制、课程和考试方法,鼓励学生自学,造老师、造教育制度的反。(毛泽东《春节对青年的指示》,1964年2月;《同毛远新同志的第一次谈话》,1964年2月;《关于学校课程和讲授、考试方法问题的批示》,1964年3月10日。见《学习材料》第99页,100页,101-102页)1964年7月14日,毛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条件》,1964年7月14日,《学习材料》第122-123页),在这五条标准中,赫鲁晓夫被点了六次名。可以说,五条标准的每一条都以赫鲁晓夫为反面参照--“防止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 “而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绝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

  制订接班人的标准,既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毛对新人的人格力量的热切企盼--只有敢于斗争,才能反修防修。

  这一企盼,在两年后变成更加明确,更加坚定--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刚刚揭开序幕,毛就提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是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毛泽东《要造就一大批这样的人》,1966年7月13日《学习材料》第233页)毛之所以把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作为革命先锋队的首要条件,是因为,这个先锋队不但是摧毁旧世界的勇士,而且是创造新世界的前驱。

  两个月以后,毛泽东呼唤的革命先锋队--红卫兵横空出世。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三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使毛泽东看到了两个“不谋而合”--

  第一,它将雷锋的忠诚、服从与新世界前驱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完美无缺地融为一体--“革命就是造反,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造反,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就是说,主要在造反二字上下功夫,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一句话敢造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红旗》1966年第11期)“我们这些造反之众,有领导、有武器、有组织、有‘野心’,来头不小,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的领导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我们的武器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我们的组织是彻底革命的红卫兵!我们的‘野心’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红旗》1966年第11期)“我们,毛主席最忠实的红卫兵,无限忠于毛主席,一定最坚决,一定最勇敢,最忠实地执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关于造反的最高指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三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红旗》1966年第11期)

  第二,红卫兵的造反目与毛建立新世界的“破、立”理论别无二致:“革命者就是孙猴子,金箍棒厉害得很,神通广大得很,法力无边得很,这不是别的,正是战无不胜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我们就是要抡大棒、显神通、施法力,把旧世界打个天翻地覆,打个人仰马翻,打个落花流水,打得乱乱的,越乱越好!……搞一场无产阶级的大闹天宫,杀出一个无产阶级的新世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
 1966年8月1日,毛泽东给这些红卫兵们写了信,在420余字的回信中,毛用了三个“热烈的支持”(王年一选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教研室1988年版第62页)。毛对红卫兵的支持不仅仅是政治需要,更深层,更打动他的是红卫兵的道德修养(忠诚与服从)与人格力量(斗争与造反)这种“对立”品质的完美“统一”。高喊着“万岁万万岁”、“永远忠于”、“誓死捍卫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的红卫兵
  按照毛的设想,新世界仍有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思想仍会随时产生出来,“兴无灭资”,“批判资产阶级”(这是毛泽东在“五·七指示”中一再强调的内容)一类的任务必须由新人来完成。

  就在毛泽东给红卫兵回信的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的社论。毛泽东为新世界绘制的最后的“蓝图”--“五·七指示”昭喻世人。社论告诉人们,这所大学校“可以培养出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全面发展的亿万共产主义新人。”


来源: 共识网-作者赐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06:49 , Processed in 0.1031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