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4 07: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胡知凡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转化。1867年(同治六年)福建创办了船政学堂。虽然,船政学堂是专门培养造船技术人才和海军人才的学校,但在学校的课程中已开设了“画法”科目,这是中国新式学堂里最早开设的“绘画课”。随后,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格致书院、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同类学校的课程中都设有“图绘”“图画学”“制图”等科目。但是,当时的绘画课与现在的美术课不同,实际上是“几何作图”课。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第一次肯定了图画和手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其目的是“以养成其见物留心,记其实象”“养成好勤耐劳”“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培养学生毕业后“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因此,当时的图画和手工课的重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实用专门技术之人才,教会学生一些“实用之技能”。这是“西学为用”的原则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标志着国家政治体制由两千年封建帝制向新兴民主共和体制的转变。同年9月3日,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史称“壬子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图画和手工课相比,民国初期的中小学图画和手工课除了“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模写之技能”以及“使详审物体,能自由绘画”,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外,已经提出培养学生“养其美感”“涵养美感”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在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中已开始得到重视。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时期,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1923年6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颁发了《小学形象艺术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其中小学的“图画”课改为“形象艺术”课。而初中美术仍称“图画”课。与民国初年1912年颁布的图画和手工课的规定相比,1923年颁布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纲要的学习领域开始拓宽,其中包括欣赏、制作、研究等三个领域。说明这时的美术课已不是单纯的一门技能课,同时还应该强调审美的教育作用。   
1932年10月以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这个标准较1923年公布的《小学形象艺术课程纲要》又有了改进,如:欣赏领域明确包括欣赏自然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和艺术美(绘画、雕刻、塑造和其他美的物品)两方面的内容。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开始。194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修正初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和《修正高级中学图画课程标准》。修订的初、高中图画课程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审美本能,涵养其性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绘的技能;甚至提出图画“与其他各学科应有相互之联络”,这些在今天来看都还未过时。并且把“图画”又改称为,“美术”课。   
总之,“五四”运动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国民政府借鉴了当代西文发达国家美术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把西方美术中的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以及设色、明暗等画法,以及设计、工艺制作中一些新的理念引进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普及了美术教育。因而,美术教育已与清朝末年把绘画仅仅作为“为了照图制造机器零件,或造船体”的“几何作图”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56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同年11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教育部先后颁布的这两个图画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两个大纲都明确规定了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图画是中小学进行美育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之一。小学图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使他们能正确地真实地描绘物体的形象、颜色和空间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及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在这方面的创造才能,并使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绘画和我国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有所认识;使学生知道图画在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并能把在图画课中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日常生活中去,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初级中学图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图画教学,使学生认识并练习表现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造型艺术作品的爱好。大纲还非常注重在整个图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由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上还缺乏经验,因此,借鉴了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初级中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和《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由于当时“美术”改为了“图画”,因此,美术课的内容主要以写生画、图案画、命题画为主,但它对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0年中,由于“美育”在新教育方针中已被去掉,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逐渐削弱,特别是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和“教育革命’’运动,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潮的影响,图画课时被削减,图画课的教学目的被局限在狭隘的为政治服务的范围内,图画课的审美功能被淡化。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小学美术课与其他科目一样被停课。学校美术教育遭到严重摧残,给艺术教育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推行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政策,短短的20多年间,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令世界瞠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建国后的第二个美术教学大纲-《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份大纲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大纲正名为“美术",而不是1956年所称的“图画”。其次,把基础美术教学课业分类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第三,开始重视欣赏教育,提出:“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开阔眼界”“让学生了解各种画种的特点’’“通过中外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时期的美术教育已从以往重技能的美术教育转变为重审美的美术教育。   
1985年,国家教委又一次组织人员起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大纲(初审稿)》,后经多次反复修改,于1992年正式颁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三个美术教学大纲。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是:   
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目的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部大纲比起1956年和1979年颁布的大纲,更贴近中国中小学的实际,更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科体系也初显眉目。大纲规定,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各课业的大体比例:绘画约占45%~50%,工艺约占40%~45%,欣赏占10%。初中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其中绘画约占45%~50%,工艺约占35%~40%,欣赏占is%,因此,小学与初中的绘画和工艺课的比例,都有5%的弹性,体现了大纲的灵活性。另外,小学和初中的大纲中都规定,有10%~20%的课时作为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2000年国家教育部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增加了美术教学评价部分。在教学内容与要求中取消了按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的分类,以及各课业分类的比例,小学的大纲改变了原大纲按年级列出知识点的做法,而采用了根据低、中、高年级开列知识点;降低了大纲的要求和难度,努力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在教学目的中则强调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方面的要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次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   
(一)以往的美术教学大纲往往把美术学科作为技能学科。而这次的《课标》却把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来看待,强调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往美术教学大纲的学习内容是以美术的门类(如:绘画、工艺、欣赏)来划分,这样的划分显然是强调学科中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这次的《课标》却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显然,这样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三)这次的《课标》还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尤其是“综合·探索”领域更是强调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展能力。   
(四)以往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次的《课标》却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五)在学习方式上,以往教师是权威,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而这次的课标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探究性的学习,以及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六)在评价方面,以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这次的《课标》却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提倡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结 语
纵观我国近百年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从清末的“几何作图画”,教会学生一些“实用之技能”,到民国时期强调美术教育“养其美感”和“涵养美感”的审美作用,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把美术教育局限在狭隘地为政治服务的范围,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从技能型转变为审美型的美术教育,直至现在把美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强调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其中的变化是多么的大。   
其次,从美术学科名称的变化来看,1904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称之为图画,到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改称为形象艺术,到解放后的1956年又称图画,1979年又改称为美术。这不单纯只是名称的变化,而是这门课的任务性质起了变化,它所涵盖的内容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即美术学习除绘画、工艺、欣赏外,设计、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等也作为美术学习的内容了。美术课学习内容的拓宽是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试图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的各种感知能力充分地激发、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2012-05-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04:24 , Processed in 0.0887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