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9 05: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美国旧金山   柯领   
           2012
年1月12日

  我看到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实在是忍无可忍,悲愤之极而写下了这个标题与以下的文字。。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写给教育部的专家以及中国大中小学的教
育专家们看的,其次才是给父母们看。因为我相信,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只能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配合,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救救孩子——中国的教育是在“建设”还是在“破坏”?


    有一位名叫谢华的教师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教育思考》的文章,从六个方面深刻地总结了中国教育的弊端:
     1、僵化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的奴才
    2、重点学校的人为划分导致整个社会的心态失衡  
    3、过低的教育投入导致学校变成了企业  
    4、整齐划一的学科设置导致千校一面毫无特色  
    5、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文化的熏陶
    6、反思与建议。
    这是一篇第一线的教师写的,是我所看到过的对中国基础教育弊端剖析得最深刻的文章,感谢谢华老师与我们分享他的心得。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创造出突出个性与突出特色的教育体系与高考体系,中华民族的教育将永远无出头之日,"行政化、功利化、同质化、空心化"的教育将继续地实行下去。

     我庆幸自己是在文化大革命“读书无用论”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我首先读的是“自然之书”,其次读的是“艺术之书”,没有应试的压力,我有特别快乐的童年,影响了我的一生。事实上,西方国家的教育也是从读“自然之书”,读艺术之书“开始的,他们的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很是放松,基本上是在快乐玩耍中度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我看来,当今的中国教育体系是一个造就”残疾人“的教育体系,或者人格残疾,或者生理残疾,或者”身、心、灵“三者整体的残疾,据我观察,多数人属于后者,只有少数家教好的孩子例外。这种从小学到高中的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中心的强化训练,以及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把孩子与学生变成废人,绝不让你毕业。我在美国生活能深切地感受到多数中国人说起中国的教育(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在哭泣,愤怒而又无可奈何,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把中国人搞得太惨了,特别是近30年的功利主义十足的应试教育与社会上“港台品味”标准的大众文化,把孩子们 大多数都培养成了追星族,审美素质普遍低下,人格萎缩、有气无力、偏偏倒倒、东躲西藏,不敢挑战人生的极限而成了新新人类、花美男、草莓族、啃老族。男人不象男人,女人不象女人。既不“野性”,又不“高贵”。只有少数精英与家教好的孩子可以例外。落得这种境地,家长们是无辜的、孩子们是无辜的、教师们是无辜的、教育部是无辜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出了严重问题,主要是高考指挥棒指挥错了,高考绑架了整个基础教育,这是战略性的失败。把人培养成工具的教育思想、工具主义的课程结构、教育主要围绕“语、数、英”的系统训练展开、课程为考试而设计、教材为考试而编、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一落后而又庸俗不堪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体系,已经把中国人彻底击垮,使得社会普遍庸俗化与低级趣味化,缺少思想创新体系与产业创新体系,将在往后的日子里一一得到报应。




二、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    
    说真的,在美国生活还不太容易看到这样新新人类的群体,即使看到了,也多半是从中国大陆或台湾来的孩子,这些人难以融入“野性而又高贵”的欧美文化,
缺少主见,浅尝则止,普遍焦虑,不能吃苦,铺张浪费,不爱卫生,打扮怪异,如卡通孩子,画眉画眼,粉黛味浓,缺少自主性,独立性差,好吃懒做,喜欢名牌而又追赶时髦,长相普遍“气虚”,面如菜色、如病夫,主要是从小过度学习条条框框的“语文、数学、英语”,过度上网与游戏,过度以“分数”为中心造成“大伤元气”,而玩耍、体育、艺术活动与户外活动太少了。美国的孩子看起来象一群“野生动物”(主动、自然、强健),中国的孩子看起来象一群“家养动物”(被动、依赖、虚弱)
   
一位加州大学学艺术设计的本科毕业生对我说“我现在刚毕业,感到身体极度疲劳、精神疲软,全身虚弱,每天要睡12个小时以上才能平衡。我在中国从小学开始就是每天早晨6:30起床,然后去学校上早自习,直到高中,我没有童年,我的身体被应试教育完全搞坏了,几年前来美定居又去读大学,现在我毕业了,我太疲劳了,我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办?”。还有一位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的博士生告诉我“我小时候有舞蹈、音乐、美术的爱好,学了一段时间就被父母停下来了,因为中国的教育是以语、数、英为中心展开的,以致于我们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爱好,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艺术,周末我们不知道去哪里玩,就呆在寝室里。而美国学生,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爱好,周末他们都去享受自己的爱好去了。而且,越是博士阶段,我们中国留学生的思维方式就越死板、越被动,美国学生思维很活跃,主动选择研究课题,工作能力强,我们中国人就很被动,往往要导师指明方向和课题,才能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我们从小就不懂得如何选择,都是父母与学校代替我们选择,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工作、生活都很被动。”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说“我们美国教师很喜欢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虽然贫穷,但很有精神,能吃苦,认真学习,很想学到本事回到自己的祖国服务,我们都抢着想要中国的留学生,可是,现在的新一代的留学生大慨家庭都比较富裕,除了英语水平比以前的好以外,其他方面就差远了,不能吃苦,无心学习,好像只是来拿一个文凭,就想匆匆忙忙找工作,想留在美国,告诉他们,我们不喜欢这样的人“。旧金山一位银行的行长对我说“我们银行先后有三个中国大陆在美国留学获金融硕士而留下来的80后的职员,我都分别把他们解雇了,工作不负责任,出了错,不自我检讨,不自我认错,还推卸责任,以后80后90后的人,我都不要!中国的下一代为什么是这样?”,我无言以对。
    在美国,我看到、我听到,“新一代的中国人”正在成为一群不受欢迎的人,到处碰壁,走一地、黑一地,只有少数例外,五千年文明的所有弊端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好转的希望,如果中国教育文化——包括“家庭教育文化、学校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自我教育文化”不立足审美教育为中心超越功利,不以人为本,不突出自我、不突出个性,不在深层价值观上转型,恶习将继续下去,病夫将继续下去。
     
事实上,教育的规律很简单:教育一个人能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与方向——教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鼓励孩子与学生的自我选择来唤醒自我意识、唤醒美感,使孩子与学生成为自己,成为内心世界强大的能充分自我实现的人。而功利十足的有儒家等级文化传统的中国与台湾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刚好相反,书中自有颜如玉与黄金屋,围绕“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条条框框高难度与高强度地强化认知的学习,不把孩子与学生弄成废人,绝不让你毕业。以考试的权威、学校的权威、家长的权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内到外,千方百计、绞进脑汁、无孔不入、花样翻新地通过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的训练、考试、补习、考级与学校管理来消灭人的自我意识,消灭人的美感,消灭个体生命的意义与方向,弱其心智与软其筋骨,以好把下一代努力培养成“高分低能”的能适应一个世俗化十足的缺少个性与缺少创造性的封闭的社会。

三、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该怎么办?

    2011年9月,我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附近的一个地方,同美国旧金山”鲁道夫·史坦纳学院”(也就是华德福教育在美国的三个教师学院之一)的创办人之一的贝蒂女士讨论中美教育的比较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没有自我”,美国教育的问题是“过度自我”。显然,中国的教育要从解放孩子与解放学生的“自我”开始。人的成长应以“自我的成长为中心,让孩子与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
人生需要有根本,教育必须要从人生的根本上下功夫,循序渐进,个体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教育就象种树一样,最关键的就是根部的培育,根部茂盛与扎根深入,生命的种子才能长大成材。从根本上看,教育就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用玩耍与体育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文学、美术来陶冶心灵。生命要“野性而又高贵”,这一教育思想应作为画龙点睛的灵魂,贯穿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中。玩耍与体育使人“野性”,音乐、文学、美术使人“高贵”;这一奠基性的品格,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了强大的精神基础,这是一切杰出人才的共同素质。好的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主要就是围绕这两个维度展开的。这就是教育的普遍法则。
这样的课程计划,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应根据“效法自然”的原理,从感觉开始,也就是从身体的感觉与形象的感觉开始,按人的成长进程的顺序依次是“躯体— 情感意志—理性灵魂”的内在节奏来按排课程。教育的规律是人在12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优势地成长,也就是人格优势地成长;12 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优势地成长,也就是智能优势地成长(2)。教育的全过程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贯彻“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这样一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遵循人的这种自然进程,通过体育、美育、德育、智育、劳育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遵循由外而内的“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的认知成长的建构规律(3),在教育孩子与学生时,应从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开始,说的少一点,要尽量引导学生们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看、去听、去感觉,通过动作、形象与逻辑的内化来建构智能,而非一味地将枯燥的知识硬塞给学生。
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以后,国家逐渐建设成了,社会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氛围,学校造就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家庭充满自由、选择、责任的引导,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之道。但目前西方受到了科学技术至上的物质主义中心的严重挑战,过度的科技化与市场化使社会表面繁荣而实质正在加速的衰落与无趣,成为一个更加单向度的社会,需要【天人合一本体论价值观】的拯救,东西方文化正在走向合一,西方学习东方,东方学习西方,已成了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在我看来,没有选择就没有成长、没有人格、没有精神,也没有创造,更没有幸福。中国的现实是,社会主导人民选择,学校主导学生选择,家长主导孩子选择,结果,自我消失了,人格萎缩了,创造性没有了,这是病根。因此,努力建设一个充满选择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学校管理与家庭氛围吧,通过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让自我长出来,人格长出来,精神长出来,创造性长出来,美感长出来,爱心长出来,幸福就会自然降临到个人、家庭、社会。。。。
     现在,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吧!唤醒孩子与学生内心的自我,要学会倾听孩子,倾听孩子与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给孩子与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更多的玩耍、体育与艺术的空间和时间,从解放手脚、解放身体与解放心灵开始,让中华民族的下一代——“野性起来、高贵起来,拥有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旧有制度与显规则和乌烟瘴气的潜规则都无法管理这样的人,会遭到这类人的严重拒绝和唾弃,脱胎换骨,这种人就会选择一种新的制度与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就会逐渐形成一个有高级美感、有高雅文化、有自由度、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开放的社会。与其埋怨黑暗,不如自己点亮一支蜡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能够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一位在加拿大的朋友给我写的信:谈中国教育的问题,值得反思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几千年前的孔夫子已经为我们订了调:规范和COPY。孔夫子提倡的 师道尊严,已经为他自己封了顶。他是圣上,是老师,不容置疑。所以孔夫子对学生提的都 是Close-end questions, 学生回答不是他的答案,他让人去再悟,悟到成为他肚子的蛔虫 为止。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前人的智慧为基石,提出更多的Open-end questions. 是为了不断探 索和创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我们难道不是还是活在孔夫子的年代? 孔夫子在这一点上,害了多少代的国人。或者说,给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打了一个很有偏失 的基石。



       中国人的奴性思维是从孔夫子那里渊源流长而来。说白了,孔夫子是一个站在皇帝立场上, 研究如何统治臣民的军师,他的一大套理论,更多的是中国的官场哲学。他研究的人是一个 社会人,而不象西方的一些思想家,研究的是一个自然人。孔夫子一辈子的远大理想就是为 了奔“官”,为皇帝作参谋,如何治理人民。 这样的思维,延伸出来的教育,当然就是奴 性教育了。 中国的实用主义,最可怕的一个代表便是毛泽东。他的阴谋到阳谋,他的不择手段,他的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彻底把中国人推到没有道德,胜者为王的思维里,这是对49年以后中国人 头脑的一次大清洗。道德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天方夜谈。 实用主义和奴性思维结合的教育,当然就是今天中国的教育----一个颇脚巨人,copy 上的 能人,思想上的零分。中国的大环境,不需要有思想的人,那是麻烦,思想对一个在中国生 存的人来说,更可能是一个的灾难。所以教育和不需要创新,学生不需要思想。






我的回答:
   
啊,刚花了四个半小时,看完了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是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化,所以,修炼内在精神,气质自然呈现。中医讲 ,人要有精、气、神,说的是从物质到精神,事实上,人也要有神、气、精,说的是从精神 到物质,二者是互补的。精神健康、热爱运动、有艺术修养的人,看起来普遍年轻,就是这 个道理,就像你所说的,人的精神世界绝对是一种能量的运动。 我总结出了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野性而有高贵”的人格。野性就意味着“身 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 这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者身上的共同素质。这样的人,即使年老体衰,也还有一种”风 骨'存在,气韵生动,童心不减。。。。。。每个人都会慢慢地变老。。。。40岁以后的外貌,已不再是上帝的赋予了,很大程度上是这 个人自己负责了。。。。。因为40以后,气质是一个人的大部分外在的东西了。。这种气质 ,更多的是缘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觉得过去中国爱说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客观的 ,其实所谓的唯心主义也是物质。。。。人的精神世界绝对是一种能量的运动,这种能量运 动,影响着一个人的身体,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我有幸结交一些老玩童。只要心不老,人也会老的慢。。。。




          是的,你的观点,我完全同意。中国教育一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其根本就是在 孔子的儒家以“德”为本的教化怪圈里,以培养社会人为出发点;西方的教育,文艺复兴以 后就逐渐变成"个人本位“的教育了,以培养”自然人“为出发点,所以,我认为中国由民 族国家走向现代文明国家需要经历”儒家文化阶段、经济学阶段,美学阶段“这样前后相继 的三个发展阶段,现在中国与全世界正在实现由经济学阶段向美学阶段的转型的过程中。现 在中国教育转型很快,我的书在中国出版一年了,有一位小学校长经常给我来信告诉我教育 部给他们的改革文件,说好像教育部完全是按我的书里讲的那样改革教育的,推出“2+1” 项目,要求每个小学生与中学生必须要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与一项艺术技能,逐渐实现以”美 育'为中心的改革。我不知道教育部是否看了我写的书,但,我想改也只能以“美育”为中 心来展开了,这是国际大趋势。。。。。            就象你所说的,教育与培训给人二级智慧,但破坏了人的天然本性,一级智慧——个体 特性与创造力。人的成长就像春、夏、秋、冬展开的次序一样,有一个内在的节奏,当今的 人类教育“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地围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应该是“自然教育、艺术教 育、科学教育”三位一体,当今的人类教育缺少自然教育与艺术教育,过多地注重科学教育 ,导致人性扭曲,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人生缺少自然、缺少玩耍、缺少体育、缺少艺 术、缺少身体与自然的接触与沟通。。。。。                                               2012年1月21日于美国旧金山


谢谢你热情洋溢并和我分享你在教育上探索的心得。 我相信你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国内的教育改革肯定离不开像你这样的理论, 但要说服各学校能采纳你的意见并付诸实施及进入具体执行计划,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建议你可以选择几所成功的湾区公立和私立学校合作,把他们的精髓先吸纳一下,会更 有说服力。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会对你回国推广更有实际意义。 每天油烟酱醋的生活是很实际的,也是琐碎平淡的,我不觉得你会喜欢那种生活,和你的 理想化的唯美生活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我有两个孩子,当孩子哭闹,不听话出问题。。当不 了全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困惑,麻烦和厌倦。。这就是现实的残酷的生活,没有风华雪月 那样精彩,呵呵。 你在具体推行和执行的时候需要我的帮助,我会尽力去做的。祝好运! Hong
              [url=]谢华:中国教育思考[/url]

0

内容摘要:中国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考试制度的死板僵化、重点学校的人为划分、过低的教育投入、整齐划一的学科设置、重知识不重文化等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并热切希望中国的教育能迈上全新的高度。
关键词:考试制度 重点学校 学科设置 教育投入
提起中国的教育发展,任何一级政府官员都可以侃侃而谈,从取得的伟大成绩到宏伟蓝图,让人热血沸腾,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可是,当冷静下来思考时,就会发现,事情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光鲜。
诚然,比起几十年前,中国的文盲大大降低,中国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大提高,中国人的科研成果更是达到了堆积如山的地步。但是,我们扪心自问,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多少?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多少?中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加大了?
如果单凭文凭就能判断素质的话,那我们现在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很多!记得几年前,某地方政府规定:小学教师必须要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中学教师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不出几年,该地的教师就全部达到了要求——因为地方政府早就替老师们想好了主意——拿钱买呗!不过名义上还是要求老师们到大学去读函授班,而且还要参加入学考试(只不过都能通过而已),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每位老师花了几千块钱到相关的大学去买一个文凭,名曰:地方文凭。这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既搞活了经济,又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还让老师们以为捡到了便宜,何乐而不为?不过,就如津巴布韦滥发纸币引得通货膨胀率达到百分之十亿一样,到后来, 100万亿只够买半个面包。我们那些滥发文凭的大学是否考虑过自己学校的文凭贬值,我们那些搞地方文凭的政府是否考虑过这是拿自己的信誉在开玩笑?因为,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曾发现那种文凭的“高材生”,英语刚会认ABC 就能本科毕业,计算机本科毕业还没学会打字……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
再看看我们每年那么多的课题,每年那么多的成果问世,每年那么多的论文发表,在全世界也应该是堪称第一吧,可是,我们有几项造福人类的发明?有几个获得最高奖项的创造?有多少世界一流的人才?
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
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中国的父母也可以说是最具有牺牲精神的父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用在中国的父母身上那是非常贴切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就培养不出贝多芬、爱迪生、爱因斯坦呢?
追根溯源,我们就去揭揭教育这块疮疤吧。
一、僵化的考试制度培养出了大批的奴才
从出生以来,我们都被教育成听话的孩子,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自然要听领导的话了。
我们的教育,就是听话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史,就是一部听话史。我们的考试,更是把听话制度发挥到了极致。不但要听话,按照问题一个个地填鸭,而且还要严格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和意图去填,以免一不小心,就填错了。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考试中过来的,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然后有小学毕业的小考、初中毕业的中考、高中毕业的高考,当然还有大学毕业考研、研究生毕业考博,这一路考下来,不经过成百上千次形形色色的考试,那是休想出头的。
如果这些考试,能对学生的发展有利,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也罢了,关键是我们的考试没能承担起这个功能,相反,它还在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已经变成了摧残学生的机器!
1.考试目的在于培养考生揣摩出题者意图的能力
比如在语文考试中,范进这个人物的形象那就是热衷功名、逆来顺受,如果把他拿来与孔乙己比较,你一定要明白,出题者的意图是叫你写“科举制度对人的戕害”之类的,因为,考起了的,让人发疯;考不起的,让人唾弃——那科举制度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辩解说,科举制度比起隋唐以前的举孝廉,或者九品中正制是很大的进步,它第一次让庶民百姓有参政的正规渠道;或者你以英国文官制度取之于中国科举制度为例,说它对改造国民素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你举孙中山为例,说它“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甚至以外国人的评价为例,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惨了,得不到一分不说,老师还会认为你态度不端正。
如果是评价《水浒传》里的人物,或者鲁达、或者吴用、或者武松,那自然是武艺高强、或者机智过人、或者侠肝义胆正义的化身,千万不要提他们干的那些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
以历史考试为例,老师要求你说商鞅变法的意义,你一定要按照教材上写的去回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条条对照,马虎不得。如果你异想天开,还敢回答说商鞅变法“只关注农耕领域内的结构性的改造而忽视商业和手工业”,甚至说“重农抑商,贻患无穷”,甚至说它是一次失败的变法,那肯定又犯了自以为是的大忌了。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有优异的考试成绩,但是否有优异的能力那就另当别论了——也许只有揣摩别人意图的能力除外。
以前科举考试考八股文,考生也要揣摩别人的意图。不过,那是圣人的意图。考生要把圣人的意思说出来,并加上自己的体会论证。现在的考生,考生揣摩的却是出题者的意图。圣人毕竟不多,其思想有连贯性,多读圣贤书自然可以揣摩,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品性还能得到锤炼,道德素质还可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现在的出题者那就多了,每个人的想法均可能不同,就是同一个专家学者(同样权威的教材)在不同的时间里想法仍有可能不同!
比如,初中课本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以前教参归纳的主题是: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现在教参归纳的主题却变成了: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样一篇文章,几年前一个样,几年后又一个样,以前那些揣摩了多年才揣摩对了的学生不是现在又错了吗?对孔子的评价更是从“反动的奴隶主的代言人”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到“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短短的几十年内就从地狱飞升到天堂,用摇滚歌手崔健的歌词来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不是在培养奴才是在培养什么?
也许他们装了一肚子别人灌输的知识,却形不成哪怕一丁点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的考试不容许有自己的思考。何况他们装的到底是锦绣或是破烂也未可知!
还想让他们去独当一面,创造发明,甚至独领风骚?
2.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
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虽屡遭诟病,甚至相关教育部门也屡屡行文禁止,但结果如何,诸君都非常清楚。
现实是,考试成绩不但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几乎成了老师的唯一评价标准!
职称评比、先进评比、优秀评比……哪一项不是以成绩为主?美其名曰:狠抓教学质量。
于是,老师们为了自己所教学科成绩能够提高,不惜拼命地挤占学生的时间。你早上去占,我就中午去占,你中午去占,我就晚上去占。以某中学为例,学生早上7点半到学校,中午12点10分放学,下午1点就要到校,然后是老师去布置作业,两点左右又有老师去讲解,2点半开始上正课,一直上到下午6点半到7 点,甚至7点半(因为不少老师要拖堂)。除了中午有几十分钟吃饭以外,学生在校时间几乎是整整12个小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己学科身上,就大量布置作业。你布置一个小时的,我就要布置两个小时的,这样七八科下来,学生回家做到晚上1点钟也做不完。做不完怎么办?那就看哪个老师厉害了!这个老师做不完最多骂一顿,那就不做他的,因为那个老师要打人的,还有老师要请家长的。所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不是老师教得怎么样,而是看老师“管”得怎么样, “占”得怎么样——长此以往,教师的威信何在,教师的尊严何在?
成年人都知道保护自己的权利,八小时工作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实行了,每年五月一日大家都知道高高兴兴去过劳动节,但是,学生的权利谁来保护?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能不听老师的话吗?中国自古就讲孝敬父母,学生能不听父母的话吗?
但是,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真的尊师重道吗?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真的敬仰父母吗?
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们最敬佩的人中,中国孩子的父母平均在10名以后了,而美国孩子的父母却常常排在1、2位。中国的老师,排名恐怕更在后面了。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崇拜歌星、影星,可以崇拜体育明星,可以崇拜历史上的很多人物,但就是对自己的父母不感冒,对自己的老师不感冒!
这能完全怪他们吗?
这样的情绪如果不正确引导,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近年屡屡见诸报端的师生冲突,父子冲突,母女冲突,不知是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从互相辱骂到拳脚相加到拔刀相向,其狠毒其残忍令人发指,不了解内情的人恐怕还以为是几辈子的仇人呢.。
在这样的体制之下,老师首先变得急功近利。教育本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的。但在唯成绩至上的环境下,老师们的目光也只能变得短浅,只要在所教的时间有个好的成绩就行了,哪里还能管他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呢!
在这样的体制之下,老师们变得不近人情。本来学生学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但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也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不惜做大量事倍功半的事情。翻过去牛皮渣翻过来渣牛皮地直到学生反胃,哪里管他们还有许多学科没有时间学习呢!非但师生感情变得淡漠,教师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淡漠。长此以往,教师的心胸不是变得开阔了,反而是变得狭窄了,教师的品行不是变得高尚了,反而变得卑下了。试想,这样的教师能教出目光高远,胸怀天下的伟才吗?
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学生可以没有思想,一切按照书本上记下来就行了;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学生可以没有感情,按照题目的要求胡编滥造就行了;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学生可以没有道德,因为道德评价已经蜕变成《政治》课本里的条条款款,死记硬背下来就行了……问题是,这就是我们要选拔的学生吗?
二、重点学校的人为划分导致整个社会的心态失衡
中国教育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有所谓的重点学校。从区重点到市重点直至国家重点,放眼一望,蔚为大观。这恐怕也堪称中国特色了吧。
这些重点学校的形成,一方面靠前人的积淀,比如教育家陶行知、教育家张伯苓办的学校,那当然要成为重点学校。一方面靠后人的争取,你的人脉好,领导赏识,给你鼎立支持,别人每年只能拨款10万,你就可以100万;别人100万,你就可以1000万甚至上亿元。财政倾力支持,人事优先选择,这样造就一个重点学校速度惊人,3、5年绰绰有余。
一旦获得这种殊荣,那好处可就大了:学校建设搞上去了,学校设施改朝换代了,教师待遇提高了,学生收费也看涨了。
一个重点大学的教授在办讲座的时候,不无得意地说:重点大学的校长在干什么?在想方设法把钱用出去,尤其是年关将近,如果还用不完的话有可能被回收,所以是挖空心思、巧立名目也要把钱发出去。而普通大学的校长在干什么呢?在想方设法找钱过日子,因为投入差距很大,入不敷出啊!
对地方政府来说,能在任期之内兴建一所重点学校,那也算功德无量,脸上有光啊。可是,对其他学校呢,这公平吗?每个地方有那么多的重点学校,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地方需要盖那么多的希望学校?经费本就紧张,投入本就不够,还把这些少得可怜的经费去堆积到少部分的学校身上,有那么多的失学儿童也就不稀奇了。据报载,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一人在大陆就捐资兴建了1万所希望小学,还不要说其他人的捐赠了。如果每所学校以200学生计算,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王懂事长捐建那1万所希望小学,至少有200万学生将失学!
我们在为这些慈善人士叫好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办教育本是政府的事情,为什么要靠这样多的人士来捐赠?我们甚至还可以反省:我们把国家的拨款真的用好了吗?
重点学校的人为设立,非但没有起到教育公平的作用,还让整个社会为之心态失衡
首先是教师失衡。同样一个学校毕业的老师,分配到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那就大不相同了,待遇将成倍数的差距。同样一个地方,却如身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叫他们如何能平衡?所以,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那就要各显神通了,有关系的递条子,没有关系的恐怕只得递票子了。问题是递了之后可能也没有用,那就只能憋着吧,寻找机会跳槽。这样的教师能安心工作吗?这样的教师能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引路人吗?
然后是家长的失衡。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读重点学校,咱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于是,从小学起,孩子就背负着沉重的使命——考取重点初中!上了初中又有新的任务——考取重点高中!到高中,那肯定的了——考取重点大学!乃至硕士,乃至博士,乃至出国留学!所以学生一进入小学,就基本上背着一个也许二十年也扔不掉的巨大包袱!语文要补、数学要补、英语要补,还有钢琴、绘画、舞蹈等等等等,在学校本就学厌了,休息日也不得清闲。为了什么?为了学生能考个重点学校,为了学生能找个好的工作!所以学生出来工作之后,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很正常了。有人嘲笑说中国的研究生不搞研究,中国的博士生还不如别人的大学生那就很正常了,因为他们的读书,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然后是学生的失衡。本是同班,或者邻居,别人读了重点学校,我却读了个普通学校。提到别人,父母称赞,亲戚称赞;提到自己,父母摇头,亲戚不语。这是自己的错吗?五六十个学生,只有一两个名额,他们自己来考噻!语文已经98分了,数学已经99分了,还是差一点,能怨谁?怨自己运气差呗!无形之中,学生的心里就自然树立起重点学校的学生才是人才,自己只是蠢材的可怕思想!
其实,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本就有极大的缺陷,何况有的学生成绩只是毫厘之差。但人为定出来的重点非重点学校却让他们感到仿佛云泥之别。对学生,尤其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
此外,重点学校凭借自己的名气,开始大肆敛财。每个年级用那么两个班作为诱饵,让各地学生竟相去挤,然后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装点门面。再办10-20 个收费班,每个学生3-5万的赞助费,并自己定一个分数段,差一分多少钱明码实价。一个班60人,大家算算收入多少?同样是国家办的学校,同样是用纳税人的钱办的学校,他们为什么就敢那么收?别人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们却是取之于民,再取之于民!这不是掠夺是什么?
更有甚者,凭着掠夺来的惊人财富,重点学校到处去挖别人的墙角。你这里有名师,那不要紧,挖过来就行了,还可以解决配偶子女问题;你这里有尖子生啊,那好,挖过来,还可以一次奖励几万块钱。其他非重点校就掺了,本身条件就差,培养一个名师很难,这不,一锅端了;本身生源就不好,培养一个尖子生不容易,这不,要出成果了,又被人家摘了桃子!你能怎么样?谁叫你是非重点呢?
这样的行为与抢劫何异?它不但抛弃了公平竞争的法则,把正义、荣耀、互助等美好品质践踏于地,而且扰乱了整个教育行业,使学校变得急功近利,使教师变得不思进取,使学生也变得无所适从。
有的学校为了避免自己培养的学生被挖,就在学生的成绩上做文章。学生成绩明明是140分,它故意把它打成110分,让别人糊涂,学生也糊涂,直到最后,希望来个一鸣惊人。
请诸君注意,这是学校啊,这是传授知识,启蒙思想,寻找真理的学校啊,当它也需要采取这些欺瞒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时候,我们还想它带给学生崇高与文明吗?
三、过低的教育投入导致学校变成了企业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而我国却只有2.5%左右,甚至一度还下滑到2%以下,连非洲最穷国家乌干达也不如!
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目标4%,至今仍只是一种奢望。
是我们没有钱吗?否。君不见,每年公款吃喝几千亿,每年公车消费几千亿,每年出国考察几千亿,把这些去掉一半,教育经费就绰绰有余了。
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导致学校成了企业。今天是借读费,明天是捐资费,后天是补课费,反正一分钱一分货。有名的学校尽可以狮子大开口,动辄数万,普通的学校就只有小心翼翼、欲说还羞。多了,怕人家不愿意;少了,又觉得吃亏了。害得有关部门每学期开学前都要行文发通知,今年不许收这个费,明年不许收那个费,哪个哪个费是严禁,哪个哪个费是不许,均是义正词严,不容商量。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许收借读费,那我就改成赞助费,不许收补课费,那我就改成资料费。于是,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现象:上面的政策说得是天花乱坠,下面的学校仍然是我行我素。家长看了报刊登载的内容刚刚还在高兴,那边催费通知又来了。所以,教育投诉历年是居高不下。徒唤奈何!
教育行政部门明知学校的诸多不轨,但深知教育的投入的不足,所以在多数场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为之打掩护,找借口,应付上面的检查。
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由于默许这种半公开的“经营之道”,一些学校变成了纯粹的买卖场所。一方面,要招生。每年派出专门的招生队伍奔走于各低段学校,发传单,搞演讲,请客,送礼,派红包,反正能用到的手段都可以采用。甚至还与相关人员达成秘密协议,送一个学生来,反馈多少金额!另一方面,又有高段的学校来招生,同样对待,当然,那是主客换位了。吃饭、收礼、收红包……还有卖学生!送一个学生应该收多少钱,那也是毫不含糊的。真不知,如果我们的学生知道他们早就成了他们尊敬的老师的商品时,作何感想!也难以猜测我们的老师面对学生真诚的求教时,他们会怎样推荐学生报考的学校!
一所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教师,都围绕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钱包在打主意,这样的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恐怕非但不能把学生教育成才,反增添了他们的心理缺陷和愤世情绪。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太穷了,人均收入还不如美国的30分之一,人家美国可以怎样免费,甚至为每个孩子提供多少补助,我们不行,我们要干的事情太多了。
那就看看日本吧,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固定资产损失了90%,但是,战败后的第二年,日本就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在很多大人吃不饱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却保证了九年义务教育经费,保证穷孩子有一顿免费的午餐,直到1962年生活水平仍不及中国大陆水平(原先遗留在东北的日本人都不愿意回日本就因为此),但他们却拿出了GDP的17%去办教育,所以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所有的劳动力几乎98%以上都是初中毕业生;到了70年代就业的劳动力 90%以上是高中毕业生;在1980年的时候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在西方大国中仅次于美国。并借此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把英国、德国都甩在了后面
再看看同样是中国人的台湾,对教育的投入更是一度达到了GDP的2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为亚洲四小龙,人均受教育程度及人均收入均远远超过大陆水平,这不能说不应归功于教育。
所以,为子孙后代计,为民族未来计,请我们的政府重视教育吧!
四、整齐划一的学科设置导致千校一面毫无特色
1939年, 当时的教育部屡发训令,要统一大学的课程教材和学生成绩考核,引起了西南联大教授的普遍不满。并呈送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教务会议就教育部课程设置诸问题呈常委会函》,文中提出了多条反对意见,包括指责教育部“束缚驰骤,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 ,“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权、能分职,事乃以治”,如果实施,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在教授固已不能自展其才;在学生尤启轻视教授之念”等,当局碍于联大教授们的名望,也就默许了。
时至今日,当初那些“统一课程”“统一考核”的观念非但在大学存在,在各个教育系统都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并美其名曰“部颁标准”。所以,你到中国的最北方或者到中国的最南方去看,课程设置几乎一样,甚至连教材都几乎一样。但是否适合学生就不管了。比如,语文课本里描写的是春天花开,夏天枝繁,秋天落叶,冬天飞雪。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却只看到了春花看到了夏木却没见几片落叶更找不到几片雪花。但老师教学生写作时一样是春暖花开,夏木葱茏,秋叶飘零,冬雪弥漫。看不到近在眼前的四季如春,也不去了解黄葛树四季都可落叶的特点——反正教材如此嘛。
这样硬性规定的结果是,无论你到哪个学校去,都是上一样的课程,无论你有哪方面的特长,都用固定的尺子比量。所以,无论各个学校外表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同,其内容都几乎一样:一样的作息时间,一样的课程安排,一样的教学,一样的考试……似乎所有人都只是固定程序里的一个产品,设计者或帮助者(教师)要做的只是用固定的思维去完善自己的设计而已。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它藐视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天分,培养出大批没有个性、缺乏思想的所谓“精英人才”。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允许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看起来应该拍手叫好了。问题是,这些课程不纳入考试范畴,而现在评价学生的好坏,基本上唯一标准就是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啊!所以那些课程要么没有,要么形同虚设。全国各地考试的科目仍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等。就如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色彩的沉闷被西方人形容为“蓝蚂蚁”。我们现在穿的衣服虽然是五彩缤纷,但我们受的教育是否还是一群“蓝蚂蚁”,我们的内心是否还是一群 “蓝蚂蚁”?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按照理智的判断,我们可以分辨出两种计划:一种是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另一种是对一个无法达到的整体进行全盘计划,后一种计划是会造成灾害的。”我们面对的是上亿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上亿个充满灵性的个体,但我们却想用一个简单的思想去进行“全盘计划”,其造成灾害也就不奇怪了。
其他不说,单看英语课程的设置就明白了。从初中,甚至部分小学开始,英语就成了学生的必考科目,其在考试中所占分数与语文数学一样,是最高的150 分。既然如此重要,学生就决不敢轻易放弃。所以,学生在学校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回去之后,还要想办法补习。各种或正规或非正规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新东方、疯狂英语、剑桥英语……在它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学生们的精力也耗费得差不多了。
问题是,经过十几年成千上万小时的学习,有多少学生英语“学会”了。有人不无讥讽地说,中国是世界上“说”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亿人口的国家,每个子女,都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花费那么多的物力,去学别人的语言,到最后却没有几个人学会,这难倒不是悲哀吗?
更有甚者,大学英语过不了四级是拿不到学位的!
英语是个什么东西,有如此重要吗?
它不过是别人的一种语言而已!看看《最后一课》里法国人对自己国家语言的热爱,再看看我们现在从上而下的对英语的狂热,不能不令人感慨。
确实,我们相较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我们也需要学习人家先进的地方,包括语言。但有必要全国人民都去学习吗?上亿的学生,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去学,也足够了啊,用得着这样疯狂去学吗?
如果把它设为选修课程,如果能解放出千万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在其他行业,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也会欣欣向荣的!
问题是,我们的“部颁计划”允许吗?
当年的西南联大就没有把什么英语作为必考科目,而是根据国难当头的实际情况,规定体育课和军事训练单独计学分,不及格不能毕业。虽然总共只办了8年,可却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人才,至今还让我们的许多学校难望其项背。
中国有如此庞大的教育和受教育人群,各个地方的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国家、社会的需要设置课程,没有必要整齐划一,搞得如流水线上的机械产品,一模一样。
五、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文化的熏陶
现在我们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人数大为提高,一句话,人们的知识水平突飞猛进。但是,我们的文化呢?我们是更有文化了吗?
有人来到偏远的山村,遇到一个农村的老太太,看到人家的接人待物礼数周全,不禁大为感叹,中国的文化在民间啊!
再看看我们培养了多年的天之骄子,也许,从知识上来说,他们算得上一个文化人,可是,他们真的就有“文化”了吗?
不必举那些弑师杀父的极端例子,也不必举那些视同学如寇仇的个别案例,单看看他们外出春游秋游留下的字纸垃圾,看看他们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出口成脏,看看他们如何对待养育多年的父母双亲,如何对待朝夕相处的朋友同学,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同事领导,如何对待摆在身边的蝇头微利,我们心里不禁有所怀疑:他们真有文化吗?
事实是,我们教给他们文化了吗?
林语堂先生讲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说在牛津大学,那些教授带学生很好玩。学生去了后,也不讲什么知识,就一味的抽烟,等到学生被烟熏染得差不多了,学生也就可以毕业了。
笔者到不是主张要用烟去熏染,可是,反观我们的教师,一上讲台,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灌输、灌输,最终把学生搞得像北京的“填鸭”似的反胃,还不如被烟熏呢!
我们的语文,教了学生大量的答题技巧,得分手段,可就是没教会学生抒写性灵,抒发感情;我们的历史,教了学生大量的人物、政治、军事事件,可就是没教会学生从中学到的思考和启迪;我们的数学教了学生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可就是没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于生活实际;我们的英语教了学生大量的单词记忆,可就是让学生张口结舌无从说起;我们的思想品德教了学生大量的名词术语,可就是让学生不知身边该从何做起……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教他们要爱祖国、爱人民,可就是没有教会他们如何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教育他们要胸怀大志报效祖国,可就是没教会他们如何待人接物,怎样才叫文明礼仪;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教育他们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可就是没有教会他们怎样做饭如何洗衣……
在知识上,我们可能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在文化上,我们可能一知半解小学还没毕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我们的选拔制度就只看有没有知识,而不会看有没有文化呗!
六.反思与建议
每天清晨,千千万万的学生迎着晨曦步入学堂;华灯初上,才能疲惫地回到家里;夜深人静方能休息一会儿。第二天,又重复这样的程序。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那么,他们学到了什么呢?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被老师条块分割一一占领,如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哪有时间去思考理想和人生的意义?在家里,所有的时间都被作业和父母的叮嘱占据,如一只密封的口袋不留一丝缝隙,哪有精力去品尝知识的甘甜和生活的乐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要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一个人的最美好的时光就在这样煎熬痛苦中度过,我们还想他们仁义礼智温良恭俭吗?我们还想他们感恩戴德心存悲悯吗?我们还想他们齐家治国兼济天下吗?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森教授专门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教师》:
你把洁白的棉花缝制成谎言的尸衣
你把文字图案,堆砌成天空的墙壁
你让所有的鸟儿,都贴着高墙不停地敲着鸟喙
你还不停地摇着风车,渴望下雨
老师真就那么可恶吗?或者这一切都是老师造成的吗?莫非还需要像文革中把老师打成臭老九一样把老师重新打倒一遍?
我想,老师的苦楚只有老师知道,李森教授知道,我也知道。
同样的是晨曦未露他们就第一个到达学校,中午饭碗刚放就来到教室,夜深人静可能还未休息。领导的嘱咐、家长的企盼、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评价、同事的眼光……这一切组成一个比学生更加巨大的包袱压在他们的身上。如果说学生的包袱要背十几二十年,那老师的包袱却要背到自己退休为止。
给学生自由吧,我们这样祈求,可是,领导答应吗?
给学生空间吧,我们这样希望,可是,家长答应吗?
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吧,我们这样想往,可是,急功近利的社会答应吗?
有人说,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甚至有人更极端地说:没有万恶的人,只有万恶的制度!
虽是激愤之语,却不无道理。
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如果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少些命令多些关怀,如果我们的整个教育环境能更加宽容更多理解,那一切激愤和抨击不是可以烟消云散?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杞人忧天,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片面极端,教育的天空是白云悠悠阳光灿烂。在此,我不否认我们教育的进步,也为我们国家近几年加大教育投入感到欢欣鼓舞。不过,爱之深,恨之切。我唯愿我们的教育能办得更好,唯愿我们的老师能活得更有尊严,唯愿我们的孩子能笑得更加灿烂……
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教育的问题,是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教育的问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问题。中国是个穷国,中国也是个大国,穷国办大教育要受诸多的限制约束,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但是,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清晰的思路,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去实施,中国的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困窘,何时才能走向辉煌?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
1.给大学更多的自主权利。
教育的诸多问题都跟大学密切相关,只有把这个渠道搞好了,其他许多问题才能解决。现在的大学从课程设置到用人管理到招生考试,都有诸多的限制。大学本是学术自由,思想碰撞之地。有关部门应该给以充分的信任与包容,不去或少去干涉他们办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授与校长相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足见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而我们现在的大学校长,更多的是官员的身份,我们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就是更上一级的官员了。所以现在的教授沦为当初西南联大教授担忧的“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并一切要听命于校长,而校长一切听命于上级官员就不能避免了。如此环境下,怎能出大师,自身的工资可能尚不能保证,又怎敢发表自己独立不羁的思想见解。没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大学要教授干什么?
所以,给大学更多的自主权利,不是给大学校长更多的自主权利,应该给由教授专门组成的委员会更多的自主权利。
2.鼓励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我国现在的学校,90%以上都是国家办学,对于本就不宽裕的办学经费来说,确实是捉襟见肘。而且,由于国家统管,不可避免地出现千校一面互相雷同的局面。再好的模式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校。上个世纪80年代的国企改革,有所谓的步鑫生模式,张兴让模式,但最后都失败了。因为,各个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可能简单复制。后来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也没有看哪个是专门靠一种模式兴起来的。所以国家应该像当初发展民营经济一样,大力支持民营甚至外资办学,还可以与国外著名学校联合办学,甚至让他们独资办学。就如当初引进外资企业一样,目的是让整个经济搞活,现在引进外资办学,同样也是为把教育搞活。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花费巨额的学费到国外去留学,如果我们能引进国外的资本及办学模式,在本地办几所国外类似的学校,让学生们实现在本地就能留学的愿望,不是可以节约一大笔经费吗?此外,多种形式的办学既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使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当各种所有制的学校达到一定比例,而他们都可以自主招生,自由竞争的时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将不复存在,以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时代将不复存在,以考试为唯一选拔标准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则学生的包袱不需要三令五申自然就会减轻,乱收费的现象不需要隔三差五一个文件自然就会消失,教师的彷徨无奈也自然会消失无踪,国家教育支出的压力也会减少,一举多得。
3.取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类似评比。
国家应该鼓励各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而不应鼓励千校一面。所以重点学校之类,示范学校之类,完全用不着授牌,更用不着青眼有加,因为这一切的评比,都是建立在标准生产的意识上,而学生不是机械产品,不能去人为定制量化。此种鼓励,只能抹杀学校的特色,导致学校的平庸化。
4.实行完全意义的义务教育。
凡我国民后代,只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都应享受义务教育之权利。现实是,很多学校拒绝接纳非本地户口的学生,成千上万的民工子女仍然要缴纳高昂的赞助费方能入学,对于收入本就很低的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虽然现在每个地方都设有几所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但这些学校,要么条件很差,要么地势偏远,而且还常常以人满为患做托词,同样需缴赞助费,才能就读。为了改变此种情况,建议逐步放开学校限制,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对所有学生开放,并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收取各种非规定费用,使我国能真正完全做到九年义务教育。
最后,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迈上崭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的危机》 李森 花城出版社 2008.2
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总览卷》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8.10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作者: 刘铁芳

                          [字体:[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

摘要:以古希腊三哲为代表的古典教育,是以自然目的论为依据,以自然人为基础,以理性为致知路径,以灵魂的美善为基本内容,以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为基本目标的。伴随现代教育发生,经验主义取代传统的理性主义作为致知路径,自然祛魅,自然人基础转向社会人基础,教育一开始就把个体置于社会境遇之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个体,由此而奠定现代教育的基本主题,那就是适应现代工业生活的科学主题以及适应政治生活的民主主题。以科学和民主为中心,培养适应现代生活的公民,成为现代教育的最大成就。现代教育对自然人的远离,也造成现代人的虚无与虚弱。重申人与自然的联系,促成个体发展向自然人基础的回归,以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重建当下教育的目标,乃是当下教育的要义。
关键词:教育人性基础;自然人;社会人
古典教育的要义:对美善事物的追求与对自然人的成全
人类精神发展的过程是一点点孕育于自然之中,并且依托自然而发展的过程。初民对自然缺少足够的认识而使得自然充满无限迷魅,神话就是这种迷魅的表达,远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以神的形象方式来解释世界本源的哲学思想萌芽。古希腊教育中,神话与逻各斯原本就彼此相连,并无二至。[1]随着人的反思意识的上升,人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自觉也逐渐上升。普罗泰戈拉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一方面突出了人是判断一切事物的中心,另一方面认为人只是依据个人的感觉来判断所感知的现象,真理因人而异,这就陷入相对主义。柏拉图的理念论直接针对当时盛行的智者派的感觉论相对主义诉求,一方面融合了自然哲学家对自然之本源的探讨,同时又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诉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的本质是理性,美德即知识,人应在追求绝对确定的知识中认识自己,培植完整的道德人格,以善为人生的最高目的。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其核心旨趣正是对美善事物的追求,这意味着古典教育本身的教养性。在苏格拉底、柏拉图看来,真正的美好事物在实际生活中是看不见的,或者说实际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是不纯粹的,因而是不可靠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抛开感官经验,以理性方能接近美好事物。柏拉图的教育序列正是逐步接近实际生活之上的纯粹事物,也就是纯粹理念而展开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乃是引导人们从“意见的对象”转向“知识的对象”,从可见事物转向事物本身,转向的过程正是人的灵魂上升、转向美好事物本身的过程。柏拉图把那些“能看见事物本身,甚至永恒事物”的人,那些“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本身的人”,称之为“爱智者”,[2]也就是走出洞穴、受过真正教育的人。
古典教育的内在场域乃是人的灵魂,真正的教育发生在人的灵魂之中。柏拉图教育即回忆、教育即灵魂的转向,都是凸显教育作为灵魂的事件,凸显在人的灵魂之中所萌发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对话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正是把教育置于灵魂之中。苏格拉底以无知作为对话的起点,目标就是刺激自我灵魂的生长,让对话者不断发现自我。这意味着教育之灌输的不可能性,教育必须是个人灵魂的自我发现、自我生长、自我生成。由此,我们可知,苏格拉底对话的过程并不是把对方引向对苏格拉底本人的遵从,即并不是单纯地说服对方,而是把对方引向对更高事物的理解与追求,也就是通过质疑、反诘,获得对事物的普遍性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始终自诩为无知,他所扮演的乃是助产师的角鱼。苏格拉底对话的幽微奥义也在这里显现出来:真正的对话乃是对话双方共同面对更高的事物,也就是对知识与真理的诉求而展开。对话的直接意义乃在于激发彼此对智慧之爱,激发对更高的美好事物的存在之爱。
古典教育的外在场域是城邦。在柏拉图看来,个体灵魂的德性乃是和城邦之德性相统一,“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个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智慧是同一智慧,使个人得到智慧之名的品质和使国家得到智慧之名的品质是同一品质。”[3]这意味着追求灵魂的正义与追求城邦的正义相统一,这样,柏拉图就把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这样定义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4]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意味着人作为政治的存在以人之为动物,也就是人的自然存在为基础,人的政治性存在并非人的自然性的克服,而是人的自然性的成全。人的自然性成全在城邦中,人是政治的动物其实也就是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人生来就是要过城邦生活的,城邦先于个体而存在。这里的“先于”并非时间意义上的在先,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在先,[5]正是城邦让人显现为人,城邦是人之为人的空间,人只有在城邦中才能让人的天性得以成全。人离不开城邦,人的灵魂的德性与城邦的德性相统一,城邦的福祉系于人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柏拉图提出,美好的城邦首先建立在人的灵魂之中。柏拉图用语言建立起来的那个“理想中的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但却可以实现在人的灵魂之中。“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6]以希腊三哲为代表的古典教育,以自然目的论为基础,以自然人为起点,以德性的完善为目标,以实现城邦的整体福祉为指向的教育,是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的教育。
美好事物的最终依据来自宇宙自然。“善是天地万物的秩序,也是人的本性与自由所在。”[7]古典教育的基本预设乃是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作为教育的基础,使得教育的过程就是向自然的回返,也就是回复到宇宙的理性设计。柏拉图在《蒂迈欧》中论证的主题就是人类灵魂乃是以世界灵魂作为自身的模式。在《斐德罗》中,柏拉图讲到灵魂跟随诸神巡游周天时曾留下对美好事物的记忆,教育正是这种记忆的唤醒。柏拉图所谓教育即回忆,传达的教育理念正是对宇宙神圣记忆的回忆。在这里,柏拉图其实是提示我们,人的灵魂秉承宇宙的灵魂,人的历史秉承于神的历史,人的成长与教育乃是秉承神的时代留下的痕迹。神的历史之于当下人的成长并不是纯然过去的历史,而是内在地置于个体当下生命结构之中,成为当下个体生命发展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不过就是回忆,也就是对神性记忆的重新激活。对神的记忆,其实就是对人性之中的神性的记忆。深谙苏格拉底哲学的柏拉图,实际上是要提醒人们,越过日常生活的边界,保持个体向更高事物的开放性。惟其如此,才构成真正的教育。离开对更高事物的关照,教育不过是日常生活需要满足的工具,教育就不再是灵魂的技艺,而不过是智术,教育必然成为封闭性的结构。
从理念论到经验论:现代教育的经验转向
如果说古典教育的方法论基础是神话式的,那么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乃是自然之魅消逝,“神话”转变成“人话”的过程。为现代教育奠定方法论基础的重要人物是培根,他在《新工具》中开宗明义:“人作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中或思想中对自然进程所已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以外,他是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8]培根主张抛开扰乱人心的四种假象:即种族假象(指人类都容易犯的错误)、洞穴假象(指由于个人特点所产生的错误)、市场假象(指不恰当地运用通用概念、术语的错误)和剧场假象(指盲目信仰传统哲学体系的权威),主张一切认识都起源于对事物的感觉,知识的全部路径应当从感官开始。“全部解释自然的工作是从感官开端,是从感官的认知经由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和防护好的途径以达于理解力的认知,也即达到正确的概念和原理。”[9]培根不仅为感官经验正名,而且强调以科学实验来获致真正的知识。“人类理解力的最大障碍和扰乱却还是来自感官的迟钝性、不称职以及欺骗性;这表现在那打动感官的事物竟能压倒那不直接打动感官的事物,纵然后者是更为重要。……一种比较真正的对自然的解释只有靠恰当而适用的事例和实验才能做到,因为在那里,感官的裁断只触及实验,而实验则是触及自然中的要点和事物本身的。”[10]培根所奠定的建基于感官经验之上的理性归纳的方法直接成为新的知识原则。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和他的经验原则一样,都体现了对现实中人的主体性上升的信任和期待。
这样,培根就把知识的来源全然置于外在经验世界,可谓柏拉图所代表的古典教育路径的颠覆。个体对自然的认识止于个体经验,自然祛魅,神话被消解,这意味着自然作为目地论存在的消解,而成为经验世界中纯客观的存在。以自然目的论为基础的柏拉图的理念就被放弃。“我们所应注意的对象,与其说是法式,不如是物质,不如是物质的结构和结构的变化,不如是单纯的活动,不如是活动或运动的法则;因为法式只是人心的虚构,除非你管活动的那种法则叫做法式。”[11]培根的思想对夸美纽斯、洛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夸美纽斯的泛智论、自然的方法以及把感觉和经验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等观点,都直接导源于培根的理论。[12]
夸美纽斯一方面主张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德行、博学、虔信,强调学问、德行与虔信“这三者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智慧在人身上生了永恒的根基”,“人是自然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万物的知识的”,[13]所以,“把来到世上的人的心理比做一颗种子或一粒谷子是很正当的”。[14]由此,他提出的教育之根本性路径正是启发,“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15]基于自然的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16]另一方面,他又提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这里讲知识的开端,更多地乃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依靠感官的证明多于其他一切。”[17]夸美纽斯所言直观性原则正是阐明科学知识的教育如何可能。显然,在夸美纽斯这里,不仅表现出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两面性,而且也清楚地显明了现代教育萌芽之初所面临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断裂与分离。
受培根影响,经验主义理论更趋成熟的洛克,其白板说可谓经验论思想的宣言:“一切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的——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自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会又有了那些观念呢?人的匆促而无限的想象既然能在人心上刻画出几乎无限的花样来,则人心究竟如何能得到那么多的材料呢?他在理性和知识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是从那里来的呢?我可以一句话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18]洛克之倡导经验论,旨在对抗父权政治,[19]主张天赋自由,其《教育漫话》之目的,正在于教育人成长,养成理性,以享有这种自由权。《教育漫话》立足于绅士的培养,以德行为核心,以智慧和学问为辅助,立足绅士生活的需要来施以合适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贯穿整个教育过程,洛克所强调的基本品质乃是对儿童的尊重,发扬理性,凸显儿童自由,免于强迫,以养成民主的习性,可谓其绅士教育的灵魂。
如果说洛克是立足于绅士生活的需要来培养儿童,那么其后的斯宾塞则是立足于现代工业生活的需要来培养儿童。如果说洛克是把夸美纽斯的德行主题转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德性的养成,那么斯宾塞则是站在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育对现实生活适应的主题上,延伸了其科学教育的主题。斯宾塞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向着进化的目标不断前进,这个目标就是每个人的“完满生活”或幸福,教育就是为个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20]而评价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斯宾塞把人类生活进行排序:“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有关系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21]由此,斯宾塞得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直接明了的回答:“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22]斯宾塞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验论原则,但他强调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强调儿童的自我发现,[23]其中内含着教育的经验主义倾向。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同样强调感官经验,卢梭的教育路径乃是由身体而感觉,而至理性。“在我们身上首先成熟的官能是感官,因此,应该首先锻炼的是感官。……锻炼感官,并不仅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它们学习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要学会怎样去感受,因为我们只有经过学习之后,才懂得应该怎样摸、怎样看、怎样听。所以,不只是要锻炼体力,而且要锻炼所有一切指挥体力的感官,要使每一种感官都各尽其用。”[24]卢梭的经验论不同于洛克的以经验原则作为获取知识之基本准则,他对感官经验的强调主要是强调观念的形成以真实的感觉经验为基础,激活身体感官,培养个体真实的判断力,避免谬见的发生,在保持个体自然人状态的同时,倾听自然的声音,促成良心的显现,在消解宗教目的论的同时,以自然宗教重建自然目的论,以良心重建个人自由。
杜威在传统经验论的基础上,重建他的新经验论。以洛克为代表的传统经验论更多地是认识的意义上谈论经验,是把知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基于感觉经验之上的理性判断,而在杜威这里,“经验是活的,它主要是一种生命现象,而不是一种认识现象”。[25]杜威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是以行动消解个体与环境的彼此孤立,将经验与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从而把经验变成活生生的行动。[26]杜威的经验主义同样借鉴而又改造了卢梭对经验的重视。卢梭的经验主张乃是以自然人为目标,意在通过自然人状态的保持,生成健全的德性。杜威的经验论则是借鉴卢梭对儿童本身的重视,以行动本身为目标,意在现实经验的获得与改造,把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提高个体适应与改造生活的能力,从而引导个体从小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使得民主作为生活方式成为可能。
杜威从经验入手,通过置身问题情境中的探究而获得行动的能力,实现道德意义上的自我成长,进一步延伸到民主生活方式的习得,从而把自己的经验主义扩展到了普遍的教育生活。杜威的经验主义,贯穿其中的乃是对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普遍遵从,正因为这一点,杜威的教育路径乃是做中学,也就是把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建立在个人的实验、探究,而不是空洞的玄想,从而彻底地完成传统以沉思为主导性教育路径的教育方式的现代转向。杜威的做中学是建立在其新经验论基础上、对教育路径的基本描述。
萌芽于培根,始于夸美纽斯、洛克,经过卢梭、斯宾塞等,成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念,实际上主要集中在现代教育的两大根本性主题之上,一是科学教育,这不仅意味着通过科学知识来扩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由此而提升人的生存适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同时意味着基于经验之上的知识获得方式作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性知识方式,还意味着个体感性经验在教育中的抬升,以及由此而来的、在自然祛魅、自然目的论消解之上的对人的主体性的积极促进;一是民主教育,也就是伴随人的平等和人的主体性上升、每个人生存适应的满足而来的民主性格的养成和民主生活方式的习得。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夸美纽斯教育主题的回应。
杜威试图以其新经验主义哲学整合几乎所有教育主题,包括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传统与现代、科学与道德、理性与行动。杜威,或者说以杜威为代表的新经验主义教育理念,无疑极大地扩展了个体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介入,提升了个体民主德性,并在其中孕育着社会生活的自我促进。杜威的经验论的完成可以看做是洛克的民主教育、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卢梭的儿童理念的综合。
教育人性基础的转向:现代教育的成就与困境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说,“人性好像铸成的许多很小的钱币,它们不可能成功地模仿许多东西,也不可能做许多事情本身。所谓各种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摹本而已。”[27]正因为古典教育建立在自然目的论之上,教育就不是给人注入外在的目的,真正的教育不过就是人的自我内在天性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自然人的成全。所谓的因材施教绝不是现代语境下的因不同的材而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以达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是古典语境下的因人的本性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从而促成个人天性的成全,而不是个人在天性缺失下的自我迷失。任何事物,一旦离开它的本相,必然就要改变。唯有当事物处于最好的状况下,最不容易被别的事物所改变或影响。
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乃是自然目的论在经验论的观照下不断消逝的过程,自然成为认识的客体与改造的对象,儿童自身也在这种客体化的过程中逐渐作为对象化的存在。如果说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人性基础是二元的,既有自然人性论的基础,又有立足现实生活需要、自然祛魅的社会人性论的萌芽,那么,到洛克的绅士教育,则显然是直接把个体置于社会的境遇之中,自足未来绅士生活的需要来谈论绅士之德行的养成。斯宾塞的教育为生活做准备以及相应的对科学教育的凸显,尽管他也是从自然进化论作为出发点,但实际上他只是把自然进化论的理念贯彻于社会生活之中,并不是立足儿童自然本身来展开其教育理路。
卢梭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可谓别具一格,他在《爱弥儿》开篇即明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教育的起点不在人的手上,而在造物主的手上。教育不能始自当下的社会生活,社会并不足以作为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源自自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针对其所批评的主要是那种“培养懦弱和依赖型的个体,训练公众舆论的奴隶”[28]的教育,卢梭的教育路径乃是要在自然人的教育中促成新人的诞生,以个体身体和感官的充分发展来保持生命的激情与活力,避免人的懦弱;同时在保持个体自然状态的过程中,克制人的欲望,避免妄念的产生,使个体不至于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由此而让良心显现,达到个体的理性自主与自由。卢梭的自然宗教理念,可谓对柏拉图自然目的论的现代回应。
尽管卢梭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意味,但他对儿童的发现无疑促成了现代教育的深化,他因此也同样成为现代教育浪潮的推进者。杜威对儿童的重视无疑就是受卢梭启发并加以改造,杜威称卢梭教育爱弥儿的方法为“塑造那位模范的自命不凡的人物爱弥儿的不切实际的方法”,“如果卢梭本人曾试图教育过任何真正的儿童的话,他就会发现,有必要把他的理想具体化,使之或多或少成为固定的教学计划了。”[29]杜威不再停留在以自然为内在的依据,去阐发自然生长理念,而是直接以社会为指向,指向实际的教育行动,以儿童经验的扩展为中心,这意味着教育不再是理念中的向自然的复归,而是向社会的敞开,是直接指向社会的儿童经验的生长与儿童之社会生活的实现。
杜威的做中学,本身即包含着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改进以及不断增长的应对环境的能力。生命的成长被置于“做”所展开的现实世界之中,个体生命发展一开始就是被置于社会之中,让个体在充分展开的社会性经验中获得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以及改造生活的能力,由此而实现个体作为社会人的自我的生长生成,这种生长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个体的成长乃是向着社会适应于改造,并非向着内在自我的回复,个体在其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作为美德的知识,而是融入现实生活的民主生活方式,是行动的能力与品质。
如果说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其基本内涵是以德性为中心的哲学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结合,那么始于夸美纽斯,经过洛克、卢梭、斯宾塞等,成于杜威的现代教育,其基本主题乃是以生活为中心的科学教育与民主教育的结合。民主与科学的结合,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最大成就。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主题,整合起来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来达成民主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民主代表着现代教育的目的论的要旨,那么科学则代表着现代教育的方法论之灵魂。这意味着从夸美纽斯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隔,到赫尔巴特之伦理化的教育目的论与心理化的教育方法论之紧张,到杜威这里已在其新经验论中趋于融合。
与此同时,我们又应该切实地看到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自然目的论的消解意味着教育的目的论基础的消解,教育越来越多地被还原成纯粹的事实;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取代,直接削弱了教育中的价值理念,导致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以大众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教育的平等诉求对古典自由教育卓越理念的扯平;教育对个体生存适应的满足压倒对理性卓越的追求,人文理想在生活中的闲暇位置与人文教育本身边缘化;从古典自由教育以心灵作为教育的根本性场域到现代教育以经验世界为基本场域,个体知识获得过程中经验主义上升,科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客观上削弱了人文教育所注重的阅读与沉思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更为基本的是,在人们凭借科学而无所不能、以单一的工具理性征服自然与社会的同时,反过来也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欲望和创造物所奴役。这意味着卢梭所论及的现代科学和艺术并不足以敦风化俗,反导致人性的虚华、伪饰、虚弱,乃是现代教育不能不面对的基本问题。不仅如此,就我们津津乐道的人文教育而言,在今天,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其实不过是越来越多地在成为人们进入市场的资本,成为人们进人公共生活的优雅谈资,在这个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根本不足以提升人的灵魂,而恰恰可能成为人性之堕落的“帮闲”,也就是为自我人性的堕落提供充分的依据。
如果说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其起点与目标乃是对自然人的成全,个人置身城邦中的合理位置正是人的天性的充分实现;那么,现代教育的过程乃是一点点远离人的自然起点,而把人置于现代生活的境遇之中,按照社会要求,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个体,个体社会身份习得的过程乃是一种去个人天性的过程。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结尾所写:“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只是对于教育的主要目标和绅士子弟教育的一般看法,他的儿子那时候年岁很小,我只把他看成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30]不管是倡导启发,还是主张灌输,现代教育家们总是或多或少传达出教育万能的信念,这正是现代教育背离人的自然本性而表现为对人的塑造的实质的集中表达。尽管从夸美纽斯,到洛克、斯宾塞,到杜威,都有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主张,但这种主张本身就是站在把儿童作为社会人来进行教育,只不过是以儿童的自然发展特点与规律作为参照的依据,而并不同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直接地就是以自然人作为基础,而且是在自然的状态中展开。
失去了自然目的论的预设,人追求自主自立,但人的自主性并不足以重建人生的根本性目的,这意味着虚无;远离人的自然本性,人深陷于科学与技术的无比成就所造就的现代文明的虚华之中,远离自我生命的根本,建基于人之质朴天性上的独立性被极大的削弱,人为物役,生命气象狭窄化,这意味着虚弱。失去了自然人作为个体生命存在基础的呵护,每个人被置于现代性的空间里,在积极促进对现代生活的适应与改造的同时,也失去了古典的从容、健康与活力的生命姿态。正如李猛在分析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时所言:“如果说古典自由教育的内在宗旨,是通过教育成全人的本性,尽善尽美地实现人的自然,那么奥古斯丁的教育,恰恰是通过人向自身的折返,在最大限度上克服了人的本性。而没有自然本性的陌生人,正是整个现代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根本性困境。”[31]
从好人教育走向好公民教育:现代教育的整合与超越
现代教育根源于现代人之于自然的主体性的整体上升,教育中人的主体意志也同步上升,导致现代教育中的理智自负,相信每个人都能凭借教育的力量达至对现代生活的全面适应。正因为如此,现代教育或多或少总是会表现出对自身力量的迷信,以及基于对自身力量迷信而来的对人的塑造,教育中对自然人的远离可谓根本性表现。当柏拉图言称教育不过是心灵转向的技艺之时,所显明的乃是古典教育的谦逊品格。具有浓郁古典主义情怀的卢梭,其自然教育也是如此,是人的教育向自然的教育靠近,而不是反过来,企求改变人的自然,以使之向人的教育靠近。卢梭的保持自然、以自然性本身为目的,到杜威这里转换成了遵循自然,自然性成了手段。当杜威抛弃了卢梭思想中的浪漫性之时,也抛弃了其对自然本身的敬畏。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抓住科学与民主这两大核心主题而展开,无疑深刻地体现了教育对现代文明的适应与改造。而以卢梭为代表的具有古典教育情怀的教育思想,则是看到了现代文明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从而意欲跳出现代文明视野来重新甄定现代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可谓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或者说现代教育思想的极其重要的另一面。
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过程乃是经验主义上升,人自身客体化的过程,儿童被置身社会空间之中,儿童自然成为观照的对象与教育行动的依据,儿童作为社会人的雏形取代自然人的存在成为教育的起点,教育转换成了以社会人为起点、以好公民为基本目标、以民主与科学为基本主题的教育形式。对民主的诉求在凸显每个人的平等教育权利的同时,也过早地把个体置于社会化的空间之中,并伴随着遵从单一性的教育标准而忽视每个人的天性质素;科学以及科学教育的中心化,则意味着自然在单一理性观照中的祛魅,自然不再作为目的性存在,而直接削弱了自然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必要考量的可能性。如果说虚无与虚弱乃是现代性带来的基本问题,那么,以科学与民主为基本主题的现代教育并没有积极回应这两大问题,反而,它们本身就是促成这两大问题的基本原因。
如果说民主与科学乃是现代教育乃至整个现代社会的最高成就,那么,这意味着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需要,甚至可以说是亟需促进两大主题在当下教育实践中的实现与深化。但我们遭遇的问题是双重的,我们不仅有现代性不够充分的问题,也就是民主与科学两大教育主题远未充分实现,我们同样有伴随现代教育而来的虚无与虚弱问题,这从当下教育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平庸的品质可见一斑。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重建,不仅需要充分体现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体现教育的时代精神,同样需要超越时代,回到教育本身,而不仅仅是回到现代教育的问题。
现代教育的重建,意味着我们需要超越民主与科学的教育主题,重新唤起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关切,在深化科学和民主教育的同时,以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来引导、超越平等诉求与权利意识的扩展,在维护个体现代价值的正当性的同时,提升人性的境界。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意味着重新唤起现代人对美善事物的内在诉求。人不可能拧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地上抬起来,建基于经验世界中的个体,不可能真正超越现实生活的法则而达到对美好事物的关切。经验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我们虽为现代人,但人之为人的基础不仅仅是时代的,也是永恒的;不仅仅是动的,也是静的;不仅仅是当下伸手可及的,也是需要凝神仰望的。这意味着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永恒的;不仅是生成的,也是接受的;不仅是动的,也是静的。我们必须超越经验的法则,重新理解人之于自然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主义截断了自然之魅作为教育的基础,当下教育的重建有赖于自然之魅的理性重建,正如康德所言,知识给信仰留有余地。康德理性批判的目的,正是要恢复理性的目的,或者说,用目的论来给理性奠基。他承认理性产生不了关于目的的知识,所以才要给信仰留下地盘。[32]由此,我们需要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避免人的主体性的自负,重新找寻个体的自然人性基础,以此促成自我认识的敞开,乃是当下教育之德性重建的基本内容。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审慎地处理科学教育及其方法的边界问题,重新回到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出的问题,科学教育更多地基于经验的、直观的原则,人文教育遵循启发、内引的原则,重新确立我们对于自然、生命的必要的敬畏,培育审慎[33]的主体性,促成人文教育的目的论转向,而不仅仅是作为当下个体谋取社会资本的工具。在保持人文教育之于科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密切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在教育整体中,以人的完整性生成作为主导性目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两者在空间中的合理位序;一是在个体教育中,以人的发展的渐进性为依据,合理的安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时间序列,实现两者在时间中的合理位序。
当代教育的难题就在于怎样在好人与好公民之间合理定位。好人以自然人为基础,以德性为中心,以对自然人的成全而达至个体德性的完善,求得个体存在的卓越为基本目标;好公民恰恰是对自然人的否定和超越,是把个体置于社会的境遇之中,以个体作为社会人的存在的起点,以民主与科学为基本目标,以求得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与改造;好人乃是个性化的,差异性的,好公民则是共性的、一致性的。基于个人天性而臻于个体德性的完满,这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教育主题。显然,当代教育不能罔顾个体对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经济生活与以民主为中心的政治生活的适应,切实地提升个体置身当下社会的基本生存技能,培育个人置身公共生活中所亟需的公共理性精神,强化以民主与科学为基本主题的好公民的教育成为我们当下教育的基本要义。但如果教育纯然成为个人公民身份诉求的通道,则意味着个人对自我生命内在发展的偏离,意味着个人德性的衰减。离开了优良德性的内在支撑,一个优良的公民社会是否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确立当下教育的合理秩序,沟通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教育联系,促成立足时代而又超越时代的健全个体的生长生成。
如若我们既没有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习得,以及这种态度与方法对个体生活方式的促进,从而促成民主生活方式的建构,促成好公民身份的习得;同时又失去了对个体自然存在以及建立在个人天性之上的个体德性的内在关照,使教育成为滋养个体灵魂的活动,而只有繁杂知识技能的获得与个人对外在世界的被动适应,那么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没有内涵、没有灵魂的技能教育,就是不可避免的。







刘铁芳:一种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学路径——张楚廷教授的教育学视界0

记得做学生的时候,在中文系408大教室,作为校长的张楚廷先生刚从俄罗斯回来,做演讲。讲座的内容记不清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大教室里人挤人,不时地传来笑语声声。张校长的演讲,绝无以势服人的姿态,平易、自然,不乏风趣幽默,让作为学生的我们听来轻松而有收获。后面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读到张校长的教育著作,所谓文如其人,他的著作平易、流畅,娓娓道来,抓住一个又一个司空见惯地问题,象拿着解剖刀,驾轻就熟地深入其中,把教育学中的老问题每每谈出新意,又常常把教育学中被忽视的问题令人叹服地摆到理性思考的教育学平台之上。张楚廷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扎根到教育学的大地之上,一点一滴,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展示出一个又一个教育的新视界。
《教学原则今论》:科学教育学的起步
早在1993年,张楚廷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学原则今论》。在其中,他首先详细列举了已有诸多教育名家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逐条进行细致分析。但在他的科学解剖刀的利器之下,原先许多貌似合理、状似齐全的原则体系都开始变得摇摇欲坠,问题迭出。
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先生开始了他的理性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建构教学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教学原则的基本问题探讨中,张校长首先区分了教学的规范性与规律性问题。并认为规范性问题属于主观性问题,规律性问题则属于客观性问题,对于二者的混淆往往容易导致对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清,错把规范当成了规律,而这正是教学论科学化的障碍之一。他以“它本是怎样的”、“它可能是怎样的”、“它应当是怎样的”三个问题作出判断,从而将必然性问题、可能性问题、企求性问题一一区分开来,还教学原则以真实面目。同时,他认为要以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简练性四大条件来检验一条原则提出的科学性,并以此来丈量远自夸美纽斯、近至当代教育家提出的口号各异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4-1-1”阵型的教学原则体系,圆满回答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也间接地部分回答了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原则今论》作为张楚廷教授进入教育学殿堂、初试牛刀的起步之作,体系了他教育研究的基本风格与作为教育学者的精神气度。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探究精神,注重逻辑严密性的思维品格,在整体逻辑框架严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的充分展开与对细节的敏悟性,直入问题、简洁明了、不拐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注重分析基础上的理性建构,这些特征成为张楚廷教授进入教育学之中的典型风格,表达了一位从数学而教育学的严谨学者对教育问题的审慎而开阔的思考,同时也预示着其科学教育学的起步。
《教学论纲》:科学教育学的扛鼎之笔
《今论》之后,先生又相继写出《教学细则100讲》,可以说是进一步发挥了他的逻辑分析的长处与对细节的敏悟。2004年出版的《教学论纲》可以说是前期教学理论研究的集大成,它在借鉴、吸收国内外有关著述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教学论的各基本论题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在结合时代特点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独创的见解。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要素、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论的科学化等。
综观先生的《论纲》,贯穿其中的正是一种教学论研究科学化的追求,就在书的前言中,先生开门见山地提出,“着力于客观性探讨,着力于客观性描画”, “力求在增强教学论的逻辑性方面下些工夫,以形成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系统和命题系统”,“80年代中期,王策三先生提出的‘教学论科学化’一直向一面感召着我,虽然在全书的14章中只有一章是专门讨论科学化问题的,但全书贯彻此精神”。
教学论科学化追求的基本表现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教学论逻辑起点的探究,从教学与元学习出发,由此而展开教学论的基本范畴与问题逻辑的清晰梳理,其中富于创意的是对元学习概念的教学论意义的阐发与教学要素的探讨;二是贯穿在每一章节之中的对局部问题的分析,都是一贯地体现了先生的分析、解剖、再建构的风格;三是贯穿全书的冷静分析与客观描述的笔调,避免了教育学研究中惯有的浪漫型构想与规范设计。
说《教学论纲》是先生科学教育学思路的抗鼎之作,并不是简单比附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著作,在绵密的逻辑解剖与建构之中,同样不乏诗性的激情。因为教学问题毕竟涉及的是活生生的人事,所以才能引发先生逻辑之中的诗性阐发。这并不妨碍先生对教学论的科学追求,也许这本身就是教学论的科学之所在,即她的科学性追求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这不仅表现在细节的论证中的细水长流,更表现在标题转换中的跳跃与论题的流转。比如,第十四章“教学论的科学化问题”第六节是“自由学术探讨”,第七节却又联想到了诺贝尔奖,并提出“我们是否也承担责任”的问题,一下子把传统教学论的视野远远地扯开。
正因为如此,在明确提出追求教学论的科学化的前提下,先生竟然在本书的结尾提出这样的疑问:“教学论是不是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这里不仅是对教学论科学化的必要的否思,同时又是教学论科学化的提升,因为其中渗透的正是一种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这里实际上又给后面先生教育研究的哲学走向埋下了伏笔。
《课程与教学哲学》:哲学视角的由隐而显
先生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而从事教学理论研究长达二十余年。他常言:前二十年,是在操练、欣赏着教学;后二十年是在琢磨、探索着教学。长期养成的理性思考的习惯引导着他逐渐走向哲学的思考,或说在多年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哲学向他走来,他与哲学不期而遇,就有了《课程与教学哲学》的诞生。
如果说前期的研究,哲学思考只是潜在的线索,是冰山的聚积,那么,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则是先生寻求突破——不仅是个人的突破,同时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突破——的精心之作。在这本洋洋洒洒四十万言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先生对前期研究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大处着手,一开始就抓住了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哲学巨擘布鲁纳的结构原理与皮亚杰的后结构主义,再论及后现代课程观,后面主要围绕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社本主义等当代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最后归结为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给课程与教学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种崭新的气象;一是从前期的注重逻辑推究转向哲学悟思,大大提高了先生教育思考的整体性与人文性,对课程与教学理论问题的探究向着纵深处拓展。
先生还运用阐释学(解释学)的视角,细细分析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现代主义课程观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与社本主义的关系。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张校长提出了自己的“五I”课程构想,书的最后集中阐述了其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实际上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精神。他相信:“完”与“全”使人更象人,而和谐更能体现生命的特征,并使人更具生命力、更高大,因而,课程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先生作为长者的深厚的功底,同时可以看出他年轻人一般的乐学,一方面踏踏实实地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一方面又积极接受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思考。对于时下流行的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社本主义,先生不仅给予了批判性的分析和澄清,同时也提供了基于现实的我国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思路。可以说,承继与发展同在,批判与建设并存,条分缕析中充盈着逻辑的缜密。
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个论题进行了卓有创意的阐发。他提出,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并非一切方面、所有的方面,全面发展主要是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是一个个人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发展着走向全面,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人要经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来实现全面发展,离开了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302)这里,既有对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悉心研读,又有结合时代的深切的忧思。先生的思考可谓切中时弊,冷静的言说中渗透的是先生对时代、对民族火样的热情与深沉的爱恋。
《教育哲学》: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
先生在《教育哲学》结束语中这样写到,“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到一个不在原地踏步的前方,这不是什么雄心壮志,仅仅是对一直走下去的一种信念”。正是这种一种往前走的信念支撑着先生不停地朝前探索,不把自己停滞在个人既成的教育思考水平上。
如果说以要素归纳的语言来描述张楚廷先生的学术历程,把以《教学论纲》为代表的前期著作的关键词归纳为科学,把以《课程与教学哲学》为代表的中期著作归纳为哲学,那么以《教育哲学》为代表的近期研究的关键词则是人文与历史。当然,贯穿其中,既有相通的因素,又有包容前期、累积性发展的因素。不管怎样,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先生的不断探究、超越自我的学术勇气与生命立场。
《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先生在阐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引领和谐的课程观,在《教育哲学》中,先生进一步完成了人文引领的历史化与现实化。全书从自问“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起始,第二章就直接进入书的中心主题,“人是什么”。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教育的真切关注也就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这样,先生就把“人是什么”变成了“教育第一问”,对人的思考在这里又被再一次提升。先生紧扣马克思的命题“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再论及“关系中的人”,再把人置于社会之中考察“人发展什么”。在“人发展什么”这一章中,先生再一次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他自己发展的全面,因而必是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或个性下的相对全面发展,因而可否就说实质上是个性发展”(130),“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发展创造性”。正是基于对作为教育根本的人的考察,先生开始了对教育特性的思考,并提出教育的“五大公理”,即:潜在公理、动因公理、反身公理、美学公理及中介公理。所谓潜在公理,即人的潜意识、潜智能的存在是教育存在的依据;所谓动因公理即人的欲望是天赋的,同时又是可以开发和引导的,这也是教育发生、存在和展开的条件;所谓反身公理,即人可自我对象化,人亦可对象自我化;所谓美学公理,即人在对象自我化、自我对象化中的基本尺度是美学的;中介公理即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作为中介在人的发展中起不同性质的作用。(220-221)五大公理的概括可以说是第一次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础问题表达得如此准确而清晰,没有丝毫的泛泛而论,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视野的融合。
论证教育的五大公理作为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并不是先生研究的根本目标,紧接着的一章“自由教育”,才是先生本书的根本落脚点,这也是对前面关于人的自由、全面与个性发展论述的回应。先生在一般性地论及自由教育的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与当下中国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几个自由教育的关键问题,从人文知识的命运、知识的性质、自由教育的命运,再谈及学校的命运与大学作为象牙塔的命运,使得对自由教育的论述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与本土关怀。
先生关注个性发展,但任何个性发展都是置身一定社会之中的个性发展,先生十分钟爱个性发展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与文化之中缺少了凸现个性发展的因素,与此同时,先生又清楚地知道,任何个性发展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现实之中,在社会之中,个性发展不能走向惟我主义的狭小圈隅,所以先生最后一章又回到“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先生这样写道,“教育通过培养人,通过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能更有作为的人而善待社会,通过服务于人而服务于社会,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发展。”(292)这里清楚地表明,先生正是要在凸现个性问题的同时,把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不难看出,先生在章节主题转换上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
科学-人文立场之中的多维视野
与先生照面,一身简朴,从容平淡;听先生说话,话语平和,有长者风范而无威权姿态。简朴人生的背后是对教育知识与真理的激情与涌动的思想。先生以从容淡定之心去观察、体味、反思平凡而不平静的教育现实。他的目光是独到的,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支撑让他立论坚实,而他广博深厚的学术底蕴又让他的视野足够开阔。他纵横捭阖于数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美学等领域,同时在其思维的天空下常常出现解释学、现象学、全息论等时兴学说,在他逐渐融贯而出的科学-人文立场之中展现出多维的、丰富的教育学视界,眺望先生的教育学风景,我们看见的是对教育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美好期待。
先生等身的著作,思想如绵延之山,愚鲁我辈自然不足以窥其堂奥,只能从个人的印象,斗胆做些简单的勾勒。在我看来,先生的研究之于我国教育学理论建设至少有以下不可忽视的贡献:
其一,先生以深厚的科学背景进入教育学门径,给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他者眼光,不仅提供了庞大的思想宝库,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方式的、逻辑分析与人文关注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言说方式。多年的数学知识背景为先生进入教育思考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开阔的哲学社会科学视野则为先生的思考提供了人文的支持,丰富的教育生活体验与教学经历则直接为先生的思考注入现实的体温,从先生多年来的研究有写作明显地可以看出,先生一方面在坚持清晰的逻辑思考与塌实的论理方式,一方面在逐步扩大其人文关切,从而较好地把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注紧密结合。
其二,先生以自己独到的视野与切入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育学研究的问题空间和论说方式,从教学细则到教育公理,从元学习到和谐课程观,从数学知识的大量引入到各种西方教育哲学思考的探索,从对基础教育的思考到对个人大学治理经验的反思,从对当下教育现实问题的追问到对教育历史的娓娓道来,从对教育、心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引入,可谓琳琅满目,给予读者很强的视觉冲击,充分地挑战读者自身的心智与知识世界。
第三,从先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伊始,对人的关注贯穿始终,这条线索由隐而显,由心理、心力的关注到对历史与现实之中完整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题的不断发掘,可以说直接地拓展了教育的中心问题——人的关注的视野与水平。先生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中写到,这本书,“所直接表达的是,切望我们的教学更美好,我们的课程更美好;所间接表达的则是,盼望接受过教育的人们确实因教育而变得更美好”。显然,正是这种对美好教育与美好人性的期待成为先生教育研究与写作的内在灵魂,也是先生从科学思考而进入科学-人文整合探究的内在基础。
第四,先生笔耕不辍、勤于著述、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人风范与长者气度,为教育后学之士作出了重要的人格示范。先生曾电话示我后一阶段的写作计划,除了重写《教学论纲》、新写《高等教育学》之外,还有数本著作都在构思之中,先生学而不知疲倦的学人本色令后辈汗颜。“一直往前走,总能走到一个不在原地踏步的前方”,这种“一直走下去”的信念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几乎在每本书的前言或者后记中,先生都会自谦地写下“非常期望得到指教和批评”(《教学论纲》后记)、“聆听他人,聆听智者,以便更好地反躬自省” (《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教育哲学》的前言中,先生更是谦逊如同一位塌实的小学生,“笔者的哲学修养、教育理论修养确实都十分有限,对于教育哲学,我是‘半路未出家’,敬请各位学者、智者批评。”苏格拉底有言,真正的知,大知,就是认识自己无知。在这里,先生自己本身莫不就是这样一位清醒而高明的智者?
也许先生的观点不乏商榷之处,先生也满怀与他人商榷的期待,因为,先生清楚地知道,真理本身就是开放的。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是先生2003年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前言所说:
“思想不会停止,询问不会停止。”
这话是先生的自言自语,难道不是说给我们听的?
教育哲学的意蕴——感受刘铁芳的教育哲学观0

最初对“刘铁芳”的印象有两个:一是以为是女教师,因为名字带个“芳”字;二是知道他是个才子,因为听到“现在不轻易进人,刘铁芳来还可以”这句话。今年五月份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新印象:他的睡眠不怎么好,稍有响动就会醒来。希望他有空来广州时能见上一面,期待像跟张文质那样的不期而遇(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显得有些不懂礼数,但是,就像人们在介绍爱因斯坦时不会再给他加上“科学家”之类的头衔那样,再在他们名字后面加上“教授”字样,似乎有些多余)。
仅根据刘老师给心理班的学生上的《教育哲学》的第一堂课的“实录”来写“刘铁芳的教育哲学观”,似乎显得有些冒失和草率。之所以斗胆这样写,原因如下:一是因为本人认为,一门课程的导论讲完了,整门课程的精髓差不多也就讲完了,剩下的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二是因为刘老师的“何谓教育哲学”的课堂实录非常真实,尽管是学生整理的记录,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现场的过程和气氛;三是本人带着虚心学习的心态来写,本身就是对刘老师的仰慕之情的表达,如有不妥之处,相信大人有大量,刘老师会原谅后辈了。
刘老师讲《教育哲学》,可谓“胸有成竹”,在他看来,这门课比较适合他,他也相信不会让学生感到太遗憾,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的感觉。教师的劳动具有主体性,教师的知识、学养和人格对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自信对学生的感染。上一门课程能够这么自信,这么有底气,这是一个教师必须达到的一种状态。
刘老师先跟学生做了个游戏,让几个学生到教室外面走一趟再回来,然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以及跟以前看到的和感受的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平时走都是有目的的,现在走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出去走一圈,是被动地完成刘老师给定的任务,还有学生说,在走出去的时候就在想刘老师为什么要让他们那样做。面对学生的回答,刘老师寻问的关键词是“意义”,也可以说是意义的追寻,比如问学生出去走一趟有没有意义,学生有没有反过来想他这样做的目的等。
刘老师认为,人会有一种“逃离现实的冲动”,或者说是“日常生活的突围”,人总是想在环境中找到一种“清新的感觉”。他继而指出,突围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找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去突围。考虑到那些没有出去走那一趟的学生,刘老师说,人不仅生活在现实中,也生活在想象中,想象的现实离人的心更近,人的肉身生活在现实中,但大多时候生活在想象之中,是主观地去建构。这种建构包括个体给对象和自身赋予意义的活动,每个人的这种赋予和意义都可能不同,很新颖很独特。
刘老师建议把外在的意义变成内在的,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为一个活动去寻找外在的意义,那个活动就没有了意义。人生在很多时候靠自己去寻找意义,创造意义,自己给自己以生命的意义,它不是给定的,它总是在你奔跑的每一刻,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生命的意义就是感觉,经历,体验,去获得生存的意义。
刘老师明确指出,让学生做那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重温和体验习惯了的生活场域,感受与生活的环境交往时的意义。学教育哲学不是要你逃离你所习惯的生活世界,而是要更好地接受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哲学就是让人更好地回到生活和生活的世界,回到人自身,找到自我。这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所谓“日常生活的出逃”,就是思索什么是生活和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人对环境的自觉的理解和把握,刘老师期待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和发现,用心感受周遭的一切,拓展生命活动的空间,凭借自己内在的主体性去理解和把握环境和自我。他告诫学生要从现实出发,“看山是看,看水是水”,这是基础和前提。在此前提下,要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要自己去寻找和赋予意义,回到自己,回到世界。
什么是哲学?刘老师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的问知,对你周期性世界的问知。问知就是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活动,而不是僵化的概念体系。哲学的名字叫做智慧,哲学是路,教科书和哲学家的思想是路标,把路标当路就犯了大错误了。哲学是一种态度,一个有良好的哲学气质的人,往往事处事不惊。哲学使人智慧,也使人疯狂,真正的哲学不是改造世界,而是改造你自己,它要立足于个人,由个人的自我认识上升到人类的自我认识,个体是根本的动力。
什么是教育哲学?刘老师从他的哲学观作了推演。从根本上说,它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而是不断追问教育的活动,即追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通向好的教育的路径在何方。既然说哲学是一种态度,那么,教育哲学也是一种态度,是作为教育者进入教育活动的态度,即你怎么样看待你周围的教育。教育哲学的灵魂就是追寻有意义教育活动,创造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给我们的教育生活一种意义的保障。教育生活的品质需要我们去坚守,我们要保卫教育,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品格,追寻教育的意义。
刘老师指出,人的活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跟简单的模仿是不同的,它是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外在的行为是内在意志的表达,我们从实践中更多的能看出主体意识的痕迹。凡是实践的必然是主体的,能够显现你个人存在的活动。换句话说,实践总是应该有个性的,一旦失去个人的痕迹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教育若如此,其品格就会大大的降低,在刘老师看来,这是教育哲学的核心。教育哲学要避开概念化的体系去追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通向好的教育的路在何方。刘老师坚信,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路在每一个人的脚下,教育哲学不是给你一条路上,而是让你在路上。
刘老师在他的第一堂《教育哲学》课中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哲学不是让我们远离日常生活,而是让我们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回到日常生活。哲学并不是让我们更平庸,而是让我们超越平庸。“哲学地”生活,其意义的根本在于主体,哲学就是启发主体意识。如果更多地认识自我,主体的自我精神就会越发达,越厚实,我们作为生命存在的内涵就会更丰富。所谓“哲学地”生存,就是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刘老师主张在现实中保持精神的突围,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他指出,哲学不会让你富有,而是更自足。这是一种精神的自足,不是精神的幻想麻痹自我,而是敞开自我。只有敞开自我,才能真正接纳他人,接受世界,从不好的世界发现生活的意义。哲学的态度,就是追问其意味着什么,学教育哲学就是要找到教育的 “味道”,如果没有这个味道就说明你没有进入到教育中。刘老师特别希望学生能够从周围平凡的事物中找到思考的乐趣,而且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
[1]可以算作本人对刘铁芳老师的《何谓教育哲学》一文的“读书笔记”。该文可参见以下网址:http://blog.cersp.com/80111/652826.aspx


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在刘良华博客上的留言0

最近,在思考“教育改革哲学基础”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缘由是:
1、王策三先生批评新课程改革中“轻视知识”的倾向,我以为,这不是“轻视知识”还是“重视知识”的问题,而是“知识观”(知识论)发生了转变。
2、由此进而提出,新课程改革是以何种知识观、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为基础的?这方面的明确而系统的探讨和表述为什么如此之少?
3、从列宁那儿继承来的反映论(尽管后面提出了能动的反映论)是不是已经受到了强烈的挑战?这种挑战为什么在教育理论界几乎没有人“挑明”?
4、如此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是把其理论基础定位在“建构主义”心理学上,而没有哲学上的明确主张,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
石中英教授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算是对上述问题作了些回答,但我不知道他当初写这本书,是否是明确地出于上述考虑。他还讨论过“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这至少表明石教授的教育哲学研究是有强烈的现实关照的。
刘老师的教育哲学研究应该是有“指向”的,要为“新教育”的出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要能回答改革中的“动向”,另一方面要推动教育的某些转变。当然,站在多元价值观的立场上,只能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而不必也应该有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不需要也不应该有“一统天下”的想法。
相关文献:
刘良华:《教育现象学》丛书,参见:http://blog.cersp.com/18893/1299775.aspx
刘铁芳:教书育人:象呼吸一样自然0

教书育人:象呼吸一样自然
——在湖南师范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刘铁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上午好!
今天,在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学校党委授予我“三育人”优秀个人的荣誉,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作为教师,我深知教书育人乃是为师的天职。这些年来,我主要以如下方式来实践个人教书育人的理想:
1、立足课堂,启迪学生。我喜爱课堂,但我对课堂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尽管已经是近20年教龄的教师了,这种敬畏之感始终难以释怀,甚至越发强烈。我常跟学生说,读大学乃是灵魂的修炼,而不是简单的记诵。我期待自己的课堂不是照本宣科,而能更多地激励学生的心灵。我的教学主要是经典解释入手,融入自己的理解,同时尽量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力求深入浅出,唤起学生心灵的高度。
2、沙龙论坛,指导学生。我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大概从2005年开始,逐渐采用每周一个单位时间讨论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基本上不间断。即使要外出,一般也要留出这个时间。这两年来,我们采用的是经典细读和话题研讨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帮助很大。常有不是我指导的、甚至别的专业的学生过来一起参与。这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论文大多有相似的特点,即以经典阅读为支撑和较强的人文思考意识,这种特点正是每周的沙龙熏染出来的。
3、讲座讲演,传播理念。这几年来,由于个人在教育研究上的成绩逐步得到认可,校内外各种讲座邀请频频而来。校内的邀请我是来者不拒,校外的邀请量力而行。近年来,我在教育科学学院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讲座,我的讲座几乎每次都是满堂。另外应校党委、学工处、校工会、校团委、图书馆、干训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讲座近10次。走在校园里,经常碰到不认识的学生跟我打招呼,“这不是讲课的刘老师么”,我内心里总是暗暗得意。
4、课外交往,有问必答。自从我和曹中平教授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后,几乎每年都有同学找我请教有关论文与报告写作事宜。由于我在乡村教育研究上有些成绩,学校的支教团体曾多次跟我交流。还经常有学生利用短信、电子邮件跟我交流,我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5、网络空间,无限交往。网络是当下扩展交流的重要平台。自从我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在一线教师中反响不错后,我开始建立个人博客,在与广大教师交流的同时,也成了联接我和校内学生的纽带。我把好的文章跟学生分享,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传达出来,乐此不疲。不少网友也纷纷跟帖,我的网络空间也一直保持着活跃。
我相信大学教育不仅在课堂,同样在整个大学校园生活之中,在大学向社会辐射的广阔空间之中。“三育人”奖的意义正在于凸显大学教育的无所不在。正是从课内、课间到课外,从现实到网络,我跟学生、一线教师建立起来的丰富的联系,让我赢得了很多学生、教师的尊敬,大家把喜欢我的学生和老师俗称“铁丝”,也让我在内心之中平添一份责任。对学生,对教育,对每个与我有着丝丝缕缕精神联系的诸多一线教师们,正是他们的存在构成我精神生活之中的他者,让我不断地保持活跃的心灵生活。我高兴,我拥有不少铁丝。
当然,我深知成熟的求知问学乃是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的事业,我也绝不至于迷失在粉丝的仰望之中,我只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职业。我常跟学生这样说,站在大街上,我只是一个完全不起眼的过客。唯有在讲台上,在与学生交流之中,我才找到属于我的空间。如果我是鱼,讲台和学生就是给予鱼以鲜活生命的池塘。正因为如此,我并不认为当老师仅仅是一种奉献,在我看来,当我们找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找到了通往学生心灵窗口的路径,当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就成了对教师自身生命的成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教师,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学生的感激,恰恰是我们对学生的感谢,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命价值得到延伸,让我们作为教师的生命不断得到丰盈与扩展。
今日之大学所遭受的种种社会冲击是巨大的,大学越来越容不下平静的书桌,大学越来越不大。怎样重新激活大学理想,彰显大学精神,这实际上已经构成对大学教师的严峻挑战。正如怀特海所言,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乃是以热情和想象力来点燃学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我知道自己所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我也十分期待,努力用我生命的热情和想象力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世界,来实践自己心中的大学理想。
年过四十,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明白了很多,一个人,一辈子,应该有所坚持,应该有所放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非常幸运,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我无比喜欢的职业。心中执守着这份教育情怀,我不仅无怨无悔,而且内心踏实。教书育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来源:刘铁芳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22:12 , Processed in 0.1725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