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3 16:4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作者:曾扬明
此文转载自《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201312
本位:语单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
福建   曾扬明
表达本位,魅力在哪?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不少老师认为“表达本位”课程取向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写作,把阅读课当作学写作的课,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表达本位”的误读。这就涉及以谁为取向的语文教学,笔者概括为两种态度:
一种是以文本为取向的教学。这种取向关注在文本,深度解读,以为解读越深,学生越能学到文字运用的技能。这种取向,或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儿童的解读,或把语文教育权作了文学教育,把语文课上成的文学鉴赏课。这种取向,是“表达本位”的“基础”。
一种是以学生为取向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是要让学生学习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懂得其表达的艺术,又要让学生把阅读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因此从表达的角度来阅读文本,这是表达本位的“核心”。
笔者提出“表达本位”的言语单元教学,在实践中感受到,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学科本质: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课程内容变了,教学形式也跟着变
曾经的课改初期,我们重在学生学习形式上的改革,不少所谓的课改实验区创造“模式”教学就是例证,如此浮躁,夸大了课堂形式的作用。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教学,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然而,热闹的背后人们不得不思考学科特点,作为语文学科,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要警惕形式主义的崇拜。
1.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这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道理。特别是语文学科,同一内容在不同的语境或情境中,学的形式也会不一样。比如,我们要学生理解“焦躁不安”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教学形式应会有不同:如果内容上站在学生学习运用这个词,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用“焦躁不安”来说话,可以用合作讨论的形式体验词义;如果内容上定为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境,利用生本对话,在语境中理解人物。两种教学方式,没有说哪种是好的,哪种是不好的。这就意味道,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它的学习形式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过于注重一种“形式”,就成了模式化,缺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办事思维。
2.形式生成内容。
相反,形式也会生成内容。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发生与之想配的教学内容。如果以阅读为取向的教学,注重理解,其产生的教学内容就会靠近分析课文内容,因为只有分析,才容易达到理解的程度。相反,如果以表达为取向的教学,其产生的内容,就会针对儿童对文本的理解,再在理解进行自我表达,甚至表达会有自我创造。
二、课堂结构,整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过去,我们采用问答式教学,分段讲解,从头到尾,直线发展。后来,我们从整体入手,分析课文的内容,目光盯在如何学好课文上。最近,我们又转为关注语言文字运用,从学习语言的规范运用到创造性地言语实践。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1.线型教学的弊端。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那种一维的“讲一听”模式,只适合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充其量只能培养一点听的能力和记笔记的能力,不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维的“问一答”式的环状结构,培养的是一种应答性行为,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过多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阻塞。
2.块型教学的优势。“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环节,也叫“板块”,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思路,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若干个板块组合,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既丰富、全面,又实在、有效,对于科学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对于生动细腻地展现课堂艺术魅力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言语单元的特点。言语单元主要以“表达”为取向的教学来呈现课程内容,“表达本位”思路是呈“单元块状”的。这种单元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单元”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策略可灵活处理,且单元之间有逻辑顺序。因此,笔者整合了三者的优势,汲取之长,提倡“言语单元”教学。
三、“表达本位”言语单元,以组块的形式呈现
(一)
汉字单元:“语义”的教学转化为“语意”的教学
什么是“语义”?即词语的语言义、原始义。那什么是“语意”?笔者把它界定为人们利用汉字以表达自己情意的语用行为。语义转化为语意,在语文教学中,就得让学生运用语言,实践语言。再说,汉字是中国母语最强有力的音符,以形表义的独特魅力,使得每个汉字如一幅画,如一首诗,甚至一个故事。小学语文,汉字应是基础,因为汉字具有多义性,所以,在教学中,把汉字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让汉字在儿童心中种下母语的根,一旦发芽,其遣词用字能力将有无穷的力量。具体策略:
从儿童的生活语境中生成故事。回想我们当前的汉字教学(生字),其目的是记住汉字的字形,未与儿童发生联系,因此儿童眼中汉字只是一个枯燥的符号。如果,我们在教学汉字时,让它与儿童的生活发生联系,产生儿童的意义,效果非同一般。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一课中的词语教学为例:宽裕、援助、如愿以偿、仁爱、体贴。这些词语当中,如何激活这些词语,且能与学生产生意义,这就得进行单元教学。如何做呢?
先罗列这些词语,让学生读懂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言语意图,其教学流程如下: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义。然后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我看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糠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语境中的意思,主要是从文本整体意图出发,直入词语的灵魂。如教学“不宽裕”一词:让学生先理解宽裕一词的表面语义指不富裕,经济较为困难。一旦进入课文后,因语用行为,语义变为了语意,就是指家庭经济不宽裕,要购买圣诞生日礼物,可见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爱心相传,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购买洋娃娃给一个小女孩。从这个词语透露出小孩子的同情心和善良。
3.让词语与学生的心理相联结,形成儿童的心理意义。“如愿以偿”这个词语,如何让这个词语在儿童心里中形成心理意义?在学生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语境意——小孩子得到了她想得到的洋娃娃,恰在这时,可以让学生依据小女孩子得到洋娃娃后,进行想象写话,把“如愿以偿”这个词的意思蕴含在故事中,再进行回环读。走进去,还得走出来,再结合学生的生活。问:生活中,你有过像课文中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经历吗?学生结合生活讲故事,这就是“如愿以偿”。
阅读单元——由读懂内容转化为读懂表达
这一单元版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阅读能力要我们老师策划阅读的活动,如果用微型话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我把它分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把长课文读短(用词语或用句子来表达)、学会分析人物、学会分析情节。实际上,这些内容都离不开“表达”,阅读完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情感。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为例,可以设计以下话题,让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完成问题,并从中读懂课文的表达:
◆读课文,描述园子中的植物和动物;◆简述“我”的自由;◆我帮祖父锄草;◆我帮祖父浇水
以上选择一个话题,让学生去阅读,再围绕选择的题把阅读后的体会表达出来。这种阅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童年的趣味与纯真也自然而然流露在学生的表达中。这样的阅读,有主题,有理解,有表达。显然,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分析式教学。
.探索单元——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用知识
     这个单元版块主要是学习语文知识,这知识不是陈述性的概念知识,而是言语实践的知识。如教人教版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有一个明显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或者说是“借景抒情”。笔者所听的课中,老师基本上把两个概念标签式的板在黑板上,实际上,作为四年级的孩子,对这两个概念很难弄明白,怎么办?
     首先要读懂“情”,肖复兴小时候去叶老先生家做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到叶老家作客在里院看到的。这是真实的描写,表达我激动的心情,并成为我记忆中叶老的四合院。第二次是我和叶老见面交谈后,我的心被融化了,在客厅看到映衬在玻璃窗上的爬山虎,如一片浓浓的湖水。这是想象描写,表达作者敬慕的感情,而成为我一生记忆中的叶老形象。第三次是后来我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那墙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结尾点题,意韵悠长,余味无穷,表达作者的无限追思,代表了我记忆中的叶老对我的谆谆教诲。
     这三次出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每次都有其背景,这个背景就在于叶老先生对肖复兴的交流、精心修改作文,“事”与“情”相合,“情”与“景”交融,每次的“情”要让学生读懂“事”。这样,“爬山虎”的绿,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绿的含义,绿代表了生命,生命是可以成长的,还是可以传承的,可见,作者对叶老的思想和情怀作了十分虔诚的赞美,以文学的语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文中反复出现,强烈感染读者,使之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实践证明,语文课,探索语文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概念化的呈现,而是要通过课文的事例,把它结合起来,成为学生的语用知识,这样,知识的教学就有效益了。
编写单元——由研究语言转化为学生言语实践
如何让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就得让学生亲历词语、句子的谋思与运用过程,让词汇或语言在学生心中产生真实的意义,融入到学生原有的表达图式中去。我们的“表达本位”语文课非常重视再设情境,让原文的故事活起来,让学生的语言用起来,这就得策划一系列的活动。
◆策划了解课文内容的言语实践活动。
了解课文内容,可以改变过去那种读通课文,整体概括的办法,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点,让学生用语言把理解表达出来,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设计以下言语活动:概括三个小标题,用一句话来评价晏子;品评人物——请学生多侧面述说晏子;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晏子的语言;楚王的神态;晏子的打比方说服方法。提取信息,写晏子人物简历;用精练的语言写人物事迹。
◆策划丰富课文情节的言语实践活动。
丰富课文情节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即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写话、创造性写话,个性化评价,展示儿童个人的表达。笔者在实践中归纳以下几种,权作参考:
1.仿写学用,形成表达图式:课文中有好的范式句式,把握机会,让学生仿着写,奠定基础,丰富儿童的语言图式,如,教三年级《可贵的沉默》一课,试仿照这课的人物对话,学习语言描写,表达出反复对话的表达范式;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
2.补说续写,针对性表达:人教五年级《将相和》——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廉颇因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负荆请罪的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注意表达出廉颇的认错心理和蔺相如的劝说行为。
3.变体改编,创造性的表达:人教四年级《鲸》——以“鲸的自述”为题,将这说明文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4.事实印证,逻辑性表达:人教五年级《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5.想象创编,丰富性表达:五年级《草船借箭》——课文中的人物,除了“诸葛亮”和“周瑜”以外,还有鲁肃、曹操等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
6.迁移拓展,丰富言语:《刷子李》——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7.话题短文,评论性表达:《桃花心木》——作者说:“在不确定生活中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珍珠鸟》——思考“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与同学交流。
8.技法实践:《北京的春节》——在这课中,作者采用北京当地的特色,描绘了北京人的春节的生活,表现出当地的风俗。你不妨模仿这种写法写当地春节文化,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9.自由表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以上只是一种罗列式的展现,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或者更进两步,继续地进行深入体味,我们也许又能发现诸如变换文体、变换人称、变换视角、变换范围、变换题材、变换形式等多种多样妙不可言的设计细节。
◆策划用语言评价课文的言语实践活动。
1.定向探究:如教《草船借箭》,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作文。
2.作品评说:如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不少评论家对作者梁衡老师文章的评述,教学中展示一些相关评论,让学生依据课文,也仿着写一段文字,简要评评这篇课文的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
    “表达本位”单元模块教学,其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手段明朗,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其学理依据:
读懂——读入。
我们经常说,学生要读懂课文,什么叫读懂课文?往往理解为懂得课文的内容,懂得课文叙述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如果停留在这种层次的“读懂”,就缺乏创造性的阅读。读懂与读入,是有层次之分的,读懂的实质是立在文本为中心,读入的实质是立在读者与文本有和融合。朱光潜说:文学是人格的流露。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学作品,读懂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中要有自己的趣味,要有自己的思考。“表达本位”汉字单元版块来说,每个词对作者来说,是他的生命体现,对读者来说读懂作者遣词的意图就算读懂了,但这还不够,还得融入自己的生活,让词语与儿童的生命联系起来,因此,得让学生用好词语,让词语与儿童对话,这就是所谓的读入。
读会——读出
    读会了,还要读出来。什么意思呢?就相当于我们学会唱了一首歌,然后自己唱时,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演唱技巧。读出就得读出个人的“语文”,有个人的见解,这不仅仅是多元性解读,更重要的是能对文本、作者、主人公作出评价。当然,这评价是尊重原有作者的基础上,现进行判断。“表达本位”教学的阅读单元和探索单元,这两个版块中,追求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阅读中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文本;二是探索作者作品背后的语言知识。这知识可以是静态的,更重要的是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表达的知识。
读己——读丰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文本中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信息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如何表达出来的,对小学生来说,难以自圆其说,只有通过创设情境的表达训练,读出自己,表达自我,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本位的“编写室”就体现这一点,充分利用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作。这写作和平常的练笔是有区别的,不是替作者说话,不是一般的空白想象,而是重新架构文本,改变角度思考文本,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这对老师要求很高,即要策划一种言语活动,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也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内容。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6:47:1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谨防阅读教学“写作化”作者:屈太侠
   

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习作教学这个瓶颈,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于是,大家急了,忙着从语文教学本身寻找原因。相当大一部分学者专家,甚至是小学语文教师,把“学生习作能力低下”的原因,归结到阅读教学上来,认识是阅读教学的“得意忘言”造成的;还有人说,写作应占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更有甚者,提出了“写作本位论”,阅读教学应该从“写作”的角度入手。在观摩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后,我确信,写作本位救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命。相反,会让阅读教学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作么?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阅读教学?我想,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对读书的情感,比什么都来得紧要。我们经常慨叹,与优秀的犹太民族相比,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许你会说,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社会,许多人为生活所迫,有读书的愿望,没有读书的时间。可是,我们恰巧忘记了,与流亡失所的犹太人相比,我们现实的生存环境不知道要优越多少倍。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播下这样一粒种子: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却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一生。
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缺乏耐心,缺乏包容,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充满了功利的色彩。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买一送一”的搭配,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应该享有选择读物的自由,只要内容健康,读什么都行。就儿童而言,“有意思”比“有意义”更实际。鲁迅有一个贴切的比喻:读书就像烟鬼抽烟。抽烟的人,不会考虑吸烟是否会影响健康,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无聊的时候,手会情不自禁地伸到衣袋里去摸烟。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读书活动具有“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等功能,所有的一切,都应以“喜欢读”为前提,学生不喜欢,一切都免谈。有教师为学生开出一系列的书单,甚至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做了整体的规划。这样的做法,利弊兼有。实施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必须把学生的鉴赏水平提起来。强扭的瓜不甜。没感觉的书,读不到心里去。阅读就是个寻找的过程,寻找适合你的作者,寻找适合你的作品,在乎的是“找”的过程,是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你直接告诉孩子,这本书如何如何好,孩子就少了寻找的乐趣,少了甄别和判断的能力。先入为主的做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有教师说,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借用歌德的话——内容人人可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个秘密。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研究了语言现象,写作能力就提高了?语言形式、语言现象属于知识,写作属于技能,知识和技能之间,还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具个例子:你把驾驶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司机吗?把游泳的知识学会了,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不是。
我想既然是个“秘密”,就没有非得探个水落石出。非得作为学问来研究,那得放到大学中进行。小学就开始研究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初中、高中干什么?大学开设的《语言学》用来做什么?语言是一种现象。现象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去测?怎么去量?怎么用一个量化的值,去评判优劣。即便给个评价,也未必客观,未必正确。作家参加高考,写出来的文章,有人说精彩极了,有人说糟糕透了,评价者针对的仅仅是内容?难道有语言形式?连作家都无法做好的事情,我们小学教育就能做得明白?我们也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首先进行假设——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换作其它,不成,至少是逊色三分。前提是,你必须得承认它好,才会去考虑好在哪里,才会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在许多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落脚到一点上来:文本的表达是完美的,是巧妙的,是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认为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我认为自己的表达是独特的,完美的,行不行?真正的习作教学需要“求同”,更需要“存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果你读一段文字,就知道出自哪位作家的手笔,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成功的。
事实上,列入小学语文教学里的许多文章,并不是以表达技巧取胜的。也许是本位才疏学浅、妄自尊大。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首先看中的,并不是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否则,就不会以“内容”为单元,来规划语文教材了。退一步讲,教材以表达技巧为线索进行编排,如何?显然,也是死路一条。八、九十年代的语文书,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还是在内容。读一篇文章,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表达可以多样,思想和见解往往是独到的。如果非得有人对你说,请你关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请你把那些优美的词句都抄下来,你还有阅读的兴趣吗?
二、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再回到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家文章,他(她)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最根本
的目的,是生存。莫言就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本人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当初目的是为了评职称、获得足够的专业尊严,现在,成了一种习惯。我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想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大家。
我敢肯定,没有哪一位作家是为了专门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而写作。没有哪位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那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我们在迁就作者,而不是作者迁就我们。事实上,任何一位高明的作家,也不可能让所有的读者都能满意。同样的文章,有人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人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作家在得到一部分读者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另一部分读者拒之门外。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内容,是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在写的过程中,不会去考虑这个词怎么锤炼,这个意思如何表达?也就是说,作者也不知道,那个细节之处,到底美妙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全诗的眼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作者坐在小学课堂,听老师教他写的文章,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没有想到,你赋予作品这么多的意义。这些,是我在写作的时候,压根都没有想到的。”这样自作多情的做法,在我们的小学课堂里比比皆是。你也尽可能拿出诸如:“解读就是误读”“作品的意义应该由读者来赋予”“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其实作者已经‘死了’”来说事儿。我们可以误读,可以赋予作品自己的意义。但问题是,学生能误读么?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意义吗?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学生的身上。我们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就非得让学生品味表达有多美;我们觉得构思巧妙,就非得让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有多么好。恐怕不合适吧?
三、专设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为何还要
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开设两节习作课?教育部在规划课程的时候,为什么不把阅读和写作合并在一起?如果只开设阅读课,这样到底科学不科学?阅读能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你去问问小学语 文老师,喜欢上阅读课,还是喜欢上习作指导课,特别是教材同步的作文指导?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写作课和阅读课,是两种课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带给人的感受和收获也是不一样的。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写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写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抄两个菜过来。你会做何感想?反正这事搁在我身上,我觉得影响情绪、倒胃口。一直以来,我都反对课堂中的练笔。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这就像在大学校园谈恋爱,俩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值夜班的老大爷拿手电筒这么一晃。什么感觉?什么滋味?骂娘、动粗的念头都有了。
开设写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搞好写作活动。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如果非得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写作教学,前提是你把阅读教学做好。阅读教学我们做得好吗?依我看来,我们做得很不够。至少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打个形象的比喻,自己的稀饭还烫嘴呢,你却忙着帮别人吹。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集中精力,让学生接受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启迪,经历一次次精神上高峰体验,有什么不好?做好了这些,顺理成章地小结出一两点写法上的技巧,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非得把写作提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和地位呢?
我们必须摆正一个观念: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作文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作文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怎么来?
我们都知道,写作活动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哪个更重要一点。我认为,是写什么的问题。先找到了米,再来谈做饭的问题。我想,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穿衣睡觉、吃喝拉撒、读书休息……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阅读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你希望孩子怎么写?是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写?还是“复制、粘贴”文本中的语言。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为了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片段,翻来覆去地品读赏析,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高明。你看,这就是美妙的语言,这就是完美的表达。你们最好积累下来、背诵下来,最好是在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汉语的丰富性,决定了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大多数情况下,你真的不能说这样写好,那样写就不好。一个反问句可以该为陈述句,哪个更好?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表达风格的,那就是最好的。具有鲜明语言特质的作家,往往是成功的。
儿童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教材中的语言相去甚远。我曾经提个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孩子把文章写成课文一样,你怎么看?我认为那是最大的失败。最大的失败就在于,缺少了童真童趣。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出自名家、大家,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有的还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我们一边呼吁孩子的文章缺乏童趣,一方面又极力强化成人作品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二者岂不相互矛盾?什么年龄,说什么样的话。小孩子说成人的话,要不得。在孩子看来,活泼的、浅显的、风趣的语言,是最有意思的。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是这样,往往揪住名家作品里的一句话,非得让学生品出其中的种种奥妙,恨不得让其深入学生的骨髓。用教师的强势去同化学生的语言,后果是严重的。
孩子喜欢语文书里的课文,还是课外儿童读物?让孩子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他就会写文章了?我们都知道,学习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有人把《作文选》批得一无是处,认为毒害了青少年。我反对这样的观点!孩子们不看同龄人的作品,写作找谁去模仿?老师们在班级中朗读优秀学生作品,除了激励,其他孩子是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毫不客气地讲,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写作优秀的孩子,是跟作文选学会作文的。
如果真要在阅读中解决写作问题,我建议不是在语文教材里,而是在优秀作文选里。因为小学生的作品思路更简单,语言更活泼,孩子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我每周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读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会很快记住,并且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成经典了。最有价值的语言,是他们自己“淘”来的,而不是老师塞给他们的。
任何一部教材,都带有国家意志,带有政治意图,带有说教味儿。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毋庸质疑的一点,国家发行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感染和熏陶,不是提高全民的写作能力。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语文活动都指向写作,注定是一个死胡同。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6:48:0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在儿童的江湖里“布道”作者: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


在儿童江湖里的“布道”
——兼评吴勇老师《我要……》作文指导课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良建
何谓江湖,《现代汉语词典》谓“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如走江湖、闯江湖”。看来,江湖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世界”。然而,人们却喜欢以江湖称道人,“人即江湖”,文学和影视作品尤其为甚。因为,“文学是人学”(高尔基),文学里的江湖不仅仅是指地方,意思大概相当于“社会”。因此,江湖的味道,有浓浓的人情;江湖的印象,是满眼的人物。
一、对“儿童江湖”的认识
常言说,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想有儿童存在的地方也会有儿童的江湖: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因此儿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江湖。江湖有江湖的故事,儿童的江湖也一定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儿童江湖,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喜怒,也有哀乐……
江湖是有规矩的,儿童的江湖也有规矩,却并非成人能完全读懂。儿童的江湖,是向儿童洞开的,成人未必能够进得去,因为成人是远离儿童江湖的“前辈”。在儿童的江湖里,成人的角色也是重要的,可能是强者,但也可能是“魔头”。尊重儿童江湖的“前辈”德高望重,不尊重儿童江湖的成人在儿童那里可能就是“千年老妖”。教师和家长是行走在儿童江湖的常客,是培养儿童江湖大侠的“师父”,是拥有传世秘笈的“掌门”。有的师父强调培根固本,给好料子一个好底子;有的师父“歪门邪道”,所带的徒弟一时在江湖横行,却后无潜力;有的徒弟师父众多,正邪交织,常常“正邪两股真气在里面乱窜”,甚至痛苦不堪!当然,也不乏有自私、虚伪如“岳不群”式的刁难师父,也不排除有强势、扭曲似“裘千尺”般的恶毒之母……
常言道:戏上有,世上有。儿童的江湖,味道长!
二、“儿童江湖布道”的教育心理学理解
布道,是一个有宗教色彩的词汇。“儿童江湖里的布道”,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布道,但教育面对儿童、面向未来,那生命的神圣,心灵的纯洁,心与心的契合,郑重与虔诚,却是必须的!
我国已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说:“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或许,这段话道破了“儿童江湖里布道”的教育心理学理解:
第一,要承认教育的作用。教育,应当是神圣的。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更多的时候是单方面的,是学校和老师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是“他们要我学”,教育变成了一种要求或命令,进而变成一种“制造”,一种“计划”;或者,教育变成一种伺候,一种“混天过日”,这种教育,没有了神圣,远离了虔诚。教育,是针对心灵的,这一点正如宗教的布道!有教育家说,“教育的别名叫做影响”(于永正)。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让儿童心向往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体验中,感受美好,充满郑重,濡染而成。命令,属于行政思维,教育本该鲜明地拒绝。教育,要回归到“影响”的教育思维。教育,需要纯洁的童心!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招生广告中的最末一行:“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教育,以所布之道充实童心,培养和生发心灵的主动和责任,激发儿童“主动向学”,而不是受制于上级和老师的“强迫”与“要挟”。教育失去神圣,儿童漠视责任,或许是今天我们教育最主要的“钙”流失,是教育最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二,要尊重儿童的立场。“教育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就是对“儿童江湖”的尊重。“儿童江湖”需要教育用儿童视野去发现,用儿童心灵去体验。心理学认为,教育要通过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或许教育大师们就是这样发现儿童和融入儿童的,如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感触:“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蒙氏一定知道好多儿童在好玩、好动里发生的那些“江湖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翁肯定熟悉儿童在好奇、好胜中流传的“江湖正道”。
概言之,对“儿童江湖”的认识和尊重,本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和尊重。
三、“儿童江湖布道”的课堂案例启示
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今年受邀莅川讲学,上的作文指导课《我要……》,课堂谈笑风生,高潮迭起,令人感叹;我将此课视频又三次在国培班(农村骨干班、教研员和名师示范班、省级骨干班)播放,让学员讨论评点,学员提出优点和建议竟至数百条,让我感慨。这“两次”“三番”的学习与交流中,在对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研究成果的学习中,我受益良多,并给了我很多“儿童江湖里布道”的启示,现以吴勇老师《我要……》一课为例,将我的思考敬呈诸君:
首先,从“学”观课。
1.儿童是主动的。吴勇老师《我要……》一课,学生围绕“说服”这个话题,发现了六种“说服”的方法,所有方法中,没有一个是吴教师生硬抛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主动发现的。学生的主动,在课堂中有不同的表现:(1)主动猜别人。开课时吴老师让孩子们猜四幅图,从图中小女孩丰富的表情猜想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的回答几乎都有“我猜”“我想”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儿童的“自我”,是他们自己在主动想象,主动学习。(2)主动说自己。当老师说“像这样用表情说服别人,满足自己意愿的事,在你们身上发生过吗?”生一:“我是向别人借一样东西,别人不肯的时候,就用一种非常可怜的眼神看着她,盯了很久了,最后终于无可奈何地就借了。”生二:“我是向爸爸妈妈要给自己买衣服嘛,我会可怜兮兮地,然后在脸上抹点泪,假装哭的表情。”生三:“有一次我叫妈妈给我买书,我妈妈等了半天,先是说不给我买,我就用很可怜的眼光看着妈妈。”生四:“我想去游乐园的时候,我妈妈不同意,然后我就尽量装可怜,然后祈求妈妈,我妈妈在我的祈求下就没有办法了,就满足了我的愿望。”(3)主动推荐。当说到班上正在流行一本什么书时,大家谈到曹文轩的书,孩子们主动推荐自己所读作品。如生一:我读过他的《青铜葵花》,他把葵花写得很美,我们像葵花一样,他把葵花写成了我的心声。我从那本书里也读懂了——一个少年如果想成为强者,就必须承受非常多的苦难。所以我觉得写得非常的好。生二:我读过曹文轩写的《更鸟》,写的是一位少年叫更的,他为了去救一个女孩,而寻找一个梦中的大峡谷,并坚持不懈地奋斗,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什么都可以成功。
儿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整个课堂充满一种“正能量”,这种能量不是为了让观点的趋同,而是一种共同内在学习需要,让课堂成为“神圣”的学堂。这种力量是一种伟大的力,而这种力来自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珍视,来自于这种课堂文化把儿童真正作为主体。也许,在“儿童的江湖”中,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是任务,儿童才会主动。儿童是主动的,这也才是“儿童江湖的至道”!让儿童更加主动,充分有效地主动,既动手又动脑,是我们教育永恒的追求。
2.儿童是生动的。生动的课堂,来自生动的儿童。生动就要有生机,要有活力。在吴勇老师的课堂,孩子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在课堂中俯拾皆是,看看这个片段:
师:(说服别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我想去游乐场,我的妈妈是卖保险的,我就说:“妈妈,游乐场有很多小孩,你去游乐场可以卖很多小孩的保险。”妈妈一听就乐了,就带我去游乐场了。(众笑,鼓掌。)
师:这叫什么方法?
生:双赢法。
师:有创意。我玩到了,你也获利了,双赢法。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这叫什么法?
生:一针见血法。
师:呵呵。不太贴切。
生:换位思考法。
师:太棒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么有才!(板书:换位思考法)
师:换位思考法是你发明的。也叫“×××(同学名)法”。
课中的小女孩多么可爱呀,自己为了去游乐场玩,却从妈妈工作的角度给妈妈说,妈妈明知小家伙心底的那点事儿,却高高兴兴地带她去了游乐园。看到可爱活泼的女儿,哪个妈妈心里会不开花?儿童活力焕发,生龙活虎,在课堂表现为“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双金)。生动,这是“儿童江湖”的味道,因为老态龙钟不属于儿童,暮气沉沉更不属于儿童。儿童,上天赋予的,本就是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3.儿童是灵动的。好玩、好奇、好胜甚至好吃是儿童的天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过是动物性的可爱表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儿童是有灵性的。让儿童灵活机动,有思想和智慧的灵光,是教育应该的追求。
吴老师的课堂中,儿童灵动的对话,不断深入的思考,灵光闪现。如当一个男生发言,想说服妈妈给他生个弟弟,理由是“我想有个弟弟。我会对妈妈说,你不是经常说我是一个‘宅男’吗,(我)眼镜的度数都已经超过300了,如果你再给我生个弟弟,我就没有时间当‘宅男’,而是照顾弟弟,和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去同学的家炫耀。如果还不同意,(你)就和爸爸离婚,就再生吧……(众笑)”老师随机采访一女孩:“如果你是他妈妈,你答应吗?”这个女生理性回答:“我应该不会答应。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另一个女生却完全不同:“我不同意。我会狠狠打他。……他纯粹是威胁。”第三个女生:“不,我不同意。因为为了给他生个弟弟,连自己的工作也丢了,还要把婚给离了,凭什么呀?”吴老师没有批评,却道:“给她鼓掌。这位妈妈很有底气,我工作丢了,你吃什么?你喝什么?孩子,你的愿望可以达成的关键点在哪里?假如你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你的外公只有一个孩子,你的爷爷只有一个孩子,可以生的。掌声有请!这位同学没有发过言,一发言就一鸣惊人。”
儿童的灵动,来自对“儿童江湖”的深入理解,这个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孩子的这次表现就是证明。用“成人江湖”强势镇压,或以爱的名义“收编”,儿童何来灵动?儿童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模仿,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因果方面的联系。正因为这样,儿童既像海绵,能很快滴吸收学习,又有时好像“少一根筋”、“耍酷”等语出惊人,甚至“出格”。我们要能容忍儿童,不要大惊小怪,所谓“童言无忌”。更要启发儿童,善于鼓励和引导,儿童的灵性和人性就会被点亮和培植。
其次,从“教”观课
“学”是目的,毫无疑问,学生的“学”是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的。从学观教,以学评教,以能够改进教学。
1.尊重儿童。 尊重,才有教育,没有尊重,教育人变成教训人!儿童不是成人的预科,所以,儿童是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吴勇老师在课堂上尊重儿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吴勇老师说,他的这些说服方法,不是从那本书上抄来的,也不是从网上搜来的,这些说服方法都是从孩子那里来的。的确,我两次听吴老师现场上课,这些方法是不尽相同的,看他在各地上课的报道,归纳的说服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说服方法,要找一个权威的说法,是不难的,但儿童未必喜欢,儿童也未必这么分类,吴老师在课上总结的这些说服方法,是孩子们经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更是孩子们喜欢的。尊重儿童,很多人都会说,我看,吴勇老师已经化成了血液:当孩子说出来了“说服法”,吴老师会鼓掌,会用该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某某某法”;当孩子多次没有说得恰当,不理解时,吴老师会边写边说,“我来总结一下,你们看对不对,不对可以擦去哈。”“儿童的江湖”需要“前辈”的帮助和指引,尊重和爱护儿童,儿童的江湖里,将会英雄辈出!
2.尊重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我曾经认为,学语文就是学生活。后来,听到数学老师也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广,数学的外延就有多广。”我惊讶,却豁然开朗,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从来没有这个时候真切!尊重生活,在吴勇老师的课堂上,突出的两个字就是“唤醒”!“儿童江湖”里有生活,有故事,而吴老师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经历生活,也唤醒生活的经历:
“如果你是妈妈,你同意他买狗吗?”这是经历生活。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我吓一跳。原来,说服人的高手在我们班上。今天我们PK一下好不好,看谁是高手中的高手!行不行?”这是唤醒生活经历。
无论是让学生经历生活,还是唤醒生活的经历,我们都感到吴勇老师的课有些与众不同,特别注意“现场感”。“现场感”就是“儿童江湖”那些鲜活的人、那些鲜活的事,呼之欲出。“现场感”是吴勇老师尊重儿童生活的“独门绝技”!
3.尊重规律。规律,就是对本质的深刻认识。教育有教育的规律,语文有语文的规律,作文也有作文的规律。要提高质量,比苦教苦学更有力的“武器”,那就是按照规律办事。这节课,是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系列教学主张和实践探索的一个影子。“童化作文”主张把“童心”和“文心”作为作文教学的两翼,并鲜明地提出“童化作文”为“指向知识的功能性写作”等等,这些主张就是“童化作文”对儿童习作本质规律认识的反映,也是“在儿童江湖里布道”的“道”之所存。《我要……》这节作文指导课,“道”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是吴老师在课堂中开发出的“如何说服”的功能目标,其次是结合生活情境,综合使用“具体”“条理”“想象”等写作本体性知识,第三是从孩子那里归纳、提炼出6种说服方法,搭建了从观察表情,到感受动作,再到运用语言说服的“写作支架”。这些“道”,通过三步而实现“布道”:第一步在交流中,发现、归纳语言说服方法;第二步用“今天我们PK一下好不好,看谁是(说服)高手中的高手”让学生运用说服方法进行练说;第三步要求“用一个自己最擅长的说服方法,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进行片段练写,评比“说服达人”;第四步,课后成篇习作,“把自己说服经历写下来,至少运用两种以上语言说服方法,写清说服成功与否。”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就是孩子习作成长的“支架”,课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表情、动作和两种以上语言说服方法,让六年级学生课后写一篇作文,就是孩子习作成长的“平台”:它既尊重了写作的规律,也尊重了生活的规律,因为生活中的说服是有情境的,往往也不止使用一种说服方法,常常更不是一次就能说服成功的。
综观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研究和《我要……》习作课例,我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生动、灵动,这就是“儿童的江湖”;我们看到老师尊重儿童、尊重生活、尊重规律,这就是教师在如何“布道”。我们还看到,教师的布道,也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江湖”:尊重儿童,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尊重生活,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生动的;尊重规律,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灵动的。既看重“道”,又尊重“儿童的江湖”,努力让“文心”与“童心”相契,我以为,吴勇老师的作文教学,是“在儿童江湖里的布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22:23 , Processed in 0.1687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