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小学漫画教学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9 14: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小学漫画教学尝试
[ 时间: 2006.07.19 ] [ 作者: 漫鬼 ]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美术课上已经出现了漫画内容.许多地方还开设了漫画学习班、漫画学校、少儿漫画大赛等等。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美术课则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门课。每次交上来的作业都是幅幅精彩。看到他们那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使我想到了在他们的美术课里插上几节漫画课,因为他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 放飞儿童的想象力,完善儿童漫画。
漫画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人类的种种创造发明无不经过想象而生。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充满想象力的童心对漫画创作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因此,我在几年的小学漫画教学中着力张扬学生的这种个性,放飞孩子的想象,让他们在漫画中“画自己的画话”,在想象的世界里翱翔,真正提高学生的漫画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一. 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儿童漫画教学
儿童想象力之丰富往往超出成人的想象,但要求不可太高,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儿童漫画教学同样不能偏度循序渐进原则。在漫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好以下几步基础工作的。
1、 激发兴趣
儿童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有好奇心。只不过是兴趣的浓淡而已。第一堂课我没有上课,只是让学生欣赏。我在这几年的漫画教学中,收集了漫画杂志几百本,只是挑出了《儿童漫画》杂志70余本,发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整整看上一节课,学生只要听到有漫画书看,比什么都高兴。在整节课快结束时,我要同学们把《儿童漫画》翻到后面的“小小漫画家”拦目。便给他们讲,“这就是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画的漫画,你看他们多厉害呀”!话刚落下,就听见几位同学大声地说:“我只是不会想(寻找素材),要不比他们还画的好”!其实,他们不是不会想,而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没有人去挖掘他们。听到这些话时,我就开始了我的下一步行动。
2.引导欣赏
这时,我就不带这么多的书去了,而是拿起几张大大的白纸,上面画有几幅比较突出的儿童漫画。先让学生一幅幅地欣赏,完后再讲出他们各自对这幅漫画的认识。可以说说这幅漫画好,好在哪里?也可以说这幅漫画有些不足,如果再加以修改会更好,哪应该怎样修改等等。整节课就在这种讨论中结束。而接下来的事则就更关键了。
3.收集素材
收集素材是关键的一步,许多同学就是因为不会发现身边的素材而自动退了出去。我首先告诉学生,“你们能够在下堂课上课之前采到多少点子就多少点子,没有也没关系.采到了的同学请把它画成铅笔稿,等上课时就把它拿出来给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做老师的应不段给于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幅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和修改中完成了,我还特别提出“画儿童漫画注重的是题材,而不是画功。”
4.指导创作
一幅漫画的完成需要许多时间和步骤。其中指导创作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首先在人物的设定上就要注意不要有相似的造型出现。还有在构图上一定要学生注意画面的虚实、疏密关系。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避免画面的单调,通常可以使用不同的视角来处理画面效果。
半年过去了,他们的漫画已经变的较为成熟了。我就试着把他们的作品向报社推荐,没想到两个月后就在《儿童漫画》上看到了他们的作品。这时,学校更是宣起一场漫画创作热潮。在学校,我首先成立了“小小漫画家协会”。每月根据所交上来的画稿评选出月度“优秀小小漫画家”。优秀作品将推荐给各级报刊。学校还专门开展了“看漫画写作文”比赛,效果十分显著。在后面的一年里,我的学生作品在《儿童漫画》、《漫画信息》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30余幅。其中谢卓君同学的漫画作品《全家福》还获得了2003年《儿童漫画》无字漫画大赛优秀奖。现在学校的许多同学还订了一些漫画报刊。
在儿童漫画教学中,收集生活的素材尤为重要。许多学生喜欢盗用书上的作品,或者将它加以修改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容易使学生在画漫画时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精神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作意识,导致学生总体水平停留不前,不愿动脑、不愿去发现生活的趣事。要杜绝学生犯这样的错误。作为老师可以以讲故事或看课外书的形式让学生收集素材。我们经常要学生在课余时身上带上一本小抄本,一想到点子就马上记起来,过后就容易忘记。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4:26 , Processed in 0.1063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