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改编型童话与纯正童话相比存在的缺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0 01: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改编型童话与纯正童话相比存在的缺失



北师大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温加彬

  进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童话包括两个来源,一是作家的童话原作,另一个来源是教科书编辑者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依据经典课文范式自创的童话──伪童话,但是童话原作在进入教科书之前进行了改编,包括节选、简化、翻译及改写。所以,在本文中笔者把改编型童话界定为基于童话原作基础上改编的童话和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创作的伪童话。但是与纯正童话相比,改编型童话本身还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幻想因素的弱化

  幻想是童话的本质存在,也是吸引儿童走进童话世界,寻求理智和情感平衡点的媒介。在用幻想性元素构建的“真实世界”中,儿童可以充分地游戏,可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改变型童话虽然在语言难度和内容的复杂程度照顾了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使之尽量适宜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有些选文却把童话的本质精神──幻想削弱,课文中的童话仿佛成了一具没有血肉的木乃伊,这样的童话让人读起来就有釜底抽薪的感觉。童话变成了一个个干瘪瘪的故事,毫无奇特虚幻的幻想境界了。

  托尔金认为,童话的创作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幻想创造出来的想象世界,后者反映第一世界同时又异于第一世界。“童话故事属于由幻想创造的第二世界,它除了具备童话故事内在的一致性外,还要具有怪异和神奇的因素,要把平凡的事情和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把真实的与虚构的结合起来,要使故事里发生的事情具有可信性,使读者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相似的生活经历。”①童话的幻想性是借助拟人、夸张、变形等手段表现出来的,这些手法的使用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魔幻的奇境世界,那里面有精灵,有仙女,有太阳、月亮、太空……地上现在有的以及大地上虚无的,所有的东西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都可以走进童话,进入儿童的审美世界。然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改编型童话却对最能体现童话特色的特性之一──幻想性,进行了血洗、剥离。不论是基于原作修改的改编型童话还是编者自创的伪童话,都存在幻想性被弱化的现象,而这种幻想品格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手法的单一,一是童话主题的功利性。下面就以选文中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单一的表现手法

  幻想特性的凸现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但是这里的表现手法并不等同于语言学上讲的修辞手法,它比修辞手法包含的范围更广,笼统地说它是表现童话幻想性的种种手段。它不仅包含特定的修辞手法诸如拟人、夸张、象征、隐喻等,也包括变形、魔幻、宝贝等种种表现手段。

  翻阅小学语文教科书,可以发现编选的童话绝大多数是拟人体童话,拟人手法也就成了主色调,而基本没有其他表现手法的介入。这一点,伪童话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基于原作的改编型童话也是以拟人手法为主。例如,二年级下册课文《笋芽儿》一文虽然给儿童呈现了大量的事物,包括春雨姑娘、雷公公、桃花、柳树、小燕子、太阳公公;也运用了一系列表现他们动作行为的相关词语,诸如“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从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他用粗重的声音呼唤着笋芽儿”……;内容上也表现了对年幼生命的呵护,如“妈妈见了,满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虽然在写作上考虑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氛围上给人呈现的是一片和谐的中国式的家庭温暖,表现的是中国家长对儿童的关心和呵护,但是让人产生幻想的因素在哪里?难道我们的课文就仅仅表现生长环境的和谐,让儿童体验生活环境的美好和期盼快快长大的愿望吗?表现手法除了拟人还是拟人,没有夸张、没有变形,一切都是按照“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按部就班来展现,真所谓“很少很单调”。像这样的课文在教科书中还是很多的,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童话选文都是拟人体。除了伪童话有这种表现外,基于原作的改编型童话幻想性因素也在减弱。如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七色花》表现更为明显。初步统计,在原作中,使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同时也使用了宝贝这一表现手段。作为一篇选读课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大量的阅读技巧和适当的阅读能力,而且应该阅读原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3~4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此外“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但是作为一篇选读课文,全文经过了大量删节,而且表现手法也比较单调,虽有拟人、夸张和宝贝,但是原作中拥有大量的比喻描写,且夸张的程度和形象性要比课文更深刻和深入。以文中介绍的第三朵七色花的变化为例进行说明:

  珍妮来到院子里,男孩子们正玩到北极探险的游戏,他们不肯和珍妮玩。珍妮说:“我自己到北极去!”她撕下一片蓝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我要到北极去……”话刚说完,忽然太阳不见了,一阵大风吹来,把她吹到北极去了。

  珍妮这时穿的是夏天的裙子,光着腿,孤零零的一个人到了北极,冰天雪地的北极冷极了。

  “妈妈,我冻坏了,快来呀!”珍妮哭喊着,眼泪一串串流下来,马上冻成了冰柱子。这时,七只大白熊从大冰块后边蹿出来,向珍妮扑过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七色花》

  没等她把这些话说完,忽然一阵旋风吹来,太阳没有了,变成了可怕的黑夜,地在脚下好像陀螺似的转着。

  珍妮那时穿着夏天的衣服,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北极了,可是那里冷到零下一百多度呢。

  “哎呀,好妈妈,我冻坏了!”

  珍妮叫着就哭起来,可是眼泪马上就变成冰柱,挂在鼻子上,好像水管子上的冰柱一样。

  同时,七只大白熊从大冰块后面出来,就一直向小姑娘跑去了,一只比一只凶:第一只是急躁的,第二只是凶狠的,第三只是黑顶的,第四只是脱毛的,第五只是卷毛的,第六只是斑点的,第七只是最大的。

──选自《七色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课文中的划直线部分仅仅交待了在蓝色花瓣的帮助下,珍妮到了北极,给读者呈现的仅是一个事实,脑海中毫无形象化的描写,北极是什么样的,珍妮到那里天气怎么样,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没有给我们展现,而原作中划直线部分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太阳没有了,变成了可怕的黑夜,地在脚下好像陀螺似的转着。”引领着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幻想的机会。另外两处波浪线也是略有不同,原作中比喻和夸张手法的使用,使得描写的事物更形象一些,本体和喻体的恰当使用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而课文中仅是一个干巴巴的客观再现。

  (二)童话主题的功利性

  童话之所以受到儿童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愉悦,他们可以在童话的王国里任意驰骋,任由思维的缰绳驾驭着这批烈性的骏马,他们欢呼、振跃……只需要一个因子就能够激活他们兴奋并为之欢呼的世界,而这个时刻活跃的因子就是幻想。然而,纵观改编型童话,主题的功利性已经不能再为幻想提供活动的空间。换言之,改编型童话的功利性是幻想性弱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教科书中的童话已经超负荷承载,由于主题的功利性,教科书中的改编型童话不能大胆的想象,开放的幻想,灵活的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凸现人物。就是在塑造人物时必须负载一定的思想意义,人物所言所行,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以主题为核心,使人物有非凡的魅力。所以使得童话的“真”是生活的真,而不是艺术和情感的真。

  虽然我们提倡“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但是改编型童话主题的功利性在教材中的体现还是很明显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意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话一点没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开始接受环保教育了(《小熊住山洞》:由于爱护树木,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没有造房子,最后得到大家的感激。《美丽的小路》:原本一条美丽的小路由于大家乱倒垃圾而不见了,随后大家齐动手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2)社会交往,以童话为载体向学生讲述交往的小技巧(《小柳树和小枣树》和《骆驼和羊》告诉学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以免发生交往上的小误会,《称赞》则让学生不要吝啬自己对别人的赞美之词,《纸船和风筝》要告诉小学生对待误会的方法)。(3)如何生活,在学生追求天性的年代,童话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相反却要他们了解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的一番话“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菜”也许已经说明了问题,《两只小狮子》中懒狮子受到的教育正是编辑者要向学生传授的)(4)科普知识,科普读物多是要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这样的文章更没有幻想性可言(《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回声》、《我是什么》、《小鸟和牵牛花》……这些文章要么是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要么是要学生了解物理现象)。当然,以上所举的例子仅仅是整个改编型童话中的一部分,还有某些更宏大的主题:快乐要和别人分享(《巨人的花园》)、幸福要靠劳动《幸福是什么》……正是由于主题先行的思想,使得改编型童话的幻想性因子让位于鲜明的主题。

  二、诗意境界的模糊

  诗意性是童话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然而在改编型童话中,这种特性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朗,相反有些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是美学意义上的虚幻缥缈的模糊美,而是诗意性在文中表现的差强人意,几乎寻求不到它的踪影。由于童话的诗意性主要是通过意境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现出来的,所以就教科书中的改编型童话而言,这种缺失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意境描写的逊色

  意境的营造对课文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虽然儿童不喜欢大篇幅的意境描写,但是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意境的描写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是,与纯正童话相比,教科书中的改编型童话的意境描写更逊色。下面以《丑小鸭》为例进行说明。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

  忽然间,他举起翅膀:他的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在他还没有发觉以前,他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花园里,苹果树正在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那长长的绿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真是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下径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他起了一种奇异的忧郁感。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的丑陋,还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关系!被他们弄死总比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人踢,以及在冬天受苦好得多!”于是他就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可怜的小鸭说。他低低地把头垂到水上,只等待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他是──一只天鹅!

──《安徒生童话》(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一段选文是课文《丑小鸭》的最后一段,这部分是在压缩了原作八段文字的基础上浓缩的“精华”,而与原作相比,选文省略了绝大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原作八段文字中的一部分,从摘抄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课文中的文字表现的仅仅是丑小鸭变成了长着“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的漂亮天鹅,而没有了原作中的心理和环境描写的烘托,无法真实再现丑小鸭“顿变”前的心理感受,以及为这种“顿变”提供的美丽的场景。春天来了,这个季节万物复苏、植被吐绿,沉睡了整整一冬的动物们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而这也隐约为丑小鸭的急剧转变埋下了伏笔,这里一切“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景,是美的!面对三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怀着“宁为凤尾不为鸡头”(何况它也不是鸡头)的想法,勇敢地飞向他们,最后才发觉自己由原来“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人”,由自卑、忧郁、内心的挣扎完成完美的蜕变!而这些描写都是原作为读者营造出来的,似乎注定一定要发生什么。这归功于意境描写的作用。

  (二)情感流露太过理性

  诗意性模糊的另一种表现是情感的流露太理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情感的获得应是潜移默化的,是学生透过文章字里行间的含蓄表达体味出来的,并不是直白的语言的理性启迪。至从分科教育实施以来,原来语文肩上担负的教授学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重担应该有所减轻,然而小学语文课程还是承担着同“科学”课程一样的任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教科书还是强化着知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内容,而情感的培养则遭到忽视。同样,童话原本是给儿童提供乐趣和追寻梦想的舞台,然而它却成了学生接受成人世界观的载体和传声筒,更谈何情感的体悟和培养。也有一部分改编型童话是要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的,譬如爱护环境、热爱劳动、奉献精神等,其实这都都是一些理性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在概括地表达一种需要的时候是有意义的,但都还不是人的情感素质。这种内在的情感素质是在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语言形式中接受的,也是在这种语言形式中进行表现的。”②学生的理解需要借助语言这个媒介,苦口婆心不如独具匠心,例如,《两只小狮子》中无论是大树的教育还是狮子妈妈的教诲,都可谓是苦口婆心、良苦用心,但是就是不知道“小狮子”能否接受这样的教诲。唯有给情感寻觅一个很好的嫁接物,情感的表露才过含蓄,学生接受起来才能影响终生。

  三、快乐天性的难觅

  儿童文学理论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意见分歧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育性与趣味性、成人化与儿童化、写光明与写黑暗、类型与典型。其中,关于教育性与趣味性的问题,王泉根教授谈到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个看法被当今儿童文学界接受。他还是从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出发进行阐释,他认为“幼年、童年期的孩子尚未考虑到社会人生、四化建设等大问题的年龄,他们关心的只是玩耍(幼儿)与学习(儿童),你的作品内容再好,教育性再大,如果脱离孩子的实际,那么孩子们是不会欢迎的。……再说说趣味性,如果你强调的趣味性是针对幼年文学、童年文学而言,这无疑是正确的。”③所以就童年期(小学阶段)的童年文学中的童话而言,趣味性应该是主流,也就是与教育性相比,童话应该是让学生体悟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这种乐趣是透过文章字里行间隐隐约约显露出来的。

  改编型童话则过多强调了教育性,以至于学生很难从文中获得童年快乐的体验。进入课文中的童话,都是成人思维过滤的产物,凸现的是成人的观念和世界观,特别是在面临着日益凸现的社会问题时,成人的这种焦虑和恐慌开始更多的向人类的未来传递,以期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承传这种意识,而且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譬如如何爱护环境、如何避免不劳而获、怎样体味奉献后的快乐……儿童承载了本来要远离他们的主题,更谈何乐趣呢?《小白兔和小灰兔》、《松鼠和松果》批评那种不劳而获的行为。还是以《两只小狮子》为例:

  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本领啊?”

  懒狮子抬起头,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

  懒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这句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狮子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其实课文中的两只小狮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儿童,一个坚持学习、依靠自己,另一个则是懒洋洋的无所事事,而大树和狮子妈妈则是成人的化身,他们需要对懒狮子的行为进行批评指正。整个文章读下来,除了干巴巴的说教,小学生还能体味什么?刚刚生下来的小狮子就要为了生活就要勤学苦练,哪有功夫去晒太阳?儿童具有玩的天性,刚开始哪考虑什么生活技巧的问题,恐怕能够唯一激起学生乐趣的句子就要数“另一只却懒洋洋得晒太阳,什么也不干”了。这样的童话还很多,学生学到的是某些知识和本领,而没有体味到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快乐的天性了。

  虽然改编型童话迎合了教学的需要,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是童话本身却遭受了猛烈的冲击,童话精神被拆散得支离破碎。幻想性、诗意性、游戏性是童话的特征,但是改编型童话表现出来的是幻想弱化、诗意模糊、毫无快乐。希望这种缺憾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弥补,还孩子一个真正的童话世界。

  注释

  ①舒伟:《走进托尔金的“奇境世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11月第6期。

  ②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页。

  ③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489页。


2010-01-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09:00 , Processed in 0.17688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