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世纪后先锋诗歌”宣言(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6 14: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后先锋诗歌”宣言(节选)


作者:陈亚平
“21世纪后先锋文学”是相对于20世纪末先锋文学之后而言在时间上的规定,具有“异后现代性特征”的21世纪后先锋文学旨在阐扬:在不断否异自身的过程中生成的思维方式。因此,“21世纪后先锋文学”力图对90年代先锋文学秩序进行再一次重构,其后先锋性是生成于90年代先锋性的局限之维。

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作为此在已包含了将来,包含了曾在和现在的全部可能性。如果此在没有这种将来,也就意味着此在不再作为可能性存在。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策略是实践意义上的产物,是假定一种有关创造性的多元性的能力,它对于人们适应不确定内在性变化而又差异化的各种文化处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从来不是它自身,而是已经从自身发展到其他替代物中去了的暂时的在场,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是中心或始源在场的时候一切变成了非场所的过程。 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是一种主体性不完整的并且没有界限的场域,因此,它为其中的阐发者与实践者标出了可进行竞争策略的多样选择,而不同个体创造性的人会出现不同的非连续性的结果。

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创造的界限就是后先锋文学场域的界限,没有先验的核心与边缘,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场域的界限在场域作用停止的地方。它是以去中心为特征的,因而是自主化的。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固有的矛盾的本质,它否认存在单一的唯一的思考,因而是多元化的 。

存在对时间的开放,就是存在对生成的开放。 而生成正是过程的否定之自由。

21世纪中国后先锋诗歌文学是一个无限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共续发展的构造群,正是这种向边缘与异质的无限构造的不设界,真理才是开放的。因此,21世纪后先锋诗歌文学倡导在本体论的上平等,即那种没有支配而只有差异相互渗透的独特状态,以及包含一致性的多元化。并且确认:地理核心的文学写作自我中心现象、特征、或价值理想并不带有普遍性,并不涵括全部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因而,21世纪中国后先锋诗歌文学反对将地理文化中心写作模式作为中心、基础、界域、标准;反对地理文化中心模式看待外部文学世界的偏见方式,并反对不能适应21世纪语境变革的文化话语单极霸权体系的体制化思维。

21世纪中国后先锋诗歌文学注重人与自然、人心与人身相统一为基础的本体论世界,方法论上表现为从客观经验到主体体验性、一元性到多元性的过程生成中的自由之转向,并确认:这种通过自由而发现自由的转向,是21世纪中国后先锋写作审美现象中惟一的可能的体现。21世纪后先锋文学坚认:对绝对化的在场的拒绝、对绝对化的中心的拒绝、对绝对化同一的拒绝、对绝对化的否定的超越、对非绝对化的他者的关注。21世纪中国后先锋诗歌文学更注重重建汉语写作手段和方法的边界和类型、使它的特定功能得到呈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11:51 , Processed in 0.2796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