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季节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9 15: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季节探讨 

许必华



这次月考,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这段文字指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第二段,为阐述方便,摘录如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觉得这道题出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学生天真可爱的回答时,便觉得有必要对这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季节作一次探讨。
首先有春季。从“不必说”一句可以看出。最有季节特征的是紫红的桑葚,由此可见这一句都是在写春天的景象。桑葚一般红于4-6月,有些学生不知道桑葚在哪个季节成熟,以为果实的成熟都是概念化的秋季,结果错了。这也不能太怪学生,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很少见到桑葚这种东西。就算城里偶然有卖,那黑蚕蛹一般的外形也让人望而却步。菜畦在什么季节都是碧绿的,但因桑葚之故,可断定写的是春天的菜畦。石井栏与季节无关,可抛开不管;皂荚树也正是春天吐绿,长成风景——由此勾勒出一幅和谐的暮春图景。
紧接着是夏季。从“也不必说”一句可以看出。画面转换,浓密的树叶丛中,蝉的长鸣正是夏的强音。尽管秋蝉也鸣得很欢,但从“树叶里”的描写中,可判定为夏季。有人(本次参考答案)认为菜花写出的是春天的特征,这也是概念化的认识——春暖花开,须知夏天也正是开花的季节。鲁迅先生没有写是什么菜花,当然也可以是夏天的菜花,如丝瓜花、南瓜花都是在夏天才开得最盛,而此时,也正是黄蜂最活跃最肥胖之时,由此句也可以看出是夏季的特征。至于云雀的高飞,一般也是在春夏季节发生,因为要采食草籽和捕捉小虫,加之求偶炫耀,所以忽上忽下。由此这一句群,应当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重点写的是秋季。从“单是”的后面可以看出。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虽然夏天也有,但以秋天最动听。木莲藤结的果实成熟于秋季,何首乌根长得臃肿时也要到秋季,因此这一组句子当是写秋天的景色,特别是初秋的景色。至于蜈蚣,哪个季节都有;斑蝥,和大多昆虫一样,都活跃于天热之时,而天一冷,就蛰伏了,要不怎会有“惊蛰”这一节气呢?至于最后说到的覆盆子,学生更陌生,其又酸又甜之时,正是春末夏初,和桑葚同季,放在一起比较,是对本段开头写春景的照应吧。
之所以要作这么分析,是因为后文中有明示:“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即明确写的是冬景。既有明示,当然也就有暗示,前文这段写春夏秋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鲁迅先生是写文章的大家,他绝不会把春夏秋冬标签似的贴上,而只是让文字去说话,让读者自己去聆听,去嚼出味道。正如花香,明明已经感知,却又不可捉摸。把这三季之景有意写得不甚分明,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吧。如果一定要把季节说得那么清晰,我觉得就应该是上述的理解。当然也可以不这么理解。作者将如此多的景物陈列于百草园,春夏秋的景物皆有,有典型的,也有非典型的,总之都是记忆犹新的,有趣的。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作者思维活跃而跳跃,也正是如此,才写出了百草园之乐。至于究竟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也不必作过多过深过实的追究,过于理性,也就会失之快乐,也就不是儿时的生活了——哪还有童真童趣?
文学是艺术的,艺术是一种美的存在,有艺术家智慧加工和理想的成分。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和意象是两个不同世界的存在,物象是生活、是现实,意象才是艺术、是理想。因此让学生区分季节的因素,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困难度。时地不同,季节有变,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与学生所在的四川德阳,从地域上相隔千山万水,从时间上跨度100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愚以为不必分得那么清晰。过于坐实,艺术也就变得了乏味,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
看来考试检测与艺术欣赏还真是两回事。考试要求明确、准确,而艺术讲究会意、顿悟。如何把教学与考试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还真是大学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21:10 , Processed in 0.1003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