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人教育的内核是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3 00: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人教育的内核是阅读


给立人同仁的“每周一信”之8:立人教育的内核是阅读

李英强


  各位亲爱的同仁:
  这一周真的是忙得可以!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周五晚上到四川大学做校园招聘会的情况。这可是立人有史以来第一次校园招聘会。我和新月带着卡尔松同学一起去的,卡尔松同学全程都非常安静,除了一次跑到前面来拉我的手之外,其余时间和妈妈一起坐在下面听讲。到场的人不算很多,目测大概有四十多人,在结束之前,最后提交了简历的有15人。我估计这15人里面还有一些是随便找一个Offer给自己一点安慰的,但是毕竟还会有几个人是真正想要来立人的。
  在这次校园招聘会的前后,我还是不少感触。第一个感触是:立人在人力招募上的“守株待兔”模式终于结束了。第二个感触是:我们早该主动去寻找!今后我们应该扩大搜寻的面积,拓宽搜寻的频道,让更多潜在的“立人之人”看得到我们,找得到我们。
  一旦我们开始主动找人,很多新的挑战将会慢慢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将会有一部分新来的人,在来之前对立人的了解不是很多,也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关注、观察、酝酿,可能不会对立人事业有深刻的认知和高度的认同。这对我们的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新人的招募、培训、实际工作中的合作等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做出很大的调整。
  我在想,目前在分馆同仁中已经出现过的一些疑惑,在这个背景下会变得更加突出,比如:立人从一开始就强调自己是教育机构,教育类公益机构,而非通常的慈善机构,所谓立人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怎么做的,对从事教育的人有什么样的核心要求?
  之前有分馆同仁就此发出过相关的疑问,有人问过,立人不是乡村图书馆吗,为什么又要强调自己是教育机构呢?有人也问过,我把图书馆的书编目清楚,借还方便,馆内搞得卫生整洁就很好了,再加上些好书推荐,阅读活动就更好了,为什么要费力去把自己变成一支队伍,搞得那样麻烦呢?还有人问过,乡村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心力来做阅读呢?……这些问题,都和上面我说的“立人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这个问题直接和间接相关,所以我这封邮件集中来回答这个问题。
  且让我先来回顾一下立人在教育上的定位的“历史变迁”。一开始,我们的定位是“公民教育”,大约在2009年的时候,改成了“人文教育”,再后来,则改成了“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呢?这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有关。
  在立人的起步阶段,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公民教育的缺失,这使得教育被政治捆绑,变成洗脑的劳动力工厂,而使得青少年缺乏成长为公民的机会,只能被动的长成为时代的看客、材料、臣民、奴隶。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来帮助青少年得到一个参照系,从而自己“醒过来”——这个时候,立人的 “启蒙”色彩非常明显。
  经过前面两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公民教育”既有些敏感招忌,又很难真正在各个分馆操作贯彻,容易沦为口号,不容易给我们所服务的青少年带来真正的生命的改变。所以,我们把公民教育改成了更为温和、低调的“人文教育”——并非是为了掩人耳目,而是做了真正的内涵的改变。何谓人文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加提倡“全人教育”的理念,希望在图书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各类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对“人”的更加整全的认识,从而突破环境的局限,实现个人生命的成长。
  “人文教育”当然很好,比“公民教育”更逼近教育的本质,也更加温和,但困难是对“立人之人”的要求太高了。在国内,真正接受过较好的人文教育的人都很少,遑论能够从事人文教育的人,更不要说能够在乡村艰苦的环境中,在应试教育的雾霾之下,因地制宜地推行人文教育的人。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人文教育比公民教育要宽泛,这导致我们的定位变得更加模糊,操作上更加难以落实。这大概也是立人团队在2010年春天到2012年夏天之间,出现不少内部理念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公民教育也好,人文教育也好,立人的物理形式毕竟只是一个图书馆,我们能够与青少年发生联系最多的部分,还只是阅读。阅读是立人教育的内核。立人之前关于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标,使得我们必须花费许多心力去从事阅读之外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但由于人才的匮乏和人力的频繁流动,使得我们的进展微乎其微。而作为立人教育内核的阅读,都没能够真正做好,做精,做深,做透,无论是从我们覆盖的人群来看,还是从实际发生的阅读的“质量”来看,我们在阅读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提出“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这个新的定位。何谓自主教育?就是自发自主的学习。何谓开放教育?既指在对象方面的开放性,不拘何种人群,不限何种素质,都可以在阅读中,从阅读开始接受教育;又是指方法、内容上的开放性,不拘何种材料,何种介质,何地何时何人,都可以学习:读书可以学习,上网 也可学习,义工服务是学习,小组讨论也是学习,看电影是学习,玩游戏也是学习;下棋、办报、打球、冬令营……都是学习。
  在这所有的学习当中,最为核心,最为基础,成本最低,影响又很深远的还是阅读。所以我们把立人的定位戴了一个“基于阅读”的帽子。没有阅读,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我们所谈的一切都是空谈。所以,立人工作的第一要务是阅读推广。
  我们从2010年5月份开始在立人网站上公布“立人图书馆周总结报表”,每周的统计和发布数据中,借阅、阅览和办证数量是列在最前面,也是最重要的指标。
  怎么样才能做好阅读推广呢?这里面立人分馆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最近立人教育研究中心正在编制《立人阅读推广手册》,届时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鲜活的经验和案例,也有很详细的操作指南。比这些更为宏观,也更为基础的工作是,你需要在自己所负责的分馆,建设起一支队伍来,而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请大家在这里回顾一下我上两周给大家写的信。
  各位同仁,你现在知道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了吗?这实在是立人图书馆的“生命线”和“价值源泉”,希望我们一起来重视它,在今年上半年把每一个分馆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做一大幅度的提升!
  为立人事业也为你们每一个人常常感恩常常祷告的,
  英强  问安于成都
  2013年3月1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04:24 , Processed in 0.1347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