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聋生的笔谈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12: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聋生的笔谈能力
时间:2013-03-12
来源:文登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 苗波 王晓凤 徐敏

一、课标解读:
《聋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大力提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级,要特别关注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将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即生活与语文紧密结合。书信,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常用的一种传统用交际工具。它具有固定的或惯用的格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有了电话、手机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很少再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很少能看见书信是什么样的,因此写信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有一定的困难。
对于耳聋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受听力缺陷的限制,很难与正常人进行口语交流,其将来走上社会与正常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笔谈。学写书信则是锻炼他们笔谈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心声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封信》这节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书信的一般格式,并能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让他们在与他人进行笔谈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笔谈能力、沟通交往能力,体现生活化语文的理念。
聋校语文还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聋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逐步提高聋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使聋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本节课的拓展性资源里,设计了发电子邮件的项目,将信息技术科学课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给同辈人、给老师、给远方的朋友、给亲友等写信,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了学生笔谈实践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书信是最常用的应用文之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采用聋校教材中的课文,而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自行编写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封信的实例:八年级的亚楠同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游乐场游玩之后给妈妈写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的亲身实践经验,信的组织语言是聋生自己写的,这样的例信内容学生易于理解。
同时对耳聋学生来说,先出示实例,再联系例信讲写信的有关知识,易于接受,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第二部分是有关写信格式的知识以及信封的写法。
信的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和日期五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并附有预习提示,课前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便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
信封的写法,包括写收信人、写信人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姓名和贴邮票等几个要点,附有亚楠给妈妈写的信的信封实例。
   
第三部分是习作:教材只是一个依据,一个例子。如何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谈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是我们探索的目标。在实施方面,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感悟生活、在参与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把语文教学和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注重学用生活,把语文学习还原为生活,课堂教学就变成了真实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异化。
学校实行双周休息制,学生平时寄宿在学校,只有休假才回到家里,不能及时和父母进行交流;同时受耳聋缺陷的限制,即使是回到家里,他们与父母的交流也存在很大的障碍,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次习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表达自己心声、和父母交流的机会。
写好信以后,要求学生要把信寄出去,体现了习作训练的实用性;老师以电话的形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给学生回信,让家长、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笔谈水平,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中有电脑的同学给父母发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将微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应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三、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听障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但由于听力障碍,写作时仍易出现语句不通、意思表达不清的现象。
2.学生学习本课时主要的障碍点在于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学会以书信的形式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用途,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
2、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3、学会给父母等亲人、朋友写信,以笔谈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书信的用途,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2、学会给父母等亲人、朋友写信。
难点:1、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2、学会给父母等亲人、朋友写信。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谈话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说说自己平时和异地的亲友交流时采用什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与现代交流工具的比较,使他们认识到书信是聋人与他人交流最为有效的方式,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书信的兴趣。之后,根据聋生认知的直观性特点,又通过设定情境——出示王亚楠同学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与期待,告诉学生如果有话想和别人说,可以给那个人写信。让学生感觉学会写信对自己很有用,从而有了关注的热情。
环节二:检查预习
结合预习提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动手调节卡片顺序,理解书信各部分之间的顺序不可颠倒。
环节三:例信引路,了解格式
1、出示本校高年级的亚楠同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游乐场游玩之后给妈妈写的一封信实例,引导学生将例信、课文相对照,分组学习、讨论:
1)找出例信中相对应的这五部分的内容
2)结合例信,说说各部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集体交流汇学习成果,老师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理解掌握书信的书写格式以及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每部分的交流中,都让学生动手调整卡片位置、补充完成板书,同步进行相应的格式练习,让学生对照例信弄懂格式和要求之后,及时动笔练一练相关内容,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讲练结合,便于学生及时巩固,突破难点。
3、利用例信引路,让学生给他人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朋友、老师等等,以我们六一儿童节到游乐场游玩的事为内容,要求格式正确、字数不限、可以简单地写几句即可。这样令学生有了书信的接收对象,有了述说的内容。聋生由于受耳聋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还存在较大的欠缺,因此在初学写正文时,适当降低难度,给出规定的内容,要求进行仿写,这样符合聋生学习语言由仿写到独立写作的规律;同时简单的要求既让学生理解掌握了正文的书写格式和要求,突出了课堂训练的重点,也避免在此环节浪费过多的时间,详细具体的细作指导放在习作课上进行。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真正体验书信魅力的目的就达到了。
环节四、学习信封的写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仿照亚楠的信封,把自己手中的信封填写好,让学生掌握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并贴好邮票。
环节五、总结
对书信的格式、具体要求以及信封的的写法以歌诀的形式进行简单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六、巩固练习
习题一是一封不完整的书信,让学生进行补充;
习题二是一封格式有错误的书信,让学生改错,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强化对书信格式的掌握。
环节七:拓展应用
结合我校开展的“感恩父母”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要求学生写完后邮寄出去,同时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家校联系,让家长收到信后要给孩子写一封回信。让家长、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笔谈水平,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中有电脑的同学,给父母发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将微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应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重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多,如例信包括哪些内容,写信说些什么,怎样写信封等。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了写作素材,同时将书信教学、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三结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生活是语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喷涌而出,择地而流。“经历即文章”,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才会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写得真,写得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说、多写,及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锻炼笔谈交流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3:28 , Processed in 0.0757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