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法举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1 15: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口语诗  意象诗
     及写法举例 / 西征的太阳



口语,即口头语言。
口语诗,即用口头语言完成表达的一种诗歌体裁。

口语诗不像意象诗,通过意象完成表达,而是淡化了意象,或者说省去了意象环节,以口语的形式,通过对事物本身的直接叙述与描写,完成表达。

口语诗“就事说事”。它的表达,简洁,直截了当。这就缩短了表达路程,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可读性。
意象诗“就意象说事”。它的表达,纷繁,拐弯抹角。这就延长了表达路程,疏远了和读者的距离,影响了可读性。

口语诗写的每一件事不可能是重复的,因而每一首口语诗避免了重复的可能。
意向诗写的一些意象往往是重复的,因而每一首抒情诗难免露出重复的迹象。

口语诗的诗意呈现,忠实于生活原型,较为真实,较为清晰;意象诗的诗意呈现,来自于幻想和梦境,较为空灵,较为模糊。

口语诗的抒情性,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叙述与描写之中,只是客观的暗示,没有主观的表态;意象诗的抒情性,隐于意象之中,既有客观的意象暗示,也有主观的意象表态。

口语诗侧重于发现,意象诗侧重于表现。
口语诗侧重于原始与裸露,意象诗侧重于修饰与表演。

有些人,甚至有些诗歌编辑和诗歌刊物,对口语诗的认识存在错误,分不清口语诗和意象诗的界限。出现过把意象诗确定为口语诗的现象。

不要小视口语诗,认为它是一个小诗种,不能和意象诗相比。
它的产生,虽然大大晚于意象诗,但是,它却是诗歌的又一次重大的改革与进步;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它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它蕴藏着使多年来处于低迷的诗歌走出低迷的能量。

                                                       2013.1


附(一):口语诗一首

干休所的小战士
刘二曼


每天清晨七点的市场
途径部队干休所
门口执勤的战士
见到我总是笑靥如花
当时我抱着大葱
提着南瓜
每次路过他的身旁
我还是要挺起胸脯
翘起屁股
把一个微笑的悬念留给他

选自伊沙主持《新世纪诗典》入选作品
伊沙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sha

注:口语诗有几种风格,只选一种风格。



附(二):意象诗一首

世事沧桑话鸟鸣      
罗伯特··沃伦(美国)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我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木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己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
    而是鸟鸣时那种宁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c3ea3101018vhp.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14:07 , Processed in 0.1016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