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解校园体育教学难题:个性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11:2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破解校园体育教学难题:个性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12月19日 来源:正义网












张孝荣 记者 陈剑摄
“体育回归教育”找到切实可行之路——
一线工作者破解六道学校体育难题
今天上午,由教育部与本报联合主办的“少年强则国强——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名中小学校校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参会。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各项指标不断倒退的大背景下,“让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的“中国式教育”,终于意识到多年来冷落学校体育工作产生的恶劣后果——于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问题一:如何解决学校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问题?
题解:“借鸡下蛋”,因地制宜。
“我们学校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没有正规的标准操场,在北(老)校区,我们只有两个标准篮球场,篮球场外围一圈跑道只有140米,南(新)校区还不如老校区,只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外围跑道是130米,从条件来看非常简陋。”北京五中分校校长杨春林说,“但就是这样的环境,我们也找到了适合学生锻炼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小场地,大作为。”
每到周五下午,五中分校初三年级即将面临中考的500名学生,都会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到临近学校的地坛体育场,上室外的“大体育课”,“雷打不动,周五下午不安排文化课,初三学生全都去地坛体育场锻炼。”杨春林说,“学校没地方,我们就找地方,甚至还包括在周五停一天文化课,安排学生去奥林匹克公园完成12公里的远足。无论如何,也要让学生完成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
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如此“待遇”。北京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这所小学的总建筑面积只有3000多平方米,学校根本没有操场,“对于城区来说,肯定不太可能让我们再建一个操场。尤其在北京,我们守着天坛、二环这么宝贵的地方,更不太可能。有一次,上级给了我们两个小足球门,我们因为没地方搁,只能退回去了。”张弦校长说。
学校也曾想过,利用邻近的东单体育场作为学生运动的场所,但始终没有谈成。原因在于东单体育场是面向社会的营利性体育场地。“所以,我们呼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规定体育场地在合适的时间,免费向一些场地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开放,这样也能体现出体育场地的社会公益性。”张弦说。
问题二:如何解决体育教师编制不足和体育教师待遇低下的问题?
题解:“混龄教学”,认定课时。
“我们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体育教师只有11个。从数量上看,体育教师还是有缺口的,学生‘吃不饱’。我觉得,起码要有十五六个体育教师,才能完成目前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且,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一节课带的学生超过30人,锻炼的效果也不会很好,现在我们暂时还只能内部挖潜,这就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师很辛苦。为此,我们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实施‘混龄教学’,就是高中3个年级混在一起上体育课,这个方法也可以暂时缓解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状况。”上海川沙中学副校长邱永飞说,“我们要求体育老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也会组织所有的体育老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这一点尤其要落到实处。”
上海川沙中学2000年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决定在体育锻炼方面加大时间投入,不少主课老师对此产生了异议,“因为有些学校体育活动只算半个课时,但在我们学校,是按照正课待遇来计算的。所以,一个中级职称的体育老师,每个月的收入和同等职称的数理化教师差不多,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比而言,北京十八里店中学的体育教师配置相对较好。据校长陈春红介绍,该校有5名体育老师,不仅年龄结构合理,而且各有所长。比如跆拳道老师,就是奥运冠军罗微的队友,“每年我都会去招聘体育老师的现场,亲自去选人。”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有人事自主权,南昌市育新学校熊金辉校长就很羡慕陈春红校长能有这样的权力,“她看上的老师就能用,我们那不行,校长也没有这个权力。”
陕西省西安小学程弘校长也有类似的苦衷,“我一直在招兵买马,通过优选,确保体育艺术类特别是体育类的师资队伍,我们学校有6名体育老师,在当地,其专业化和水平都是超前的,但有4个是我们学校自己聘用的,学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维持。我们之前的5个班级配备一个体育老师的设想,和现实难以吻合。”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6:23 | 只看该作者
体育教育缺位2012年11月28日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体育教育缺位
不久前,有媒体说江苏南通一名中学生在1000米跑测试后倒地不起,救治无效而亡。
一年前,曾因一支俄罗斯的少年足球队访华比赛大胜中国孩子,引出了中国青少年体质不如俄罗斯的结论。凭一次比赛的结果做结论,就是对项目本身的判断也难以准确,扩大到断定整个青少年体质的对比,更没道理。
因为某学校校运会取消长跑项目,又生出同样的论调。如果保留了长跑,也有学生确能完成比赛,是否可以说明青少年体质没有下降?我以为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继而,广州马拉松赛2位参赛选手先后去世。加强马拉松比赛的医务救助,成了热点。
长跑猝死引发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关注,多少有借题发挥之嫌。事实上,在发生长跑猝死之前,青少年体质下降早已非常严重。直接原因,当然与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包括缺乏正确的方法,缺乏必要的时间,缺乏科学的指导。归于一点,就是缺乏良好的体育教育。人,需要了解自身,特别是了解生命和肌体运动,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知识。
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青少年体育属于大教育范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们参加锻炼之前应当做的必要准备,却有很多人在孩子出事之后表示关注,这一个还没解决,下一个又潜在着。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不改变,只要不在升学考试之内的科目和课程,就不会被学校、老师和家长当作孩子成长中的大事来抓,不考的就可以不教不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呼吁高考加试体育的原因之一。中国式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生理卫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列入教学大纲,科学锻炼的知识也早就是体育教学中的内容,有几所学校几个教师认真执行过?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锻炼的目的,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的体育教育可受益终身,为什么长期缺位?教育失职!
要呼吁体育部门规范组织比赛,更要呼吁教育部门强化体育教育。
(汪大昭)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7:10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9:02 | 只看该作者
阳光体育:渝北教育点燃运动激情 奠基美好人生 2011年11月25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今年6月,由教育部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在渝北区拉开帷幕,活动汇集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2000余名学生参与展示,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全国性的体育盛事为何花落渝北区?这无疑是对“健康重庆”的大力支持,对渝北教育的充分肯定。
近几年,渝北区在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同时,以“健康重庆”、“健康校园”的发展为目标,全力贯彻实施了中小学每周开设和上好4节体育课,实施塑胶运动场地建设工程,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为重庆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树立了好榜样。
在这次“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展示活动”中,渝北区代表队获得所有参赛项目5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渝北、为重庆争得了荣誉。在运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体会体育的快乐,展示出精湛的才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目前,渝北全区中小学每天坚持上午开展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并坚持做好课间操、巴渝武术操。在没有开设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开展课后集体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今 年5月渝北区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暨健康校园建设推进会成功举办,也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开展,激励了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地 参与课内外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一项科技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健康体魄奠基学生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体魄无疑是当代教育必须重视的命题,它关乎个人的未来幸福,更关乎一个城市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渝北区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加强工作,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按照市、区的规划部署,把体育工作作为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学校运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设备添置等。
2010年重庆市下达给渝北区塑胶运动场建设任务是12块,渝北区完成塑胶运动场29块,完成市定目标的241%,并建成塑胶篮球场36块;今年将实现全区完小以上学校运动场地全面塑胶化。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全区中小学每周开齐开足4节体育课,每期健康教育课多于7课时,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均排上了课程表。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 量,渝北区通过公招、引进等方式继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并对体育教师进行全覆盖、多梯度的培训,促进了体育教育的提档升级。
今年, 渝北区举行了全区中小学生体能大赛,4月、10月分两个阶段举行了第三届“健康校园杯”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全区29个代表队、100余所学校、300余 名运动员参加了28个项目的综合性竞技比赛,这一高规格高水平的体育比赛点燃了各校体育教育的热情。如今,全区中小学每期都举办校级运动会,体育运动得到 蓬勃发展。
通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渝北区收获的不仅有奖牌,还有学生越来越强健的体魄。在参加市级各项运动会中,学生代表队总能以 优异的成绩为渝北争光,去年渝北区中学生田径代表队参加“重庆市2010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取得了8个单项第一名、13个单项第二名、6个单项第三名 的佳绩,实现了渝北区参赛以来初高中同获奖牌的重大突破。
渝北区教委还成立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每学年对全区中小学生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据了解,近两年来学生的体质不断增强,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全区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100%。
渝北区,一个经济社会迅速崛起的重庆门户,它未来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而人才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身心健康。
因此,渝北区教育发展遵循这样的思路:教育既要“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蛮其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教育就缺乏最基本的载体,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
除了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实施健康校园建设外,渝北区不少学校还以体育为突破口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体育特色校园打造,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夯实了基础。
于是,我们欣慰地看到阳光下,孩子们在塑胶操场上快乐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前行……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让体育也沦为应试教育2012年10月31日
来源:东方早报


0人







早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我国中学生的体质问题,近年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一种建议是,要把体育成绩纳入高考,这样才能引起中学、老师和学生对体育的重视。
但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计入总分,迎合的还是当前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思维。相对来说,教育部此次发文要求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体育项目,可能比简单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更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平时参与体育锻炼。
对于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普遍存在三方面担忧。一是引发新的体育应试,学生们围绕高考体育科目突击训练,增加了新的应试负担。二是“形式主义”,考虑到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测试时,很有可能放学生一码,不会动真格。三是弄虚作假,在此前的高考加分操作中,体育特长加分是加分腐败高发地,让人担心体育纳入高考会产生弄虚作假。
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体育项目,在一些人看来,体育成绩并不影响高考升学,价值不大。从目前各地实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分析,虽说教育部门称高校将三位一体结合“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评价、录取学生,但按照投档录取规则,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不派什么用场的。但是,这种方式,却可以一定程度摆脱应试的功利思想,如果操作得当,将改变学校体育被边缘的现象。
首先,体育科目评价的指标,不能是简单的体育项目测试成绩,而应该关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平时体育课堂表现,以及掌握体育锻炼项目情况,是否会篮球、足球或者羽毛球,诸如此类。在国外中学,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往往以其参加运动队的表现作为重要依据。
其次,由于体育纳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因此学生体育测试的成绩,也应该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这就促使学校必须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客观而言,如果能按照体育运动的规律,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中生进行体育会考,会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会增加应试的压力。让学生多运动,促进学生体质的目标也达到了。
当然,在我国当前的高考体系下,要彻底改变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还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该《纲要》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分离,打破一考定终身,探索实施“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高考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教招考分离”,学校自主招生,建立真正的多元评价体系。
我国当前应试教育的根源在“教招考”一体化,考试处于核心、指挥棒地位,中学教学围绕考试转。由此形成考什么,大家才重视什么的格局,学习完全工具化。只有实行“教招考”分离,才能让基础教育摆脱升学考试,将办学自主权交给中学。
教育部在这次文件中还要求“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这在目前的环境中是难以做到的。而如果中学自主教育,则不难实现——学校完全可以采取俱乐部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发展自己的体育兴趣。(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0:59 | 只看该作者
巨鹿小学将体育教学引入游戏2012年09月20日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巨鹿小学将体育教学引入游戏

近日,巨鹿县巨鹿镇东韩庄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开心地做互助游戏。该校把体育教学引入游戏,把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改编为学生喜欢的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也培养了他们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赢得了家长的关注和赞誉。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1:49 | 只看该作者
从“应试体育”到“终身体育”2012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沈阳青少年校园足球节上体会快乐足球的少年儿童(资料照片)。CFP供图

海南某中学学生完成体育中考后体力不支(资料照片)。CFP供图
前几天北京下大雪时,海淀区某中学操场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很多学生很兴奋,课间休息时也要下楼过一把“玩雪瘾”。不过,这天20分钟的课间操被学校“暂停了”,校领导要求班主任组织同学在班里自习,理由也很简单,“为学生的安全着想”。
“也挺矛盾的,我们家长知道老师是为了孩子好,怕孩子摔了碰了。我们小时候,越是这种天气越要在外面活动,堆雪人、打雪仗多有意思啊。”儿子在这所中学念书的张女士说。
一场大雪让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上体育课了,张女士说,儿子坐在教室里,心里总想着操场上的雪。“现在学校要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有时候家长也想让孩子多玩儿、多锻炼,但是狠不心来”。
同一天上午,北京五中分校的500多名初三学生,却在雪地中完成了12公里的远足锻炼。校长杨春林说,学校的奥林匹克公园远足计划早就定好了,没想到“天公作美下了雪”。
“校长体育”引发制度改革

由于“天公作美”,当天上午杨春林“推掉”了学校的行政工作,和学生们一起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我本来想陪孩子们走半程就回学校,但最终和他们一起走完了12公里。第二天我还觉得腿有点儿疼,可孩子们特别快乐。”杨春林说,“有个学生跟我说,从来没有这么快乐地在雪地里面运动过。这种运动不光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对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是一种释放。”
五中分校规定,每周五下午不给初三学生安排文化课,体育教师带着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去学校附近的地坛体育场进行体育锻炼。在杨春林看来,“这是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校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中,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这样的定位,那么接下来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困难。”杨春林说。
学校领导层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成为校园体育锻炼风气浓厚与否的先决条件——位于宁夏石嘴山市的宁夏平罗五中,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1994年读宁夏体育运动学校,学校属于中专,我学的是射击专业,那时候念书念得比较艰苦。”宁夏平罗五中副校长莫莉华至今还保持着运动员的开朗性格,“毕业后又从事体育教学,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爱上了这一行。我开始尝试学习更多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体会真的很明显,不光身体素质提高了,意志品质也坚强了许多,体育运动对性格方面的锻炼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不是有一位体育专业出身的副校长,或许平罗五中的体育教育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平罗五中有500余名初中学生,学校共有12个班。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生源复杂,个性特征差异明显,学校面积不大,没有操场,几乎没有任何大力发展体育运动的外部有利因素。
“其实,学生普遍喜欢课外活动、喜欢体育锻炼,前提是学校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莫莉华说,“我们学校体育方面得不到什么拨款,我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大课间的体育锻炼,主要是跳绳。”
“大课间”是上午两节课之后的课间操时间,学校为“大课间”留出30分钟,几乎相当于一节体育加课。这个学期“大课间”的主题活动是跳绳,在热身运动之后,多种形式的跳绳活动就要陆续开始。仅双人跳绳这一项,就有“找朋友”、“手拉手”、“黄金搭档”、“双燕展翅”四种难易程度不一的玩法。
“‘大课间’已经坚持4年了,现在每年我们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达标率都在95%以上。”莫莉华说,“其实‘大课间’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同时又给学校工作带来活力,让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应试体育”陷入理念误区

“学校体育从校长抓起”,这在当前教育制度下无可厚非。事实上,也正是校长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之后,校园体育的开展才变得顺畅起来。不过,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此举并非长久之策。“校长体育”概念中需要警惕的恰恰是“校长意志”在校园体育发展长期规划中的“被动性”。
似曾相识的前车之鉴就是“市长足球”。“市长足球”出现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改革初期,足球的巨大影响力和“城市名片”效应,使城市行政领导对足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近20年来的足球实践表明,过于强调“市长”的“市长足球”,其生命力堪称“脆弱”。比如缔造过中国足坛辉煌时代的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正在履行注销程序,而2010年干脆由重庆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独资组建的重庆足球俱乐部(重庆FC),也正在离开重庆迁往青海的途中。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重视体育课的原因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北京育才学校副校长刘树棣说,“现在中考体育占40分,这个比重很高。所以,初中阶段体育工作开展就比较顺利,但是体育跟高考不挂钩,学生对体育会考的重视程度很差,不少家长给孩子开免考的假证明,就是为了让孩子‘挪用’体育锻炼的时间。”
“校长体育”的重大隐患,还在于随之而来的“应试体育”的暗潮涌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诸多表态“一定大力发展校园体育”的校长,同时都希望“将体育纳入学校工作考评标准”,“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来促进学校体育”。在教育界专家看来,“应试体育”的短期效应或许令人满意,但长期效应却难言乐观。
“对学生体质的评价,政府方面可能会将其纳入高考和中考体系中,但学校对学生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评价办法。除了体质健康标准,仅仅用体育运动能力来评价一个学生也不全面。”上海川沙中学校长邱永飞说,“有些体质好的同学不努力、不练习,体育考试成绩还是很好。但对有些同学来说,有的标准根本无法达到,这只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态度。所以,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上。比如三级跳远,有的学生轻松一跳就是9米,有的学生再怎么练也就能跳到6米。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6米就不及格,如果他练习的课时够了,我认为也可以给及格。所以,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终身体育”塑造价值观念

究竟什么理论才有资格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体育蓬勃发展的基础理论?
“我们搞学校体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终身体育’教育,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王华倬告诉记者,“‘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体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终身锻炼的习惯,整个社会的进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终身体育”意味着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锻炼习惯,在成人之后仍能长期保持。体育运动对于人、城市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性格塑造,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我们教育体制中很大一部分是效仿苏联的,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比如俄罗斯,2010年俄罗斯要求所有中小学下午3点以后不许上文化课,政府按照体育、科技、音乐等类别分设10类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任何开课的地方接受相应的教育。下午3点到5点这两个小时的教育资源国家出资,学生免费。反观我们的孩子,却要承受更多的学习压力。”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说,“俄罗斯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学生阶段养成一个爱好,我们也在组织教育专家研究2013年应该怎么做。”
无论是在现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校长体育”还是“应试体育”,其意义都在于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作出铺垫和过渡。只有全社会清楚地认识到“终身体育”可以成为自我个体“终身受益”的保障,“少年强则国强”的美好愿望才有希望成为现实。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2:38 | 只看该作者
体育不给力 教育来发力2012年12月07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唐小涛(实习








原标题:体育不给力 教育来发力
近日,与跑步相关的悲剧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广州马拉松上,两名年轻的参赛者先后倒在5公里和10公里的终点前,其中一名是大三的在校学生;湖北一名21岁的大学生代替他人进行1000米测试时倒地不治身亡;上海东华大学一名学生在1000米测试时猝死……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取消长跑项目、学校体育课不受重视等问题开始浮上水面,一时间,中国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对此表示,未来教育部将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王登峰在上周进行的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上表示,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要求每所学校对每个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内容涉及学生的身高、百米速度、1000米速度、耐力、引体向上、近视率和肥胖率等要素。测试数据上报后,教育部将对每个省份进行抽查。全部工作完成后,教育部会将两组数据同时公布,一组为各所学校自己上报的学生健康水平数据,另一组为教育部抽查的实际数据。
其实,自2007年开始,教育部就已经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各所学校每年至少对全体学生做一次测试,将结果上报教育部。“整个上报率约保持在50%,但统计数据看上去不太敢让人相信,我们了解的实际情况和统计数据有明显差距。”王登峰表示,“今后,比如你上报的数据是100米用时12秒,我们的抽查数据为16秒,我们将客观地把两组数据对比公布。”
为调动各省教育部门与学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孩子们重视参与体育锻炼,教育部会同时对全国各地、各所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各项指标从高到低“全透明”进行排名,会对各省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排名并公示。
同时,通过在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引导学生增强体质的做法在国内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践。记者了解到,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不过,在谈到学校体育教育时,王登峰还透露了令人痛心的现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编制总体超编100多万,但其中体育教师却缺编30多万,这一结构性问题是莫大的挑战。”王登峰表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做到配齐体育教师的条件下,首先要保证学生上足、上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罗 俊)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3:18 | 只看该作者
体育课就得有点风险 光跳绳做操怎么行?
2010年05月14日



重庆晨报





“因为担心学生意外受伤承担责任,学校不敢开设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加上缺乏专业体育教师,不少学校没有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上体育课。”这样的结论,是出自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提交的一份有关“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昨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此展开审议,并一致建议,“中小学校应当增加体育课对抗性、冒险性运动项目,激发孩子们的冒险、创新潜力。”
别把孩子养成小绵羊
审议中,参加了此次调研的一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说:“现在,在很多中小学,上体育课就是跳跳绳、做做操、玩点小游戏,10多岁的孩子温顺得就像一只只小绵羊,这体育课也太轻松了点。”
“体育课就是要有风险性,不敢冒险的人还谈什么创新。”市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高进进说,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缩在学校和家长的怀里,这样的青少年一代,怎样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托。”
体育器械积满了灰尘
这次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亲临了多所学校,“一些有一定难度、危险性的体育器械,明显看得出是长期在保管室睡觉,积满了灰尘,为迎接我们的检查才找人擦过。”
调研发现,现在有很多中小学,为了避免学生上体育课时意外受伤,减少了难度高、危险系数高的体育项目,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了这些项目。高进进说:“现在,很难看到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跳马、单双杠、高低杠、平衡木、标枪、铅球等体育项目。”
专职体育教师紧缺
专职体育教师的紧缺,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
调研报告列举了一组数据,据2009年的统计,按中小学每周每班4节体育课时计算,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体育教师配备率分别为52.25%、64.36%和38.13%,教师缺口分别是4600人、2300人和2200人。
“老师都是一知半解,怎么教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也只好找点轻松的项目。”高进进说,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每周4节体育课的落实,而且兼职体育教师太多,这也直接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目标。
胖娃近视眼越来越多
“如何在保障学生安全状况下,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这是‘健康重庆’建设面临的问题。”有组成人员说,现在的中小学校,胖娃和近视眼越来越多。
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万州中小学生的健康合格率86.5%,肥胖率比前一年上升1.22个百分点,视力低下的占到了38.1%;九龙坡区的小学生肥胖和超重率是7.9%,中学生的肥胖和超重则达到了11.2%;南岸区,6—18岁学生视力不良率是60.19%,男女生营养不良与肥胖检出率均出现增长。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33:56 | 只看该作者
声音》》
“学校的苦衷应该理解”
本报讯 “娃儿是在学校上课受的伤,学校就该负全责。”市三届人大代表、渝中区实验二小校长马佳昨日说,有一些学校不按规定执行体育教学内容,其苦衷还是应该理解。
“即便是因为上体育课受的伤,学生参加了人身意外险,并按照保险标准给予了赔偿,但家长一般都会要求学校给予额外的赔偿。”马佳说,这样的状况确实发生过。有媒体报道,在79中,两个初一的孩子课间打篮球,结果篮球砸在一个孩子脸上,掉了半颗牙齿。后来,学生家长追到学校,除医药费,还要求赔偿“美容费”。
学校
“体育课没文化课重要”
本报讯 “现在,有很多家长还是一个老观念,认为文化课比体育课重要得多,体育课上不上或上什么内容不重要。”这一点,是此次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调研中获得。
郭琦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主管,9岁的女儿现在江北一所小学读书。谈起学校是否该增加体育课强度,郭琦的态度很坚决,“体育课不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之余休息一下,跳跳绳、做做操就可以啦,增加强度就意味着孩子可能受伤,到时会弄得家长、学校都麻烦。”与郭琦持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学校应该丰富体育课内容。
家长
“完善学生人身意外险”
本报讯 学校减少危险体育项目,是因为担心孩子受伤,不愿因此背负经济赔偿责任。昨日,有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人身意外险”、“校方责任险”等险种。此外,补充专业体育教师到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也是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最为集中的建议。
另据了解,为丰富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避免一些学校为规避责任而减少,甚至暂停某些危险性高的体育项目,市教委已拟定了一个指导意见,以督促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丰富的体育教学。本报记者 罗强
相关新闻》》
学校不能以成绩安排未成年人座次
本报讯 “学校不能举行,或是变相举行与升学挂钩的选拔考试,而且学校更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安排座次。”这是在昨日的市三届人大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中,有组成人员对《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提出的修改意见。
审议中,有组成人员建议,“草案”应明确规定,学校应科学、合理的给学生布置课业负担,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草案”应列举学校不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如在未成年人教学中,开展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销售练习册等。同时,以未成年人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以此给学生安排座位。
当前,校园安全事件引人关注。审议中,有组成人员建议,“除了要保障学生、学校的安全外,在发生突发事件、伤害事故后,学校应该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并以法规的形式将其制度化。”
另外,一部关于我市的“校园安全条例”正在积极起草过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22:12 , Processed in 0.1274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