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怀这家有特殊意义的风入松书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20: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缅怀这家有特殊意义的风入松书店



作者:绿茶

  【绿茶按】:刚刚进行了一场荷兰书店之旅,这次美好的旅程让我对书店再次有了美好的想象。但是,今天惊闻风入松书店关门,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家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书店,对我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曾在一期《绿茶书情》编辑手记中提及我曾在一家书店做过店员,这家书店就是刚刚关门的风入松书店,我的阅读从这里起步,我的阅读主张也是从这里开始慢慢成形。曾应一家杂志邀约写过一篇“我的书店生涯”,现贴出来,缅怀对我有特殊意义的风入松书店。

谢谢书店,谢谢书!
——我短暂的书店生涯


    我至今都回味曾经度过的两年书店店员生活。

    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实体书店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我曾经工作过的那家书店,在经历大环境的影响和各种事态的变迁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少听到人们再提起,我也很久没去书店看看了,曾经的同事和熟人想必也都离开了。

1

    回到十多年前,这是一家名震全国的学术书店,老板是一位哲学教授。

    书店就开在我就读的大学南门外,我几乎天天来报到,但很少买书,只在书店里抱着书狂啃,来回地溜达,对书店的格局和书的分类搞的清清楚楚,甚至比书店有些店员还清楚。所以,当在老师的引见下成为书店一员时,显得很得心应手。

    面试的时候,我对西方哲学书的了解让老板对我很有好感,也因此,成为店员后,一开始就被安排在哲学区,我的书店生涯,就从这一亩三分地开始。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喜欢埋头整理书,经常弄的满头大汗,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特别幸福,这种幸福感很有持续性,两年来,一直伴随着。

    我有自己的分类法,同一种类别的书,在一格书架内,以开本大小左右排开,经我整理过的书架,总是高低分明,读者抽书翻阅后,看着高低平整的书架,会自觉地把书插回原位,如果有些书不在原位,我会马上发现,并及时插回原位。也因为这样的偏执,我特别见不得其他区域书架上长短高低不一的摆放,恨不得去一一整过。

    我发现,自己亲自从架子上一一拿下,再一一上架,这个重整的过程就和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能对这本书有深刻的印象。很多书,放在架子上,或者看着书名,本来是没有兴趣的,但拿下来翻一翻,再重新放上去,你可能就发生兴趣了。比如,语言学的书,我以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但重整的过程让我对这类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愿意去阅读和了解。就这样,我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感兴趣的书越来越多,去各个区域拿上拿下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我觉得,这种反复和书发生关系的动作,就是一个书店店员的基础工作。

2

    时间一久,我和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店内的书也越来越了解,脑子里有了一个自己独特的搜书定位系统。这套搜书系统帮了我很大的忙,能给读者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搜书服务。渐渐的,有读者找书,同事们通常会引到我这儿来。

    老板也是个懂书之人,他经常在店里转悠,对店内的书也许没我了解,但他对书的分类和摆放和我有很多共鸣。他主要比较关心哲学区域的情况,作为学术书店,哲学区域自然是重点。而我的整理术,可能基本达到他的需求。

    后来,他让我负责前面的展台,就是在全店范围搜寻各种好书,在书店最显眼的展台上排放。这个工作颇具挑战性,非常考验我的选书能力,而且要勤于更新,看到卖不动的书,当即撤下。如此反复,我的选书能力也在工作考验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说实话,这个安排的确让我很有成就感,看着读者认可我推荐的书,一本本拿着读,然后买下,心里非常高兴。这或许就是最初阅读分享精神给我带来的感触吧。

3

    然后,我被安排负责店堂全面工作,也叫店长,这个工作其实和以前没多大改变,除了给店员排排班,接待一些来代销自己书的作者和出版商外,主要内容还是管好展台推荐书和帮读者找书。

    说到展台,需要再补充几点。这是好书展示的平台,也是书店的门面。读者进来书店,最先会围绕展台逛几圈,很多老读者基本上只逛完展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就买书走人了。所以说,展台的更新和展示非常重要。我除了每天要从各区域搜索好书外,还要及时和库房对接,以了解最新的新书到货情况,好第一时间获得新书好书,丰富展台的魅力。

    我经常还会跑到在远郊的库房去自己挑书,经常能发现很多意外的好书被埋在拥挤的库房中,延误了展示的时间。我愿意去库房,还有一个自己的私心,因为库房里有很多书店以前卖过的旧书,绝版书,经典版本等等。这些书的价值老板心里清楚,所以,都在库房存着。

    说个让大家惊讶的。老板曾是“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成员,这个编委会编选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其中,1987年版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早就绝版了。但老板盘下好几千本《存在与时间》,一直整齐地摆在库房的一个角落。同时,还有好些“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的其他绝版书,都让人很垂涎。

    说远了,再说这展台。是我在书店的主要阵地,每天看着展台上的书在慢慢变矮,看着读者在展台前认真地翻书,选书。这样的场景,后来自己逛书店时经常都在回味。当自己在书店展台前翻书看书时,是否也有店员在注视着我,像我当年一样带着分享的喜悦呢?

4

    再后来,我还在书店的营销部(主要做图书馆团购)和采购部(主要负责订书)呆过,在营销部时,主要盯着一些大客户和图书馆,以团购的方式把书推销给对方,这个过程很商业,没有丝毫的分享乐趣。

    在采购部时倒比较挑战,因为这个工作就是替书店订书,其实也就是为读者选书,也参加过全国范围的图书订货会。但那个时候,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和素养了,虽然自觉很有信心,也满足于自己的选书标准,但整个过程和书很远,只在书目上打勾或画圈,或者和出版社发行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易。

    所以,我还是最怀念做店员的时光。

    这短短的两年让我对书有了最深切十足的爱,对阅读分享精神有了最深刻的认同,并充分感受到分享阅读带来的幸福感。

    谢谢书店,谢谢书!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0:23:45 | 只看该作者
书店:台北的旅游地标



诚品成为全台最主要的连锁书店、最强势的通路,甚至台湾的文化象征、台北的旅游地标。

    金石堂是台湾首家大型连锁书店,创立排行榜,主导了台湾出版文化。

    无论网络世界再无远弗届,大型连锁书店再方便,我们还是需要街角的那家书店,在这个快速、冷漠、冰冷的现代化城堡中,守望着一方诗意。

张铁志

    书店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是承载者。

    台湾的书店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台湾政治经济转型的历史:1980年代经济现代化催生了首家大型连锁店;在1980年代后期,一方面更多人开始追求更精致的文化艺术,且民主化的开启使得人们渴求更多批判知识,因此有了诚品。在新的世纪,全球都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书店开始空袭台湾。这些在不同阶段的主导性书店,又进一步影响了台湾读者的品味与创作者的方向。

    我个人的逛书店历史,也与台湾书店型态发展的历史紧密交织着。

    1970年代是我的童年,父母经常带我去重庆南路的东方出版社买童书,不论是中国、西洋古典小说的儿童版,或者伟人传记。在那时,台湾各地的书店主要集中在各县市火车站前的商圈,或者大学附近。当然,重庆南路是最著名的书店街,不远处的牯岭街则是最著名的旧书街──不过后来这条街可能更以发生了“少年杀人事件”,进入了人们的记忆。

    进入1980年代,台北真正进入现代性的想象。1982年,罗大佑唱着“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1984年,台北民生东路出现第一家麦当劳,薯条与汉堡攻占年轻人与儿童的胃。1983年,金石堂书店出现,窗明几净的硕大空间很快吸引了都会中产阶级。金石堂成为台湾首家大型连锁书店,创立排行榜,主导了台湾出版文化。

    过去各地书店是各自独立,每家店或许还是主打容易畅销的书,但到了金石堂时代,由于分店众多,所以有能力决定什么书得以成为畅销书。而这正是台湾开始进入消费时代的热潮,“台湾钱淹脚目”,所以理财与励志的书在金石堂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时代的标志。

    但其实,在明亮的书店灯光外,战火正在远方喧嚣着:在1980年代的台湾,各种社会运动猛烈爆发,反对运动势力日益壮大,公民意识不断高涨,统治政权危机四伏。“党外杂志”在街边的书报摊热卖,政治批判的书籍在选举场合迅速出清,而龙应台的《野火集》则在金石堂及各家书店烧起大火。

    金石堂成立时,我差不多刚进初中,然后高中。彼时我的确是金石堂的常客,不论是买书或买文具,并且常常站在那个现代化的温暖空间,望着窗外街道上游行抗争的标语与人群。

    1989年3月,诚品书店在台北市东区的仁爱路圆环(是台北的CBD区)诞生了。

    诚品的出现,是老板吴清友先认识了在雄狮艺术任职的廖美立。后来他在仁爱路圆环租下一个空间,希望经营画廊和一个艺术书店,因此找了廖美立来经营书店。

    一开始他们只在地下室卖艺术和建筑类的书,后来把一楼和二楼也租下来,一楼开了餐厅,二楼书店的范围扩大了,书种也增加了:艺术之外,还有各种人文新思潮,尤其是外文书,而且就放在明显位置。这大大打开了台湾文化界和学生们的视野。

    廖美立认为,诚品让台湾出版业变得更国际化:他们同步引进外文书,影响了编辑和出版人的思考。

    那个年头,台湾正处于后解严期的剧烈躁动。1987年7月解严,1988年1月蒋经国过世,李登辉上台。旧的秩序瓦解了,新的可能正在出现。街头总是有各种抗议噪音,思想与知识界则处于火山爆发的炽热状态,寻求各种反抗思想:后殖民、后现代、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老马克思也在长期的压抑下终于得以光明正大地现身。

    诚品书店的出现正填补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饥渴。但它不是以一个反叛哲学家的姿态(如台大附近书店),而是一种布尔乔亚的从容与博学;简单地说,文化精英的姿态。

    在诚品一楼的高级餐厅之外,还有一间店铺卖着诚品代理的著名英国瓷器品牌Wedgewood(这个品牌后来在台湾一度成为名贵的象征);二楼书店则宛如一座雍容古典的迷你宫殿。人们不曾见过书籍被如此优雅安静地置放着,耳边流过的是有品味的古典室内乐(而不是那种俗气的轻音乐),脚下踩的则是高级木头地板。

    每一本书都像是这个宫殿中的一扇魅惑的门,通往不同的知识秘境。诚品的矛盾正在于它虽然有一种高傲名贵的外貌,但却贩卖起许多左翼的、批判的知识。

    念大学的我们虽然未必喜欢那种不可亲的姿态,却经常去游晃,当然总是买的少看的多。不过,翻阅那些精美厚重的摄影图册、浏览那些思潮性英文书的目录,就仿佛得到一场盛大的知识洗礼。

    进入1990年代,政治逐渐民主化,市场消费主义更进一步吞噬了1980年代燃起的理想主义。布尔乔亚诚品逐渐放下身段,转身为小资文艺诚品,原来的仁爱路圆环诚品也搬到敦化南路。他们举办更多艺文活动,开设更多分店──每一家诚品的室内设计几乎都不同。他们不但试图成为台湾的文化中心,甚至连室内设计或包装纸都影响了1990年代至今的台湾美学风格。

    更重要的是,诚品确实冲击了台湾的出版品味。例如在人文社科之外,他们很重视“生活风格”类书籍,生活风格这个概念逐渐成为台湾的文化关键词。又或者如现在纵横两岸三地的插画天王,也表示他是受到当年诚品力推的法国插画家桑贝(Sampe)的影响。

    逐渐地,诚品越开越多家,人潮逐渐汹涌,并从艺文精英的秘密基地成为全台最主要的连锁书店、最强势的通路,甚至台湾的文化象征、台北的旅游地标(周末总是会听到来自香港的广东话)。但,诚品也成为被不少人批判的书店巨兽。

    到了2000年前后,诚品书店和金石堂并驾齐驱。

    1995年成立的博客来网络书店是华人第一家网络书店公司。2000年开始,人们在博客来买书可以在每个街角都有的7-11统一超商“到店取书”,大大增加其便利性。次年,统一集团取得博客来50.025%的股份。2003年,SARS爆发,又为网络书店带来发展契机;博客来在这一年开始获利,此后每年营收大幅增长,在几年内成为台湾出版业最大通路。金石堂和诚品等传统书店虽然都设置网络书店,但影响力远不如博客来。

    网络时代之下,是这十年台湾出现了更多有特色的独立书店。当然,在大型连锁书店出现之前,或者一直到现在,都有许多独立存在的书店。但是我们标举的独立书店,并不是卖实用性、大众性书籍的一般小区型书店,而是强调“有态度”或者以人文性图书为主的书店。

    在全台湾,这些书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台大、师大一带。屹立最久的是在温州街的唐山书店。唐山书店成立于1980年代后期,从彼时至今都是台湾最重要的学术书店,一如万圣书园之于北京。这也是喂养我最重要的知识库。

    也在附近的女书店、晶晶书店则是取向鲜明的书店,前者具女性主义精神,后者则是同志书店。

    除了卖新书的书店,这附近一带也出现许多“新”二手书店:茉莉书店、旧香居、青康藏、布拉格书店。这些书店不论贩卖的书种或内部装潢,都各具特色。后三者经常举办各种艺文讲座,老板也特别热情,不但不少台湾作家经常在这些店泡茶聊天,香港大陆作家也必定拜访。

    但台北租金毕竟很高,尤其是在这个台北南区。另外两家在市中心以外的独立书店也在台北文化地图上扮演重要角色:永和小巷中的小小书房,以及淡水河边的有河Book。老板本身都是写作者,他们开独立书店就是与自己喜欢的书一起生活,并且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好书。这两家书店也都具有小区书店的功能。

    大台北地区之外也有不少态度强烈的独立书店,如嘉义的“洪雅书房”非常关注社会运动,是南台湾的文化社运中心。台南则是有台北以外最多优雅旧书店的城市。东部花莲的“旧书铺子”(以前是诗人杨牧家的印刷厂)、“时光”旧书店,都是具有迷人味道的建筑。

    这些独立书店,大部分都在文学与人文类书籍之外,关注另类与边缘的文化和社会议题。他们成为台湾当前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思想基地。

    但在大型连锁书店与网络书店的挤压之下,这些独立书店,以及传统小区型书店的空间都越来越小。根据调查,台湾三百一十九个乡镇市中,至少有一百二十个已经没有书店。

    独立书店虽然有许多文艺青年支持,但经营一样辛苦。尤其是在书市日益激烈的折扣战争下,这些原本利润就低的小书店难以招架。去年,“集书人文化-独立书店联盟”就发起“反图书折扣战”,但未见成效。小小书房的经营者刘虹风就指出,小小书房为了维持营运,已经转型为NGO式的书店,成立协会向政府申请补助,做一些小区文化工作。她说,这一年是她最难熬的一年。

    网络消弭城乡差距,让偏远地区读者也可以买到和台北人一样的书,对知识普及有重大贡献。但是不论是人文型独立书店或是传统小区书店都有其他许多功能角色,如让小区内的爱书人有机会相遇,维持社会连带;尤其每家书店可以发展各种在地特色,店主可以为读者介绍他们喜欢的书,让这个世界更多元。

    无论网络世界再无远弗届,大型连锁书店再方便,我们还是需要街角的那家书店,在这个快速、冷漠、冰冷的现代化城堡中,守望着一方诗意。
来源:东方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6:25 , Processed in 0.1596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