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美无处不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 18: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学美无处不在

如何赏析古典诗词之美

作者: 胡中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古代诗词是座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但当前国人在诗词常识方面有严重缺失,走进“围城”有五把钥匙——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
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首诗歌,对卢纶的《塞下曲》提出批评。卢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先生写了首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唐诗提出了批评。意境是古典诗词的灵魂,看古诗,不要老盯着某些“科学”瑕疵。
走进“围城”的第一把钥匙——识字。汉字有多少?8万左右。你能识多少?算4000,再加1000,5000个字到顶了。打开一本大字典,10个字里你不能识一个字。
对一个字你认识到什么程度?20年前高考出过一道题,问“坐”是哪个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这一步,仅是高中生水平。古人怎么坐?把臀部放在脚后跟,叫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叫跪;臀部在地上,两脚伸直,叫箕踞,比较正规的场合,绝对是跪坐。理解到这一步还不够。“坐”为什么是两个“人”?《说文解字》里说“凡坐狱讼,必两造也”。“坐”的本意是打官司,至少有原告和被告。至此,才对“坐”有真了解。古代诗词里有时用的就是本意。
古代单音词为主,千万不要用现在的双音词去理解,词义一定要准确地把握。
走进“围城”的第二把钥匙——识人。了解贾宝玉,先要了解曹雪芹。这两者不等,但有联系。诗歌也这样。
李白的天才是写诗,在政治方面非常幼稚,两次政治赌注都失败。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平交王侯。再大的官,跟我平等。
杜甫的性格很褊,固执到极点。杜甫肯定不如李白讨人喜欢,在长安十年,一无所获。杜甫是各体兼长的大师,他的诗歌都经过严密推敲,一字不能改。李白靠天才,有时写得比杜甫好,但平均下来,杜甫的实力略强于他。杜甫诗歌的力量植根于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变化。他用很笨重的东西来讲,以丑为美,胆子很大,能写出丑恶的东西,造成心灵振荡,这跟时代的变迁有关。人跟诗歌、作品关系非常密切。
走进“围城”的第三把钥匙——识世。对时代要了解,但绝不能形而上学。为什么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屈原?屈原是有些可以怀疑的地方。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没爱到这个程度,那时很多知识分子有奶便是娘,如苏秦张仪。大前提是中国内部斗争,秦、楚、齐,谁统一中国都一样。屈原这么执著的爱国思想,不大能够产生在战国,大一统的国家方有爱国主义。
走进“围城”的第四把钥匙——识物。物的范围广,包括所有名物、制度,了解得越多越好。随着时代的推移,“物”会发生很多变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东汉就不知道雎鸠的内涵,只知道雎鸠是水鸟。但它跟爱情有没有联系?肯定有,但这条链已经断了。中国大量神话失传,这或跟孔子的破坏有关,孔子不喜欢神话,“子不语怪力乱神”。
没有背景,物也难以理解。有个英国人结婚,我送他一对木头做的鸳鸯,我自认为寓意很好,没想到他打开一看说“这么漂亮的野鸭子”,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爱情的寓意,鸳鸯在英国不代表爱情。
走进“围城”的第五把钥匙——识法。写诗词有格律、有规律。这就是“围城”,诗的平仄、对粘、对仗、用韵、古今体的分类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把握。还有词牌(字数、句式、分段、用韵、平仄),它规定了词的所有方面。掌握这些并不是要你成为一个诗人。掌握了,欣赏时不一样,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这么写。
韵味是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不能翻译。我很反对诗歌翻译。翻译古诗更难,要翻译古诗的韵味难上加难,基本不可能。要么就不要欣赏古诗,千万不要去读翻译过的古诗,特别是古典诗词。我们不能偷懒,一定要欣赏原作。
上一页



书画之美:或创造典范,或张扬个性

作者: 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012-12-30


识中国书画,先要识国学。通过认识中国画的美和不美,反过来也可以认识国学的美和不美。
读书人分两类,文人与士人。士人读书做官,文人读书做诗。士人做官,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其志在道。士阶层的价值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人做事讲究规矩,先有规范,再谈创新。士人的规范是孔子,画家的规范是画圣吴道子。
一个人的画成了标志,就叫体。顾恺之、吴道子、张僧繇、陆探微四个人画得非常好,大家都学他们,称作疏密二体。士人也创新,但跟着典范走。长处是画得很美,创造经典,短处是个性色彩不够。
明中期后,文人成为主流。他们的价值观是自我中心。诗文不是治理国家大事,用自己的性情写,这是他们的长处。明清的诗文叫性灵派,思想代表是李贽,他强调人欲就是天理。文人创新,要改变由圣贤奠定的共性规范,讲究个性创造。晚明开始,主要代表是文人画。
晚明前,主要强调服务社会的真善美,规范性很强。最强的规范就是造形,成形莫善于画。造型的基本前提是形神兼备,前提是真,神建立在形的基础上,所以说成形莫善于画,但并不是要画得一模一样,要有典型性;晚明的文人画主要是表现自我价值,个性特别强,创新跨度特别大。绘画本身的基本规范越来越弱,许多是表现丑。
敦煌壁画教育大家善恶各有报。敦煌莫高窟的画工很苦,有种献身精神,他们绘画是为教化大众。唐代以吴道子为集大成者,他是学壁画的。
五代西蜀画家黄筌的画被称为黄体,北宋一百五十多年,花鸟画就是照着他的样子画的。他教化大众,不是政治教化,是心理教化,使人身心健康,向善向美。
从五代开始,人物画不如晋唐;山水花鸟画,古不及今。山水花鸟画,五代两宋开始兴旺起来,晋唐是比不上两宋的。
《清明上河图》是不朽之作,北宋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张择端不是显赫的人,但画出了大作品。他的创新观、价值观还是儒家士人思想:为社会服务;做事要有规范;不求回报,不追求个人名利。这种心态代表了当时社会主流的风气,但扼杀了个性创造。从晋顾恺之到南宋扬无咎、元代黄公望、明代中期唐伯虎,都是这一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形象一定要从生活中去找,要用心提炼。立意高不高,关键在用心。
明中晚期,隆庆万历后,风气全变。袁宏道、李卓吾讲要“恬不知耻”,他们自我欣赏,讲究创新。
中国画的现代性有两个代表人物,一是徐渭,表现主义;一是董其昌,结构主义。这两个人比较典型地认同人活着要为自己。
徐是李贽思想的信仰者,他拼命追求功名富贵,但出身不好,从小备受欺负,科举考试老考不上,一生不幸,但从小很多人说他的学问好,是神童。
徐渭通过画来发泄不满。他画的葡萄不像,底线都没达到,但创造了一种新的个性规范。通过墨晕的变化、线条浓淡粗细的变化、用笔的快慢、轻重变化,把个人的感情、对社会的不满全部抒发出来。强大的心理能量得到了尽情发泄,艺术境界很高。这种作品,推动了我们对社会的反思。
天才艺术家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他们创造出的作品,并不是牛奶,不是精神的食粮,而是精神的药物。董其昌画的兰花,从形似的角度,不能和宋人的画比,但又是新规范,是一种书法型规范,以笔墨为中心,形象配合笔墨。两者的关系是“削足适履”,笔墨是鞋子,形象是脚。脚穿不到鞋子里,就把它削掉一点,所以形象都是程式化的。
用董其昌的话来讲,论形象之优美画不如生活,而论笔墨之精妙,生活绝不如画。文人画家强调的中心不是造型而是笔墨。这就创造出中国画的新方向,我称之为书画型绘画。用写诗写书法的方法来创造,也是一种创新。把书法中的很多线条拉出来,书法就是画法,画法就是书法。
董其昌悠闲,在其位不谋其事。他做官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是为了使自己过好日子。他创造的每幅画上都有长题跋,通过画画写字来打发日子。他有句话叫以画为乐,不能身为物役,画画的目的就是自娱。
中国画现在主要是两路,董其昌、四王这一路是结构主义,徐文长、扬州八怪这一路是表现主义。吴昌硕也是这一路但他知道不能自命清高,不能同社会对立,要融入社会,雅俗共赏。齐白石虽然也是文人画,但它有世俗化的表现。


节日,天地神人沟通的时刻

作者: 陈劲松(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
2012-12-30


节气是一年中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节”与竹子有关,“气”是风的意思,在古人眼中,就是阴阳之气的激荡和相争。节日和天气运行、气候变化、万物生长有关,寄托着生命感悟、人类欲求和心灵安慰,是人神沟通的时刻,是传统民俗之美的绝佳体现。
节日功能有三个。一、春祈秋报,祈祷农作物迅速成长。二、男女的情爱欢好;三、关乎生命。节日,让古人天人合一,顺时而动。原先有很强的巫术意味,后来创造出很多花样。狂欢让大家有沟通交流的机会,把平时积累的怨尤释放掉。
在古代中国,时间具有文化和政治属性。东亚文化的根底是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历法既反映了太阳的四时变化,还据此有了二十四节气,根据月亮阴晴圆缺,有了月、大月、小月,适合东亚社会,对农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韩国、日本、越南都过。韩国到了春节要回家乡,也有春运。元宵节,中日韩都“踏”,踏歌、踏桥,镇除疾恶,招福纳吉,把地底下的灾难全部踏进去。
韩国女性在中秋节晚上,手臂挽着手臂跨成个圈,边跳边唱“强羌水越来”,意思是“快快降下来吧,月亮,快快降下来吧”,多有诗情画意。
我详细讲讲端午节。
“端午”一词出自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就是粽子,“端”是开始,“端”字放在前面是说,注意了,这个午开始了。汉代太初历以天干地支记时,午正好是五月。汉魏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取代天干地支记时,就五代替了午,但还保留了“端午”,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古人眼里,“五”不吉利,五月是个恶月,五月五日连在一块,简直万劫不复。五月也是死亡之月,江南一代在这个季节死的男子特别多,“丈夫多夭”。仲夏五月临近夏至,夏至是太阳光照最强的一天,接下来阴气就起来了。五月阴阳交替,要特别小心。端午节是采药佳期,五月五日午时采的药是取了天地至阳之气,对于阴虚来说有很大好处。
中国端午节的元素也被别的亚洲国家所用。南洋一代,娘惹粽子把虾米和辣椒放一块,用肉馅与糯米包裹,加香料,口味重,有热带风味;越南粽子用芭蕉叶包裹,有圆有方,圆形代表天,方形代表地天地合一,是大吉大利。
越南人过端午节,一家之主要早起先拜祖先和土地公,然后叫醒其他成员杀虫,戴五色丝,女孩子这一天穿耳洞还要染手指和脚指,用芫荽沐浴,就是用香菜汁倒在盆里沐浴洗衣——这个习俗现在越南也失传了。此外,还有午时采药,采的树叶治病疗效好,能对付感冒、阴虚。越南还保存了我国宋代已经流失的水傀儡。订婚但没有结婚的男子,有到岳父岳母家拜访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喝黑豆汤。
随着城市化进程,宗族社会的瓦解这些共同体活动越来越少。中国、越南等东亚各国民俗传承,都遇到了瓶颈。
儒家:爱的艺术

作者: 颜炳罡(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2012-12-30


国学之美就是国学之善,也可说是国学之真。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爱心。儒家文化告诉我们,爱是人的本质。
儒学是躬身修己之学。亲身实践,实现内在的道德价值。它又是生活的智慧学,儒学不是神学,是人学,告诉我们如何过有修养的生活。儒学是道德理想主义,解决一切问题的思考点落实为道德。德从天来,《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德性是天给予的,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负天德,要“自强不息”。地德博厚,效法地德,要“厚德载物”。与天地合其德”,就是天人合一。儒学讲内圣外王”。内圣是内在地成就自己。外王是“外往”,积极入世。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价值。

点滴细节,体会国学之美。


在中国文化史上,最重爱的是墨家,但最会爱的是儒家。爱是墨家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但我把墨家叫“爱的幻想主义”。儒家的爱能落实,它爱得艺术、爱得美,爱得不像墨家那么不近人情,所以能流传。儒家的博爱和墨家的兼爱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实践方法上不一样。
博爱就是仁爱的“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学。仁是人的本质。孔子讲仁者爱人。儒家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的学问。
首先是自爱。自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点光亮,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爱人,也是爱其德。“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由自爱到爱人,由爱人到人爱,是由及外的过程。反过来,由人爱至爱人,由爱人回归自爱,这是由外而内的过程。这种爱双向回环,构成了儒家爱的逻辑。自爱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终点。没有自知自爱,无论是爱人知人,还是知己爱己,都会落空。
仁的最高境界落实于自爱,而不是人爱或爱人。智的最高境界也不是人知知人,而是自知。不能自知,何以知人?儒家认为:认识自己,也就认识了所有的人。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儒家不仅要自爱,还要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爱众生、爱天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天地”今天叫爱护大自然。
中国人的爱分别得非常细致,很艺术化。如何爱家?家庭中有几种最基本的关系:父子、夫妻、兄弟。父亲对儿子的爱叫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孝。作为中国人,不仅要爱家,还要爱国。传统社会在各种关系中处理好你的角色,就实现了爱,这是人的基本人文教养。
儒家文化是意义极为丰富的文化系统。《颜氏家训》说“父母威而有慈,子女则畏而生孝焉”。“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妻不顺矣。”颜之推认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自上而行于下”,“自先而施于后”。“自上而行于下”是说社会风气是从上往下流播,上行下效;在政治上就是“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自先而施于后”是说长辈流传下来的家风民规对后辈有深刻影响。这种教主要不是言传,是身教,父母的行为对儿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颜氏家训》讲《教子》:“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父子之间有严格的界限,父母和子女永远血脉相连。“简”就是简慢粗暴,依恃是骨肉关系,不去培养、经营、护持,反而一味践踏这一关系。不讲求爱的艺术,要求对方必须慈或孝,这样,父子的感情就没了。不狎不简,就“威而有慈”。
处理社会问题不同,“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家庭关系重在感情。感情在,苦、累、贫、贱都可以共同走过,都心甘情愿。“门外之治”是处理社会问题。“义断恩”,公平正义放在第一位,感情要不得。公共领域讲私情,社会还有公平正义?






现代社会,自由生活如何可能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
2012-12-30


这里有名家云集,妙语连珠间引领你进入思辨的圣地。


我感觉,庄子的逍遥难以实现,郭象的逍遥容易实现。逍遥跟现代人所追求的自由是什么关系?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找好工作,能不能自由?什么是自由?
刘笑敢:庄子的逍遥的确比较难,经过“心斋”“坐忘”修炼后才能达到,跟宗教修炼有类似处,是游于四海之外的境界。郭象讲,自足就逍遥。这两种逍遥跟现代社会讲的自由完全不同。中国传统社会没有那种西式的自由概念。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自由一直到庄子的逍遥,可以打通。
庄子的逍遥还有稍现实的版本。在岸上,两条鱼互相用唾液来滋润对方的鳞片,这很好,但如果到大江大海,不需要这么辛苦。大江大海就是“道”。
道家追求现实的超越性,儒家强调在现实中修炼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是说庄子的逍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 它们讲的不是在现实中取得现实利益的自由,这和西方所讲的自由不一样。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还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到底是什么?
陈鼓应:老子第一章就讨论万物起源、宇宙本源问题。西方哲学开始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道”是中国哲学最高的范畴,涵盖了万事万物。“道”有创生意义,因为道生万物,“道”后来成为生生者。“道”生“一”,是一切的存在;“道”也有境界意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按佛家的观点,人间世事无常,所以不要有执著,这算是自由吗?
刘笑敢:庄子的逍遥,第一步要安之若命,看起来太消极,他说这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在这点上,每个人都不自由。于是,不要被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干扰心境。庄子太太死后,惠施去看他,他坐在地上,打着板唱歌。惠施说,不像话,不哭就罢了,为什么还唱歌?庄子说我本来和大家一样很哀伤,但世界上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太太死了是回到大自然,她在那里睡觉,我为什么要哭?如果我哭,就是对大自然不了解。他是看透了,但和佛教不一样,他有点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思考,世界就是这样循环的,他的悲伤痛苦就是消除了。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心斋”“坐忘”,达到庄子的逍遥,即使达不到,也能够缓解内心的痛苦。
阅读老庄,可以体会到“道”和“逍遥”的高深奥义,但现实生活很矛盾,如何拿老庄哲学来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不自由?
Gunter Wohlfart:如果你只是读它,而不去践行它,这不好。我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践庄子的“心斋”和“坐忘”,建议大家也试试,是可以让自己心灵平静下来的修炼。
怎么才能自由遨游在庄子所说的“无何有之乡”?
陈鼓应:真正的自我要有开放心灵,去掉功利心的“我”,这样的我才能跟外在相互沟通。但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带有情绪,有“成心”,日益遗失了真我。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才能遨游在“无何有之乡”。
我觉得这个世界并不好,很难过。请问你们心里是什么感觉?消极、愤怒还是超脱?现代人面对事业困难时,如何逍遥?
陈鼓应:道家很重要的是归根,你掌握了生命的主轴,生活中的枝枝叶叶要有舍弃。郑板桥《竹石》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有很深的感慨,我在台湾成长,那时看世界地图只有台湾和美国,看到高鼻子的就以为是美国人。1986年,我到英国、法国、苏联、意大利,我一路自嘲以前的视野。到欧洲后让我震撼的是,如果把欧洲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抽掉,还剩下什么?尤其是法国,每个国民都被古典文化培养熏陶,一个中学生可以读将近18本典籍。
在现实困境里怎么逍遥?我经历过战乱,眼睛睁开,看到日本轰炸福建。我教书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结构,到任何地方,绝对不会为小事情斗来斗去。
我五十几岁在北大西门的宿舍突然心脏病发,能够活到现在,很开心。庄子的逍遥主要是精神的自由。有很多物质丰富的国家,国民经常去做心理治疗。
道家绝对不是消极的,尼采的精神也贯穿我一生。
陈支平:知识分子有个很大的问题,老想些和自己过不去的东西。北大有个很著名的教授,发现他妈妈很容易快乐。为什么?他妈妈没读书,不识一个字,初一十五跑到土地庙拜拜,拜后脸上笑得像开了桃花一样。
今天好几个女同胞向我恭喜,说穿得很帅。我在厦门基本都是短裤背心,今天没办法,只好穿西装领带。穿西装是苦差事,我现在工资不低,买套西装没问题,但现在穿的短裤是七年前地摊上100块三条买的。幸福和快乐是相对的,我最喜欢回归本性。
访谈嘉宾:
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
Gunter Wohlfart:德国汉学家,乌帕塔大学荣誉教授
陈支平: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像诗人陶渊明那样生活
作者: Gunter Wohlfart(德国汉学家,乌帕塔大学荣誉教授)
2012-12-30


我住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山庄,牧羊、喝酒、写诗,以陶渊明为榜样。从前我梦想希腊爱智慧的哲学,觉得它们可运用到生活中。经过二十年的哲学教授生涯,这个梦想破灭了,太多的口头和精神上的技巧,对养生根本没用。
遇到老子,我太震撼了,经常和一些年轻的汉学家们研究《道德经》。有位老朋友问我,为什么你总在说老子,你应该试着看看庄子。太对了!我看庄子后就爱上了他,他是我最爱的哲学家,我出了两本小书,希望把庄子介绍给德国人。
西方对道家的理解还令人惭愧。比较开明的西方人会使用中国的针灸和中药,甚至有人开始看风水、练气功、太极拳。哲学家会研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但不会研究中国的老子和庄子。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也有欧洲中心主义的优越感。据我所知,我是唯一一位在德国教授道家哲学的教授,有句拉丁文名言:“光明从东方升起”,对我来说,智慧之光,确实来自东方。
法国哲学家福柯说得很对,如果未来有一种哲学,一定是欧洲和非欧洲的哲学思想碰撞产生。非欧洲不是指美国,而是指东方,中国。那些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者迟早会抛弃偏见。
2009年在香港,我批评了康德主义,赞扬了孔子,许多人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和孔子的黄金律是一致的,我认为不一样,是两码事。欧洲的同事对我感到失望,中国的康德主义者则为康德辩护,描绘了一幅康德站在孔子肩膀上的画面,这不是真实的。在上海、绍兴、台北,我又批判了康德主义,赞扬了庄子和淮南子。所有中国康德主义者都勇敢地为康德主义辩护。在中国许多地方,学生和老师都太热衷于现代西方的思想,不仅是康德哲学。
当然,《论语》里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勿庸置疑,向西方学习有必要,但西方思想是最好的吗?我怀疑。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中国学生要回到根去,学习国学经典,不要总去赶西方哲学的潮流,只有归根,才可以大跨越,跳到西方思想中,进行扎实的比较哲学研究。
《庄子》第26章有个著名寓言,对我影响非常大。“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通常都有意,意指向与语言自身不同的某种事物。“月亮”这个词语像手指指向真正的月亮,看到月亮,要忘记手指,忘记“月亮”这个词。
《庄子》里有句话:“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有的事物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诗人把语言当做橡皮,随写随擦,他们渴望进入到“无言之言”的境界。我也如此。





两种逍遥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 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
2012-12-30


打通国学传承之脉,实现根与叶的对话。


郭象出名是因《庄子注》,这个注释创造了他自己的逍遥理论。这就有了两种逍遥。
庄子:“命”与逍遥
先讲庄子的逍遥。为什么要逍遥?因为现实中无法逍遥。庄子的感受是:人生下来是不自由的。他说,我们“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每天不知忙什么。有人非常希望能一天背下来唐诗三百首,就是背不下来。人有欲望,但未必能实现,这是不幸。
庄子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命。
中国传统认为,命好不好,取决于父母祖先是否积了德。佛教传过来后变了,命好不好不取决于父母祖先,而是取决于自己前世的修行。如果前世造的善业很多,这一世可能就当教授。如果我前世修行不好,也许就变成猫狗,甚至下地狱。
庄子讲的“命”完全不是这样。他说是没办法改变的境遇。甚至是不是真的命也不重要,你可以把它当做命,要“安之若命”。这个命不值得悲伤,就像白天黑夜变化一样,自然而然。因为有“命”,所以庄子强调要逍遥。逍遥游的形象代表是鲲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飞就是九万里。要冲出现实牢笼,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这是庄子逍遥游的重要特点。有两种小鸟感到大鹏很奇怪,说你飞那么高干什么,我就飞到树梢上,飞不动掉下来也不会摔伤,你何苦?作者说,你们这两个小鸟,哪懂得鲲鹏的志向。赞扬鲲鹏、批判小鸟的立场非常明确。
在哪里逍遥?“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再看“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游乎天地之一气”,“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就是要超现实。这种游,是心的游,保持内在心境的平和。这个游,是中国传统,特别是文人自由自在的传统。
郭象:自足,即是逍遥
郭象的逍遥是另一种。庄子是经过修炼达到忘却生死、忘却一切的痛苦、忘却一切荣誉,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的逍遥。《庄子》秋水篇说:百川流入河,一到秋天,河非常宽,黄河的河神就非常自得,“天下之美尽在我也”,结果一到东海,发现东海比黄河大多了,觉得很惭愧,不知道东海有这么大。但东海算什么?四海在天下之间也算不了什么。
但郭象注说:百川、河、海、天地,看起来好像是在说看到大就觉得自己渺小,其实不是这样。一般老百姓担忧自己小,看着别人大就羡慕,大的自以为了不起,小的自以为很悲观。郭象说,这只是外在标准,其实有内在标准。
按照郭象的标准,什么是大?大就是自足,足够就是大,不够就是小。狗、猫秋天身上刚长的细毛叫秋毫, 秋毫极小,但如果足够了,那就是大。泰山再大,如果觉得不够,总觉得自己不如衡山高,那泰山就算小。这就颠覆了大小的定义,是大是小,就看自己足不足。
举个庸俗的例子。我有十万块钱,够花,就是足,就是大。李嘉诚找银行借钱投资,钱不够,就是不足,是小。这就改变了大小的定义。穷、富都可以逍遥,皇帝、扫街道的都可以逍遥。这是重大改变。
庄子的逍遥太难吗
郭象注《庄子》,也讲“逍遥”“游”“安命”“齐物”,都承认和接受现实中未如人意、无法改变的情况,以及应如何回应这种境遇,不涉及对现实改造的问题,这是共同处。
还有不同。一是逍遥处所不同。庄子主张游于尘世外,追求精神的超越。郭象主张立足于现实中,皇帝安心做皇帝,大臣安心做大臣,是现实身份中的逍遥。
另一个是逍遥主体不同。庄子的逍遥,是少数人经过修炼后才可到达的境界,郭象的逍遥,人人万物都可以,是万物自足其性的结果。
从郭象的角度看庄子,会说庄子的逍遥太高了,一般人达不到。我问学生喜欢哪一种逍遥,出我意料,很多学生喜欢郭象的逍遥,因为可以实现。
可以补充现代自由理论
从现代理论来看,庄子和郭象的逍遥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们不能改变任何现状。萨特的自由是一种选择式自由。人一生下来就是自由,但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绝对自由让人感到荒谬、恶心、孤单、绝望;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柏林的自由是自主行动的可能性。
柏林的自由理论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讲的自由是行动的机会,而不是行动本身。比如说,我可以在这里演讲,也可以下台去,不下台是我的选择,并不是我没有下台的自由。
柏林也讲到一种自由,就是不去抗拒或移除加诸身上的压力,将它们内化,超越恐惧和怨恨,保持超然的距离。这也是一种自由,但却不是我所说的自由。
柏林讲的自由是西方主流的自由理论,包括言论自由、政治自由、选择自由。如果现实境遇对你的束缚比较小,你就可以有无限定的自由,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有限定的自由中生活,当限定的圈越来越小,在限定中的自由就越来越小,不仅在学校没有自由,在家庭里也没有自由。个人没有自由,就只有到意识世界享受精神的逍遥。
郭象和庄子的逍遥,是在限定的范围越来越小时,只好退到意识世界享受精神的逍遥。从现代自由理论来看,这种逍遥很虚假,在现实中没获得任何东西。
在面对有些没法改变的既定境遇时,现代人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否可以寻求某种解脱?获得某种形式的自由,从而改善生活的素质?这就涉及古今中西的对话、交流与互补。
我觉得,郭象和庄子的理论可以弥补柏林式现代理论的不足。“尽人事听天命”,一个人不努力是不对的。现实不如意,又改变不了,怎么办?庄子主张,通过“心斋”“坐忘”去领略游乎四海之外、无极之野的精神境界。郭象主张,满足于自己本性中所有的东西,自足,就可以逍遥。
这启发我们,在无可改变的既定境遇中,要选择较好的态度,追求自由体验。唐吉诃德是自不量力地去当英雄。如果我们不想当烈士或唐吉诃德,庄子和郭象的逍遥就还有启示意义,可以作为现代人的一种选项。




盛世之美,贞观之治
作者: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2-12-30


我陪孩子读经典,朗朗书声中,让国学成为亲子沟通的纽带。


唐朝是中国人最扬眉吐气的时代。唐帝国不是儒雅之士建的。李世民是贵族子弟,但16岁就上战场拼杀。唐朝平定天下最艰巨的六大战役,一半由他指挥,可谓一流的军事统帅。
武夫治国怎么治?第一是德治。
中国有个坏传统,“乱世用重典”——超越法律、制度,用苛法和暴力治国——立竿见影,但不能常做。唐朝伊始,大臣都说乱世之后必用重典。只有魏征一人不同意:乱世人相杀,制度稍好,人民就会遵守。不是乱世难治,而是乱世好治。“行帝道之帝,行王道之王”,把老百姓当成有道德的人去治理,才能得出一个文明的国度。只有李世民赞同他。结果,贞观七年就天下大治,短短三年,唐朝成就盛世。
以德治国不是喊出来的。唐朝特别注重对官员的管理。一部《唐律》,主要规定不是怎么管老百姓,而是怎么管官,把官管好了,民就管好了。
以德治国,李世民从诚信做起,君臣不能相疑,要诚。除了皇上以诚信服人,还要有法制保证。唐朝建立起严格的法律制度,分成律、令、格、式四大块。律,是成文法;令,是因时因地制定的国家临时法律条文;格,是隔一段时间就对以前颁布的政令大清理,把不合适的剔除掉,把成功的政令变成长久法;式,是对每个政府部门的严格程序细则规定。
唐朝的制度、行政,成为整个亚洲的里程碑。亚洲大面积唐化,周边国家纷纷主动来学。
唐朝对官员的法律审判,有一套严格的法律追究制度,杜绝了法官违法判案。严把这一关,才能建立起国家诚信。此外,不能朝令夕改,决策要有科学性。唐朝设计了优良的制度。
一是破除人治,设立宰相集体制。国家最高的行政部门叫尚书省;将决策剥离出来,设立中书省;再设一个部门专门审议决策。这三个部门的头是宰相,组成宰相会议,讨论成熟的政策,才作为国家政令发布。
不仅如此,在政令贯彻中,权力也被一分为二:有吏、礼、兵、户、刑、工六部,但六部只有制定政令的权力,行政贯彻的权力在九卿。把决定权跟执行权剥离开来,可保证政府廉洁,不滥用权力。效率和公正是治国的两难。如何平衡?三省制就是在制度上杜绝官员滥用权力和腐败的设计,最精粹的地方,就是权力制约与权力的分层架构。
贞观之治非常开放。首先统治者不要恃才傲物。唐太宗极聪明,他最差的就是文化,但他能采信文治,以德治国,这是用他的短处来治国,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收长补短。
国家要做什么事?不是去做企业,与民争利,是做学术文化。国家要把大学办好。人才第一,没培养出一流人才,永远不可能做出一流的物质文明。唐朝办学之盛,历史上无与伦比。唐朝还集中了一百多万外国人,全世界的人才都有。
唐朝还有个重要经验,藏富于民。官员考核,税收不断增长得不到表扬,反要问责。为什么?隋朝的惨痛教训。隋朝灭亡,就是因为过度与民争利,国家的税收无限制增长,国家不停新建工程。
唐朝的文化也高度繁荣。音乐、绘画、艺术都达到了鼎盛,文化多元,风气开放。大气磅礴的背后,是很严格的法律、制度。
不妨两句唐诗来表现贞观之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如何进入“道”的精神家园
作者: 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2012-12-30
来源:infzm.com







我的人生有两个面向, 一是学术人生, 一是现实人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台湾哲学界主要研究西方哲学, 我在哲学系, 学习的课程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每个哲学家构造的庞大体系, 最后都要抬出一个虚构的上帝, 作为其理论的最后保证。在这种无所不包的思维笼罩下, 让人深觉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直到接触了尼采, 他的酒神精神和冲创意志给我重要的人生启迪和巨大鼓舞。后来我教书、 研究学问,又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的老庄哲学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尼采哲学到老庄思想的学术研究,是我学术人生的历程。但同时,他们对我的现实人生,有更深刻的影响。
我求学到教书的台湾,是被岛内知识分子称之为“白色恐怖”的时代,笼罩在美国的冷战思维和儒家的道统意识下。1949年后,台湾进入戒严时期,长达38年。民主和自由思想受到遏制,没有言论自由,敢于直言的杨奎、陈映真、柏杨、李敖等作家都受到迫害、被捕入狱。我不久前从台湾的“白色恐怖”基金会得知,当时被捕的政治犯的案件竟然高到13000个,实在让人吃惊。
在美国的冷战思维主导下,蒋介石在台湾一面反共成狂地推行“白色恐怖”政策,一面以排斥异端的道统意识来宣扬儒家文化。传统文化尤其儒家讲求忠孝,可当时儒家思想被当局严重政治化,成为宣扬严格的封建家长制的片面思想,蒋介石以此来加强他的统治,所谓“移孝作忠,忠于领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感到很压抑,就进入到尼采的世界里去。尼采有句名言:“上帝死了。”这是对西方传统哲学所做的一个价值转换,引起我很大共鸣。
尼采说“西方传统哲学注入了过多的神学的血液”,我借尼采反思西方神本主义及其独断论、对上帝之笼罩一切而无所不包的思维方式进行价值重估。
与此同时,当代西方产生一股存在主义思潮,反省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西方,由此形成了对西方文化危机意识的反思。我也借存在主义思潮,检讨极权宗教信仰的历史根源。
因此,对台湾现实政治的不平感,对等级价值体系的不认同,很自然地,我又由尼采的价值观转换进入到了老庄的道的世界。
接下来谈谈从老庄的视角来看当今东西方世界之间异质文化的对话。
《老子》第一章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落实到现实世界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个“道”,是全球设立一些规章法则,而第二个“道”,是要透过各种方式进行东西方对话,来建立永续发展的准则。
《老子》第二章,谈到“有无相生”,还说在道的世界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现实世界里,对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是绝对矛盾的。绝对的矛盾,始终只是相互排斥。所以,不要绝对性地来看对立的关系,要相对地来看待对立的关系。
庄子的《齐物论》说得更为透彻,“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任何事情都有此和彼的对立,在此立场,只看得到自己,看不到对方,都是片面的,此和彼是并生的,好比在今天的全球,东方和西方,中国和美国。所以,不能片面思考,不能搞单边主义。比如说现在地球暖化,签订《京都议定书》,但是美国不签署,全世界都批评它的这种单边主义。
总结老庄的世界,有两个很重要的秘籍,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道通为一”。
道法自然,就是道遵循自然,遵循自然存在的方式,依据自身的存在方式来自由运行,这体现了“道”的自发精神。
道法自然不仅仅强调“道”的自发性、自觉性、自主性,也呈现出“道”的整体与个体之间的互通,“道”是一种共通性,也就是“道通为一”。
今天全球应该如何对话?我觉得,从热爱生命的角度,尼采可以和庄子会通;在文化上,很欣赏老子的罗素也可以和道家相通。罗素说,西方有三个文化渊源,其中,宗教和伦理来自排他性和不宽容,所以才会一方面讲自由民主,一方面搞军事演习,这对他们来说不矛盾。美国打伊拉克,打完后说给你们带来了自由。有天我看电视,有个妇女的丈夫和儿女被炸死了,她在那里号啕大哭,电视正好拍到她,她说:自由是我希望的,但战争带给我的不是自由,而是恐惧和死亡。
所以我们要记得《道德经》说过的话:“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庄子更是提倡破除自我中心,包括个人自我中心、族群自我中心、人类自我中心。现在全球面临的共同灾难之一,就是地球生命不停被毁损。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不仅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也殃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对生态资源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遭遇灭顶之灾。这并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子。东西方的思想者们,应该共同发出声音。
(黄建波整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18:25:54 | 只看该作者
郭齐勇:孔孟之道的恒常价值
作者: 郭齐勇
2012-12-07 来源:infzm.com





“五四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孔孟之道的名声似乎不太好。我们生在甲午战争以后的中国,把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落后挨打完全归咎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因此总觉得孔孟之道是落后保守的,是和现代没有现象相干性的死亡的东西。是不是这样呢?
什么是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讲到了仁爱。
中国文化非常平易,百姓日用而不知。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文化是由很多代母亲传承下来的。先母在世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抚育了我们七个兄弟姊妹,她给我们的主要是身教。一代一代的母亲教我们怎么爱人,怎么工作,怎么尽职。儒家文化就是在百姓日用不知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孔子讲的仁爱,和基督教的博爱不一样,他说:“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他用这样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了仁、义、礼三个范畴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清末明初,蔡元培先生为中学生写修身教材,从孝亲讲起。孝德、孝道是一种美德,我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长,这就是所谓的孝悌。把孝悌之心慢慢扩充,学会怎么尊重人。他说,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注重孝呢,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在大家庭中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兄弟姊妹间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在家庭的伦理中健康成长,然后走向社会,把这些思想带到公共事务中。所以中国的伦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我们华夏族群的核心理念,无非就是从孝道、孝德的学习开始的承德之教。
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什么?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忠心耿耿的“忠”,“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 ;还有一个字叫“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就是我们要积极为别人着想,“恕”就是我们怎样体谅别人、宽容别人、理解别人。重视孝亲,那只是培养我们的一个起点;但儒家的爱要推广出去,要将心比心。国父孙中山先生总结中国文化的八个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爱是他的核心,仁爱有两个方面,一个“忠”,一个“恕”。这两方面相结合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为什么孔孟之道具有恒常价值


孔孟之道何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恒常价值?因为它是文化认同,是具有凝聚力的价值理念和我们的信仰系统。
中国有很多文化机理,其实都是儒家的理念。汉代有很多文明的制度,都是儒家理念慢慢形成的制度。现在我们看可能有些过时,但一以贯之的精神价值却在其中,这就是一种政治的公平。为什么今天高考还不废止呢?像我们这样的平民子弟,要是没有高考不可能上大学。“有教无类”。孔子这四个字的思想力量,奠定了开放教育、开放政治到民间的基础。哪里不是孔孟之道在起作用呢?
今天很多反对儒家、儒学的人,其实还是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他的积极入世,他的忧国忧民完全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实际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西方社会有了宗教。我们不用宗教表示它,其实它是具有宗教性的,它是安身立命之道,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轴。
儒家所具有长久的、永恒的价值,在伦理共识方面、终极关怀方面以及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孔孟之道都是核心。虽然今天的伦理和古代的不一样了,仁义理智信的内涵也可以不断被完善或扬弃,但精神不变。这是我们民族伦理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天走向现代化社会非常重要的终极关怀的基础。
孔孟之道的现代意义
环境保护
儒家之道,在天人关系上的确有其长处,天人关系包括人和超自然神灵的关系,也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几乎是我们古代伦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人甚至不剪窗前草,因为草木、鸟兽、瓦石都是我的兄弟,用过的器物都是珍贵的,为什么?他的爱不只是爱人,还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古人的智慧是长治久安的智慧。什么叫“天长地久物我同春”?物和我共同拥有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要打怀孕的兽?因为觉得头上有神明,我们有敬畏。
从生态环保的角度看,儒学的确有很多思想资源。今天的人太急功近利,只顾当下,既不管列祖列宗,也不管子孙后代。对土地和生态的破坏完全是在犯罪。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完全没有限度了,这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之道。人类要往前走,一定要回到孔孟之道,因为孔孟的智慧是永恒发展的智慧,而不是只顾当下。
现代管理
松下幸之助先生回答松下公司的管理理念,一是老子的无为之道,一是儒家的爱心、纪律和团队精神。松下电器管理学院每年要轮训5万高管和员工,怎么轮训?不是住五星级宾馆,而是住在破庙和简易宿舍,早上喝稀饭前要面向父母之邦遥拜父母,双手合十背《孝经》。为什么?是感恩。
纵观当代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什么是以民为本?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什么意思?主要还是要德治。孔夫子讲,你要治理好这个社会,如果只是用政令、用刑法,那是治标不治本。你可以用政令引导、用刑罚威慑,来管理公司,那也是治标不治本。孔子提倡德治,不是单纯的文治或法制,是导之以德,行之以礼。
最好的管理是发挥员工的羞耻心,懂得耻德、耻感。什么时候你的团队有羞耻感,什么时候这个团队就最有战斗力。“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为什么要有耻感、耻德?现在中国的问题不就是有很多为官的没有羞耻心吗?儒家在管理上并不是就事论事的管理,而恰好是调动人心的管理。从心性培养、陶冶人格出发来谈管理,这种管理才是久远的。
国民素养
今天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的科技要昌明,一方面我们的国力要强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的民族慢慢站起来了。但是,我们不是一个浅薄的、没有文化根底的国度,我们的国民不是没有教养的国民。
所谓软实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其实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拿什么走向世界?拿什么走向西方、和别人对话?应该从自己的精神文明中,通过扬弃、批评、转折和创造性的转化,拿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真东西、真精神,才是养育子孙后代的精神文明。将之继承、发展下来,这才是你的软实力。软实力不是GDP有多高,而是你的修养,你的德化,你的性情,是一代一代国民的素养。而素养中最重要的不是知性、单面、知识的一面,而是具有人格力量、具有陶冶性情的东西。
孔孟之道安定人心,指导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的智慧。
面对世界乱象,我们重讲孔孟之道。它是人心的建筑,它真正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培养国学班的孩子读经典,是要培养读书的种子。我们号召大家编国学教材,我们也参加了“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向民间推广国学,是要使一代一代知道我们文明的最核心价值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这么重要。这对于我们的国家、民族,对于我们每个人,甚至比什么都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6:52 , Processed in 0.2003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