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9 18:5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刘春文

清晨,当薄薄的白霜稀稀疏疏的点缀着各种植被,当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冬的味道,当在娱乐与搞笑中调侃完1221这个世界末日,冬至也真的来到了。24日,啃着红苹果度过平安夜,悄悄跌进了圣诞节,日子也就这样滑到了岁的末尾。再回首,陡升几许感慨,在时间的缝隙中找寻自己留下的那深深浅浅的足迹。蓦然发现:2012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快乐与辛苦同在。细细梳理,暂录如下——
一、努力探寻适合学生的作文——倡导“先写后教”初中微格作文尝试
作文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凭什么来制定作文课教学的内容?自20113月开始,笔者围绕自己的省立项课题《初中网络作文微格训练的实践研究》以及市教改项目《“先写后教”初中作文微格训练尝试》,结合平时的主题教研及150学时岗位研修,尝试从初中作文常见的“格”,即文章的共同规律、技法、技巧。创造性地将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融合网络,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探索初中作文教学新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现状,推行写作定位、训练到位、逐步提高的训练之路,提高初中作文的训练效率,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力图走出作文教学的尴尬处境。经过两年的探索,省课题已于12月结题,《微格作文解码》作为初中语文的90学时培训成果,编印并分发到每个老师手中,《微格作文同步练习》(七、八、九)已整理成册作为资源放共享,便于全区教师调用。讲座《“先写后教”初中作文微格训练探索》先后在绍兴市文理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作文教学暑期名师专题研修班”作交流发言。《基于综合性学习的写作序列探索》已刊发在《教学月刊》2012.7.《“先写后教”初中微格作文教学对“层级探索”的尝试》刊发在《教学考试》2012年第20期;《基于作文学困生心理改进作文命题措词的尝试》发在《语文教学通讯 B2012.9;《网络写作,给予多维评改全新的尝试》发在《语文报 教师版》,第17期,2012.9.5;《“多维评改”为习作插上翅膀》发在《语文报 教师版》第3期,2012.2.5;《精彩细腻 绘形传神——从文本中学习描写刻画》发在的《语文周报 浙江版》的初一版2012.3.22;《新材料作文,叫我如何面对你?》发在《语文周报 浙江版》2012.10;《那紫藤萝,那香……》发在《语文报》七年级版2012.10.25;《浙江绍兴:材料作文》发在《语文教学通讯》“中考作文专号”2012.11
二、尝试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对接——引领“语文知识”的“实践性”探索
今年初中语文遭遇的尴尬是新课标的2011年修订版已出,但新教材却没同步跟上,教学依旧是用旧教材,如何用新课标解读旧教材?这是一大考验。其中新课标提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以“矫枉过正”的方式触及了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软肋,一度引发了一场涉及“语文何以自立”的讨论。那么,如何深入呢?笔者以课题“语文知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为抓手,此课题系2011年度国家语委“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语言教育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B125-1)子课题。于9月-11月,笔者对绍兴市越城区初中语文知识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分教师卷126份及三所区属初中学校各个年段开课班的学生抽查卷90份,统计情况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现状堪忧,亟待重构。“基于不同文体,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这是今年下半年举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基于记叙性文本特质,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B》20012.12,相关的课题方案与议论性文本的研讨也被两个杂志在近期拟用。12月7日,本人在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教学实践时,为全区教师做了《“语文知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的讲座,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精心挑选每月的优质课再度修改打磨,在12月全区主题教研活动上加以展示,多次围绕主题进行各种形式的积极研讨,从而形成相关的共识。
三、多重身份搞好教师培训——完成初中语文90学时培训并带好新教师
身为教研员,平时搞好150学时的岗位研修;作为进修学校的研修员,还负责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77,组织越城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理论集中培训在文理学院举行。顶着艳艳的烈日,六天的培训,紧紧围绕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来设置课表。冯恩洪、任雪明、方关军三位老师从“高效课堂、实效德育、专业引领”阐述;蔡少军、刘飞耀、金戈老师围绕“课标解读、文本细读、新诗心教”做了专业解读;沈江峰、刘春文、王招娟、茅娟美、阮海洋、鲁海英老师从“生活作文、微格训练、随笔“游戏”交流心得;朱伟平孟海明老师从“资源开发、评价改进、名著推进”等几方面展开讲座。聆听专家讲座,不仅帮助教师成长,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12月,越城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教学实践在袍江中学举行,有优质课展示及点评、讲座;导师开课互评、新课标测试,缤纷社团成果展。
“青教联”是一支新生力量。724-27带领初中语文“青教联”全体成员赴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作文教学暑期名师专题研修班”,会上不仅自己作了“微格作文”的成果交流,也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沈雪萍与郦永刚在沙龙上发言交流。4天中聆听了孙绍振、蔡明、曹勇军、张祖庆、袁源、高子阳等各位专家的讲座,有幸碰到了蔡可博士、刘立峰主编、金礼久博士、汤振纲教授,还有刘恩樵、丁卫军、、葛维春等专家,以及祝荣泉、梁增红、方西河、朱伟、王益民等名师,这次不仅见到了他们的风采,领略了他们的睿智,也分享了彼此的成果。偶遇同道梅花老师更是喜出望外,颇为感慨。
作为新教师的班主任,组织培训每年的新教师就成了例行的工作。9月,编辑2011学年的新教师成果《梦想在这里起飞》,记录每一个新教师成长研修的足迹。同时,搜集整理2012学年新教师的信息,调整培训计划,拟定选修菜单,布置各类作业,利用周末时间定期培训。
四、善待编者和作者读者的角色——教学相长引领教师成长促进自身发展
作为一个编者,运作着一本区教育杂志《学在越城》的采编工作,约稿、选稿、改稿、用稿,琐琐碎碎;调整栏目,完善版面,美编建议,揪心纠结;通稿整稿,还要考虑学科及校际用稿的平衡。封面的设计追求简洁大气睿智。从2010年负责创刊以来,已走过了两年半的岁月,杂志在磨合中逐渐定型并走向成熟,成为推动教师成长推介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个作者,立足课堂,关注课改热点,围绕主题积极研讨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轨迹。承蒙“语通”的赏识,有幸成为了《语文教学通讯B20121月的封面人物,刊登了封面人物特稿《在不断行走中砥砺》,掀开了2012年的创作序幕。在此也特别感谢中华语文网,将我的博由“新锐”荣升为“名师博客”,又在10月将我推为首页人物。2月,《“追寻古越文化的足迹”课题活动方案》获得了“纪念狄更斯诞辰200周年主题大赛”:“我们的时代”—— 教师课题方案大赛征文二等奖,获得的奖品是世博会英国馆的“种子”。
一年来,先后有30多篇课题成果、教学论文、案例、随笔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其中在《语文教学通讯B》《语文学习》《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月刊》《语文教学研究》《教学考试》等期刊发表论文12篇,其中《语文课标“评价建议”部分修订前后的对比》收入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2.10。期间,为《教学月刊》及各大报刊拟了几份中考模拟卷及各册的单元卷,同时参与多本书籍的撰稿采编。本人专著《初中语文读写教学探微》获得第二届教研工作三项评比专著类省二等奖。12月,完成了一个省级课题的结题,申报了浙江省浙江省第五届教研课题研究成果的评奖。
临近岁末,在命题的同时,忙中偷闲记录下自己的工作痕迹,暂时隐去了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的记忆,伴随着键盘的敲击,随着文字的呈现,2012年就这样渐行渐远,慢慢在文字间远离,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符号,最终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我的2012,却在此永生,不再是末日……

2012.12.27.2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9:54 , Processed in 0.1632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