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节选课文”教学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8 13:5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节选课文”教学的再思考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325007
(已刊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0期)

一、从一则教学案例说起

2011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彭晓、胡根林两位老师的文章《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下简称《择文》),文章以彭晓老师《社戏》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胡、彭两位老师集中探讨了“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问题。笔者阅后深受启发,但关乎“节选课文教学”的根本问题,笔者窃以为尚需进一步探讨。
1.彭晓老师《社戏》(节选)教学简述:彭老师先将《社戏》原文前十段关于看京戏的节略材料补发给学生,再将其与课文中看社戏内容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出作者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限依恋,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焦虑。按胡根林老师后文的点评来说,即“原来教学的重心在小说语言品读和人物分析上,这次的重心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这种对比手法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人生理想”。①
2.当下关于《社戏》(节选)通行的教学简述:笔者从网上搜集20多个关于《社戏》的教学案例,发现大多数教师将其教学内容定位为了解小说情节结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淳朴健康生活的向往。另外,人教版教科书关于该课的“课前导语”是“读这篇文章,你是否感受到其中表现出的盎然情趣?是否回想起你童年生活的某些片段?”而课文后面则有诸如“你对课文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之类的“研讨题”。很明显,编者的意图正如《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建议”所言:这篇文章主要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往事,教学时要以此为重点”,“可以学习本文为契机,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开展语文活动”。
通过上述两种不同教学内容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如下问题:
老师的教学是“教原著的教材”。用胡根林老师的话说,教的是“鲁迅的《社戏》”而不是教材的《社戏》,通过前十段补充的原文材料与节选课文的对比,试图让学生体会这篇小说“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遗憾中国乡村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浓厚的纯真的人情味道只能存在于飘渺的回忆和梦想之中”。②据彭老师教学实录来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刻的,体会的情感也是深沉的,甚至深沉中还有一丝无奈伤感。但有人不禁要问:这种“就原著教教材”的教法有必要吗?需要如此深的体验吗?对课文的过度诠释会不会让七年级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迷茫?
当下通行的《社戏》(节选)教学是“教编者的教材”。就笔者所看到的大多数案例及教参用书来看,基本上都是通过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事件描述,让学生感受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平桥村人的亲切淳朴。因此,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积极向上、充满了欢愉和向往。但是,就这种“就教材教教材”教法,也有人质疑:完全抛却原著,还是作家的作品吗?学生对原著“窥一斑而不知全豹”,会不会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形成语文学习的短视?
如此看来,不同的教材观,会导致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内容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就这篇《社戏》(节选)课文而言,到底该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是“就原著教教材”还是“就教材教教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或是干脆教师对课文文本再行开发?换而言之,“名著节选或原著改编”类的课文到底该怎么教,则成了一个令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明确“节选文”的“课文功能”

我们知道,当下“文选式”教材中的选文,事先也并非为语文教学量身定做的,在它进入教材之前,是传达一种事实、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文本。教材编者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可能对这些文本进行编辑处理,使之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凭借,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其俗称为“课文”。
其实,就“节选课文”而言,无论是“名著节选”、“原著改编”甚至是“名作本身”,当它入选成为教材的有机构成部分,其性质功能就已发生变化,此时的“节选文”已不再是原(著)作的一部分,而是融“作者倾向、编者意图和课标体现”为一体的独立的教学文本。这些教学文本的前身或许都以其原有文本价值而存在,但其进入教材后,凸显更多的是其教学功能,或曰“课文功能”。因而,从某种角度言之,所有的选文都是一种节选,节选的是其“课文功能”(教学功能),虽然它与其原有文本价值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作为名著名篇的一部分(甚至原著本身),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入选课文,也不管编定的课文如何多样化,关键还是看语文教师能否正确、充分地发挥其“课文”的教学功能。
然后,当下常见的情形是,不少教师对教材中“名著(篇)节选(改编)课文”不甚满意,或认为教材编写者对“节选课文”处理不到位,或现有资料解读无甚新意,于是深挖细掘变换角度想方设法弄出点新意来,(尤其表现在一些公开课、竞赛课上)。于是,教师“解读选文”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重新编排研制课文,(如上文彭老师补发删节的《社戏》原文前十段),这样,教师备课原本应将重心放在“备学生”(学情)上,现在变成了“备选文”(编课文)。一句话,本来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另起炉灶,重新开张。
其实,这点也正如《择文》中胡根林老师所言,“教师阅读过程不能等同于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的过程也不能等同于阅读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要从学生遇到的阅读问题着手”。③本来,语文教师是服务于具体情境中的学生,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在场的学情,并能提供切实的帮助。但现实却本末倒置,教师先从文本入手,再来引君入瓮。如此一来,既给语文教师自身带来莫大负担,也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复杂不确定性。
我们想说的是,理想情况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将教材专家建议的“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④我们当然不是在否认语文教师参与课程,必要时甚至可对课程内容有所创生,但这些参与创生应是基于学情的,即在“备学生”的基础上去完成“备选文”。
再以人教版《社戏》(节选)教学为例,选文是放在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学习对象是七年级(13-14岁)孩子,教材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美好童年回忆”的材料的学习,提升语文素养。从七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来看,学生与“迅哥儿”的童年贴近,应该是可共鸣的。但如果立足于鲁迅先生原文来教学,无论是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还是其学识积累,都是难以完成这篇5500字《社戏》的原文阅读的。其实,原文删去的前10段描写了在大都市北京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剧场里喧闹嘈杂,拥挤不堪;名角摆架子,久盼不出,令人失望;尤其是写一个胖绅士,目中无人,俗不可耐,对文章中的“我”显出鄙夷不屑的神色。因此,在第一部分最后,作者用了这样一段话来结束叙写: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冬冬蝗蝗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醒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⑤于是作者接下来才转到回忆童年时看到的社戏,也就是当下《社戏》(节选)课文的开头。另外,彭晓老师《社戏》(节选)教学中还提到从叙述学角度来研读文本。其实,就文体而言,节选课文《社戏》虽说是从鲁迅小说《社戏》中截取而出,也可贴上“小说”的标签(“人物”、“情节”和“环境”之类),但其更像写人记事的散文,即便归为“小说”,充其量也只能算“非典型性小说”,更谈不上《择文》所谓的从“叙述视角转换”的高度来解读课文。
综上所述,针对《社戏》(节选)的教学,无论是基于学情还是考虑到文体知识,教师都不可越俎代庖,过度解释。否则,任何一篇名著(篇)“节选课文” 都要还原名著本身,那教材编写也就失去了意义,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有可能进入一种虚无境地。

三、把握“节选课文”的教学特性

基于对“节选文”的“课文功能”的共识,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节选课文”的教学特性。当然,作为一种语文教材,“节选课文”与其他课文之间的共性是主要的、基本的,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另立门户。但“节选课文”毕竟是节选而来,这类课文势必与原作有着一定内在联系,构成了有别于其他课文的特殊性。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正视这种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这一点,《择文》中胡、彭两位老师略有论述,此处不赘述。笔者只想换一视角,就如何使用“节略内容”来谈“节选课文”的教学特性,下面就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加以阐释。

1、“节略内容”呈现要看需要

“节选课文”首先是一种教学文本。有人以原著整体性为由将“节选课文”称之为“断章”。其实对于一套系统的语文教材而言,此处所谓“断章”,已是系统教材的一个有机构件,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对于采用这套教材的教学者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则是“断章取义”,让学生把节选的内容当作独立的文本来读。读出“教材”之意。窃以为,这才是教学的底线。
再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社戏》(节选)为例。常态下普通教师备教,其主要精力应该花在:按教参所提供的参考建议解读课文;根据课文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最后依据文体特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而《择文》中胡根林老师认为上述这些做法是“脱离节略文字,孤立地教学节选课文,教的要么是教材编者的文章,要么是教师自己理解的文章,教的肯定不是作者的文章”。⑥其实此言差矣,无论是从人教版教材编者有意将《社戏》原文节略了前十段,还是节选课文前的导读系统、课后的作业系统,无不显示此处的《社戏》(节选)已成为七年级语文的一种教学文本,已不再是鲁迅先生原文《社戏》。至于执教者是否一定要补足略去文字,立足原文来教学《社戏》,那也应根据教学需要,视情况而定,而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补足。总而言之,“节略内容”在节选课文教学中是否需要呈现,关键不在于能否教出“作者的文章”,(事实上补足呈现了也不一定就能教出“作者的文章”),而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文本特点,甚至执教者素质等实际因素。若按《择文》说法,非得补足前十段才能教出“作者的”《社戏》,那教材不如干脆选用鲁迅小说完整版《社戏》,岂不省事!

2、“节略内容”呈现要选好点
如果节选课文内容(譬如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著所要表达的“特点”,教师可在恰当时机,适宜补充原著中相关内容,以此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我们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这是一篇没有注明“节选”的节选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5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其实是“节选”改编自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节选时编者改换了标题)。这篇小说的中译本全文有一万多字,但教材编者将其“节选”改编为四千多字的课文。课文中别里科夫死后,人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安葬仪式,面对原著十分精彩的描写,“节选课文”只保留了“我们都去送葬”一句话,随后一个破折号和另外的一些描述却被“节略”:
──那就是说,两个中学校和神学校的人,都去了。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在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老天爷也仿佛在对他表示敬意似的,他下葬的那天天色阴沉,下着雨;我们大家都穿了雨鞋,打了雨伞。……⑦
我们知道这篇“节选”课文针对古怪、孤僻的别里科夫,设计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生活“套子”。教学最后,在总结别里科夫“套子人生”时,教师择机将此段节略文字补上,学生豁然开朗:从原著节略部分中找回的那口“棺材”,不正是作者为别里科夫准备的最后一个“套子”?如此用来证明其落后守旧直至死心塌地,其讽刺深刻,显而易见;而当时“阴沉的天色”,又是一个最大的“套子”,它足以把故事里的“我们”完全笼罩其中,谁都无法逃避。教学及作品的最后都在暗示:一具“棺材”,宣告了专制制度卫道士的别里科夫的灭亡;而“天色阴沉”,正是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环境的艺术写照。我们说,教师如此选准时机节点,在最后总结全文时将小说结尾的这段节略文字补上,升华了教学,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真乃点睛之笔!

3、“节略内容”呈现要站对位

“站对位”的意思是:节略内容呈现目标要准确,目的要明确。如果节选课文内容仅是原著内容的一个侧面,或其所要表现主题与原著主题相距甚远,则务必要求教师有目的地补足相关节略部分,引导学生体会节选部分在原著中的位置与作用,从而反过来更好更深地理解“节选”课文内容。
当然,如上文所言,在具体呈现“节略内容”时,教师务必遵循择机对点原则,不可一开始就对课文主题进行主观的明确的定位。如上文彭晓老师执教《社戏》(节选),教学之始就补足节略的前十段,并将其作为一重要教学环节,就连胡根林老师在后文中也点评道:“我以为有教学过度之嫌。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先入为主,而对节略内容的细致分析,容易模糊教学重点。”⑧
其实在“节选”课文教学中,如彭老师这种做法不乏其例。譬如有教师在教读选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五)时,明确让学生围绕林冲“忍”的性格(《水浒》中林冲性格经典解读进行“按图索骥”式解读,于是,课堂上就有了这样的印证:林冲不将高太尉称为“泼贼”是“忍”,面对四面漏风的草料厅想“待雪晴了再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是“忍”,出门打酒“拿了钥匙”把门“拽”上还是“忍”。教师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使得学生的解读变成了“索引式”、“论证式”解读,学生眼里的人物性格都在已有的经典解读映射下,变成“万物皆备于我焉”的束缚。其实,林冲从一名声势显赫的禁军教头沦为流放囚徒,从对统治集团抱有幻想到幻想破灭,从一味忍让到奋起杀敌,其心路历程艰难曲折。在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大背景下,林冲最鲜明的性格当属逆来顺受,但林冲性格又是多重的,仅就节选部分而言,就有仁慈、刚烈、谨慎小心、幼稚天真、忍让懦弱。这些复杂的性格都统一到了这个经典人物的身上。
鉴于此,教师可先从节选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依据节选文本自由探究出林冲“仁慈、刚烈、谨慎小心”等复杂性格,让学生把读书思考的触角延伸到课文的方方面面,从而完成对节选课文全方位的解读。在学生交流读书成果时,教师再补足原著相关内容,抛出《水浒》中林冲“忍”之经典性格解读,让学生的个性解读与之碰撞,从而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强烈愿望,把语文教学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节选还是根据原著改编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都应依据教学目标、具体学情及文本特征,恰当地引导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另一方面、另一角度来认识审视原著;也可相机补充删改的内容,升华教学情境。当然,“节略内容”的呈现要有自己的边界,聚焦文本,潜心会文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⑥⑧彭晓、胡根林《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0期。
王荣生、李海林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鲁迅小说集《呐喊》(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契诃夫(著),诸逢佳、王敏(译)
套中人》(全译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5:18 , Processed in 0.1536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