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观察:教学再生资源如何有效利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09:4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堂观察:教学再生资源如何有效利用
牟   林
一、从一次“失败”的预设引起的思考
在一次COP教学研讨活动中,小何老师设计了一段生动的教学情境——请一名学生将一只鸡蛋放在手心用力捏,试试看能否把鸡蛋捏碎,由此引入压强的教学。毫无疑问,这段设计是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然而,课堂上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学生用的是双手,而不是单手,鸡蛋当然被捏得粉碎。
这个教学现象呈现三个特点:(1)非预设。小何老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学生用一只手捏,用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力的大小有关,还和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实际的教学超出了小何老师的设计预期。我们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非预设现象”。(2)冲击力。“非预设现象”通常发生在课堂内师生互动的情境中,会对课堂中的师生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的气氛或者进程。(3)有意义。“非预设现象”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我们把这种课堂内发生的“非预设”教育资源统称为课堂教学再生资源。
当然,课堂教学再生资源应该被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这就产生了三个需要研究的问题:(1)如何消弭“非预设现象”对课堂的冲击力;(2)如何识别在一种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非预设现象”就一定是一种有用的教学资源;(3)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再生资源。处理这种“非预设现象”考验的不是教师的理论性知识,而是实践性知识,更确切地说是经验厚度、机智水平和应变能力。

1.消弭冲击力
“非预设现象”首先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冲击,教师通常会表现出“惊愕”、“尴尬”和“无所适从”等情态,再由此产生对学生的冲击,出现课堂躁动。教师必须对此现象及时进行处置以消弭这种冲击力。
教师常用的消弭“非预设现象”冲击力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重复一次。教师坦诚的态度会安定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恢复平静。比如,小何老师再拿出一只鸡蛋,再强调一次规则:只允许用一只手,否则算违规。教师的情绪要尽量保持平静,教师坦然接受失败但不服输的倔强同样可以感染学生。
二是换一种情境。比如,小何老师可以平静地说:“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用针可以很容易刺穿布,用指头试试呢?行吗?”可以达到同“捏鸡蛋”一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乘机调整自己,再回过头问学生“刚才为什么把鸡蛋捏碎了呢?”学生回答“两只手捏力量大”,自然过渡到“力的效果大小”和“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三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给教师争取思考如何进一步处置的时间,也可以在学生的回答中受到启发或捕捉到新的机会。比如,小何老师可以亲切地问这个学生:“你是怎么把这个鸡蛋捏碎的?”学生回答:“我用两只手。”小何老师又问:“为什么用两只手?”学生一般都会说:“用一只手捏不碎。”这样就回到教师的预设情境中来了。也可以抛给其他学生,请他们来解释“捏碎鸡蛋”的原因。
在这三种方法中,应该是最后一种方法最好,因为教师已经巧妙把“非预设现象”转化成了课堂再生资源。

2.尽快判断“非预设现象”可否作为一种课堂再生资源
处置“非预设现象”的根本方法是能瞬间发现非预设现象中合理成份,及时将其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非预设现象”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再生资源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处置“非预设现象”和利用再生资源的知识。再次,教师要形成自己处置“非预设现象”的经验系统和利用再生资源提高课堂效益的行为能力。比如,小何老师如果抓住“学生先用一只手捏,再用两只手捏”的细节,就会挖掘“鸡蛋碎了”中隐藏的合理成份——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成正比,和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积成反比。这样,压强的概念就浮出水面。“鸡蛋被捏碎”就转化成求之不得的教育资源。

3.预先判断“非预设现象”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把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尽可能考虑周到,降低“非预设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将在课堂上发生的各种现象都容纳在预料之中,这样一来,处置“非预设现象”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如果我们判断出某“非预设现象”是一种教育资源,那就要在“有效利用”上做足文章,包括用电子白板来保证“有效性”。下面,我讲述一个自己教学中的案例。
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做着定时练习。我轻轻地打开了电脑,在白板备课系统上调出了相关资源。突然,“牟老师!这道题有问题啊!”我一边用手势安慰其他孩子,一边对发问的麟凯同学耳语:“你先做其他题目,待会儿再讨论这个问题,好吗?”教室归于安静。不一会儿,教学活动进入到讨论评议环节。我打开白板的资源库,请先做完题目的俊佚同学上来在白板上展示他的解题过程。孩子们有的紧皱眉头,有的窃窃私语……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我马上调出另一个图形,请麟凯同学只作一条关键的垂线,观察垂足的位置。他猛拍了一下脑门:“哇!我明白了!”我即刻追问:“明白什么了?”他指着图说出了他的理解:先前的图出了问题,使得垂线在半径上,其实应该在它的延长线上。我回头问大家:“还有疑惑吗?”教室里再次沉静下来。我又问:“俊佚同学,你的解题过程有修改吗?”他站起身走上讲台,把其中两个关键步骤作了修改,又给大家讲了修改的理由。我又问:“还需要老师重复一次吗?”“不用!”“这道题就此结束了?”“真的就此结束了吗?”这时有人悄悄地嘟囔着“向前走半步”——没错,这是我平时经常跟学生讲的一句话。我乘机重复:“对!向前走半步!”我接着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境界。‘就此结束’,说明你是作业的奴隶;‘向前走半步’,则说明你有不断超越自己的意识,你把作业当成了自己进步的阶梯,在试图驾驭作业。我们若善于‘向前走半步’,即便不能成为数学家至少高考也可以考个140来分吧!”同学们会心地笑了。“那么,这道题有没有‘走半步’的空间呢?”我在原图上挪出两个三角形,并用字母代替数,提示说:“请大家再重复一次俊佚同学刚才的解题过程。”很快有人得出了结果。我请其中一位在白板上书写结果,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余弦定理;如果这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定理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运用这个定理再算算题目中的半径。”学生自信地齐答“445”!到这里教学该结束了,可就在这时又有孩子举起了手:“老师,垂足的位置真的和扇形的中心角有关吗?”这时我从白板的“外部工具”栏中调出了几何画板,马上作图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情绪高昂。我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我们‘向前走半步’,一个有名的余弦定理就诞生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数学知识虽抽象严谨但并不神秘。我们只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仅可以学好数学,还可以创造数学!”
在这个案例中,我运用了交互白板的“资源库”、“几何图形”、“外部工具(几何画板)”、“标注”、“挪动”和“书写”等功能,用以协助处理“非预设现象”,使之变成一种我所期望的教学资源,而且其“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两次都以赞赏的肢体语言示意学生,这就消弭了“非预设现象”引起的课堂躁动。同时,采取明暗两条线交织的教学策略。一条明线就是数学内在的逻辑路线,一条暗线是学习方法路线。本例中,明线是由一道数学题的答案和图形之间的不吻合产生的矛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问题,导出余弦定理。一条暗线就是“向前走半步”学习策略的运用,让学生体验它所产生的奇效,同时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探究方法、发现方法融于其中。

本研究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资助完成。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华西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12:18 , Processed in 0.0951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