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此优秀的教材封面怎容许被糟蹋!?——驳“小学课本封面被植入医院广告”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5 07: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此优秀的教材封面怎容许被糟蹋!?——驳“小学课本封面被植入医院广告”说
凤凰母语
“博爱”居然成了“广告”?看着这个题目让人在哑然失笑的同时,倍感痛心。常识的缺乏,怎会沦落到如此的境地?

看看这个封面,孩子手捧鲜花献给护士阿姨,在博爱的艺术化背景中,弘扬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的健康发展基于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今天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儿童的成长,教他们学会爱,爱父母、爱朋友、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中国的明天才有希望。博爱,是整个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她并非是个人的专利,她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每一个人的联合体。
可以说这幅图歌颂的是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护士长叶欣,但更可以说,它歌颂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在一个世俗化、功利化的环境中,护士职业的崇高感逐渐丧失,也日益被边缘化。教材如此设计的封面,就是要正面宣扬护士这个奉献的群体,画面中阳光、绿叶、鲜花、孩子、护士阿姨,朝气蓬勃,充满了儿童气息,是一副不可多得的教材封面。与所谓的植入、所谓的广告,完全属于两个世界。
以上是教育的常识。发出质疑的论者还没有经济的常识和思想的常识。一个以妇科和男科为治疗对象的医院需要将广告放在小学生的课本上吗?照这样的逻辑,“新闻联播”每天涉及的人名、地名、企业名众多,难道也都被植入了吗?不管谁用了博爱之名,博爱本身具有人类性,难道每个用到博爱的地方都是广告?
更重要的是,如此的胡言乱语完全在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让人扼腕。有句话叫“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心理不健康的人看见艺术品也会误认为是色情。你有自己卑鄙的自由,但没有怂恿社会跟你一起卑鄙的权利!
对于广大不了解情况的网友发表的言论,我们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对于少数具有一定影响的媒体,推波助澜,黑白颠倒,我们坚决抗议!因为,媒体本不该成为暴力!
无奈,因为这实在是个可笑的问题。愤慨,因为常识在今天,本不该属于奢侈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6 10:32 , Processed in 0.2299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