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寓公”刘正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9 20: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寓公”刘正成
——寄语刘正成“江山寻绎”书法展

文【朱中原】

“书法寓公”的想法其实是我很早就对刘正成先生的一个评价,只不过没有明确说出来而已。某天,我在和旅居北美的华人艺术家石甫先生聊天时,突然蹦出了这句话。石甫先生猛然一惊:妙哉妙哉!没有比这个称呼更准确生动的了。
之所以称刘正成为“书法寓公”,其实是缘于书法权力的作祟。刘正成在入京的将近三十年中,经历了书法权力的起起伏伏,由边缘进入权力核心,再由权力核心退居边缘,遂不问政事。其实也不是真的不问政事,而是站在边缘问政。这跟当年的陈独秀、张国焘在权力消解之后,寓居一隅看时局变化颇有相似之处。
我一直认为,刘正成先生是够资格做一个个案研究的。对于当代书坛中的任何一个人,我认为一味的吹捧和一味的批评,都没有任何意义!当代文学界有个案研究,美术界有个案研究,唯独书法界,没有个案研究。其实书法界不缺评论,但这些评论,大都流于简单的吹捧。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书法家和批评家都没有这个意识。书法家虽然欢迎个案研究,但是一般都只欢迎对自己的个案研究,而不欢迎对别人的个案研究。所以,冷不丁地冒出一个个案研究出来,怕会被人嘲笑。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成熟的研究环境,机构不支持,批评家和研究者没饭可吃。所以只能说点好听话。我们总不能让书法家拼命地写字卖字,让做学问的饿死穷死累死吧?关于当代书家个案研究,刘正成其实也是最早的觉悟者和倡导者之一。只可惜,这些设想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便已下野,成为了“书法寓公”。再后来,连他的文章都不准在平面媒体发了。但是文学界就不同了。很多文学家就养活了一大批评论家。我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贾平凹研究(当然贾没能养活我,倒是养活了其他人)。
刘是当今文化界难得的巴蜀奇才。我认为当代四川文化界,若论才学的造诣与全面性,唯流沙河、魏明伦、刘正成三足而立。其中,刘的才华又兼跨文学、书法和戏剧。除此之外,尚有冉云飞、廖亦武、余杰等。若论思想的前沿性,后三者似有过之,但论综合文化学养,后三者似不及前三者。前三者中,流沙河早已远离文坛、远离权利场,刘和魏其实多少还有点恋栈之意。当然,老马恋栈又识途,未尝不可,只是这栈中并不都是好吃的粮草。魏明伦和我都是内江人,刘正成老家是合川人,这两个地方都带点巴文化的那种奇诡,又有蜀文化的狂狷,有叛逆性的思维。所以,刘做事为人,自然是非同一般。
刘身上的才华大多是天赋使然,当然,后天的环境与遭际,使他这种才华表现得更为突出,所谓“不平则鸣”嘛。刘的人生际遇,有点韩愈、柳宗元的结合。柳宗元少年多才,全是顺境,但中年以后,就基本是厄运,韩愈与柳宗元恰好相反,尽管满腹经纶,但中年以前一直不顺,韩愈的出头,甚至是中年以后的事了。在文章上,刘比较推崇韩愈。大气磅礴,不加雕饰,一派清峻之风,我想,这与他们气质、遭际的仿佛是有相通之处的。刘作为一个“三无”人员(无学历、无资历、无背景),由川入京,应当算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幸运中又处处潜藏着危机。他的性格与命运与历史,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他的历史小说《地狱变相图》中所描述的主人公的命运,在二十年后,却奇怪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这难道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渊薮?当然,比起当年的韩柳苏来,刘的遭际或许还不够。
其实光就书法而言,我认为恰恰是下台之后,他的书法进步了,他的艺术风格更为鲜明,线条更为恣肆爽劲,笔墨更为淋漓酣畅,他的书法与他的为人、为文一样,奇诡、狂狷、锋芒毕露,杀纸声声,他的大草,多呈锐角型,笔画尖利、峭拔,这与其性格如出一辙。如果要说书如其人,恐怕这是最好的体现。王铎用中锋行笔写狂草,刘正成偏用偏锋写狂草,其他任何书家恐怕是不敢这样做的。你要这样写,就成了大败笔,非俗即恶。但刘将这种偏激发挥到了极致,且能化野逸于文雅。所以,很多人搞不懂他的用笔,一般人也无缘看到他到底是如何用笔的。这与他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又正相合。
总的来说,刘应当算是当代书法艺术与学术的双重启蒙者之一。刘主持的中青展,尽管现在看来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书法从原有的书斋走向公共社会,刘是其中的始作俑者之一。还有,刘正成、王镛、沃兴华等,通过中青展这个平台,将原有的经典书风向民间书风拓展,我认为这是一大贡献。它拓宽了书法的审美表现。刘的很多小行楷,其实就是直接吸取的敦煌写经,但他的写经书法又参用了不少北碑的笔意,用北碑的笔意写经卷,这还是很少见的。很多没见过敦煌书法的人,可能连刘正成书法从哪里来都未必知道。
关于刘的学术思想,我想有几个概括:一是他将考古学引入书法研究,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书法研究上得到了承传和开新。这在他并不算多的书法论文中时有体现。这比一般的文献学研究又进了一步,所以,刘往往与考古学界的同仁有着密切的交往。二是刘先生其实对简牍学、甲骨学、敦煌学也用心颇多。刘不常写隶书,但我于他的隶书却情有独钟,现在人写隶书都追求东汉末八分书的浑朴高古,鄙夷曹全碑,但刘的隶书却基于曹全碑的温婉秀丽,又加入了简牍帛书的率意,他能将野逸与雅致结合,造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美学景观。这与他倾心于简牍学必然有关!他还注重用科学研究引入艺术学研究,这从他与朱清时校长的对话即可看出。三是刘在书法史研究中,贯穿了他一贯的书法史料学立场,在《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中,他将书法家进行历史时空的定位,并通过这种定位,对书法史进行还原。中国历来不缺“史官”文化,但是《中国书法全集》,却是民间修史,摆脱了很多行政化的束缚。另外,刘还试图与陈振濂等人一起,构架起书法学的框架,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
是次展览的意义不言而喻。因为他将他的书法建构在历史的时间与空间中,还原了书法艺术的本来面目。古今中外的任何经典文艺作品,都是建立在历史时空基础之上的。这比起时下很多所谓的走穴、采风、笔会所产生的粗糙之作,不可相提并论。我认为刘此次的展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自作诗文还是相对嫌少,如能多些,则当更佳。刘的古文功底在当今书界,当属上乘,但他似乎吝于自作诗词,也许是他太忙了,也许是他不爱显摆的缘故吧。
这个声势浩大的展览,应当算是刘先生六十年生涯的一次历史总结和回顾吧,带着很强烈的巴蜀文人由川入京的个人情怀,而这种个人情怀,又融入到了社会与历史情怀当中去。所以,这个展览,和一般意义上的个展是不同的。除了总结和回顾,我相信他还有很多感慨,他的这种感慨,也许在同为由川入京的我身上,亦有相似的体现。
除此之外,我认为刘先生还应当有更为全面深刻的反思。其实整个书坛对刘先生还是非常尊重的,他的才华也得到了足够广泛的认可。这很不容易。在当代书法史上,刘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认为,当代书法,应该感谢刘正成,而刘正成也应该感谢当代书法。这是一个历史的际遇。谁离了谁都不行!作为一个当代书坛的风云人物,刘的反思,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表征着当代书坛的反思。
一点拙见,尚望刘先生及方家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20:13 , Processed in 0.0742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