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研究的关键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0 12:2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研究的关键词

吴双



我多次听刘老师的讲座,也看他的书,他的每一本书我都收藏。

刘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曾经说: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是否达到了“入门”的水平,就看他是否找到了他自己的关键词。按我的理解,刘老师的每一本书的书名,就是他的学术研究的关键词。

刘老师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行动研究”或“校本行动研究”。他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行动研究的史与思》。后来,他把博士学位论文扩展为一本厚厚的书,书名是《校本行动研究》。这几年,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如果打算做研究,就会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中国内地如此,香港和台湾也如此。

刘老师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校本教学研究”或“校本教研”。他的第二本书就是《校本教学研究》。我曾经在baidu和google搜索引擎中搜索过“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教研”,搜索的结果是:有关“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词条“铺天盖地”地出现。我自己也在做“校本教研”。这几年,我身边的同事也经常谈起“校本教研”。这说明,这个词语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就在中小学老师和校长们热情地谈论“校本教研”的时候,刘老师开始提倡“教育叙事研究”。

刘老师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教育叙事研究”或“叙事教育学”。他做过一个博客,博客名就是“教育叙事研究”。后来,他转移了博客地址,到新浪网站继续做博客,他的新博客是“教育现象学与教育叙事研究”。我在广州和深圳听过他做过“教育叙事研究”的专题讲座。他在全国各地讲“教育叙事研究”和“叙事教育学”。全国各地都在讨论教育叙事研究。不过,刘老师说,在中国最早提倡“教育叙事研究”的人不是他,是上海的丁钢教授。刘老师不仅提倡中小学老师做“教育叙事研究”,他也把“教育叙事研究”当做“实证研究”。他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改掉中国教育研究的空发议论、不讲事实、不讲证据的坏毛病的一个新希望。他不仅提倡“教育叙事研究”,他自己也做“教育叙事研究”。他主编过一套丛书,丛书名就叫“教育叙事”。在那套书中,他自己撰写了《教育自传》。他说,在他所出版的所有的书中,他最喜欢他的《教育自传》。他把这本书送给我,也送给很多其他的朋友。我喜欢那本书:黑色的封面,黑色的幽默。他说他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

刘老师的第四个关键词是“实证研究”或“教育研究方法”。他曾经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是“校本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他开始讲“教育研究方法”。他讲教育研究方法时,反复提倡“教育实证研究”,他把“实证研究”当作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核心追求。他说,他平生最恨的事情就是看那些口号式的、对策式的学位论文。我亲眼看过他给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选题有价值,但论证软弱无力,只有凭空想象的假设,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论文显示作者缺乏学术规范的训练,建议暂不参加论文答辩。”

刘老师的第五个关键词是“有效教学”。他认为教育研究的“方法”必须有教育的“眼光”。仅仅只有“教育研究方法”的训练而没有“什么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是好老师”的眼光,也还是无法做研究。因此,他的讲座主题常常是“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或“促进有效教学的校本教研”。他曾经和他的高师妹合著过《有效教学论》。他借用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词语经过他重新解释,变成了丰富、时尚、进步的有效教学观念。这符合他追求的“日常词语陌生化”的效果。他讲有效教学的时候,讲到最后,就只讲“解惑”:让学生自己尝试错误,教师不要好为人师。等学生有困惑了,教师再去指点学生。他称之为“自学辅导”、“学生自治”。

刘老师的第六个关键词是“教师专业成长”。这是他对“什么是一个好老师”、“什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系列思考。我看过他给教育部远程教师研修班做的“教师成长”的讲座。我从来没想过教育讲座可以像他那样洋洋洒洒、嬉笑怒骂地展开。后来他把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为书稿,书名是《教师专业成长》。

刘老师的第七个关键词是“身体教育学”。我看过他的有关身体教育学的文章,但书好像还没出版。每次听他讲课,无论什么课,他必转弯抹角地讲他的“身体教育学”。他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地抬高人性而贬低动物。在他看来,人需要向动物学习,既学智慧的直观,也学身体的野性 。他说:“人和动物没什么本质差别,即使有,目前为止人们所找到的差别都不是本质差别。”又说“人和人的差别远远大于人和动物的差别”。这些离经叛道的发言让部分人欢喜、部分人愤怒,还有部分人莫名其妙。

刘老师的第八个关键词是“教育现象学”。他说他正在写有关“教育现象学”的书稿,估计一年或两年内就可以出版。我听过他两次讲“教育现象学”。他说,他之所以提倡“教育现象学”,也还是希望人能够放下虚张声势的傲慢,恢复原始人的、动物的“直观”、“直觉”能力。

不知道刘老师出版《身体教育学》、《教育现象学》之后,他的下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我曾经问过他,他说:暂时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2 23:41 , Processed in 0.0774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