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喜欢戏曲 文/天堂草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9 13: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喜欢戏曲



          我喜欢戏曲,不是说我懂,更不是说我是某一种戏的戏迷,其实很多剧种我还分不清楚,很多派别更是听不出来。只是喜欢感兴趣而已。小时候,在我们这个地方,每到节日或者有办喜事的,特别到每年正月就会在某个村的晒谷场搭上戏台,不分白昼的唱上十天半月甚至于一个多月的戏。我现在还清晰地记着,一到那时我奶奶早早的吃了饭,搬上一把椅子牵着我,急匆匆的就赶往戏场,尽管有时极不愿意,也跟不上奶奶的脚步,奶奶就大声的呵斥我,时不时屁股上还挨上她的两巴掌,可怜兮兮的。我当时总想,那站在戏台上穿着花衣涂着大花脸叽呀呀哼着的人有什么好看的?不过那时白天唱的都是楚剧,如《四下河南》、《乌金记》… … 晚上唱的是皮影戏,就是《薛刚反唐》、《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等一些武戏。在家里,爸爸是个京剧迷,时不时就哼上两句,大慨是看多了,耳听目染,也慢慢的喜欢上了。
           我最喜欢的是京剧了,也最喜欢听梅派的《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像《贵妃醉酒》虽然剧情十分简单,仅仅表现贵妃失宠的借酒消愁的过程,却通过一招一式,唱念做舞,表达贵妃之怨,怨之至不是嚎啕大哭,而是在高贵雍容下唱出满怀凄切,哀怨动听。而《霸王别姬》是最能体现梅派特色的戏,霸王被汉军因于垓下,妃子虞姬为其歌舞以谴消闷,而后以剑自刎。霸王悲痛异常,在突围无望时,亦自刎于乌江,全剧充满英雄末路的悲哀。现在一有空我还在网上听上这二段。像豫剧《朝阳沟》、《花木兰》,越剧《宝玉哭灵》、《十八相送》等我同样喜欢,在我周围,和我年龄相当的好像没有一个喜欢戏曲的,以致于在一次聚会中还被好友调侃了一番,他〔她〕们说我像老年人样,赶不上时代潮流,就一句话,老土。如今,露天电影呀,看戏呀,基本都没有了,有时挺怀念儿时看戏的感觉,但时光流逝,往事一去不复返,虽然有点惆怅,但我知道,这就是人生,像河流一样,总是滚滚向前,却不能回头。
            还有一些地方剧种也不错,我喜欢的有: 苏州评弹、河北梆子、京韵大鼓这三种,像评弹,是门艺术,它是江浙一带的地方剧种,很多人认为,评弹只适合那些退了休的闲在家里没事干的老年人打发时间,而现在的年轻人也基本上不会喜欢,他们只喜欢摇滚的张扬的音乐,或许他们认为评弹是青衫长褂,只是三弦琵琶,但谁又知青衫长褂背后的历史,谁又懂琵琶声中暗藏的伤痛?谁又了解朱唇中娓娓道来的世事人情?人们说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不敢说自己现在情操如何,但起码我能体会到在听评弹时,心情很舒畅,有种超然,让我忘记日常的烦恼和琐碎之事,那种沉醉与听流行歌曲的沉醉截然不同。这也受儿时看过的一部电影所感染吧!那时跟着爸妈第一次到电影院看电影,片名叫《梅花巾》,我还不能理会其中的剧情,只是被片中女主人公红梅在书场上演唱的评弹《梅花巾》所感动,这些年来也一直喜欢,喜欢听苏州寒山寺旁的枫桥边和街上茶社里传来的缓缓地琵琶声… …〔一些电影电视剧里有这种怡然之声〕。
              我总会有“曲终人散”的伤感,一个人时,我总在想,现在当人们为一切疯狂时,喜欢互联网,电视、大片,是否还会有多少人,像我这个年龄和我一样感受梨园艺术和聆听评弹背后的那一缕淡淡的哀伤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6 06:16 , Processed in 0.0753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