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艺术魅力,还是文风不正──谈《散文的艺术魅力》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1 09:2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艺术魅力,还是文风不正──谈《散文的艺术魅力》的“艺术”

朱龙云  
       人教社高中教科书语文第三册(必修本)上的《散文的艺术魅力》(以下简称《魅力》)是篇散文艺术专论。按理,选入教材的专论散文艺术的文章,自身也应该是篇艺术性高的美文佳作。可是,耐着性子读完这篇四千多字的长文,我不由得想起嘲讽那些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的笔杆子们的一个笑话:他们总爱把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这是一堆萝卜丝”的话写成“此乃若干萝卜丝的组合也。”我觉得《魅力》是典型的“此乃若干萝卜丝的组合也”。
《魅力》除开头语外,共分三个部分。非常费力地读完之后,反复琢磨,我才明白,它的第一部分是讲散文的内容小中见大,丰富深遽,而它的小标题却是“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的惊喜”;第二部分是讲散文情感真切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它的标题却是“心灵共鸣的快感”;第三部分是讲散文语言应自然、清新和优美,标题却是“天籁之美,引人入胜”。

下面仅将第一部分的观点、思路和语言辨析一下,看看这篇《散文的艺术魅力》是怎样的一盘乏味的萝卜丝。

在这部分中作者先后举了郑板桥的《潍县暑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贾平凹的《丑石》五篇散文来论述“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的惊喜”。所谓“平凡处所”大概就是《魅力》开头说的“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想”,这五篇散文取材也确是如此。但“极乐世界”就令人莫名其妙了。《魅力》中的“极乐世界”既不是辞书里诠释的和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极乐世界”,也不是《魅力》开头说的那种“读散文佳作时的快感与美感”。那快感与美感,第二部分“心灵的快感”和第三部分“天籁之美,引人入胜”各有专论,第一部分几乎没有涉及。仔细揣摹,《魅力》中的“极乐世界”竟是指散文佳作丰富深遽的内容,是指散文家描绘或创设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说:散文“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深遽的极乐世界;“散文家这位魔术师,凭靠的并不是什么点金术,而是有伶俐的耳目,有沉着的心思,使他独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而洞察其中的真谛和生命,并从仪态错综中发现事物向复杂、隐曲而又独特的联系点,从而打通了由平凡处所通向极乐世界的幽遽的大门,同时也就把我们读者带入其中,出其不意地领略到那里的无限风光。”这些话无一不是在说散文的内容和散文作者的写作本领,这些话也似乎无异在说:郑板桥等人的五篇散文佳作无论内容有什么不同,写作手法有什么差异,它们都能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极乐世界”,让读者“领略到那里的无限风光”。

但是,读者看到《五月卅一日急雨中》那“雨洗的街道,巡捕的手枪,带着不同表情的脸”,会觉得这是到了“极乐世界”吗?课本中的《魅力》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门槛》,《魅力》后的《灯下漫笔》、《灯》、《巴尔扎克葬词》,它们都是散文佳作,但有哪一篇所写的内容及其作者所描绘或创设的境界,读者看了后会觉得是到了“极乐世界”?难道《门槛》中的门槛后那个“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的大楼深处,或者《巴尔扎克葬词》中的坟墓,散文家这些魔术师们,都能象耍魔术一样,把它们变成读者的“极乐世界”?我们语文教师平日只对学生讲散文能描写和反映大千世界,散文佳作能把读者引入各自的艺术境界和思想境界,《魅力》却教我们教读任何散文佳作都要把学生带入极乐世界,我想,这大概没有任何一个语文老师可以胜任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散文描写和反映的都是极乐世界。

  除散文佳作都能引人走进极乐世界的观点叫人难以认同外,《魅力》的思路也让人奇怪。例如,第一段“而那郊野路旁的一枝野花,却又使你凝目遐思,因为它使你感觉到大地的温馨。”此句无转折之意,用“却又”干什么?凝目遐思才会感受到大地的温馨,难道感受到温馨后才去凝目遐思?用“因为”岂不把目、思与感受的因果关系颠倒了?而第二段中用的两个“如同”的比喻,却又把主体喻体颠倒了。作者本意是说读郑板桥的《潍县暑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从书中写的树声,鸟语里,聆听到了妙理,领悟到了哲理,却写成“从树声、鸟语里,聆听到宇宙妙理,如同读郑板桥的《潍县暑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读了后又再“领悟到‘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的哲理”。简言之,作者把“读──从读中聆听──领悟”写成“从自然界聆听──如同读──领悟”。同样,作者本意是读《愚溪诗序》,从序中描写的溪水里绿潭清溪边明心见性,却写成是“在绿潭清溪边明心见性,如同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作者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谈散文的艺术魅力,而是在谈自己听树声、鸟声、看清溪绿潭的感受,这感受如同读散文。又如“总之,散文的作者,常常是从一物之微,而触动人生的大题目,犹似潺潺的山溪,蜿蜒流入大海”,这个比喻句本体“一物之微,而触动人生的大题目”说的是以小见大,而喻体“潺潺山溪,蜿蜒流入大海”说的是小归于大,它们之间没有相似点,这怎能构成“犹似”的比喻呢?

从语言上看,《魅力》中还有不少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叫人捉摸不透,如“或者在‘一缕感思’、‘一丝冥想’里,咀嚼出人生的甘苦,你看,我们从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里,不是可以分享到她对现实人生的深味咀嚼吗?”是谁在哪里咀嚼?是散文作者在感思冥想里咀嚼,还是读者在对散文中的感思冥想咀嚼?从句中“分享……咀嚼”的话中推测,抑或是作者和读者在共同咀嚼?而从“你从那溪流水里,分明看到”和“你看”等话去推想,似乎咀嚼的只是读者。总之,我反复咀嚼,却咀嚼不出谁在咀嚼,我更不明白“分享”“咀嚼”,是怎样咀嚼,怎样分享。咀嚼物可以让人分享,咀嚼是一种动作行为,他人怎能分享?又如上文引述的“洞察其(事物)中的真谛和生命”,“仪态错综”等,也很令人费解,难解。因为事物中的“事”没有生命,“仪态”难以错综。并且,其中的“散文家这位魔术师,凭靠的并不是什么‘点金术’,而是‘有伶俐的耳目,有沉着的心思’,使他独独能够……”是个明显的病句,应该把“使”删去,或者在“使”前加个“这”,指代“伶俐的耳目……心思”,以此作“使”的主语。否则,“散文家这位魔术师……使他(散文家自己)独独能够……”的话意显然与作者的本意相悖。

  以上仅就《魅力》的第一部分的观点、思路、语言谈了我的看法。我反复思考着:作者为什么要将因果关系、主客关系等颠倒着写?用语为什么要那样不规范,那样怪?是否作者在身体力行实践和提倡某种艺术魅力?是否这就是“天籁之美”?这样才能使读者有“心灵共鸣的快感”?就能“引人入胜”?就能使读者有“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的惊喜”?但我怎么也体味不出什么快感,怎么也惊喜不出来,我总觉得像《散文的艺术魅力》那种写法不是艺术魅力,而是文风不正,比“此乃若干萝卜丝的组合也”更令人反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3:35 , Processed in 0.0790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