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像是一棵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8 15: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像是一棵草     
          朱以撒

    不可理喻——通常我们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生活现象都如此说,因为它超出了常规的经验范围,使我们无从参照,只是奇怪。
    如果不是亲历,我也很难相信。
    有一个人到上海,《文汇报》的朋友托他带一本台历给我,新年快到了嘛。回来后居然找不到我,就收藏起来,直到六、七年后相遇,他才郑重地交给我。台历固然精美,却最经不起时间的推移,早已成为一迭废纸。
    冬日到厦门参加一个活动,被一个陌生人叫住了。他说十年前到广西,一位同道托他带一封信给我。回来后一直怕打搅我,直到今日自然相遇。他打算回家把信 取来给我。
    我叫住他——免了。十年飞度,此时还说这个作甚。
    如此思维举止都超出我的预料,不知他们在其他方面,是否也如此离奇。
    每个人都需要有特点。常年据于讲台言说艺术,总是希望门生手下能流露差异,他们是些痴迷艺术的人才,而不是一般的墨客。墨客只是泛泛地爱好而已,没有太多的想法。在我看来,一般人能把一个汉字写到四平八稳就谢天谢地了,毋须寄予太大的希望。专门人才不一样,最终是要脱胎换骨的。这使他们格外辛苦,终日在画室里悬腕挥洒,成刀的宣纸进来,不久已是废纸三千。锐利的笔锋渐渐失去锋芒,舍不得从窗口丢出,又插回古朴的笔筒里。每个人下的功夫相近,走的路又如此相异,以至于师兄师弟,笔下春兰秋菊,各见素艳了。如果几个人笔下都如出一辙,那只能说我施教无能。天性,只有鲜活才可以言说可爱,如决堤漫岸之流,捉摸无定之风,卷舒任意之云,它们对于人的暗示就是恣性,这是一个很扇动的词汇,其中也就包含着放开给个人带来的快意。
    有一些物种,用肉眼视之非常酷似,甚至就无法分辨差异而视为同类,使人感到区分能力的不足,此时,只能动用时间,存以耐心,才能分辨真伪。每一粒坚硬的种子进入湿润的土壤里,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历程,顶出土面去掉芽鞘,已经有些微不同了。而在后来的生长中,差异越发拉开,藤须、花朵、果实,已全然不同形、不同色、不同味。由于各自得到了充分的展露,也就朝着截然不同的走向。此时,就是眼力不济的人,也绝对不会有闪失,一切都敞开澄明,没有了遮蔽。
    在南方住久了,喜欢南方的湿润,这多半是由南方大量的瓜果那丰盈的汁水带来的情感。当我在几个场合里表示自己对于瓜果的喜爱后,现在送我瓜果者多了起来。甚至,有人就拎了个剑戟突出的榴梿,或者,让我联想起乳汁的木瓜,这是多么丰盈的体态。从原生态的果实来说,没有两种形态相似、气味相似。目击时生出不同美感,芙蕖的通透,波罗蜜的古厚,莲雾的巧丽,洋桃的诡异,总是会看上几天,然后动手。一个品种在未被改造时,可能是个小核大汁涩,却是最能体现这个品种的真实的。后来渐渐被改造,看上去越发符合人的口感了。人的行为就是如此,似乎不改变这些果实的滋味,能力就得不到体现。可是,在咀嚼中,口感告诉我们,果实之间的串味也明显起来,都朝着甜蜜、多汁的方向发展,果实内在的酸、涩、苦几般滋味已经消失,没有这些本质之味,个性也就难以言说有多么独特。
    小的时候在家写毛笔字,遇上有人找父母说事,总会信口夸上几句:啊,啊,这孩子字写得好啊。当时听了着实高兴。直到一个人会察言观色从话中听话时,才知道这廉价的夸奖纯乎哄小孩子,毫无价值可言。现在我有时应付别人,也是如此,说:啊,啊,写得不错。在我看来,这只是言说皮毛,不往深处走。我喜欢别人读了我的作品后是这么说的:“你写得很有个性”,接下来又补了一句:“有点怪哦。”能如此言说,算是洞穿了一些内幕。如果我到了这个年龄,笔下还毫无个性可言,实在是枉费年月。至于形成的个性是高雅还是质朴,我就不再去追问。就像每个人的容颜形体,秉承家族之遗传,或妍或丑,都是有出处的,都应该珍惜。那种跑进美容院,换一张与家族遗传毫不相干的脸,我一直觉得遗憾。不过没用,她的后代还是酷似她换脸之前。
    在北方有一条昏黄的老街,由于气味而被我记取。两边屋檐伸得很下来,光线进入有限,也就终日黯淡。又缘于几家中草药铺相间着张开,整条街就流窜着植物的不同气味。许多翻开的小布口袋坐在架子上,里边满是草药,或裁成片的,或截成段的,也有一些研成细碎的。大凡药材,浑身上下充满了独特的气味,甚至呛动你的鼻翼。若说其名,就像是邻家小院的那些整日爬墙上树的小子大丫——秦瓜、杜兰、石蕊、秦荻藜、胡燕脂,似乎顺口一叫就会应答。从进出这些草药铺的人的表情来揣测,镇上的人还是心存信任的。这些汲自然之气而长的寻常之物,完全是一个无人参与的过程,渐渐长大。把病体交给草药,耐心是需要具备的,熬了喝,喝了再熬,一帖复一帖,就像一株草的生长,药效也是在慢中显露出来。许多具有不同效果的草药汇在一起,拧成一股扭转病象的力量,同时又不伤到体内的健康部分。人和植物相互印证着——如同植物的人生,或者如同人生的植物。被这条老街的气味引导着,前面就是田野或者山岭。
    雷同让我们面无表情,差异引起我们的好奇,寻绎它的缘由。想想再过几年,老街的草药味将被脂粉气息代替,不由得多嗅一嗅,俯下身扒拉一下,让手指尖沾上,缥缈走远。
    保持天性,尤其保持自身良好的天性,不使其俗常或古怪离奇,说起来是不易之事。就像许多的药草,脱离了山居野生以后,模样依旧,药性的勃发却难以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5 17:25 , Processed in 0.0753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