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眼中的于永正(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0 09:3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眼中的于永正(一)
(在江苏徐州“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演讲)

李振村

    来到徐州,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因为在当下小学语文界很有影响的几位名家,都生活在徐州,比如于永正,比如张庆,比如高林生,比如徐善俊,这样一批人物,不但把一个地域的母语教育推向一个很高的境界,而且影响和带起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团队,形成了独特的徐州小语景观。这次徐州举办这样一场“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说说我对这次会议标题的一点看法。“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把研讨会定位在研讨于永正的教学方法上,我感觉,这样是降低了这次会议的品位,降低了我们学习大师的立意。我们的关注点不应停留在大师的教学方法上,而应升华到艺术的层面,所以,我建议,这次会议应当定位为:于永正教学艺术研讨会!

    被邀请参加这样一个会议,而且受命要解读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我的压力是很大的,虽然我听过于老师无数节课,虽然我从1984年就跟于老师成了好朋友因此对他相知甚多,虽然我拜读过或者说直接编辑过于老师的许多文章,但,要把一位名师四十余年探索形成的教学艺术归纳提炼出来,要研究一位名师四十余年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这是一个堪称浩大的工程,这决不是一个人、一次会议所能够完成的。下面我仅就自己最近几年的听课所得,谈谈我对于老师的观察和认识。因为这种认识是从我个人的视角出发的,是我个人的所见所思,所以题目就是——“我眼中的于永正”。



本色于永正

    现在的中国小学语文界,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活跃、最繁荣、最热闹的时期,流派纷呈,名师迭出,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实验如雨后春笋,可以说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令人目眩的繁华景观里,却有一道朴素的风景,这道风景没有万花争俏的艳丽,没有高楼林立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热闹——它是一片沉默的土地,那样的低调,那样的朴实,但它又是那样的广袤,那样的肥沃,那样的坚实——它就是于永正的语文教育艺术!

    因此,我评价于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像土地一样朴实和宽厚!苏州第十中学柳校长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我借用这句话概括本色于永正教学艺术的特点,那就是“质朴天然、真水无香、倾听天籁”。

    为什么说本色于永正呢?难道现在的语文不本色吗?是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很难看到本色。它涂脂抹粉,它描眉画眼,它精心装扮,它忸怩作态,它在变得越来越时尚漂亮的同时,也离自己的本色越来越远。我有个感觉,我们的小学语文公开课,大概已经进化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课堂教学艺术了!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音乐、动漫、影视片段一起上。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新加坡小学与江苏某小学联合搞的语文教研活动,本来双方各出一位老师各上一节课,结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上完课后,新加坡的老师死活不上了,为什么?我们这位老师的课单单课件制作就让他叹为观止了!他说:你们的课设计太复杂了、太完美了,我的课太简单,没什么可看的。于是,他坚决不上了。

    有老师问: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抱残守缺!为什么不能把时尚的元素引入传统课堂?难道语文教学不能用多媒体?难道影视、动漫、音乐这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能进语文课堂?

    绝对不是!我们应该运用一切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学习!关键是主次要分清,动机要清楚,目的要明确,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买椟还珠,语文能力的形成最终依赖于语文实践活动本身,依赖于听说读写本身,这是永恒的真理,就像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生命存活成长都必须依赖于五谷杂粮一样,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征,无论如何变革,这个根本无法革去。多媒体、动漫、影视等等元素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辅助听说读写的实践,使之色香味俱佳,使之更受孩子欢迎,它们只是桥梁,而不是终点;它们只是“味精”,而永远成不了语文教学的“主菜”。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追问一个底线的问题,一个小儿科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语文?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就是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它姓“小”,姓“语”,是“小语”!现在很多小学语文观摩课,我感觉就是大学教授来听,他也会听得目瞪口呆,课越上越深,越上越高,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文化与历史,现代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大地与宇宙,生命与心灵……汪洋恣肆,纵横驰骋,天女散花,大水漫坡,什么都涉及到了,什么都覆盖了,但就是忘了问问小学生那小小的脑瓜里能不能接受、究竟接受了多少!

    江苏省教育厅有个非常有见地的副厅长——好像是周厅长,不知现在退休没有,他说什么是语文啊,就是四句话——字写好、书读懂、话说通、文写顺。多简单啊!他说如果在我的任内,江苏的中小学生都把字写得漂亮了,写得规范了,我就是死也瞑目了。周厅长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这岂不是把我们的语文教育成绩都抹杀了吗?其实,我感觉周厅长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我们现在的语文越教越复杂,越教越博大深沉,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并没有随着复杂博大深沉的语文越来越得到提升,不说传统文化的素养,不说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单说说写字吧。

    曾经有一个台湾小学校长代表团,到中国大陆来考察小学教育,从北京到上海到广东,一路考察下来,我们的陪同者不无得意地问他:“你们感觉大陆的小学教育怎么样?与台湾的小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这话有点明知故问,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心中有数: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一点也不差,很多北京上海的学校甚至比台湾的条件要好很多。台湾代表团团长说:“论学校的建设我们不如你们漂亮,因为台湾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校舍建设,所有学校都一个图纸,建一样的房子,现在已经有些过时陈旧了。论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你们也比我们现代化。论教师学历,大陆这几年提升得也很快,但是就有一点,”人家代表团团长微微一笑,说:“台湾孩子的字普遍比大陆孩子写得漂亮,我发现很多大陆孩子的字写得很不好。”这一句话让我们这位陪同者面红耳赤。

    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最集中的体现在我们的汉字上,印度总理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现在,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改革我们的语文教育,改来改去,产生了很多的成果,产生了很复杂的课堂,孩子却连字也写不好了。不说中小学生了,就连现在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看看他们的字,你只能摇头叹息。面对青少年整体的书写能力沦陷,你就会非常怀疑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在忙活些什么!

    一个连写字问题都解决不了语文教育,我们怎么能说它是成功的成功的呢?

    前一段时间,我到江苏常熟一所小学去,我看到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条幅:各级领导、各方专家留的墨宝。这时我突然看到一幅与众不同的条幅,条幅上的字写得非常潇洒、漂亮。我仔细一看落款,不像是中国人的。我就问校长,校长说这是一位日本教育局长写的。我当时就忍不住感慨:“惭愧啊,在这满屋的墨宝中,就属日本人书写的汉字最漂亮!”大家一言不发。

    书法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但是现在我们的书法教育却落后于日本。在日本的很多中小学,书法都是必修课,日本的贵族、日本的高官,在庄重的场合都是用毛笔、用汉字来签名的,像小渊惠三等日本前首相,这些人的书法写得相当漂亮,我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比我们有的领导人的字写得都漂亮多了。前段时间,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刊登了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一幅书法作品,写得端庄敦厚,透着一种特有的端庄大气。

    我一直有个观点,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例如,我们的小学语文,不是培养文学家、语言学家、思想家,因此,我们不要把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搞得太深沉、太深刻、太文化、太博大,它的目标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写一笔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积累背诵若干的名家名作,学会基本的作文方法。这就够了。这就等于给了他一张亮丽的人生名片,就等于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储蓄了一大笔文化财富,孩子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至于是否能够成为文学家、语言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那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要看他的先天禀赋,看他的后天努力,看生活是不是给他这个机遇——这就不是我们中小学老师的事情了!

    我们看看于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些最基础的东西的,这也是本色于永正的第一点。

    于老师在课堂上,始终牢牢抓住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展开训练,为孩子打下最基本的语文功底。

    最基本的语文元素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字词句段篇。于老师是怎样展开训练的呢?

    《小稻秧脱险记》,许多老师都听过这节课,堪称于老师的经典,大家赞叹于老师的教学艺术,却忽略了里面的一些小细节。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请注意‘稻’字的笔顺,‘秧’字右边第一笔的起笔位置……”然后于老师板书,学生跟着一丝不苟地书写。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1、2、3、4……”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学生很明白,没有绕弯子。现在有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导入新课,绕来绕去,花样迭出,手法繁多,学生像是在看小品听相声,绕大半天最后才知道是上语文课,典型的事倍功半,高投入低产出。

    我们再看于老师另一个经典课——《新型玻璃》。于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讲一个有点悬念的小故事,然后紧接着话锋一转,非常简洁明了,“同学们,拿出本子来,跟着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一字不苟地板书课题,让学生跟着写,然后于老师讲要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短一点,为什么要短一点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字旁,“玻”的一撇要写长一点,这样,字才显得精神……

    有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这样一篇题为《就这样悄悄地蹲下》的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她写道:有一次于老师到我们这里来上课,我们提供的黑板非常矮,于老师为了让学生看清他的板书,就努力地蹲下身子,努力地蹲下身子,高高举起胳膊认真地书写,让每位学生看清他的运笔走势。于老师那么艰难地半蹲着,花白的头发,在黑板的下方晃动,而板书却写得如此一丝不苟。这一霎那,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说得多好啊!就这样悄悄地蹲下,给孩子做好每一个字的写法示范;就这样悄悄地蹲下,把书写乃至学习的态度悄然传递给学生;就这样悄悄地蹲下,体现了对学生的真爱!

    这位老师很会观察,平常很多青年老师听课,大家注意的通常是课堂的热闹,却忽视了这类寻常的细节。其实语文就是靠这样一些小细节来塑造孩子的。

    于老师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在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片断,在每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抓住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展开来,让孩子接受扎实的训练。语文的能力,语文的素养,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形成的。

    《圆明圆的毁灭》,很多名师都上过这一课。《圆明圆的毁灭》是很容易煽情的,所以我听过煽情的课,孩子们群情激昂;《圆明圆的毁灭》是历史题材,我听过历史味道很浓的课,研究那段历史,圆明园究竟是谁毁灭的,怎么毁灭的;《圆明圆的毁灭》有着很强的民族情结,我听……

    我认认真真研究了于老师执教的《圆明圆的毁灭》,于氏版本的“圆明园”,也有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的激发,也有人文精神的渗透,但我更加关注的是潜藏在人文教育中的点点滴滴的不起眼的浪花。

    “同学们,有读书读过两遍的吗?(生回答“有”)好,很好!这才叫读书,能够读四遍的更了不得了,这就叫自觉的学习。好,请大家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

    看到这个环节,再回顾我上面讲的几个课例,大家可能发现,于老师上课怎么总是老一套,走到哪里都是先让孩子一块写课题。为什么不创新一下呢?怎么总是这老一套呢?可是我又一想,这就和我们吃饭一样,不论我们怎样创新,我们都只能用嘴巴吃,我可以把嘴张大点,可以把嘴张小点,我可以细嚼慢咽,可以狼吞虎咽,我可以吃饭不讲话,但是,我还是要用嘴吃。无论如何创新都无法用鼻孔吃、用眼睛吃——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与时俱进,总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永恒的,是不能变更和创新的!语文的基本功训练就和人类吃饭一样。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但很多老师就是把课题念一念,读一读,再读一读,好,读得有味道了,往下进行,题目就一带而过了。于老师则不然,他从课题入手,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边写边指导:我们来写“圆明圆的毁灭”,“圆”写得要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要注意笔顺,“灭”上面的一横要长一点……多么仔细,多么扎实,大家想一想,这样一课课书教下来,孩子的字还写不好吗?孩子还会写倒笔画吗?还会写错别字吗?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这样的一笔一划的写字训练中得以传承。

    指导完课题的书写,紧接着就要求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将课文认真默读一遍,读书要学会作记号,要留下思考的痕迹。你感觉课文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或者你还读不懂的地方,都做个记号,或者加上批注,或者把你的意见和体会简要写在课文的旁边,这才叫会读书……”

    这也是于老师惯用的老办法,他总是用这个办法,总是这样要求,都说俗套了,但还是那句话:饭就是要用嘴吃,语文的基本素养就是要这样训练。

    学生们在读书,于老师又讲:“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读书切忌慌忙和粗心,要用心读书。”这句话也是反复地强调。

    到了第二节课,于老师说:“我发现同学们有两大优点,一是读书非常投入,越读越好,越读感情越真挚。第二个优点是读书会做记号了。有好多同学在书上划了波浪线,有的在旁边写了一句话。了不起!这就叫会读书。”

    这就叫方法的训练,这就叫不厌其烦,这就叫反反复复,这就叫灌输和强化。没办法,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要靠灌输和强化。

    “我发现大家很会背书,很会写文章,优点真不少。下面大家认真地读课文后面的生字。这就是字帖。写字,首先要读帖。什么叫读帖呢?读帖就是认真观察每一笔的笔顺,提笔、落笔,边观察边书空,不出声,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

    这些话,很朴素,很实在,很具体,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迷人的诗意,但有效。

    讲实话,《圆明圆的毁灭》这节课,我听了那么多老师的课,他们都是把基本的东西抛得越干净越好,因为一旦把这些东西插进来就会影响课堂节奏的流畅性,就会影响煽情,就会影响深度,就很难形成高潮。为了形成高潮,为了让学生激动,为了让全场寂静无声,为了让大家掌声连连,他们把这些尽量删掉。但于老师却是尽量找回来,见缝插针,寸土不让。

    “下面请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忠、艺、奉、堂。请大家推荐小书法家到黑板上来分别写写这四个字。字写得好的老师给划红圈。”

    于是,几个孩子有的得到了四个红圈,有的得到了三个。艺术的“艺”字,一个孩子写得实在不怎么样,于老师认真地端详了一番,说:“嗯,不错,这个‘艺’ 字最后的‘折’写得真不错,很流畅,把这个‘折’圈起来吧!”

    你看,于老师多了不起,带着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实在找不出来,就一个“折”也大加赞美,孩子在乎这个,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写“折”大王。

    课结束,于老师还在强调:“最后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写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个话说得多好啊!

    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对于母语的都始终不渝地重视。只有中国,我们一直在争论,我们身上每一点落后、每一点不如意都怨老祖宗不好,都是老祖宗惹的祸,都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结论,说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去传统化”最厉害的国家,用王崧洲老师的话说,这是说的好听的,不好听点就是数典忘祖最厉害的就是中国人。

    有一位书法家发表宏论,说中国的落后都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比如四大名著吧,《水浒传》是起义—招安—招安—起义,循环往复,没有上升;比如《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是转了一圈;比如《红楼梦》吧,红楼一梦,四大皆空……所以中国的文化始终是围着磨盘转的驴,闭着眼睛转圈,不能冲出去,怎么办?只有甩掉这个包袱,我们冲出去才能获得解放。我也在想,这话也有道理,的确有。那我们假想一下:四大名著我们不要了,从中国的历史中抹掉;这还不行,还有唐诗、宋词、元曲也抹掉;还有屈原的《离骚》也抹掉;还有《史记》、《论语》、《孟子》、《诸子百家》、《资治通鉴》――抹掉。那么到最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有没有根,我们要到哪里去?一个民族,你凭什么赢得尊重?

    有位教授讲,我们的大陆留学生到了美国,美国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说:“你们从中国来啊,真了不起,你会背《离骚》》吗?”

    “《离骚》?我不会。”

    “那你会背《论语》吗?”

    “《论语》?我不感兴趣!”

    “那你会什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教育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啊!

    看看国外,哪怕老祖宗留下的一点点都要发扬光大。在韩国的汉城,那么发达的国际大都市、那么宽阔的城市道路,忽然间绕了个大弯,马路中间一间小房子,在中国也就是农村里的一个小土地庙,但是人家韩国当成国宝,用栏杆圈起来,树上牌子:这是国宝!我们的城市高架桥要让道。这就是常常被中国人骂的韩国。

    再看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位教育家调查了日本的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问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他们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从小接受素读训练。”素读训练,就是中国自汉朝以来一直运行着的私塾的素读训练,不求甚解,不求理解,朗诵经典,对经典朗朗诵读,烂熟于心,达到脱口而出。就是用素读的方法,他们通读了四书五经,至今还能背诵大部分的篇章。你看,中国的四书五经哺育了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于老师最大的智慧、最大的聪明、最让人敬佩之处,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些最普通、最基本的元素,开展语文教育,为孩子打下了一生可以享用的基础。我每一次看于老师的板书我就感觉那是一次享受,不需要听他的课,看他的板书就行。我相信于老师的学生不会有写字太差的,根本不会。从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母语教育的希望,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未完待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a3ac50100le4s.html

【村长演讲】链接——

新经典,重新发现母语

精致是一种艺术

教育家成长的五个关键词

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一)

风格,离普通教师有多远(二)

一阵清新的风,掠过我的心灵

我眼中的“诗化教育”(上)

我眼中的”诗化教育“(中)

我眼中的于永正(演讲录一)

我眼中的于永正(演讲二)

我眼中的于永正(演讲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7:13 , Processed in 0.1097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