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08:5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往往是直入殿堂的钥匙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之一
朱华贤

选入教材的课文,几乎都是经典。在分析这些课文时,如何选择一个理想的切入口,或者用一个核心问题贯穿全文的始终,或者用一条明确的线索分析到底,或者抓住文眼,以这个眼来辐射全文,或者寻找一个纽结,用它来拎起全文,这都是教师们在孜孜不倦追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晰、紧凑、集中、高效。但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有不少教师往往寻找不到破解的密码,因而,分析起来就不免松散、零乱、无序,以至于影响效果。其实,凡是经典的文章都有破解的密码,都有这样一个核、一条线、一个结、一个眼,一个潜在着的帮助我们进入文本的机关,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它,是不是在乎它。那么,哪些通常是帮助我们进入文章的密码呢?
进入仓库重地,如果有一把能打开仓库大门的钥匙,那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了,假如钥匙没了,要靠爬窗、破墙、掀屋顶或者挖地洞进入,那不但费力,而且损失也太大。一篇课文,犹如一座仓库重地,如何巧妙地进入,让人一睹里面所有物件,这也是有钥匙的。这钥匙是什么?往往是课文的题目。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或其中的一个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比如《共同的秘密》,这篇课文写的是这样一件事,矿工们为了照顾矿难者的妻儿,悄悄地要矿难者的妻子到矿区开馄饨店,矿工们约定每天都到她的店里吃一碗馄饨,12位矿工瞒着家人和别人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下来。课文表达的是矿工们深厚而真挚的感情。对这篇课文的分析,就可以抓住题目设计问题:A这是怎样一个共同的秘密?B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秘密?C他们是如何信守这个秘密的?C这个秘密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这四个问题环环相衔,步步深入,弄清这些问题,也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而且辐射到所有段落。这样切入,思路清晰而流畅,不但教起来顺畅,学生学起来轻松而有序。有些课文,题目是偏正式词组,偏的这部分通常是形容词,它修饰正的部分。别看它是偏的,在阅读理解时,往往可以作为进入全文的钥匙。比如《勇敢的少年》,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16岁的少年在一个惊涛骇浪的黑夜去抢救沉船上难民的故事。分析时,我们可以围绕“勇敢”一词设计这样两个问题:A你是怎么理解“勇敢”这个词语的?B年仅16岁汉斯的勇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问题旨在让学生正确理解“勇敢”这个概念的含义,分析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关键。“汉斯的勇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个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它能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思索:自然环境方面、群众心理方面、家庭背景方面、母亲态度方面等,这几个方面都分析到了,实际上等于分析了全文内容。《意想不到的灾害》是一篇说明文,我们也可以抓住题目,设计这样的问题来贯穿全文:为什么说是“意想不到”的灾难?把“意想不到”作为进入课文的钥匙。动词是最有活力的一类词,有些课文的题目中有动词,这个动词很有可能就是进入文本的钥匙。比如《田忌赛马》,可以抓住“赛”字设计问题:A赛了几次?B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简单的两个问题就把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都搞定了。对《十里长街送总理》,可以抓住一个“送”来设问:课文只写了“送”吗?还有什么过程?(等、迎、送)
尽管文体不同,题目采用的句子形式不同,相当大的一部分课文,往往可以抓住题目作为钥匙,并以此梳理脉络。之所以题目往往是进入的钥匙,这是由题目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因为题目通常是文章的核心所在,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它像圆圈中的圆心,它像车子中的方向盘,它像人体中的面孔,它是标志性的符号。当我们摸不到进入文本的大门时,不妨从题目上动动脑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8:57:02 | 只看该作者
文眼,往往是照亮全篇的光源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之二
朱华贤

人有大脑,大脑虽小,但它是灵魂,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大脑指挥。文章也有灵魂,就是表现的中心思想,或者说主题。人的大脑位置固定,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一定了,有的隐含在具体的材料中,没有直接说出来,有的在适当的时候悄悄一点,露些蛛丝马迹出来,有的则卒章显志,把意思简洁而明白地说了。这露了一些出来的、直接说出了的,就是点题,也叫文眼。点题,是中国文人写作中的一贯传统,许多作者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点题艺术。当这些文章进入语文教材时,就给我们分析提供了方面。文眼,往往就是照亮全文的光源,我们可以把文眼作为切入点,用它来统领全文的分析。《赶花》写的是养蜂人的生活,他们天南海北地赶季节,马不停蹄地采蜜。文章后半部分有这样一句:“我入神地听着养蜂人的话,暗暗地震惊: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是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这就是文眼,它具有概括性和鲜明性。因为这篇文章主要写就是两个内容:养蜂人的苦与乐。不妨设计这样两个板块:A 养蜂人的艰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B为什么说养蜂生活又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对A问的回答,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三方面内容:天南海北(表示路途遥远)、马不停蹄(表示工作紧张)、风餐露宿(表示条件艰苦)。对B问的回答,也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三方面的内容:与花为伴(表示环境优美)、与蜂为友(蜜蜂也是通人心的,很有觉悟,表示心灵相通)、酿造甜蜜(表示生活汇报的丰厚与甜蜜)。抓住文眼,只两个问题,就辐射到全文,多么集中而精炼,又是多么鲜明而具体。有些文章,文眼是有的,但又没有直接说出中心思想,而是用婉转的语言给人一个思考,一个暗示。对此,我们仍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比如《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实际上就是文眼: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A“我”为什么需要这幅画?(因为挑山工的形象可给“我”鼓舞和力量)B挑山工为什么能给“我”鼓舞和力量?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挑山工的形象和他显示的精神进行具体分析,就必须涉及到全文。
大家知道,任何经典文章都是围绕主题写的,一篇文章通常只表达一个主题,所有的材料都与主题相关。主题抓住了,材料还会不拎起来吗?这就是文眼之所以往往是照亮全文的光源的主因。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8:57:40 | 只看该作者
变换,往往是文章脉络之所在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之三
朱华贤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可以抓住一个“变换”为切入口贯穿全文进行分析,这个变换,既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或者是思想的变化,或者是情感的起伏,或者是态度的冷暖,或者是外貌和行为的变化……例如对《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童话,课文写的是:巨人有个花园,他发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先是非常恼怒和讨厌,并驱赶他们,但每次驱赶后,发现花园里马上萧条和凋零,他的心也感到寒冷和寂寞,此后,他得到一个小男孩的指点,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他欢迎孩子们到花园里来,他和孩子们一起玩得非常开心,春天在花园里永驻。如何分析这篇课文呢?我们不妨抓住一个“变”字,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主线: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在这下面,再派生出若干个子问题:A起先他的态度如何?B后来他的态度又如何?C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读过课文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三个子问题可以涵盖全文。当然,分析不能这么粗线条,只有深入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因此,在每个子问题下面,还可以设计若干个孙问题,比如对第一个子问题:起先他的态度如何?(答案是:他非常讨厌孩子)在这个问题下面,不妨再问:哪些地方表现他讨厌呢?(他呵斥、驱赶孩子)他驱赶孩子后花园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他驱赶了几次?等等。子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孙问题又围绕子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分析,思路就相当清晰。
“变”,往往是记叙性文体的脉络所在,但在表现形式上可能有明与暗,隐与显之别。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再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本文写的是毛泽东在收到爱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文时的情感表现。文章没有外在的情节,只有回忆与联想,但仍然可以发现毛泽东内心的汹涌澎湃,我们仍然可以此为线索切入,比如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毛泽东在收到电文后,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帮助学生理清毛泽东的情感变化过程。仔细阅读,就能发现毛泽东感情变化的规迹是:不敢相信——强忍悲痛——犹豫不决——默默签字——释放心情。沿着这条情感线进行教学,一步步走下去肯定非常顺畅。如果说前面《巨人的花园》中巨人对孩子们的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朗,那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泽东的情感变化就相对隐晦,但我们不能说没有这种变化。当然,发现这条情感变化的线索需要仔细地品读文本。
《丰碑》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既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的故事。一个老兵冻死了,将军发火了,要战士赶快把军需处长叫来问其责,谁知,战士悄悄地告诉他:冻死的正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了!这是一篇小插曲式的课文,所述的时间跨度非常短,但我们照样可以抓住“变”来设计核心问题:面对冻死者,将军在态度、表情和动作方面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表明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无疑能覆盖全文。
为什么“变”往往是记叙性文体的脉络所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很简单,因为文章以曲为美。凡优秀的记叙文,往往离不开一波三折的情节,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只有在情节的变化中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什么叫故事?故事就是情节的跌宕起伏,平铺直叙,没有意外,没有变化,就没有故事。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都是经典之作,即使篇幅非常短小,也往往是尺水兴波。因而,抓住“变”作为分析的切入口,不但有利于理清思路,也有利于把握文脉,从而正确地理解文本的艺术特色。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8:58:13 | 只看该作者
差异,往往是引发冲突的焦点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之四
朱华贤

由于经历的不同,视角的不同,或者观念上的区别,同一个事物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严重的分歧与矛盾。有些文章,它就是通过比较来表现主题的,它的呈现方式是差异、冲突。对此类课文,我们就可以抓住“差异”作为分析的突破口。比如《画杨桃》。这篇课文说的是,对“我”画的杨桃不同的人有了迥然不同的看法,以此来说明做事不能想当然,要站在别的角度来看看。由于文章是通过比较来表达意思的,这给我们在分析它时提供了一个破解的密码,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对“我”画的杨桃有几种不同的态度?各人的态度怎么样?对前半个问题,回答很简单:三种;对后半个问题,就要详细展开了:A“我”的态度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B同学们的态度是:不像杨桃,像五角星,而且哈哈大笑,有的还嘻嘻地说“好笑!”C老师的态度是:先没有直接表示,而是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再是问同学,接着是要学生一个个坐到“我”的座位上来观察,最后把道理告诉学生。这个道理就是这篇课文的主题。分析时,重点应该讨论老师的态度,把他为什么要这样一步步做的经过都讲明白。讲清了老师的态度,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也就无须多说了。因此,这是一个能统领全文的问题,这个问题分析好,这篇课文也就大致理解清晰了。
有不少文章,既写了差异,也写了差异的消除——归于相同。通常是先写存在的差异,后写归于相同。对这类课文,我们仍然可以从差异入手作为分析的突破口。比如对《杏儿熟了》。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家的杏子熟了,有的孩子要来偷摘,“我”和奶奶就有了不同的态度,最后在奶奶的教育下,我也和奶奶那样。就是说,课文中的两个主人翁,先是有差异的,后来没有了。对此,我们仍然可以抓住“差异”作为破解课文的密码,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对成熟的杏儿,“我”和奶奶先各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相同?我起先的态度是:见偷杏儿的小孩从树上摔了下来,没好气地说:“摔了活该”;见奶奶把杏儿分给偷摘的人和小伙伴,“我有点儿不高兴”。而奶奶呢?她见偷杏儿的淘淘摔了下来,“走过去扶起”,还“给他揉揉腿”;随后,她还把打下来的杏儿分给淘淘他们。一老一小,态度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后来又是怎么消除了这个差异的呢?仔细阅读,很快就能找到,就是奶奶的言传身教。言传:“果子大家吃才香。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身教,就是自己亲自打杏儿,并分给孩子们。
为什么抓住差异,往往就是掌握了破解文章的密码?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差异是什么?差异是引发矛盾的焦点,差异也是情节发展的基础,没有差异,就没有矛盾和冲突,没有矛盾和冲突,也就没有故事情节。记叙文,不论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故事情节是它的基本要件。许多文章往往是通过表现差异来表达思想的,包括许多名家的作品,比如《少年闰土》,写的实际上就是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之间的差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写的也是差异,孙悟空每一次打,打的对象外在形状上的差异,孙悟空打法上的差异,唐僧态度上的差异。《三顾茅庐》则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的角度来说差异,一个层面是:在对待诸葛亮的问题上,刘备、张飞、关羽各自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另一个层面是:这三次光顾茅庐,每一次又有什么区别?因而,对于相当一部分课文的分析,着眼于差异,往往就是抓住课文的牛鼻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8:58:47 | 只看该作者
过渡,往往是串连部件的关节
——破解经典文本的密码之五
朱华贤

人体中有许多关节,比如肩关节、膝关节。关节就是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可以活动。关节靠韧带连接起来。一篇文章通常是一个完好的整体。它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部件与部件之间,往往需要用过渡语或段来连接,如果没有这些过渡语或段,部件之间就会显得硬梆梆,不自然。这些过渡语和段犹如人体中的韧带,虽然不是文章的主体部件,但它起着特殊的串连作用。它往往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时牵动全文的一个纲领,以它为切入口。比如《太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了太阳的基本形状以及它和我们的关系。到底哪里是写太阳的具体形状?哪里是写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呢?在分析时,我们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个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句虽然没有独立,但它具有高度概括性,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前半句是概括前面的主要内容,后半句又概括接下去要写的内容。这一句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关节,抓住了它,就好像抓住了衣服的领子,提纲挈领。《海底世界》,顾名思义,是介绍奇妙而丰富的海底世界的,究竟介绍了哪些方面呢?到底该怎么分析?它的牛鼻绳在哪里?稍一浏览,就可发现,就是那个过渡段:“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这一句单独成段,旨在强调其重要性。“景色奇特”是对前面几个段落的概括,“物产丰富”是对后面几个段落的概括,抓住了这一句(段)也就等于抓住了全文纽带,能牵动全文的所有机体。
上面两例说的都是说明文。过渡语的运用并不限于说明文,其他文体照样也在运用。因此我们同样可以用抓住过渡句或段的方法来分析记叙性文体或散文。《一只贝》是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一般人都喜欢抓住结尾处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其实,对此文的分析还可以抓住“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这一过渡句展开,围绕一个“捡”字,设计这样一组梯度明显的系列问题:A孩子们要捡的什么的贝壳?B这只贝壳孩子们为什么不捡?C后来孩子们想不想捡这只贝壳?有没有捡到?为什么?通过“捡——不捡——想捡”这样的思路,文章的脉络一下子就理清了。
过渡有许多类型,有的过渡来贯穿全文,有的只是局部的过渡。我们所需要的,当然是那种能贯穿全文的过渡。
文章的样式是极其复杂,但纵然是千姿百态,只要是优秀的经典之作,其内部总有一根拎起全文的纲,总有一颗能照亮全文的星,总有一个破解文章秘密的号码。只要我们细细寻找,一定能发现它。

(311200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T:0571—82703925  E—mail:xszhuhx@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03:56 , Processed in 0.1066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