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画皮》更让我恐惧的童年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6 16: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画皮》更让我恐惧的童年记忆
文/刘加民
最近热映大片新版《画皮》,很多人联想起了香港版的《画皮》,网络的视频访问量陡升。可是这部据说曾经吓死一个老太太的"恐怖片"如今已经不怎么"吓人"了。的确,现在没有多少人相信鬼怪故事,不相信也就无所谓害怕。牛鬼蛇神这些东西成为了娱乐元素,成为了笑料,用来填补我们空虚的现代生活。
老版《画皮》里最恐怖的镜头就是"妖掏心"和"妖画皮"两段。妖的手长着长长的指甲,铁钩子一般。忽然之间就把心掏出来了,掏出来的时候,对方还在发愣。鲜红鲜红的,还嘣嘣直跳。让人不敢直面。"画皮"的那一段说的是,王生被弟弟强拉着,深夜到妖精的房间里探验究竟。看见妖精正在画一个美如天仙的脸谱,画好了,往身上一披就成了美人。镜头一转,给了妖精的脸一个特写,十分狰狞。当时王生就吓晕过去了。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恐怖的镜头却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用砍柴刀砍死胡汉三的那一段。
潘冬子与胡汉三有杀母之仇,年仅10岁的潘冬子隐姓埋名去胡汉三家打短工,寻找机会为母亲报仇。有一个深夜,胡汉三正在熟睡之中,潘冬子潜入卧室,在胡汉三的花被子上浇汽油。胡汉三动一下,潘冬子赶紧蹲下来,然后接着来。这个漫长的过程十分折磨我幼小的心灵,几乎崩溃,坚持着看下去。终于,潘冬子划着了火柴,"轰"的一下,胡汉三惊醒了,懵懵懂懂中爬起来,惊慌失措,喊道:"火!火!火!"看见一个孩子怒目圆瞪,站在火光中,喝问道:"你是谁?"潘冬子眉毛挺立,两眼溜圆,小圆脸被火光映得通红。这个10岁的孩子勇敢地举起了砍刀,怒斥胡汉三:"我是潘冬子,是潘行义的儿子,我妈妈是被你们烧死的!"咔,刀就下去了。这个时候,同样也是十来岁的我基本上就吓晕过去了。
这个镜头我至今难忘。此时我回忆这个镜头的时候,还是有些懔然。一个10岁的孩子,也克服多大的心理恐惧,才能完成"火烧、刀劈"一个成年男人的使命呢?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约略知道,那个时候,是全社会"仇恨教育"的最高潮。阶级仇,民族恨,国仇家恨经常涌上我们的心头。我们通过杀戮夺取了政权,我们的手上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我们甚至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红领巾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还有旗帜等等,我们被教育"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少年先锋队队歌里,至今有"要把敌人,消灭干净"这样的"狠词儿"。前几年曾经有人提议修改这首歌的血腥味道,因为对于未成年人,对于和平时期的少年儿童,我们要宣传的不是仇恨而是博爱,不是敌对而是和谐,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和平共处。可惜,这个议论很快就过去了,没有人深究--这这个事情有些微妙,很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很多过去我们奉为经典和神圣的东西,有可能重新评价和认识。
我们几千年一贯制的"仇恨教育"的收效如何呢?这不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
遇见陌生人,我们习惯性的假定他是个坏人,实行"有罪推定",慢慢地了解了才发现跟我们一样是个好人、正常的人;出门在外,家长谆谆教诲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假如你对陌生人表现出热情和尊重,那就要受到责备和嘲笑,会遇到一连串的反问:凭什么尊敬他,他是你甚么人?他给了你什么好处?不是你的领导不是你的亲戚朋友同事,也不是爷娘老子凭什么尊敬他,我看你就是一身贱骨头!有一次我坐火车,看见一老太太带着小孙子,孩子哭,要冲奶粉,我主动过去帮她打来了开水。可是我发现老太太紧紧抱着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动这杯子一下。孩子又渴又困闹了一路。那杯子再也没有动一下,仿佛成了定时炸弹。老太太为什么坚持不喝我给他打来的开水呢?后来我明白,因为我是陌生人,极有可能是阶级敌人,还是相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小心为妙。
出门在外,找到同胞们的帮助是相当困难的。免费搭车更是绝无可能。若是晚上汽车抛锚在荒郊,远远看见有人家,你敲门求助,很多人赶紧关门上杠,本来亮着的灯赶紧熄了。而在国外,长途旅行是最容易找到旅伴的。搭顺风车也是轻而易举。2007年,法国电视台搞了个活动,要求志愿者花一点点钱(限定数额)达到某个地方。结果娇生惯养的欧洲青年,兴冲冲跑遍全球畅行无阻,等来到中国,忽然陷入绝境。他们遭遇的共同困难就是:想免费搭乘中国司机的车,比登天还难。第一,他们害怕,不敢搭载陌生人;第二,他们要天价的的钱。
也许我们的生活处境就是这样残酷无情,我们的多灾多难的民族发展历史,充满了血腥和斗争,充满了欺骗和谎言。恐惧和防范,已经进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的就是不要对坏人仁慈。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是我们的生存宝典。"羲皇时候"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成为永不再来的梦想,也许本来就是虚构的自我安慰的幻景。这些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精神颓废,每个人都充满了危机感、恐惧感、不安全感,生活处处是陷阱是骗子,人生到处是防不胜防的阴谋。赵本山《卖拐》系列之所以能够为大众喜闻乐见,《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的帮助别人反而被诬陷的故事,也广受欢迎,我想就是反映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和心理。
现实虽然残酷,我觉得还是要坚持"与人为善""先礼后兵""以诚待人"等等这些好的信念。以“爱”治国治天下,以“仁”治国治天下,普天之下皆兄弟。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仇恨和敌意只能换来相同的东西,甚至激发出本来没有的更坏的东西。本人有个原创"格言——金钱几乎可以买来一切,而善意却只能用同物相换
2008-10-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3:27 , Processed in 1.6552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