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作文考钓鱼 看得懂想得深 素材与二年级课文类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22:5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作文考钓鱼 看得懂想得深 素材与二年级课文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教育考试院及时披露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官方版本,去年出现的高考作文题“乌龙”现象,今年未出现。当听说“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源自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这一说法后,邹老师表示很意外。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gǔ)不入(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材料,居然和我女儿小学语文书上第42课的内容差不多!”昨日中午12时,家长王女士特意上网查看了一下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结果意外地发现了这个情况。

  昨日上海高考语文科目一结束,市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在官网公布了高考作文题,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与本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中的一篇课文十分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教育考试院及时披露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官方版本,去年出现的高考作文题“乌龙”现象,今年未出现。

  课文名《带着尺子去钓鱼》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素材是小学二年级的课文。”昨日,上海高考作文题第一时间被市教育考试院披露后,立即有网友指出。

  记者随即从部分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处证实了这一说法。据老师们介绍,在上海二期课改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的教材中,确有一篇名为《带着尺子去钓鱼》的课文,内容与今年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十分相近。

  “这篇课文是第42课,全文500字不到,记述了中国客人在丹麦‘带着尺子去钓鱼’的经历,教学要求是启发学生要保护海洋中的资源,让学生体会丹麦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自觉行为。”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邹老师说。

  当听说“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源自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这一说法后,邹老师表示很意外。“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主要还是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同时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为什么要带着尺子去钓鱼,不会引申得很开。”

  高考考生未学过课文

  昨日,一位已经学过这篇课文的小学二年级学生陈文悦说,这篇课文自己的理解是人要讲信用、守规矩。二年级学生杨欣宜也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但表示不大清楚其中的道理。

  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当年是否读过这篇课文?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开始,上海从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实行二期课改新教材,到现在不过6年时间,因此参加今年高考的这批学生当年并未学过这篇课文。

  昨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在继光中学考点前采访时了解到,不少考生从作文素材中想到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现在的热点,从这个方面写,应该比较稳当。”一位考生说。

  不过也有一位考生说自己是从创新的角度去考虑的。

  在市四中学考点外,很多考生表示,这篇材料作文让自己想到了“要有长远意识”、“不能因小失大”、“不要急功近利”等。“今年给的材料不难理解,好写,但要真正写好不太容易。”不少考生说。

  去年“乌龙”现象未出现

  高考作文题一直备受关注,去年上海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后,有网站发布了网友恶搞的作文题。由于没有官方版本可作参考,当时很多网络媒体都“将错就错”,转载发布。

  今年网上的作文恶搞风依然未消,昨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刚结束,记者在网上搜索“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后发现,不少网站转载的题目是《城市与我》,还有网站挂出了《仰望星空》,甚至还有和去年的乌龙题《金融风暴中的我》如出一辙的时令考题―――《我在世博会这一年》。

  不过,当市教育考试院在第一时间公布了官方版本后,不少恶搞版本的作文题就渐次在各大网站上“退出”了。昨日下午记者再搜索“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时,包括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在内的绝大多数网站都已是正确版本。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

  ●湖北:“幻想与现实”

  ●山东:“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北京:“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

  ●天津:“我生活的世界”

  ●全国卷Ⅰ:“众猫吃鱼不捉鼠”漫画为题●全国卷II:“路径”

  ●浙江:“角色转换之间”

  ●辽宁:“幸福是_____”

  ●安徽:材料作文,清朝诗人阮元“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海南:“参与”

  ●广东:“与你为邻”

  ●江苏:“绿色生活”

  ●湖南:“早”

  ●江西:“找回童年”

  [点评高考作文]

  ■语文特级教师金志浩:

  今年作文想写好不容易

  金志浩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很有哲理性,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有内容供学生发挥,比如它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怎样和自然和谐相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

  “题目学生看得懂,能够发挥学生的长处。”金志浩指出,今年上海高考作文要想写好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有很多角度可写,如果可写的都去写的话,可能会写得比较散。”

  同去年一样,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也是一篇材料作文,金志浩觉得,今年的题目继承了去年的形式,有一定的稳定性,“材料作文主要可以选择写议论文,去年的作文题让各个学校加强了对议论文写作的训练。”

  对于今年小学课文成为高考作文素材,金志浩认为很正常,“因为对于同样的故事,二年级小学生和高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后者的思考肯定更有深度和广度。”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

  今年作文能从多角度解读

  王德峰认为,今年上海作文让人有话可说,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和发挥,“首先,从故事本身而言,可能很多考生会想到生态保护,就是人类不能一味地从大自然索取,甚至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而应该从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自身的发展。这样进而可以延展到思考人与财富的关系,如人类必须克制无节制的贪欲,做到知足常乐;此外,这个素材还讲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如今时代的印证,也可以写古代先贤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启示。”

  “大鱼已经成形,小鱼还在成长,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性。”王德峰认为,材料还阐述了对“创新”的思考、对发展的思辨,“如果让我写,我可能会从这个点出发。”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婧林  颖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14:37 , Processed in 0.1056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