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治平: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7 14: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傅治平: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式

作者:傅治平
 

  【提要】:本文认为互联网给时代文化带来一个全新的界面,将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兼容现实与虚拟,更具个性化特征,同时,它又以高度的开放性,使之成为全人类平等共享的财富。更为重要的一点,网络时代的文化将促进人性的回归,形成一个具有很强的心理凝聚力的新社区"范式转变"的概念最早是由托马斯·库恩 -- 一位科学哲学家兼科学史学家在其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库恩发现,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产生许多新事物、新现象,而原来的一些理论却无法解释--过去的理论框架与现实之间出现了"方枘圆凿"的尴尬,必须有一种全新的和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新事物、新现象,这就必然导致范式的转变。今天,信息革命带来的剧变,使社会经济、文化经历着一场范式的转变--更确切一点说,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从机器密集型向人力密集型转换。价值创造的基础变成了人力资源。在旧的范式中,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和机器是最关键的资源,而在新的范式中,技能、远见、创造力和想象力则成为关键资源。这种范式革命的结果,便是"让机器做机器的工作,让人享有进一步创新的快乐。"。而另一位网络评论家在其文章中,则以宣言的口吻写道:"20世纪,科学与民主的范式,曾铭刻在工业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上;21世纪初,知识与自由的新范式,将飘扬在信息文明的新旗帜之上。"这就是说,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经济,还是一种新文化。但是,由于这种新文化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载体上发生,又是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面在人们面前,对传统文化范式来说,则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这新文化范式的特点,并遵循其特点推动新旧文化间的转换,使我们能够用新文化范式构筑我们未来世纪的精神家园。
  笔者认为,新文化范式的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
  网络文化范式的最基本特征,便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本来,文化是没有现实与非现实之分的,但出现了网络之后,这种划分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现实文化是指人类一切习惯、知识和技能的积淀。它是人类从动物类群中分裂出来后的创造物,其渊源之久远,乃是人类在其全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总和。传统的文化概念,是对人类创造物的一种客观肯定,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虚拟文化是一种数字化的构成。即通过数字对世界--现实与想象的世界进行的多种排列组合。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最大不同点便是:现实文化由具象构成,是具象的概念化、符号化;而虚拟文化则是由数字构成,是数字的具象化。可以说,虚拟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反向生成。
  对现实与虚拟的关系,最近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道:"对于虚拟来说,它的真正含义是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对于现实性来说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进一步形成荒诞的悖论的梦幻的虚拟。这种虚拟是与现实性对立的,是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外的。传统总是对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抱以嘲笑,以为是痴人说梦。虚拟正是变痴人说梦为正常性的方式,把痴人说梦中的虚幻梦幻变为真实。"(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8日)--在哲学家的眼里,虚拟是与现实对立的,现实的东西不需要虚拟,只需要模拟和反映。虚拟的东西总是虚幻的,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打个比方说,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就像猫和鼠一样无法共处。
  但是,互联网却有能力让猫、鼠相互容忍并友好地携起手来 -- 十分有趣的一点是,大多数的电脑桌上,猫(modem)与鼠(mouse)就摆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的密切配合着。当我们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后,就会发现,网络上所见并非都是现实中已经实现或可能实现的,网络既展示着现实文化,也展示出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虚拟文化--把人们的梦幻变成的一种真实--网上的真实。如果说现实文有现实的合理性。
  虚拟文化是一种数字化的构成。即通过数字对世界--现实与想象的世界进行的多种排列组合。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最大不同点便是:现实文化由具象构成,是具象的概念化、符号化;而虚拟文化则是由数字构成,是数字的具象化。可以说,虚拟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反向生成。
  对现实与虚拟的关系,最近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道:"对于虚拟来说,它的真正含义是在虚拟空间中形成对于现实性来说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进一步形成荒诞的悖论的梦幻的虚拟。这种虚拟是与现实性对立的,是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外的。传统总是对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抱以嘲笑,以为是痴人说梦。虚拟正是变痴人说梦为正常性的方式,把痴人说梦中的虚幻梦幻变为真实。"(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8日)--在哲学家的眼里,虚拟是与现实对立的,现实的东西不需要虚拟,只需要模拟和反映。虚拟的东西总是虚幻的,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打个比方说,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就像猫和鼠一样无法共处。
  但是,互联网却有能力让猫、鼠相互容忍并友好地携起手来 -- 十分有趣的一点是,大多数的电脑桌上,猫(modem)与鼠(mouse)就摆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的密切配合着。当我们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后,就会发现,网络上所见并非都是现实中已经实现或可能实现的,网络既展示着现实文化,也展示出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虚拟文化--把人们的梦幻变成的一种真实--网上的真实。如果说现实文化的形成是人类一维选择的结果,即多种可能性中选择的一种可能;而虚拟文化则是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有变成了现实文化的可能性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文化的不可能性选择。在客观世界里,现实如果选择了一种可能性,则对其他可能性一律排斥;在虚拟世界里,虚拟则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与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于互联网上。仅此,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
  由于互联网能够把人类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想象中的生活方式,都汇合在一个共同的时空--虚拟的时空中,能够把变成现实的可能与不能变成现实的可能,重新摆出来让人们以选择。这样,人们都变成了希腊神话中的雅努斯--两面神,"眼球"既可以朝前看,也可以朝后看,还可仰视俯瞰。这样,一元世界、一元选择被网络否定,人们的文化、生活样式变得多样化起来。
  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性化的统一
  互联网对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 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一体化。也就是说,人类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萃都可以汇集到互联网上,并且又无一遗漏地展示在全人类面前,供每个人去比较、选择。可以说,任何人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进行文化之旅。当然,由于民族习惯与个体差异,每个人所选择的文化之旅的路线会有差异--每个人只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化,获取自己想要的文化信息。互联网只会尽可能提供这种选择的方便,而不会有人干涉你的文化选择,更没有哪一个政府能够将某一种文化在网上强加于人(现实就不是如此,政府就可以用强制的手段让人们只能接受某一种文化样式,而不能接受其他某种样式)。
  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结果,不是将所有文化样式铸成一个模式,而是最大限度保持了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的个性更加鲜明。也就是说,互联网这个可以无限拓展的空间,能够给任何一种文化提供生存的土壤。即在实现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丝毫不会影响文化按文化主体的个性自由发展,而且还会为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阳光、水分和营养。事实上,在互联网上,每一文化主体-- 某个组织或个人只要有自己的主页和网址,就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文化产品公布于众,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有人形容,一些专题网页或新闻组从功能上讲就是一个"出版社",甚至比现在的"有形"出版社有更具社会影响力。因为,自主性作者不必根据出版部门的标准来修订自己的作品,而是完全依据自己的文化品味写作。作者对出版部门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文化个体的自主性会更大,文章的个人特色会更加浓厚。例如,最早的一些BBS站上的文章就是一些个性张扬的文章,从中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气氛与热情。实际,BBS站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环境,每一个人都成为文化创造的一份子,每一份POST都是文化主体个性的外在化。
  美国一位电脑文化评论家认为,作为传播媒体的PC不仅将替代电视,而且将把电视生吃掉。个人化传播媒体不仅使各种模拟性的广播媒体(即大众传媒)面临消亡,而且将开始一种全新的文化,一种非大众化但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有所作为的个人化文化,一种抵制大路货又催生出大量精品的文化,一种"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没有精英的精英时代。--这位评论家的前半截有失偏颇,但后半截则是千真万确。
  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
  网络文化是一种高度开放的文化。
  世界上所有的网站,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个网民门户大开--其敞开度对谁都一样大,提供的文化产品都一样多。决不因为你是总裁,你是亿万富翁,你是专家学者,就有你专用的文化盛宴。网络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不论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尽情享受。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文化产品的供应没有配额,不受"数量"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北京和纽约的读者可以同时翻阅一本书的同一页,可以阅读同一则新闻并同时将自己的评论展示在同一个张贴板上。
  同时,互联网建立了一种无中心或非中心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一律平等,使得文化霸权或文化沙文主义在互联网上毫无市场,发不起威风。正如一位一位研究网络文化的博士所言:在网络时代,如果以博学的程度来衡量学术权威的分量,就显得很可笑了。当网络与人脑进行嫁接之后,全部的人类知识宝库都可以成为一个平庸的脑袋的虚拟的延伸,凡人们也可以在瞬间成为饱学之士。因此,名人的光环在网络上再不能使人觉得眩目了。我们不知是否听过INTERNET上的一句流行话: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里没有权威,没有明星,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只要家中有互联网帐号和电脑,就能够同任何一个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导师分享一模一样的学术和教育资源,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应该说,最早从理论上提出网络文化共享思想的是加拿大著名的理想主义者麦克卢汉,在互联网还只在一些聪明的大脑里孕育时,这位新时代预言家就天才地宣告:网络将给人类带来一种超越分工个体的生命智慧。他认为,机械世界的特点是分工,生命世界的亮点在融合。知识的生产力基础改变了,对于知识的制度安排也必然改变。专有,是带来磨擦,又提高效率的制度。在分工时代,磨擦可以生热,却不能自发地带来融合,融合只能从外部强加。创新不能由制度内在生成,这是知识产权根本的时代局限所在。而共享,则是内生的融合润滑剂,是创新的助产婆。也就是说,这种网络智慧意义上的知识,不可能在人们各自为战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互动中产生的。互联网则可提供互动的契机。而且,由于信息社会主要以比特的形态存在着,各种变化以历史常态的10倍速甚至是以光速发生着,在这样的变化面前,个人的力量将是微不足道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将失去价值,人们只有团结起来,相互之间进行十分紧密真诚的协作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个人价值,否则,一切将无从体现。而对于人们的共同创造物,共享则是最合理的分配方式。
  由于在网络文化中,文化权威开始消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等级结构正在土崩瓦解。老一辈对后辈的启蒙已经没有多少"市场"。而在互联网上却出现新的反差:成年人的反应往往比青年、少年迟钝,在网上,不仅自己掌握的知识难于显示出优势,而且会迅速老化。相反,青年和少年人在网上却轻车熟路,来去自如。很区。如果互网络如同电视广播,只是一种单向度传媒,是不可能实现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的。而只有网络的互动性,才能提供新文化发生的机会和可能,才能使每一个消费者又同时变成生产者。
  其实,关于网络文化的这个特征,早在60年代就有一些专家学者意识到了。麦克卢汉就曾经预言:在电子技术日益发达的未来时代,"学习"与"工作"的界线将越来越模糊,因为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被付给报酬的学习"。而当我们今天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浪潮时,更明确地看到这一点,互联网带来的数字时代,就是一个不断"升级"但永远不会定型的电脑与不断"升级"但永远不能"毕业"的人共生的时代。电脑软件与硬件三五个月就要换一次版本,我们也必须跟着学习并熟悉它,这就是说,互联网必然会人们带到一个终身学习的境界。对此,另一位网络精英--蒂姆·贝纳斯-李将他创造的技术命名为"蜘蛛网"(Web),也暗示了网络文化的一特征。Web对于使用者的意义在于:一个?quot;网"上"行走"时,又可以不停地拓展自己的路。一个使用者可以在一个文本上嵌入自己的"连接"。这个"连接"就是由用户开辟的新路的"路口",这个用户(及别的用户)从此可以沿着这条新路往前走。而在这条新路上,用户自己和别人可以根据他的需要和能力设立新的路口,再度开辟一条新路。这一过程恰如蜘蛛织网,蜘蛛总是行走在自己"吐出"的纵横交错的"路"(即"蜘蛛网")上,它"走路"的过程同时就是"修路"的过程。
  每一个进入互联网世界的人都应该骄傲:我们并不是只吃不吐的"虫"(网虫),因为,互联网就是我们像蜘蛛吐丝一样编织起来的,推动人性回归的载体。
  在一些网站的聊天室里,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聊天者的谈话十分幼稚,让人感觉得都是一些低能儿在上网。现实中并非如此,因为能上网聊天者,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但为什么在聊天中表现出一种低能呢?是不是闲得无聊跑到聊天室搞恶作剧?据有关调查,大多数进入聊天室的人,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让绷紧的神经松弛一下。现代人由于竞争的激烈,个性压抑得很厉害,确实希望能"偷得平生半日闲",使自己变成一个暂时的自在之人。由于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种种关系,使人不能真正放松,不能真正摘下自己的人格面具。只有在相互都不见面的聊天室里,只有把自己现实中的名字变成一种代号之后,现实中带着面具的自我会悄然隐去,而具有原始意味的本我才可能活跃起来。所以,上网聊天者往往都能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无意识的大脑运动过程中,袒露出自己的本性。
  当然,聊天室人性的回归,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回归,真正的人性回归,则是用互联网快车带给人类的知识经济。它使人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人性在回归过程中得到新的升华。坦率地讲,尽管社会上到处谈论着知识经济,但对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许多人认识得并不完整。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只把知识当作固化(?quot;物化")的概念,即书本上所记载的文化。这种认识只触及到了知识的表层或者外壳。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所讲的知识,主要指智能,即动态的与主体精神融为一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已经成为主体的一种能力,一种能动本质,一种创新过程。这种知识,具有生命性、整体性、能动性,能克服一切物化、异化和消极性,对未来进行人性的整合。网络文化则是人类在20世纪的创造出来的理想生存方式。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大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接收信息为核心,通过对人类自身价值、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进行的新设计,而形成一个积极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多元化网络。这个多元化的互联网络,带给人类超越时空的互动,并通过互动使信息汇聚、知识融合,最后升华到生命智能。如果说,农业时代的自然知识,是经验,是不离生命的个人知识;工业时代的社会知识,是知性,是割裂生命才可催发的对象化知识;那么,信息时代的网络知识,是自然理性,是复归于生命、从而实现创新的网络智慧。
  网络的发展表现人类的创新智慧,而在网络发生的各种文化样式,则是徜徉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生存方式探索与追求。这种追求不是技术性的未来,而更多的是感性,而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互联网是现代人智能的产物,而网络的发展,则是一个以主体精神为中心而进行的从虚拟到现实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一面在现实中创造着新的物质财富,一面在虚拟世界自由地创造新的精神财富,并努力使二者得到和谐的统一。一旦人类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了人的一切价值,那么也意味着人类已经到达自由的彼岸。
  文化社区的新构筑
  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不是单一文化的内部交流与传播,而是外在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将进一步加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将在网络上导致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但是,又必然因为碰撞中的文化认同而形成网上的社区。由于这种文化认同打破地域的界限,并以文化为纽带把天南地北的人链接起来,而由此形成的网上文化集合体,也可以叫它为"文化社区"。只不过有人给加上了两个字--"虚拟"
  网上的文化社区是一种虚拟社区,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从北京到上海与从北京到纽约的距离,在网络上是一样的,地理隔离、国界等限制都不存在,对其社区居民的认同,则是以文化与心理距离来确定的。当一些人就某一主题建立自己的网页或新闻组后,会吸引所有愿意参加的人,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圈,随着文化圈内 "互联"的频繁,乃至形成相对稳固的社区。一些黑客建立的网站,就几乎容纳的世界各地的网上活动分子,那个网站就是他们的社区。
  虽然,网络文化社区是一种虚拟社区,但由于它是以文化作粘合剂,而文化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心理呼唤力与感召力,可以使远隔千里万里的异国朋友,做到如古诗中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确确实实,鼠标轻轻一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可能走进同一个网站了,就可以相互谈论共同关心的话题,为人类的命运共献良猷了。而由于交往者常常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在交往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的概率大大增加,相互了解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中国有一句古话:道不同不相与谋,这颇能说明虚拟文化社区的特征。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追求,才会"千万里我追寻你",并走到一起来。
  当然,这个社区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随着交往的频率添加或减少。而且,网络的流通性并不妨碍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社区。正如有人形容网络的多元性一样,说它如同巨大的蜘蛛网,而蜘蛛网的每一根经纬都是相互连通的。一个人可以从这条路通向这个社区,也可以从那条路通向那个社区,而且只要记住自己的出发点,就永远不会迷路,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自己心爱的家园--文化社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不仅仅使我们身边发展着的经济变得更加人性化,成为人有、人治、人享的知识经济,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带来的文化范式转变是一场不可逆的文化革命,它将使我们生存的文化空间更有利于人性的复归,有利于人的价值实现。尽管,网络带来的文化革命,其背景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供方节奏"--这种节奏容易让人想起迪斯科歌舞厅里的疯狂音乐,这种节奏对于不少人来说将是"即将来临的骚乱"(the coming trauma)--它对传统文化产生创造性的破坏,并用一种全新的文化范式来取代,会使那些留恋传统文化范式的人惶惶不安。但是,新的文化范式已经势不可挡地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了,如果一些过于怀旧者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将会在这看似骚乱的变迁中无所适从,乃至被时代之网所遗弃。
  这并非危言耸听!
  作者 简介:950年生 海南行政学院教授,海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已出版与发表有关哲学、文化、心理学等方面的专著、论文达300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13:52 , Processed in 0.1792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