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玮与他的班主任“兵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9 11: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万玮与他的班主任“兵法”
(2007年第7期)
/孟博怡 周俊峰 摄影/ 闫益丽
      
教育简历
万玮,19732月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担任上海市平和学校教务处主任、数学教师。2000年,获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个人”。先后在《班主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上海教育》、《新民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在《江西教育》开设“万玮视角”教育专栏。


新时期的教师要做好工作,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从教师的实践、学习、反思中来。


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使老师变得“聪明”起来。

教育思考与实践
万玮对于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作了全新的思考和阐释。师生之间不仅有相亲相爱、互尊互敬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不断调和矛盾的另一面。因此,他强调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他出版的《班主任兵法》和与人合著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两本书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先后应邀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过报告数场。


万玮说话的声音很温和,透着浓浓的书卷气。1996年,他从复旦数学系毕业,是友邦复旦精算中心的第一批学员,已经顺利拿到了精算师证书,并得到太平洋保险公司总裁的赏识。然而,“好女不愁嫁”的万玮最终还是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
当时正处在由国家分配工作到双向选择的转型期,人才市场刚刚兴起,单位去人才市场招人不容易,学校想招到优秀的人才就更难。当时的万玮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的人,再三考虑之后,他觉得当教师也许不是一个差的选择。避开社会激烈的竞争,来到优秀人才相对缺乏的教育界,也许更容易做出成绩。
初执教鞭,万玮对做教师没有任何概念,也不知道怎么上课,一切从零开始,全靠自己摸索。因为他没有架子,也从来不批评人,学生都把他当朋友,不会觉得有代沟。当时万玮一周有30节课,除了教三个班的数学,还要带一个预备班的写字课和英语听力课,工作量非常大。但那样的日子,万玮觉得充实而快乐,是“最美好的时光”。
第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好评如潮,学校便让万玮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好景不长,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了。学生进入初一,逐渐表现出叛逆,也开始调皮捣蛋了。面对任课老师的告状,万玮知道自己必须维护老师的尊严,要对学生发火了。由于不懂得批评学生的技巧,也没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他总是粗鲁地批评学生“你不允许这样”!学生习惯了以前温和的万玮,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而且抱有侥幸心理,屡教屡犯,甚至处处都故意针对他。学生开始出现对立情绪,老师的批评也逐渐升级,矛盾最终发展到不可调和。后来不管万玮再想什么办法缓和,问题终究无法补救。面对一群处在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万玮体会到了黔驴技穷,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一开始的“一着不慎”,导致后面的“满盘皆输”。初二结束,因为这个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万玮被学校撤去了班主任的职务。
此后的一年,万玮没有再做班主任。有很长一段时间,万玮几乎被深重的挫败感击垮,心情极度痛苦。他不停地反问自己:为什么我对学生那么好,付出那么多,学生却不领情,甚至故意跟我对着干?痛定思痛,万玮逐渐冷静下来,将过去的事情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细细地回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试图找出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错。
那一年对万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刻骨铭心的失败都变成了宝贵的财富和经验。他逐渐从失败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在反思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彻底反思自己,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必须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他明白,自己一开始的纵容就埋下了祸因,发展到后来的不可收拾,其实一切都可以预料。“人不可能完全靠理智来判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以前他们犯错万玮从来不管,现在却大声地训斥他们,严厉地批评他们。孩子们发现曾经的大哥哥突然变了,情感上不能接受,行为上就表现出逆反。
送完这届学生,万玮又接了一个新班。再次做班主任,很多经验教训都在万玮心里沉淀下来,面对仍然调皮的学生,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学生从老师窗前轻轻走过,老师深夜批改作业。”这样温馨的师生关系总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是我们的理想。光有爱是不够的,方法更重要。如果一味地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就是溺爱。就好比母爱是柔性的、无条件的,而父爱是刚性的、有希望有要求的,两者在孩子的成长中都不可或缺。
万玮是一个特别爱学生的人,只要谈到学生,他总是眉飞色舞。然而爱不是一味地付出,如果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付出的爱就没有意义。教师要为人师表,在很多方面做给学生看,自己做好了,学生信服了,教育起来就容易了。
学数学的万玮虽然从小喜欢看书,爱好写作,但出书却是从没想过的。他最初的写作冲动,来源于国内某个教育论坛。刚开始万玮只是读帖,后来为了追求积分的上升才开始发言,和网友共同探讨一些问题。通过与网友的讨论,万玮的头脑逐渐清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更全面更成熟。为何不把这些经验通过故事的方式写下来呢?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一发不可收拾,万玮甚至每天下班以后都写一篇。不久后,《班主任兵法》的故事系列逐渐成形,当时是以《平和秘笈》为题发表的。这些文章被出版社看中之后,万玮联想到平时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以及古代兵法,开始了《班主任兵法》理论篇的创作。创作之初只是无心插柳,率性而为,并没有想到这本书能在教育界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销量至今已超过10万本。
已经是平和双语学校中学部主任的万玮,仍然很怀念当班主任的那段最美好的时光。他喜欢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生活,与学生“斗智斗勇”,因为这才是教师“最精彩的生活”。

(摘编自《上海教育》)


专家点评
反思成就名师
万玮的成名源自《班主任兵法》的畅销,但万玮的名师之路早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开始了。1996年,手执复旦大学数学系文凭的万玮的确是“好女不愁嫁”,有名牌大学精算师的头衔,有外企公司总裁的赏识。然而,内向喜静、勤于读书思考的万玮却选择了浦东民办平和学校,从此当起了老师。
然而,名师之路并不好走,首次担任班主任便以失败告终。但是,万玮并没有气馁,他在挫折中反思,在反思中崛起。不久,当他又一次走上班主任岗位时,他的成功和从成功中引发出来的思考和体会有如泉涌,于是他结合自己的成败得失,以独特的视角,创造性地写出了《班主任兵法》一书,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创作此书固然与儿时喜好军事,爱读三国有关,但更与他与生俱来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
自我实践反思是新时期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教育界众多名师的成长历路,无不是从批判地考察自我实践中获得养分,从不断的否定、思索、修正中明确方向的。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展开了用实践与反思、智慧与谋略铺就的成功之路,他的成长经历对于广大教师,尤其是立志成为名师的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本值得思索和借鉴的好书。
点评专家:尹后庆 国家督学、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4:31 , Processed in 0.1804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