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违了,家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9 09: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久违了,家访

施 芳

2010年09月17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得知老师要来家访,我有些出乎意料。开学之初,老师的工作非常繁忙,而我的孩子只是一个不满三岁刚刚踏进幼儿园的孩子,老师会如此“用心”吗?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牡丹园分园的邓杨蕊和宫婷老师如约而至,如聊家常般的,我们开始热烈的交流。入园时孩子哭闹怎么办?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争执?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怎么办?此前种种关于幼儿园的疑惑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因为老师的到来,原先有些内向、时常躲在大人身后怯于与陌生人打招呼的孩子兴奋异常:他不停地唱啊跳啊,热情地招呼老师喝水,还用自己的玩具餐具“烹制”出美食请老师享用……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送两位老师下楼,目送着她们远去的背影,竟然有些恍惚之感。家访,这近在眼前的温馨一幕唤起了我遥远的记忆。

  在我成长的上世纪80年代初,每逢寒暑假或周末,老师总会走街串巷,深入每一位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家访的次数多了,父母与老师也逐渐熟悉起来,以至于多年之后,父母还时常念叨:“小学时教你语文的张老师现在该退休了吧?”

  如今的孩子已少有这样的美好记忆。随着电话的普及,家长便很难见到老师的身影。网络的兴起,家访则迅速地被QQ及短信、邮件等现代通信方式所取代。听我说起家访的事儿,几位朋友既感意外又不无羡慕:他们的孩子上了十多年学,从来没有老师家访过。

  确实,电话、短信、邮件等现代通信方式比家访更迅速、更便捷,但面对面的交流,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搭建家校良性互动的平台。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如何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需要用心去感悟,去沟通。

  一次家访开启了一个孩子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我期待并祝福他能在老师的呵护下享受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16:16 , Processed in 0.0991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