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宋诗词参考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11:5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宋诗词参考书目                                                                【作者】陈才智

总集

1.《艺文类聚》,[唐]欧阳询主编,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1959年,汪绍楹  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11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月,精装全二册,平装全四册

2.《北堂书钞》,[唐]虞世南修,北京:中国书店,19897月,影印光绪十四年南海孔广陶校刊本
3.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修,司义祖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21月第1版,20042月第2次印刷,全三册
4.
《文苑英华》[宋]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十七人编纂,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宋残本补配明本,19665月第1版(19721月装订);19827月第2次印刷;19908月第3次印刷;1995年第4次印刷,全六册,一千卷
5.
《分门纂类唐歌诗》,南宋赵孟奎编,宛委别藏本。是书原有100卷,分天地山川等8类,每类下又分小类,共收诗人 1353家,诗40791首。现仅存天地山川类5卷,草木虫鱼类6卷。
6.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传为刘克庄编集,李更、陈新校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2
7.《唐宋诗三千首——瀛奎律髓》,[元]方虚谷(方回)编,[清]纪晓岚批点,北京:中国书店,19903月,据1922年扫叶山房本影印。《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月第1版,20054月新1版,全三册。《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共选诗人385家,诗3014首,以大家为主,兼顾各种流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间诗歌创作和律诗流变的轮廓,又对所选之诗及唐宋诗歌各种流派作了精要细致的分析评点。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李庆甲先生潜心耕耘,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撰成《瀛奎律髓汇评》,是为研究诗史、诗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8.《唐诗类苑》,[明]张之象编撰,全书200卷,“诗逾数万,人至千余”(《凡例》)。共有39个部(大分类),1094个类(小分类)。如“天”部下有日、月、星、河等18个小类。实际收诗数为28067首,载录诗人数为 1472人(除去无名氏)。该书是按题材(主题)分类的现存最大的唐诗选集。中岛敏夫整理,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901995年,共7册,前6册是明万历刊《唐诗类苑》200卷的影印本。
9.《类编唐诗七言绝句》。明代敖英编撰。此书专收七绝,分吊古、送别、寄赠、怀思、游览、纪行、征戍、杂咏、道释等15类,诗后大多有简扼评语,为其他选本所少见。
10.《唐人咏物诗》,又名《唐人咏物诗选》。明末清初聂先等人编撰。所选皆律、绝二体,计12卷,分天、地、水、木各类编次,又以音韵排列。
11.《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四库全书本
12.《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淸 圣祖玄烨 定,《四库全书》第一千四百三十五册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册____集部第三百七十四至第三百七十五;清·陈邦彦等编《历代题画诗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
13.《咏物诗选》,清俞琰,成都古籍书店,19841
14.《古今别肠词选》四卷,清赵式辑。陈维崧、彭孙遹、王士祯。尤侗评点。赵式,字去非,诸暨(今属浙江)人。久困场屋,以寒士终。此书取宋代以来抒写离情别意之词900多首汇为一编,分调编次,卷一、卷二收小令,卷三收中调,卷四收长调。每卷卷末附以己作,共计153首。赵氏于每词之下代拟标题,将原作之题、序一概删削,甚失原貌,最为选家陋习。词下间有圈点和夹注夹批,然殊乏可采。今存康熙四十八年(1709)遗经堂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5.《唐宋元明酒词》二卷,明周履靖辑。履靖宇逸之,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好事,与其妻桑贞白相唱和,多刊书籍以行,《夷门广牍》卽其所编。盖亦赵宦光、陈继儒之流,明季所谓山人者也。”(《四库提要·梅墟先生别录》)此选是继宋黄大舆《梅苑》之后另一部专题词选,凡二卷,共收录唐五代宋元明词人31家描写与酒有关之词133首。编者并根据词作内容增添题目,如《饮兴·调酒泉子》、《南楼漫酌·调玉楼春》等等。其中间有周氏和作。是书今存金陵荆山书堂刊本、《夷门广牍》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
16.《撰辰集》四卷,清汪森辑,沈进校定。此为节序词选,分类编排。按元日、立春、人日、上元、天穿节、春社、寒食、清明、上巳、送春、立夏、重午、立秋、七夕、中元、秋社、中秋、九日、立冬小春、冬至、腊和除夕等二十三个节令选录,每类之下入选词作不等。全书共选唐宋金元明人词346首。卷末有沈复粲跋:“右汪晋贤《撰辰集》四卷,钞本也。向为吾邑周梅生先生家所藏,首有晋贤名印。其书或未经刊布者,予借而录之,间有误字,一仍其旧云。道光壬寅秋日山阴沈复粲识。”仅存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沈复粲钞本,南京图书馆藏。
17.《同情集词选》十卷,清陈鼎辑。陈鼎,字汉年,江苏如皋人。此书自《词综》、《词律》诸书选录唐宋以来至清代康乾之世词人小令“与己之情有同然者”3911122首,其中所录小令,以杨慎、李渔、许嗣隆、杨婉、范安澜、邓繁祯等人为多。依《历代诗馀》体例,按词调字数之多寡为序排列。所选词格调不高,标举香艳柔媚词风,提倡温柔敦厚之旨,寄托大雅之说,以“香草美人,风喻弥深;忠爱之忱,溢于楮墨”者为填词止境,开常州词派之先声。是书尝五易其稿,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成书,今传有守拙斋巾箱本,缮写较精,卷首有陈鼎自序、雪访居士序、熊琏序及黄理等二十一家题辞。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8.《百家词》吴讷(辑)、林大椿(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9923月版(上、下册)
19.《全唐诗》,[清]圣祖玄烨御定  彭定求、季振宜等  奉敕编,(1)康熙扬州诗局本,121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10月,全二册。(2)王全(即王仲闻、傅璇琮)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4月第1版;19798月第2次印刷;19851月第3次印刷;19902月第4次印刷;199210月第5次印刷,平装25册;1999年,横排简体字本。(3)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6712月。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南巡时命曹寅领衔在扬州开馆编修《全唐诗》,由彭定求、沈三曾等十名在籍翰林负责编修,仅用一年多时间, 这部多达900卷的大书就编修完成了。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当时几乎全靠胡震亨《唐音统籤》、季振宜《唐诗》二书拼接成编。全书收诗49403首又1555句,作者2576人,每人有小传,但诗作不注出处。有康熙扬州诗局本,字大阅目,分为121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据以影印。中华书局1960年又出版了排印本,1999年又出横排简体字本,较便利用。这部大书完成了总汇唐诗于一书的工作,并以其特殊的权威和普及向世人展示了唐一代诗歌的面貌,使此后的唐诗爱好者和研究者大获霑益,至今不废。不过《全唐诗》仍有遗漏、误收、重出、注释错误、小传错误等不足之处。清乾隆中日本学者市河世宁(旧译上毛河世宁)辑有《全唐诗逸》三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第25册附收),补录128人诗66首又279句。近人王重民又有《补全唐诗》、孙望有《全唐诗补逸》、童养年有《全唐诗续补遗》,共得诗近2000首,中华书局于1982年编为《全唐诗外编》二册出版。后陈尚君又对《外编》进行校订,并续辑《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得诗4663首又1199句。于是合《外编》、《续拾》为《全唐诗补编》,199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外,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6月)中,尚可补唐人逸诗近千首。

附:

全唐诗稿本
[清]钱谦益(1582-1664)、季振宜(1630-1674)递辑    屈万里、刘兆祐  主编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9月初版;198612月第二次印行,全71册, “明清未刊稿汇编第二辑” (国立中央图书馆原藏)

全唐诗录
[清]徐倬(1624-1713)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月,全二册,“四库文学总集选刊”

全唐诗外编
王重民(1903-1975)、孙望(1912-)、童养年  辑录
北京:中华书局,19827
台北:木铎出版社,民国726

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1952-)辑校
北京:中华书局,199210月,全三册

增订注释全唐诗
陈贻焮(1924-2000)主编    陈铁民(1938-)、彭庆生(1938-)副主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5月,全五册
20.
《唐五代词》林大椿 辑,商务印书馆,1933年;辑录唐五代词人82家,1134首。附有校记,注明所选词来源和作者简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6月,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校补断句刊行。195710月北京第4印。辑录唐五代词作者81家、词作1147首(一说1148首),是继《全唐诗》之后又一次唐五代词的大型结集。其词采自《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 和《全唐诗》中的附词,虽选择尚不甚精当,但搜罗已颇具规模。不过未收敦煌词,则是一大憾事。书中以人编次,唐词按作者的时代先后为序,打破了《全唐诗》等断代总集以帝王居首、女流方外殿后的传统惯例。卷末附有简略的作者生平,兼及作品真伪的考辨、各家重见和字句异同的校勘、宋人诗话有关作家作品的一些遗闻轶事。

21.
《全唐五代词》,张璋、黄畲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月。收词达2500多篇,颇为丰富,且于各词后兼採词评,也很特殊。此书的缺憾,一是不於诗词之分没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只要有一种书作词收入者,即视为词入编;二是各词所注出处,不分主次先后,许多出处太晚,敦煌词几乎全据王、任、饶三家书转引;三是不甚注意作品真伪的辨别,于后人改唐诗或乐府为词者,不作辨析,伪作亦收入很多,仙鬼词中不少是宋、元明人所作。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全书的学术质量。
22.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12月,全二册。据唐时词乐实际,分为正、副两编,正编收录曲子词,以唐宋词集收录和唐宋典籍有明确指认者为限;副编收录属诗属词尚有争议的作品,并明确了几条标准,这就确保了全书的编纂质量。同时,又很注意尽量利用第一手的文献,讲究用书版本,以求录文可信,对有争议、互见的作品作了认真考订。尽管细节方面还有些可议之处(如仍沿袭了一些明清词籍的误说、有同题之作因出典不同而分收正、副编,小传也稍有可补处),本书在处理极难措置的问题上均较前此诸书更为精密审慎,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
23.
《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编纂《全宋诗》。傅璇琮、孙钦善、倪其心、陈新、许逸民主编。全书72册。初步统计收作者9079人,诗247183首,残诗5983句(联),存目323首(句)。宋代立国比唐代长二十多年,但存世文献的数量,则数倍于唐代。宋人文集保存至今者,也超过唐代四到五倍。唐代存诗在1000首以上的只有3人,宋代估计在百人以上。宋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错收误录非常严重。同时,宋诗编录和研究的情况,比唐诗要差很多。全部唐诗的编录,可以追溯到南宋,明清之际几代人作了持续的努力,才有《全唐诗》的出现。即便如此,《全唐诗》的缺收和误录,都有数千例,小传更是在在多误。《全宋诗》是筚路蓝缕的工作,稍微近似一些的书只有厉鹗《宋诗纪事》和陆心源的《补遗》,没有依凭,难度可以想见。《全宋诗》首次完成了宋一代诗歌的全面结纂,为有文集的作者补充了大量集外诗,对9000多位无集作者作了诗作的首次汇集,并且对所有宋人别集中的诗歌作了认真校理,一般都曾利用了传世的主要善本,作了全面的校勘。各集整理都有文本交待,且一律保存别集原编的先后次第,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原集的信息,如北宋诸集中诗,分古近体后大致保存了作品先后写作的次第,对学者考定作品系年和写作动机,是极重要的线索。《全宋诗》对所有散见作品都说明了文献来源,为近万名作者作了生平勾勒,并说明依凭,虽不完备,已很可贵,因为其中绝大部分作者此前没有任何研究基础可言。对部分作品的作者归属、真伪歧异、题序及本文有显著别本等情况,有所考按和甄辨。
24.
《全宋词》,唐圭璋编,王仲闻修订,北京:中华书局,19656月第1版;19956月北京第6次印刷,全五册。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线装本300卷附2卷。建国后中华书局再版时,由王仲闻(学初)重行校订增补,抽换大量底本,并增补词人240余家,词1400余首。全书共收词人1330家,词作约2万首。王氏还重考词人行实,改写小传,引书达350余种。后又续有修订补正,写成《订补附记》。第一次修订本19656月出版。1979年重印时附上唐圭璋《订补续记》。王仲闻是王国维之子,家学渊源,谙于宋代文史,对宋人笔记了如指掌。《全宋词》校补毕,唐圭璋曾建议改题“唐圭璋、王仲闻辑”。

别集

25.
《中国历代诗人选集》(40册),台北:远流出版社,民国71
26.
《曲江集》刘斯翰校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10
27.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八册)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2
28.
《杜诗详注》(五册)[清]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10月第1版,198912月第3次印刷;19954月第4次印刷,“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29.
《王维集校注》(四册)陈铁民,中华书局,19978
30.
《王维诗集笺注》杨文生,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
31.
《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32.
《高适集校注》孙钦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
33.
《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月第1版,20049月第2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34.
《李颀诗评注》刘宝和,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5
35.
《韩愈全集校注》(五册)屈守元﹑常思春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7
36.
《白居易集笺校》(六册)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
37.
《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9
38.
《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赵蔚芝、陈慧星、刘聿鑫,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9
39.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二册)陶敏,岳麓书社,200311
40.
《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刘学锴、余恕诚,中华书局,198812
41.
《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注、顾予咸补注、[清]顾嗣立续注,王国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月第1版;19983月新1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42.
《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3月第1版;19983月第1次印刷
43.
《王荆公诗注补笺》李之亮,巴蜀书社,20021
44.
《苏轼诗集》(八册)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2月第1版;198710月第2次印刷,“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45.
《黄庭坚诗集注》(五册)刘尚荣校点,中华书局,20035
46.
《陆游集》(五册),中华书局,197611月第1版;19775月第2次印刷
47.
《韦庄集笺注》聂安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
48.
《韦庄诗词笺注》齐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6
49.
《李煜李璟词》詹安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月第1版;19983月第1次印刷
50.
《欧阳修词笺注》黄畲,中华书局,198612
51.
《乐章集校注》薛瑞生,中华书局,199412月第1版,199712月第2次印刷
52.
《东坡词编年笺证》薛瑞生,三秦出版社,19989
53.
《秦观集编年校注》周义敢、程自信、周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
54.
《清真集校注》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中华书局,200212
55.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月第1版,199711月第2次印刷
56.
李清照集笺注 徐培均笺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7.
《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夏承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
58.
《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月;19955月第2次印
59.
《李白诗歌赏析集》裴斐主编,巴蜀书社,19882
60.
《杜诗鉴赏》夏松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3
61.
《李贺诗歌赏析》梁超然选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8

62.
《李煜、李清照词详解》靳极苍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8
63.
《柳永词赏析集》谢桃坊主编,巴蜀书社,19877
64.
柳永词选评 谢桃坊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5.
柳永集 孙光贵,徐静校注 长沙:岳麓书社,2003
66.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陶然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67.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高丽华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68.
壮岁族旗拥万夫:辛弃疾 邓红梅编著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
69.
《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编辑出版,19864
70.
《周邦彦词赏析》钱鸿瑛,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1
71.
《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编辑出版,198612
72.
《陆游诗歌赏析》段晓华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1
73.
晏殊词新释辑评 刘扬忠编著 北京:中国书店,2003
74.
李清照词新释辑评 陈祖美编著 北京:中国书店,2003
75.
王安石诗文选评 高克勤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6.
黄庭坚诗词文选评 黄宝华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7.
秦观诗词文选评 徐培均,罗立刚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8.
周邦彦词选评 刘扬忠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9.
李清照词选评 陈祖美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0.
陆游诗词选评 蔡义江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1.
辛弃疾词选评 施议对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2.
辛弃疾词选 朱德才选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选集(今人分类)

83.
《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潘百齐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1月,1474 。分55部,大体按自然、人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序排列,下分222门(仅名胜部就有33门),门下再分1175类(仅花卉门就有100类)。共收入418位唐代诗人的诗篇2706首,基本荟萃了全唐诗的精华。全部按类鉴赏,以一篇鉴赏文章统摄一至数类诗。
84.
《全宋词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潘百齐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12
85.
《古诗类编》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集体编纂,胡光舟、周满江主编,张明非等编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7月。王运熙序。全四册。参酌古代类书的类目,根据今人的要求,除芜去杂,删繁就简,间立新类,变通体例,厘定为22大类,包括天象自然、江河湖海、山川田园、四时寒暑、岁时节序、花草果木(一、二)、飞禽走兽、鳞介虫鱼、宫观楼台、器用饮食、文学艺术、百工农商、古今人物、战争军旅、忧国伤时、民生疾苦、羁旅行役、交游赠答、抒怀言志、爱情家庭、咏史怀古等;下分334细目,共编入各种体裁和题材的诗歌2730余首,上起《诗经》下迄清末。
86.
《全唐诗精华》,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选诗约6000首,厘为30大类,是近些年来所出的分类最多的唐诗选本,分类法参照明代张之象编撰《唐诗类苑》。
87.
《唐人绝句类选》,周本淳选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1
88.
《唐人咏物诗评注》刘永济,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89.
《唐人送别诗选》,王定祥等选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10
90.
《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100首》,白晓朗、黄林妹评注,19919
91.
《新编唐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将所选333首诗归为10类。
92.
《盛唐边塞诗评》,漆绪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93.
《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0年?)
94.
《唐代边塞诗选注》,孙全民,合肥:黄山书社,19929
95.
《中国诗歌宝库·唐诗选》(上下册),赵昌平,上海书店,19938
96.
《中国诗歌宝库·宋诗选》,陈达凯,上海书店,19938
97.
《新编宋诗三百首》,吴在庆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月。将所选339首诗归为9类。
98.
《唐诗分类研究》,张浩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7
99.
《唐风宋韵新吟》陈晋编,万卷出版公司(前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月。此书收集了一些以思想旨趣见重的唐宋诗词,并把所选入的作品分为时令、山水、劳动、感悟、情谊、品格、政治、友邻八篇。多数篇目下,又划出若干专题类别。在这些诗词的介绍中还添加了阅读导读与感悟文字,为读者欣赏唐宋诗词提供了借鉴。本书的编选工作,从选目、编排、前言到导语、会心一悟文字以及注释,历时半年,共易十四稿。
100.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1 壮志篇:生当作人杰》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1.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2 节令篇:酩酊酬佳节》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2.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3 友谊篇:海内存知己》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3.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4 乡情篇:月是故乡明》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4.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5 爱情篇:红豆生南国》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5.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6 闲适篇:采菊东篱下》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6.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7 秋思篇:秋心如海潮》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7.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8 山水篇:江山留胜迹》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108.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9 咏物篇:何物最关情》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09.
《古诗分类鉴赏系列10 春景篇:春江花月夜》上海辞书出版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8
110.
《说唐诗·爱国情思》李弘主编,陈华胜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1.
《说唐诗·人世百态》李弘主编,陈志明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2.
《说唐诗·交友酬唱》李弘主编,邹志方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3.
《说唐诗·咏史怀古》李弘主编,黎阳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4.
《说唐诗·修身励志》李弘主编,梁一群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5.
《说唐诗·咏物寄寓》李弘主编,徐正、朱绍良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6.
《说唐诗·山水胜迹》李弘主编,张森生等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7.
《说唐诗·思亲怀乡》李弘主编,张涤云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6
118.《唐宋咏物词选》周念先编(分类唐宋词选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9
119.《唐宋爱情词选》王锡九编(分类唐宋词选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9
120.《唐宋爱国词选》马兴荣编(分类唐宋词选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8
121.《唐宋咏怀词选》施议对编(分类唐宋词选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8
122.《唐宋风情词选》曹济平编(分类唐宋词选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8
123.《唐宋文库·诗歌卷·咏物诗精华》李之亮等选注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4.《唐宋文库·诗歌卷·讽刺诗精华》林仕亿选注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5.《唐宋文库·诗歌卷·田园诗精华》林仕亿选注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6.《唐宋文库·诗歌卷·边塞诗精华》李之亮,李迪选注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7.《唐宋文库·诗歌卷·爱情诗精华》林仕亿选注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8.
《唐宋文库·诗歌卷·咏史诗精华》杨洁琼,许华伟选注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129.
《山水诗注析》吴功正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月,“古诗注析丛书”。本集选收了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山水诗200多首。它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山水诗发展的概貌。19866月初版。
130.
《咏物诗注析》孟繁森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9月,“古诗注析丛书”
131.
《爱情诗注析》杨辇宗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月,“古诗注析丛书”
132.
《花卉诗注析》程龙、宋宝军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月,“古诗注析丛书”
133.
《田园诗注析》李健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月,“古诗注析丛书”
134.
《万里归心对月明:唐代合集》,陈祖美编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2月,“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135.
《云中谁寄锦书来:宋代合集》,王国钦编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2月,“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

136.
《七绝名诗100首赏析丛书》,朱枝富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1月。本丛书从题材角度分为五卷:“咏史怀古”、“边塞军旅”、“咏物抒怀”、“山水寄情”、“悲愤愁怨”。这五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古代七言绝句的主要内容,所选范围自唐初至清末。每部分选诗百首,每首附以题解、注释、诗意、分析等,合为一册,约二十余万字。本书选诗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广收博取。全书诗人有300多家,作品500多首,堪称七绝之洋洋大观。共中脍灸人口的传统名篇固然包罗无遗,而一些思想与艺术均属上乘,却鲜为历代选家垂意的佳作亦尽可能收入,从而使所选诗篇既有权威性,又不乏新意。二是决不片面追求数量,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原则。其次,赏评新颖平实。在这方面可述者有三。一是注释。这是古诗选本通常应做的工作,而本书注释的特点是详略适度,深浅得当。二是“诗意”。本书在每首诗后都有“诗意”。“诗意”不同于白话翻译,而是进一步将原诗的情感、意境包括那些诗外之意,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是分析。这是古诗鉴赏中的重点。本书的分析往往切中要害,不作泛泛之谈,让读者真正有所得。其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分析能紧扣特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再次,每卷所附论文,深入浅出,论述精当,这些论文既是各卷七绝诗的总结,又能给读者以宏观的把握,从而指导阅读该卷诗篇。
137.
《宋词精华分类品汇》,程自信、许宗元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3
138.
《宋词评释》,波多野太郎,上下册,东京:樱枫社,昭和四十六年
139.
《雅词别裁》,刘翠、刘石,学苑出版社,19985月,收入郭预衡、翼勤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别裁”
140.
《唐宋词实用分类图典》,商韬、商慧锦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5月。本书将唐宋词按“人物”、“节俗”、“农事”、“采莲”、“行旅”、“爱国”、“边塞”、“亡国痛”、“友情”等分类,并加以注释。
141.
《唐诗与人生》,洪丕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月,收入“传统文化与人生”丛书。讨论了唐诗以及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分为哀乐人生、生活风景、自我修养、世道人心、爱情婚姻、女性话题、养生健康等部分。
142.
《宋词与人生》,邓乔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月,收入“传统文化与人生”丛书
143.
《唐宋词与人生》杨海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5
144.
《诗歌与人生》丁启阵,东方出版社,20058月,“葳蕤丛书”
145.
《诗意人间》丁启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8
146.
《唐诗宋词》,程郁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147.
《唐诗宋词导读》,隋慧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148.
《唐诗分类鉴赏》龚霁芃、龚杏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月,“语文新课标选修课读本”
149.
《诗情词境堪吟哦:古典诗词学习例说》何庆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6
150.
《昨夜星辰:中国古典诗歌品鉴》(插图本)孙明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月(20025月第一版),“清华人文讲堂”。本书以情感为视角,把中国古典诗歌分为三大部分(人与人之情感、人对社会之情感、人对自然之情感)、九大类型(爱情、友情、亲情、咏怀、时事、咏史、山水、田园、咏物),每个类型精选20首左右,逐首予以注释、品鉴。
151.
《唐宋诗词选读》严雯靖 编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6月,“语文新课标选修读本”
152.
《中国题画诗大观》孔寿山,敦煌文艺出版社,1985年;1997
153.
《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丁炳启编著,语文出版社,19851
154.
《历代题画诗类编》(上下)李晖(德土员)编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155.
《古代题画诗分类选编》于风,19918月第1
156.
《历代题画类诗鉴赏宝典》麻守中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57.
《梅兰竹菊题画诗》马成志编著,19996月第2
158.
《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周积寅、史金城,杭州:西泠印社,1985
159.
《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张晨主编
160.
《历代题画诗选注》洪丕谟选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当代最早按照朝代顺序编选的,可惜以选为主,既与历史脱节,也看不出题画诗发展的规律性
161.
《题画诗一百首》洪丕谟选注,上海书店,1999
162.
《题画绝句的写作与欣赏》吴企明,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9
163.
《古代爱情诗审美谈》吕美生、朱永平,黄山书社,19873
164.
《古典爱情诗词欣赏》本社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2
165.
《唐五代爱情诗词评注》
166.
《古代情诗类析》徐儒宗、黄云生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2
167.
《中国历代爱情诗萃》郑在瀛等著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68.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选:汉英对照》裘小龙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69.
情词三百首 奚彤云,盖国梁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0.
《历代抒情诗选》吴奔星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6
171.
《中晚唐抒情诗选》杨春俏、吉新宏注析,南海出版公司,20054月。精选中晚唐时期28位有代表性诗人的200篇作品,从“抒情”二字入手。诗作的美和情感的美,造就了这些诗篇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典型的莫过于李商隐的名篇佳作。
172.《唐宋咏怀词选》施议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8
173.
《历代竹枝词选》航羽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3
174.
《古代爱国诗词欣赏》文化林、余镇邦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9
175.
《中华爱国诗词详解》靳极苍著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176.
《宋词和花朵》艾治平,北京出版社,198511
177.
《百花词画》丁临川著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
178.
《唐宋赞花名诗四百首》翟露等选编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
179.
《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梅》陈维东,邵玉铮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80.
《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兰》陈维东,邵玉铮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81.
《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竹》陈维东,邵玉铮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82.
《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菊》陈维东,邵玉铮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83.
《历代咏梅诗词探胜·下卷 词曲部分》党天正著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84.
《历代咏竹诗丛》成乃凡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专门收录历代咏竹诗,共分为六编。每编插内容、题材与竹相关的书法、国画,以增加艺术氛围。
185.
《唐宋咏物诗赏鉴》陈新璋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7
186.
《中国古代童谣赏析》雷群明、王龙梯,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
187.
《童趣诗词一百首》黄崇浩著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88.
《历代趣味诗词鉴赏》韩秋白、聂鸿音,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3
189.
《咏鸟古诗欣赏》,刘锬 编著,语文出版社,200210
190.
《中国历代咏月诗词全集》邓国光,曲奉先编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
191.
婉约词 秋枫编注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92.
婉约词 丰滔编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193.
婉约词三百首注析 林音等注析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94.
豪放词 秋枫编注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95.
豪放词 丰滔编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196.
豪放词三百首注析 刘筑琴编注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97.
豪放词精华评析 陶新民等编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98.
婉约词精华评析 胡益民,杨景龙等编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99.
《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丁成泉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0月,四卷。辑录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清代的山水诗和田园诗作品,介绍了不同流派的代表诗人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示了山水、田园诗潜心于自然美的艺术特色。
200.
《八十年代山水文学研究纵横观》章尚正,《文学知识》1990年第8

选本(古人)

201.
《唐诗品汇》[明]高棅(1350-1423)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辞书出版社藏明汪宗尼校订本影印,19887
202.
《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月第1版;19925月第2次印刷
203.
《唐人选唐诗十种》(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民国61年)
唐.佚名选《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唐.元结选《箧中集》
唐.殷璠选《河岳英灵集》
唐.芮挺章选《国秀集》
唐.令狐楚选《御览诗》
唐.高仲武选《中兴间气集》
唐.姚合选《极玄集》
唐.韦庄选《又玄集》
唐.韦縠选《才调集》
唐.佚名选《搜玉小集》
204.
《唐人选唐诗新编》[唐]殷璠(约713-762)等  编撰    傅璇琮(1933-)等  新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7月第1版,“唐诗研究集成”
205.
《千首唐人绝句》富寿荪  选注    富寿荪、刘拜山
评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月;199812月新1
206.
《万首唐人绝句》[南宋]洪迈(1123-1202)辑,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12月,影印明嘉靖本,全四册;[明]赵宦光、黄习远  编定,刘卓英  标点,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5月,据明万历刻本标点印行,全二册;《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南宋]洪迈(1123-1202)编  霍松林(1921-)主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2月,全三册
207.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清]金圣叹(1606-1661)选批    曹方人、周锡山  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5
208.
《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1673-1769)编,北京:中华书局,197510月,据乾隆二十八年(1763)教忠堂重订本缩印,平装本;富寿荪校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月,全二册
209.
《中晚唐诗叩弹集》[清]杜诏(紫纶)﹑杜庭珠(诒谷)集,北京:中国书店,198412月,据采山亭藏版影印,全二册
210.
《唐诗合解笺注》[清]王尧衢编选,单小青、詹福瑞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4
211.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王闿运(1833-1916)选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212.
《诗境浅说》俞陛云(1868-1950)选注,上海:上海书店,198412月,影印开明书店1947年版

辞典

213.《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214.
《宋诗鉴赏辞典》周振甫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
215.
《唐诗大辞典》周勋初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1
216.
《宋词大辞典》王兆鹏,刘尊明主编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217.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唐圭璋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
218.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周汝昌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月;2003
219.
《袖珍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缪钺,叶嘉莹等撰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20.
《袖珍宋诗鉴赏辞典》缪钺等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2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
222.
《宋词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5
223.
《宋词精品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4.
《唐诗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225.
《宋诗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226.
《唐宋词鉴赏辞典》傅德岷、卢晋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227.
《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日)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杨松涛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8
228.
《中学古诗文鉴赏辞典》郁贤皓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7
229.
《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孙映逵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
230.
《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周溶泉等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6
231.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余冠英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7
232.
《山水诗歌鉴赏辞典》张乘成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
233.
《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李文禄、宋绪连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7
234.
《爱情诗词曲评析辞典》(精)杨鸿儒,上海辞书出版社
235.
《宋诗三百首辞典》李梦生选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36.
《宋词三百首辞典》林申清选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37.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王洪(主编),学苑出版社
238.
《唐五代词鉴赏辞典》潘慎(主编),燕山出版社
239.
《唐诗宋词分类描写辞典》,关滢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
240.
《全唐诗佳句类典》,竞鸿,陆力主编,南海出版公司,19925月。精选《全唐诗》中名篇佳句按55大类、316小类编排。
241.
《唐诗分类大辞典》(上中下,精装),马东田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8月,4473页,140印张。此书是研究中国诗歌主题、分类、意象学的工具书
242.
《历代诗分类鉴赏辞典》,张秉戍,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7
243.
《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宋绪连、赵乃增、董维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1
244.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周祖譔主编,中华书局,19929
245.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曾枣庄主编、李文泽、吴洪泽副主编,中华书局,20049
246.
《全唐诗典故辞典》范之麟、吴庚舜主编、范宁作序、王芸荪、王学泰、丘良任、刘玉来、刘扬忠、杨镰、张锡厚、钱世明、徐燕、郭明仪、詹亚国参撰,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2月;20014月(增订本)。
247.
《全宋词典故辞典》范之麟主编、范宁作序、刘扬忠、徐燕任副主编、王学泰、丘良任、贺中复、詹亚国等参撰,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12月;20015月(修订本)
248.
《全唐词典故考释辞典》金启华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

鉴赏

249.
《诗词例话》周振甫,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250.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贾文昭、徐召勋,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01
251.
《诗法举隅》林东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52.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傅庚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2
253.
《诗词论析》张志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54.
《诗词与科学》林正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55.
《鉴赏文存》龙协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
256.
《古典诗词欣赏艺术》徐应珮,周溶泉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8
257.
《古典诗词欣赏入门》徐应珮、周溶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58.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曲欣赏》肖世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2
259.
《古代诗词名句艺术探胜》师长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60.
《古典诗词曲选析》万云骏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12
261.
《诗词曲欣赏论稿》万云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62.
《诗词审美》张文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63.
《古诗鉴赏法》左健,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64.
《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解说,周丽苓整编,华艺出版社,20006
265.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欣托居鉴赏四书”
266.
《先秦八代诗赋鉴赏》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欣托居鉴赏四书”
267.
《隋唐五代诗词鉴赏》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欣托居鉴赏四书”   
268.
《宋元明清诗词鉴赏》周啸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欣托居鉴赏四书”
269.
古诗译注及鉴赏·综合卷 易小平著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70.
古诗译注及鉴赏·综合卷 易小平著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71.
古代诗歌鉴赏手册 蒋雪艳编著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
272.
古代诗词阅读与鉴赏 刘弢等著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73.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珍藏版 陈元龙编著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274.
诗词名句鉴赏 吴铜运编注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275.
古代诗歌精品鉴赏 刘登阁著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276.
古代诗词鉴赏 何锦山编著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77.
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黄志浩著 上海:汉语,2002
278.
古典诗词鉴赏与训练 陈强,张桂玉主编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279.
古典诗词赏析 黄祖泗,覃顺华主编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80.
古典诗词今译与评析 邬国平,顾易生编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81.
中国诗学·历代经典诗词曲鉴赏 曾铎著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282.
中国历代赋酒诗词鉴赏 杨柳编著 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3
283.
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 梁权伟编著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284.
昨夜星辰:中国古典诗歌品鉴 孙明君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85.
诗词鉴赏与解读 陈德民著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86.
诗词创作发凡 黄天骥著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87.
怎样读古典诗词 骆兵著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88.
怎样读古典诗词 仲冬梅著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89.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北京出版社编,北京出版社,197910
290.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北京出版社编,北京出版社,197910
291.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留分)(三)董扶其等编,北京出版社,19808
292.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四)董扶其等编,广播出版社,19811
293.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广播出版社,19822
294.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212
295.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六)赵齐平等编,北京出版社,198310
296.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七)赵齐平等编,北京出版社,19839
297.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39
298.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6
299.
《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9
300.
《文学名篇欣赏》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
301.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唐宋文学)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7月。《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明清文学)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4
302.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唐诗)云贵川陕甘宁六省广播电台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6
303.
《古典文学鉴赏集》(一)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电大语文》编辑部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3
304.
《古典文学鉴赏集》(二)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电大语文》编辑部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9
305.
《古典文学鉴赏集》(四)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电大语言》编辑部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8
306.
《古典名篇欣赏》(上)徐中玉主编,学林出版社,19872
307.
《古典名篇欣赏》(中)徐中玉主编,学林出版社,19878
308.
《古典名篇欣赏》(下)徐中玉主编,学林出版社,198712
309.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5
310.
《名家析名篇》毋庚才、刘瑞玲编,北京出版社,198410
311.
《古代诗文名篇赏析》李如鸾编,北京出版社,19856月第1版;19885月第2
312.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
313.
《文学名篇欣赏》钱璞、盛广智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8
314.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徐应珮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5
315.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华东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7
316.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续编》华东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
317.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李贞洁选编,中州书画社,19828
318.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第一辑)林从龙选编,中州书画社,19832
319.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第三辑)林从龙选编,中州书画社,19843
320.
《古诗今选》程千帆、沈祖棻,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21.
《中国历代诗词译释》陶尔夫、韩式朋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0
322.
《古典诗词艺术探幽》艾治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2
323.
《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虢寿鹿编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9
324.
《古诗词佳句欣赏》张国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1
325.
《中国历代诗歌名篇赏析》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6
326.
《诗词曲赋名作赏析》(一)《名作欣赏》编辑部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1
327.
《诗词曲赋名作赏析》(二)《名作欣赏》编辑部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8
328.
《诗词名作掌故丛话》武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1
329.
《诗词赏会》周汝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6
330.
《中国古代少年佳作赏析》刘饶民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5
331.
《古代诗歌鉴赏》刘凯,凤凰出版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0:32 , Processed in 0.1675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