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16:0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肖家芸
  经济发展中“又好又快”四字方针,同样适合当下的语文教学。“好”的前提是科学发展,和谐进取,这是语文教学须有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
  课堂有效的科学性基于三个“切合”。一是切合语文学科的规律,二是切合学生认知与心性的规律,三是切合国家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做到这三个“切合”,才有和谐的教育教学,才有真正的高效。
  本着第一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语言、文字上,着力于语言、文字的吟诵品味,参悟文学的意趣,浸润文化的熏陶,获取情志的升华,这样的课堂才有实效。语文课堂的实效只能姓“语”,一旦淡化甚而脱离语言文字的涵咏品悟,上成纯知识性的、纯思维性的、纯政治性的、纯考证性的、纯活动性的、纯游戏性的、纯观赏性的,再华美的包装,再诱人的精彩,也意义不大。曾听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教师花大量时间将英文版印发,让学生比较中英文版本的不同,就此开始研究性学习,学生忙忙碌碌,依然不透课文,听课者也一头雾水;也曾听过教《我有一个梦想》,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观演讲者图片,听原版录音,然后选择几段以不同组合去读读,就了之了;还曾观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教者淡化文本,而让学生听两首由原作演绎的同名歌(邓丽君、王菲演唱),观由原词创作的两幅同名画,然后借助于后人再创作的赋有个性化的第二手资料,谈对原作的理解。没了朗朗书声,没了唰唰书写,没了孜孜思索,没了细细咀嚼,没了欣欣顿悟,总之,没了语文课的况味,何谈语文实效?语文需要拓展,需要借助现代技术等包装,但一切拓展与借助都只是辅助,一旦失时失量失度,便会喧宾夺主,使语文课变异走样。应当警惕华丽的包装锁住了语文的本真本味,如同今日我们吃到的月饼,无论外在的、内在的有多少新创亮点,但吃起来总不是月饼那个味儿了,于是真想吃月饼的,还是去找那质朴无华的清真老式月饼。
  本着第二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于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贴近学生的已有储备,贴近学生的接受空间,贴近学生的运用限度,总之,效率源自教者以生为本的真知、真心、真做,教师的精彩在学生的精彩之中,学的效率才是课堂的真效率。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转换观念,即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由重视教到重视学,由展现自我到呈现学生。诚然,语文教师最辛苦、最投入,不惜花大力气与数理化争时间抢效率。然而,投入越大,往往越要慎思。比如,量大是否高效?包括课堂传输的知识量,学生思维的运动量,学生课堂的活动量等,与学生所处年段的心理承受、认知潜能、时间精力相适吗?又如,快速是否高效?包括教师的语速快频率高、节点行进的跨度大节奏快、内容调配的密度大速度快等,学生真能跟上、理解、消化、运用吗?听过一节课——《祝福》(鲁迅)地探究性学习,40几分钟内,执教者接连抛出11个问题,小到祥林嫂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姓,中到从祥林嫂失去房产看封建宗法制度,大到祥林嫂的死说明了什么。学生完全被事先肢解的一个个抽象的问题,拉着走马灯似的飞驰而去,很少有喘息逗留作品,思考品味观风景的机会。问题与研究都需要,但须因情而异。个性化的意会性的文学作品,整体感悟的效果远远强于零碎的肢解。好比吃红烧肉,一口含在嘴里,汁肉尽在,虽然说不清是什么,但慢慢地嚼,细细地品,越品越觉得回味好极了。倘若放在碟盘里,点点切分,看含有猪肉多少,盐糖多少,酱醋多少,香料多少,等等,这种贴标签似的理性分析,怎么深透,也难以有含在嘴里的切实之感。文学中好多东西靠心悟,说不清楚,也无须说清楚。语文这一突出特点,决定了学语文需要“慢读书”,即适宜在静慢的氛围中,沉浸于重点细节。适切的慢,反而是学语文的佳境。语文课堂也应借鉴当下以“慢”回归为主题的社会发展理念,改变简单多快的非理性增效方式,回归到语文动静结合、张弛有致的优雅品学上来。当然倡导语文“慢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适度。少慢差费固不好,多快强拉也不好;满堂灌不可取,满堂问、满堂动、满堂观也不可取:因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多快无异于揠苗助长,易使学生的头脑模式化、呆板化、疲惫化,看似快,实则慢。课堂教学的高效还在于师生两个能动性的最大发挥,两效合一才是真正的高效。对教者而言,教材的处理不是越满越好,越细越好,而是巧抓关键,让学生学会举纲张目,学得轻松实在;同时,“教有余”,即适当留出空白不教,让学生借助课内所学,自行学会。比如,《左忠毅公逸事》,抓主笔(写左光斗)的前两段,可以带起侧笔(写史可法)的后几段,只消明白主笔部分内容,侧笔可留作同学课下自学;主笔部分,只消抓题目中的“忠毅”二字,即可引导学生快而好地通晓内蕴。
  本着第三个“切合”,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既在“受业”又在“传道”。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在的在校学生,未来的社会公民,包括世界公民。从国家战略出发,学业提升只是一个方面,做人的综合素质培育是更重的一面。而语文最具育人资源、育人契机、育人功能,所以新课标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在三维上,突出知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兼容。仅有知能训练而无情感态度的主流引导,语文的效率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不是高效。对此,本文不作赘述。
  语文训练的有效性,不等于训练者学识的高水平,也不等于训练本身的高质量,它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语文学科的依据,利于教;二是学生这个根本,利于学。提高语文训练的有效性,当由此着力。
  以语文学科依据,即跟着语文教学规律走,包括体现这一规律的范式——课程标准的规定、语文教材的定性、语文高考的规则,在选材、程度、规范提法等诸方面,与日常导教和谐相容,协调一致。这是有效训练的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即摆正训练的目标是为提高学生,不是用来彰显自己学识的,没必要在审题等表述上玩游戏设陷阱考学生。以生为本需要的是以真诚、朴实、平和之态,用通俗、晓畅、周全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而不是以成人的积累体验与多日推求,尤其不能以某些专家的个性化研究,甚至长期形成的学术见解为准绳,设计训练,限定评价。这种错位的追求,学生怎么努力,也永远达不到要求,得到的只是无奈的分数;得不到分的固然看不懂,得到分的也往往是蒙的,失去了真正的区分功能,也就失去了训练的实际作用。于是,学生渐渐由畏惧到反感、厌倦,索性不搞语文。这样训练起到的不是带动的正效应,而是反推的负效应。学生越训练越泄气,越失去信心。请看某地高考模拟的训练提。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①(二首)      敦煌曲子词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罗?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征服偻罗未足多,儒士偻罗转更加。三策张良非软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倨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注释:①此二诗为联章问答,其一为问,其一为答。
  题目:关于这两首词的写作年代,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推断为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间(713---755),作者当是下层社会的一位士子,请你依据两首曲子词的内容,推断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当时的社会风气。
  本训练满分4分,42%的同学不得分;得分者中,绝大多数酌情得1-2分,得3分的约5%,满分无。原因:对敦煌曲子词生疏,“定风波”两次出现,词牌还是寓意词?不清楚;题干说法与课标、教材、高考的通俗规范用语不一致,学生狐疑;超越了中学生鉴赏的主涉范围与认知积累,如“推断当时的社会风气”,因为隐含的背景复杂,一时无处推断;训练本身存有岐解。仅以第一首为例,全词跌宕起伏,揭示了一个最普通的保家卫国的道理,即在国难当头,只有勇敢得拿起武器,冲锋陷阵,才能解救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彰显的是有志之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境界,这是创作动机的主流所在。只是,作者为了彰显军伍重要,以压低儒士德能为反衬,失之偏颇,这毕竟是次要的。但依次替代覆盖作者的主要意图,显然不对。仅此就推断“当时的社会风气”,这至少是专家研究的事,何况这两首诗的解读一向存有分歧,可查《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张锡厚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该训练的缺失在于从选材、取点、表述各方面,远远超越了课标、教材、高考对中学生古诗鉴赏的规定量度(“初步”、“浅显”),是跟着自己感觉走,虽艰苦用心,但事与愿违。
  提高语文训练的实效,还必须突破一个观念上的误区,即语文训练的低期望值。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低分定位语文,训练的难度系数维系在0.6左右,于是语文训练均分只要达到90-100(150分制)的分数就放心了,突破了便老大不安。当各地的高考数理化外语均分逐年上昂达120、130甚至140分的时候,语文则始终徘徊在90几分,过百的很少。这种价值取向与思维定势,深深影响了语文训练设计与评卷的非理性从难从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以语文难学、搞语文得不偿失的错觉,所以语文长期处于一流学科末流投入的极不和谐境地。这无异于人为的作践语文!长此下去,恐怕今后真的没有人愿意学语文了。
(原刊于《学语文》2009年4期,后收入人大复印.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8:10 , Processed in 0.1095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