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不该是建筑试验场——布里斯班的后世博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19: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不该是建筑试验场——布里斯班的后世博经验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一鸣 发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2010-05-19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6个月的世博应该惠及6代人 从外滩到世博园 一座城市的成长史


1988年的世博会,把布里斯班从“乡村小镇”变成了“国际大都市”,22年后,布里斯班要对上海说:中国不该是建筑试验场
假如你对昆士兰州一无所知,当地人不会因此忿忿不平——比起悉尼和墨尔本来,该州在国际上确实寂寂无名。然而近几年,这个偏安于澳大利亚东北角的地区忽然大放异彩,一跃成为澳大利亚发展最快地区。操一口流利汉语的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陆克文之所以能够登上政坛顶峰,无疑得益于他在昆士兰州从政期间的炫目业绩。
昆士兰州面积172万多平方公里,比新疆大;人口却只有420多万,比无锡少。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昆士兰人想穷都难。然而昆士兰州政府并不满足于向全世界推销矿产,现在他们开始尝试推销自己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建筑设计产业。眼下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昆士兰的建筑师们近乎固执地相信,实用至上的设计理念终究会在中国遇到知音。
昆士兰的“中国速度”
与中国的上升势头相比,澳大利亚的发展速度不算夺目,但昆士兰州的发展比起珠江三角洲也不遑多让。
昆士兰每年有三百天烈日炎炎,所以短裤比长裤贵。于是电视节目就这样服务观众——当你需要短裤的时候,就去买条长裤,回家后把裤筒剪掉,再用刮子把裤边刮出毛边,一条新潮短裤就诞生了。剪掉的两个裤筒,白天开车时可以套在胳膊上遮阳。
不仅昆士兰热,整个澳大利亚都热,但在霍华德执政期间,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未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大国。当时澳大利亚埋头于自身发展,还考虑不到为气候变暖承担全球责任。
照权威自助旅行手册《孤独行星》的说法,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虽然号称澳洲第三大城市,但在过去就是个“沉睡着的乡村小镇”。
1988年布里斯班迎来了转机,主题为“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的世博会在该市召开。天公作美,6个月的会期只下了一天雨,日参观人数没下过4万人,最终吸引参观者1800多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的世博会上,中国馆吸引了500多万游客,并获得了“五星级展馆”的最高荣誉。
乘着世博会的东风,新机场、新公路系统、新的河流航道……布里斯班的基础设施全部升级换代,5星级酒店和商业中心随之出现。1988年世博会把布里斯班变成了国际大都市。
之后短短20年,昆士兰州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在市中心的公寓高达四五十层。从2003年开始,布里斯班房价扶摇直上,如今已经翻了三四倍——这点也许是中国人倍感熟悉的。
比布里斯班更猛的是黄金海岸,30年前它只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只有冲浪爱好者偶尔光顾。现在黄金海岸市沿海高层海景房绵延四十多公里,最高的公寓“Q1”有77层,楼高达322.5米,是全球最高的纯住宅大厦。“Q1”身边数栋高层同时开工,一起向上生长——海景是惟一的,地方占完就完,这就是高楼不断生长的最根本动力。目前黄金海岸人口已经达到58万,而它的追求是2030年人口发展到150万。为了迎接20年后或许将会如愿到来的100万新市民,心急的黄金海岸市政府现在就已经动手了——河流入海口处的停车场改造成为公园,地下咖啡厅、游乐场一应俱全。“现在还用不上,以后就用上了。”设计师自信地解释。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保问题日益凸显。陆克文上台后,澳大利亚开始力促“减排”。
黄金海岸市政府规定,所有新建楼房必须安装特制的储水箱,用来储存雨水,净化后冲洗厕所,浇花洗车。旧房改造也得执行新的环保标准。华人老板杨北燕的餐馆更换排水系统,没想到的是,“政府恨不得照着用100年的样子提出环保要求”,结果整个餐馆停业3个多月,多花了三四万澳元,“处理后的污水像清水一样”。
采访中南方周末记者看到的最大储水箱属于澳大利亚最大的6星级环保大厦Santos Place,它每年处理的雨水可以灌满5个标准游泳池。
当然,节约用水和污水净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南方周末记者参观了布里斯班河边一套带花园的独立住宅。在厨房中,一个触摸式液晶屏显示着二氧化碳排量、用水量、煤气用量、电费等等,讲解员说,那是“家庭生态环境监控系统”。那种系统售价昂贵,目前还不能普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代表了未来家庭的发展方向。

布里斯班市的尤艾普(UAP)艺术设计公司通过全球招标,赢得了上海世博会主要入口广场景观雕塑 项目,参观者进入园区后所见的这批“展品”,取材于“中国结”、“焰火”、“斗笠”等中国元素 (CFP/图)
中国人拿项目,澳大利亚人搞设计
澳洲人对地标性建筑也有戏称:悉尼歌剧院,有人说是一堆待洗的碟子,还有人说是交配的海龟;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布里斯班的两个作品,一个被称为冰箱,另一个被称为洗碗机。
昆士兰房地产业兴旺的关键原因,在于海外购房者表现踊跃,这其中就有不少先富起来的中国人。
中国人进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也积极进入中国。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公司纷纷聘用华裔员工。事实上,他们从中国拿到了不少项目。由于双方交往密切,许多澳大利亚设计师都会说“干杯”,然后像中国人一样右手端起酒杯,左手护着杯底儿,喝完酒后杯口向下,庄严地向宾主环示空杯。
当然,他们仍不能完全理解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有时中方招标者似乎是以公司简介的华美程度和厚度来评估设计水平;有的项目走着走着忽然就没了下文……
比较有效的工作模式是与中国人合伙开公司——中国人负责拿项目,澳大利亚人搞设计。格里菲斯大学建筑学教授李·舒特尔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合作者,他们的公司拿下了杭州地铁滨康站的设计项目。
在诸多进军中国的昆士兰建筑公司中,普利斯公司是佼佼者。其上海分公司的负责人大卫·巴提耶说,普利斯在中国已经做了120多个项目,中国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的一半以上:上海绿城、杭州竹园、芜湖东区、上海国际医疗中心、南京国际体育城……
“我们和中国开发商以及政府合作很默契。”他说,“美国建筑师到中国拿项目习惯于单枪匹马,而我们是本土化发展,在上海、深圳、北京都设立了办事处。”不过巴提耶仍不满足,他希望更多地参与到项目的前期概念设计中去,而目前的工作基本上只是完成政府已经定好的任务。“不能只强调外国建筑设计师把中国作为建筑试验场,而应该强调中国人需要建设一些大项目以获得信心。CCTV新楼、国家大剧院等等,就像奥运会奖牌一样,是展示实力的窗口。现在西方很难遇到这样的大型设计项目。”巴提耶说。
最近布里斯班人热议的是2009年10月投入使用的,由Cox Rayner公司设计的Kurilpa步行桥。这座耗资6300万澳元的步行桥全长470米,桥梁跨度为120米,横跨布里斯班河,将南岸公园和北部中央商务区连接起来。
这座桥的立柱不规则排列,拉索横七竖八,设计师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复杂的设计为卖点,而布里斯班人看了看说,像“编织针”或“鱼骨架”。
建筑“亚太主义”?
建筑设计如何走现代主义之路,又要摆脱“正统西方”的影响,一直是澳大利亚建筑设计面对的课题。
澳大利亚各州的建筑师之间也存在理念之争。当你向实用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昆士兰建筑设计师征询他们对CCTV新楼的看法时,他们会告诉你,墨尔本的建筑师应该会喜欢它。
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科主任阮昕说,提起澳大利亚建筑设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澳洲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如衣服”,空间可关闭,可开放,组合灵活。这一设计观念来源于遍布澳大利亚的羊圈和羊毛仓库。
把这一观念发挥到极至的澳大利亚建筑师是200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格伦·马库特。此人一不去国外设计,二不在城市里设计,三不承接大的项目,四不开公司。他只设计位于澳大利亚本土的、城市之外的小型住宅。谁想请他设计一个房子,得排队等7年。在建筑盲的眼里,马库特设计的作品也不过就是钢结构、铁皮顶的小屋罢了。
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昆士兰分会主席彼得·斯金纳和伊丽莎白·温斯顿-布朗伉俪的家就非常“澳大利亚”。他的家门隐在浓荫之中,一棵巨大的凤凰树笼罩在院子上空,树枝弯曲伸展宛如门楣。吊灯用纸杯粘成,沙发也都是布面的。就像衣服是让人穿的一样,这个房子是让人住的。
新南威尔士大学学者冯仕达认为,澳大利亚建筑设计非常讲究实用,不太讲究形式创新。不像荷兰地窄人多,从政府到建筑师都热衷于搞建筑理念输出。昆士兰建筑师想要在中国大有斩获,还有一段路要走。
澳大利亚建筑史权威、77岁的詹妮弗·泰勒女士思考的问题是建筑背后的文化支撑。从澳大利亚建筑出发,她先后研究了日本建筑、南太平洋岛国建筑。两次见面,泰勒的话题始终围绕文化多元和文化融合,她始终强调澳大利亚建筑的独立,不要将其笼统地泯灭于“西方建筑”概念之中。同时她又认为,亚太地区是一个整体,亚洲、南太平洋、盎格鲁·萨克逊等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大有希望形成一种与西方并立的新型文化。
泰勒的忘年好友、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博士对此的解读是——澳大利亚既是“西方国家”中的一员,也是亚太地区的一员。建筑设计如何既走现代主义之路,又要摆脱“正统西方”的影响,一直是澳大利亚特别是昆士兰建筑设计面对的课题。
1988年世博会遗存下来的惟一建筑、南岸公园的尼泊尔庙宇颇能印证澳大利亚人的“亚太情结”——按照惯例,世博会结束后,别的场馆都拆除了,只有这座异域情调浓烈的木雕寺庙让人爱不释手,于是破例保留下来,如今已成为布里斯班著名景点之一。
(陈军吉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51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 14:56 , Processed in 0.1047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