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课和秀课 文/龚文锋[杨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07: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课和秀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有幸欣赏到了一堂参加市里评比的语文“优质课”,这位老师主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他先播放李光曦演唱的用这篇课文(诗歌)谱写的歌曲,先声夺人,从听觉上让人深受感动,接着他又放映了一段录像,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镜头,那街头千万群衣挥泪送总理的场面,又让人为之动容,再接下来,他又播放了自己朗诵的课文录音,虽然朗读平平,可也让人进一步熟悉了课文。这样几项活动下来,当然能在剩下的不到一半的时间里,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教学,虽然语文常识,诗句赏析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漏了不少,可我们还是感觉到这堂课教得精彩。
    在同一场比赛中,我们又欣赏了一堂参评课,这位老师主讲《故乡的榕树》,同那一位老师相反,这位老师一根粉笔,一本教本上讲台,他在黑板中央板出了课题,接下来就以这堂课题为中心。组织学生朗读解析课文,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读、解,而老师在标题四周简要板书,待课文教完黑板上的板书从外形上形成了一棵树状,而内容全部包容了,教学任务完全得十分漂亮。
    结果,这两堂课都评上了一等奖,从得分上看,《故乡的榕树》排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之前。
    过后有人评说,《周总理你哪里》这堂课确实教得精彩,有声有色,让人得到一种艺术享受。可这样的上课又不太实用,这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在“秀课”。上堂课准备了录音带,录像带、动用了录音机、录像设备和电视机,还得几个人当“助教”,一个人放录音,一个人放录像,还得一个人管理音、像设备。而《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被人们称为真正的上课,什么辅助设备也不用,单凭老师一根粉笔一本书,也凭教学的功底完成教学,这自然容易被人认可。
    时至今日,微机软件的普及,运用现代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时尚;而一根粉笔一本书的“常规”教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那些示范课、参赛课,几乎无一例外都得制作课件、操作电教进行教学,据说,有的学校为了一堂参赛课一次的课件的制作费就上万,这就给电脑的普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又必须普及,作为教师个人,运用这些辅助手段来优化自己的自己的教学是势在必行,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应该不是在第一节课都“秀”它一下,即使条件欠缺也该完善条件;没有条件也应创造条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故乡的榕树》的时候,制作一套课件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同时,有一个电脑软件假以声音、图像、效果不是更好吗?
    常规方式的教学永远是教学的基础,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永远是教学的根本,可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件、操作电脑进行教学是一种教学品位的升华,这应是每个有志美化课堂教学的同仁努力的目标。
    挖空心思为“作秀”而上课是不可取的,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美化课堂,只要不是刻意追求,稍微“作一下秀”又是必须的。
   
    2005年8月12日
2#
发表于 2010-5-13 21:00:2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小的老师有时候真的想稍微“作一下秀”都没有条件、、、、、、
学校里的电脑几乎脱离了正常的功能、、、、、、
3#
发表于 2010-5-14 11:25:30 | 只看该作者
那电脑做什么去了呢!在学校电脑不服务于教学,还能做什么非正常的功能啊!
   但是要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服务于课堂教学,也必须老师自己掌握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和相关的课件技术,因此楼主说的花上万元制作课件,还不于购置几台电脑,让老师自己学会制作,再给老师发点加班费,这样制作的效果也许更好,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制作人的意图,不需要对别人指手划脚,反过去正过来的修改。
4#
发表于 2010-5-14 19:02:54 | 只看该作者
我校配发的电脑已经坏了,已经无法投入到教学中去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2:04:54 | 只看该作者
功夫在课外
(教学随笔)
龚文锋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的诗作可谓洋洋大观,身名诗名流传千古。一次他儿子向他请教诗歌创作,他用诗句回答他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虽然只道出了写诗之道,可它却是至理。他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他自己毕生的写诗经验,也道出了历史上诸多诗家大腕的写作秘诀。屈原不遭流放,哪里唱得出《九歌》《离骚》?李白、杜甫的诗作被人称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诗作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可他们谁又进过诗歌创作大学?谁又师承过哪位博导教授?他们的诗作不正是“功夫在诗外”吗?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才有可能写出如此大气的诗歌。杜甫也是毕生漂零,历尽艰辛,才有如此贴近人民大众的诗作传世。陆游本人虽无李杜的游历,可他满怀报国之志,有着报国无门的悲愤,他这不正是“愤怒出诗人”的典型代表吗?
    与“功夫在诗外”的道理相通,史家也有“功夫在史外”的,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了。他利用父亲是太史令的有利条件,自小饱读史家藏书;二十几岁出游全国各地,凡与历史有关的地方无不亲临、探坊,作了记录,为他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道理,练习书法的人何偿又不是“功夫在字外”的呢?电影《笔中情》里的主人公是个书法家,他在书法练到一定的程度以后难以进展,后受到一高人指点,书法要进步,“功夫在字外”,于是他弃笔出游,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山上遇到一位公孙大娘在练剑。看到眼前龙飞凤舞的剑术他为之一振,陡然受到启发,回家将舞剑溶入他的书法当中,使他的书法大有长进,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电影的这个情节据说是选取自一位历史上的书法家的真事,印证了“功夫在字外”的道理。
    写诗的“功夫在诗外”,写史的“功夫在史外”,写字的“功夫在字外”,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时何不让他们下一些“功夫在课外”呢?
    写诗歌要找到诗的形象,自然界、人世间为其提供素材;他们还得有诗情画意,这些不出门是难以找到的。那学生写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学生作文最难的是“无话可说”,就是缺少生活素材,我们为什么不引导他们在课外下功夫找到一些呢?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为什么我们不引导他们到“课外”即社会上去体验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提倡让学生到“课外”去,就是让他们找到下炊的“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在教学中,尤其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下功夫。主要措施有:
    组织学生文学社活动
    我根据学生的要求,首先在班上成立了一个中学生文学社,取名“绿荷”。后来发展到全校爱好文学的学生都来参加活动。当时的学校领导不支持,我们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开展活动;领导不给资金,我们就自己筹措。直到年以后,中学生文学社成了一种趋势,换了的领导才认可,活动才得到领导的支持。我们十几年的文学社活动,共有近千人次参加,收到习作上万份。在《优秀习作选》和全国、全省刊物上发表的有40多篇。我的“下水作文”也发表了十几篇。
    组织校际、企业联谊活动
    以文学社为单位,或者以班为单位,利用杨店桃花盛开的机会,先后与航天中学、三汊中学、孝感一中举行多次联谊活动。共同游桃园、写作文、交朋友,举行现场作文比赛。有时还组织文学社员参与企业活动,采访、参观,现场作文。
    组织旅游活动
    我们多次组织文学社员到旅游景区木兰山、双峰山观光旅游,现场写作,锻炼学生的观察、概括、写作能力。
    以上活动,我一直坚持到自己退休。
    当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好语言是不能缺少的。我们还利用文学社组织图书阅读、读书交流等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还自编教材,举行“文学讲座”活动。计划编写15讲,最后只完成了10讲的讲稿。当然,各班的语文老师在具体教学中都不会忘记讲解写作知识,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但是我们一滴你要切记,在他们学好了语言,有了语言功夫之后,一定要千方百计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收集素材,体验人之情感,下足“课外”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5:35 , Processed in 0.2060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