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注册坛友顾绍骅书画创作追求与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1 16: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顾绍骅书画创作追求与感悟

书法上:
在书法上崇尚“中和”之美,楷书学欧阳询,赵孟頫等贴:行书宗“二王”,赵孟頫等贴;草书法钱怀素,孙过庭等;篆书取李冰阳,邓石如,王福菴等;隶书从曹全,乙瑛等诸碑及刘炳森帖。
当代,文字演化发展的两个属性(方向):一是简化、快捷书写;现在电脑打字、制作等,已代替了公文、书信等的传递、发布、张贴等的需求。另一个是“书法化”,即:追求书法美。
自古以来,书重儒雅中和,并视为风格之正宗,无论在用笔、结体,还是在章法方面都追求折中协调,以至通会。此虽为艺术之至高境界,然能至此者甚稀。因其理隐而意深,道微而味薄,若把握不好,常陷于平庸。
我认为是有所创新的“破体书法”
“世界上有多少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素描与色彩。”——奥古斯特"罗丹(法国)突破中和之规,于某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探索,亦不失为一种书学之径。不过,这是一条险径,是否会坠入魔道,关键在于能否把握艺术的本质,是否具有浓厚的艺术功底。这种对常规的突破是一种继承中的突破,虽有异常规,而不失其本。赵佶的瘦金体工整闲雅虽外露筋骨,却不失腴润、挺劲;杨维桢虽入任不羁,奇怪百出,却步履自高,不失法度;金冬心虽用笔方扁,秉性外露,却真率质朴,不失厚古之气。赵之谦的篆、隶用笔,金农的“漆书”。我们要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对传统广泛继承的基础上,别具慧眼,找准突破口,渐次演化成一种与古人不相上下的独特风格。
所谓“破”字,在此有二义也;其一曰:“碎”也,乃“不完整”;另一为“超出”之意也。即,“破体书法”是多种书体同存于一幅书法作品中的意思。“破体”二字《书法小辞典》(谢德萍、孙敦秀、杨增权等著,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解做:“1、旧时指不合正体的‘俗字’或音义相同构成不同的异体字等。”2、行书的变体。晋书法机家王献之改变字体,别具新法,创造了变体的行书,被称为‘破体’。宋陈思《书苑菁华》中说:“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
“破体书法”分有以下三种:小破体、大破体、全破体。1、“小破体”是三种书体以内的“破体书法”作品(给人清新、秀美的感觉)。
2、“大破体”是四种书体以上的“破体书法”作品;(给人一种:观其貌,有如文章、音乐之“抑扬顿挫”之感;谋篇布局又似“鹅卵石”铺地——错落有致之韵;在气势上,又散而不乱,整体上看又如“行云流水”般的畅快)。3、“全破体”是字字皆为“破体书法”。(“全破体”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创作“破体书法”,我以为:这需要书者文、史学功底好;真、草、篆、隶、行俱精(碑帖学知识深厚——理解性的博览群碑、帖);书法史清晰、了解等文化素养;笔者不才,但朝着“前方”努力实践之。至于人们是否接纳,那么“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评说”。
绘画上:
国画上喜爱“工秀清新”之貌.花鸟画师钱行健,张世简等;人物画承蒋兆和,刘继卣,姚有多等;山水画好宋代(范宽,李唐,刘松年,马远,郭熙等);明代(沈周,唐寅,仇英等),清代(龚贤,袁江,袁耀等)及现代山水大师们(白雪石,张大千,黎雄才,刘海粟,何海霞等)的精品。
艺术是一种或多种技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高峰),给人们创造出一种精神(思想)上的享受(或美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历来有诗、书 、画同源之说 ,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历来的书画家,一般都精于诗词创作,如大画家、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书、画大家王维:“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达芬奇说:“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清代文学批评家姜夔指出:“舒(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结合起来”。艺术家完成画的创作后,再作一首题画诗,这样画与诗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使艺术家的艺术境界(作品),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诗情画意”。(中国画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 、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也是我的追求。
(文学上:钟爱语文之精萃——诗词也。敬陶令,太白,摩诘等之洒脱;李煜,柳永,李清照等之委婉;也好东坡,稼轩等之豪放。)
艺  术  感  悟
天遣吾弃仕而从艺,并使吾初尝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味也,然而砚池,丹青之劳作乃是兴之所致,精神所欹;笔墨乃心话(画),众论无所动,自云承传统,亦非"泥不化"。然人生苦短、欢寡而愁殷(欢乐的日子少而愁苦的日子多);须为后人留下的是“拼搏向上”的斗志与“永不言败”的精神,并且创新是各项事业不断完善自我的主题。
人  生  感  悟
国兴民富,国衰民亡(丧)。
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若没有忧患意识,你就会被淘汰。并请记住:你的成功仅代表你昨天的付出,今天你若不努力,就会被取代,甚至没有生存的机会。
顾绍骅
2006年8月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6:51:40 | 只看该作者

《堤角中学校报》介绍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展示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参与新课改的工作、学习、成果;特搭建《堤角中学校报》这个平台;诚望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校报会更精彩,学校会更美好!
栏目设置:
一、 时政
1、教育局、学校的党政中心工作报道
2国际国内的突出时事报道或评论
3师生获奖情况报道及好人好事报道
4名人名言、经典语录等
二、 学苑之花
1有趣的学科知识
2学科前沿、学科知识提炼
3解题技巧
4“课改报道
5健康知识等
三、 学习与探究
1科海探秘
2我们身边的小发明、小制作、小改进、小窍门
3我们需要探究的课题(如:与我们生活、学习有关的,并需要我们区解决的问题;社会实践行调查报告等课题)
四、 堤角中学校本教材
1领略美的世界
2塑造美的自我
3创造美的生活
五、 艺海拾贝
1绘画小故事
2美术小知识
3音乐小知识
4艺术作品展
六、 自娱自乐
1学生心中值得去追得名星
2明星的成长过程
3其他(名人的艺术、经济、历史价值)
七、 校园气象
1学生的精神风采、典型事例
2校园突发事件目击
3曝光栏
备注:若有需要《堤角中学校报》者,请发电子邮件到本人信箱,E-mailgushaohua2@sina.com,顾绍骅为您服务。(在学校的支持和小记者团的努力下《堤角中学校报》“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由于客观原因我于20073月离开了堤角中学,故,只有14期;在此,我向关注、支持《堤角中学校报》发展的老师们和《堤角中学校报》小记者团的广大同学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03:25 , Processed in 0.0997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