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农村特色的艺术课改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6 15:3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农村特色的艺术课改之路
作者:佚名   

回顾几年的艺术课改实验,我和我的同行们历经坎坷,其间有苦也有乐,有辛勤的耕耘,也有丰收的喜悦。艺术课程的实验之路还很漫长,但由于艺术课程的先进理念和在实践中放射出的创新之光,我们期盼它的前途是光明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彩虹总在风雨后。
一、困难重重往前行,艺术课改扎农村
为适应当今教育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她要茁壮成长,必须经历风风雨雨,克服诸多困难。有老师说:“就小学语文、数学、艺术这三门课程的改革来说,艺术课程的难度最大。”改革孕育着新市物的诞生,不管哪门学科,都有它的困难。就艺术课改而言,我们面临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师资素质达不到综合艺术的要求、长期以来艺术学科处于薄弱地位、艺术教育投入较少、艺术学科教师在评优晋级方面难以摆到应有的位置等等困难。这些困难各地都存在,只是农村和城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程度不一。农村学校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首先,艺术课程是全新的综合课程,涉及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内在的综合和学科之间的综合,专业性极强,要求教师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师多数是普通师范毕业生,科班出生少,专业素养差,难以适应《艺术》这样的综合学科要求。其二,艺术学科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薄弱地位。尽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学科并重,但艺术学科处于薄弱地位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喊得整天价响,但学校、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仍然看重分数和升学率。因此,学校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太少,正如杨立梅老师在《综合艺术课程与探索》一书中写道:“艺术课程硬件跟不上,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专用的教室、电教设备等,使教学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农村小学就尤为突出。”就我校而言,既无专用教室,更无其他设施,唯有一台风琴,加上教材和学生就组成了艺术教学的全部。另外,由于艺术学科在学校处于薄弱地位,导致学校对从事艺术教学的老师“另眼相看”,我在学校从事艺术(音乐)教学多年,教学效果不错,获得过区级赛区课一等奖,论文也发表和获过奖,但评优晋级却没我的份,校内其他艺术教师也同样如此,而同行谈到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这样现象。这怎能不让艺术老师们灰心丧气,怎能不影响艺术艺术课程的发展。其三,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分科音、美教学时,不同层次的教师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成绩和教学经验,对艺术分科教学有一定依恋,一时从心理上不太愿意接受综合艺术学科。尽管大多实验教师接受了“通识”培训,但在教学实验中常常表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形来,不去探索艺术教学方式方法,上成了分科的音乐和美术,严重走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艺术课改亦如此。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勇做课改弄潮儿。作为教师,虽然清苦,但我们的育人工作确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应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课程改革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胆子虽然重,但应该感到光荣,应该挑起改革的重担。首先,从主观上要适应形势需要,认清艺术课的价值和性质,不应把艺术教育当作培养艺术拔尖人才来看,而应让艺术教育大众化,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享受艺术学习的权利,不要让学生再有“回顾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我只感到一阵阵的难受”之感叹。教师不要因为学校的“另眼相看”而泄气。不看重切身利益的教师是不存在的,但只看重利益的教师是自私的。我们从事的是人民教育,我们要对老百性的子女负责,这样才对得起作为人的最起码的良心。
虽然我们自身艺术素养有限,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平民教育、大众教育的艺术修养,也是能适应艺术教学工作的。我在开展实验期间就不断加强学习,对《艺术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实验验证——再学习”的方式进行理解,把握精髓。不断加强美术学科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虚心向美术教师请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做艺术教学有心人,比如看电视,我爱看电视上的文娱节目,一方面拓宽艺术视野,增加艺术修养,另一方面看哪些东西能否借鉴到教学中来,如曾经用矿泉水瓶做一个间单吹奏乐器,深受学生喜爱。
二、开发农村课程资源,艺术教学多姿多彩。
我非常重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上“奇妙的声音”课题时,就充分利用农村的面筛、黄豆、小孩玩的珠子,塑料薄膜……等等创造出奇妙的声音,在教学“我爱家乡山水美”课题时,充分利用我们偏岩古镇幽美的风景让学生唱古镇、画古镇、拍古镇,教学效果还不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凡我们农村能够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我都充分利用起来,丰富了我的艺术教学。虽然我的教学没有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教学那么华丽,但我认为我的教学是原生态的、纯朴的艺术教学,是受孩子们喜爱的。
这些年来,我在农村艺术教学实验中勇于探索,虽不敢妄称有多大成就,但在开发农村课程资源,丰富艺术教学这方面有一定收获,下面是我教学中一些典型的个案。

农村,这片更接近自然的热土,有着无限的资源,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民间习俗,传统文化,劳动号子,民歌童谣……无一不是艺术教学资源的源泉。
案例1:在教学《奇妙的声音》一课时,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声音为切入点,以突出“声音的奇妙”为侧重点,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加强学生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在农村找来米筛、簸箕、黄豆,娃娃们玩的玻璃珠子,装皮鞋的纸盒,塑料簿膜纸,细沙等工具和材料,课堂上师生共同玩起创造声音的游戏:我们在纸盒内放入珠子,造出雷声;往筛子里丢豆子或往簿膜纸上撒细沙,造出了雨声;口吹、吸簿膜片吹出了鸟叫声;学生用吹口哨的方法学鸟叫;孩子们用小手在桌面上来回搓,搓出了老鼠的声音……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性高,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意识增强,教学效果好。表面看来,这是一堂非常土气的课,但这样的土办法却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效果在本堂课也许超过了现代教育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
案例2:灵活运用身边的资源,丰富艺术教学。《过新年》是一首比较欢快的歌曲,该歌曲在以前音乐课中我也教过,但现在的艺术课我转变了教学方式,效果比音乐课时好多了。我以“过年了”为主题,设计了“新年乐事”、“新年怎么过”、“敲锣打鼓过新年”三个环节,在“敲锣打鼓过新年”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营造一种敲锣打鼓过新年的氛围,孩子们用敲桌子、敲水桶和盆子、拍手等方式,跟教师一道高兴地敲起了“锣鼓”,而且在歌曲“过新年”学唱中加入了敲打游戏活动,孩子们有亲身参与,有情感的体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这是以往上音乐课所没达到过的效果。
案例3:一张废报纸玩出好天气。当孩子们了解了天气的不同情况,而且认识了多种天气图标后,我设计了“好玩的天气”活动,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张废报纸,在教师的引导下,玩起了天气游戏,有的组采用撕纸方法撕了天气图标,有个组的学生把纸撕成碎片,表演时撒向空中,形成了满天飞舞的雪花,教师用语言提示学生揉纸,揉出了不同的雨声。
一张废报纸也可作艺术课的资源,这是再穷的学校也能做到的。
案例4:恰当利用学校周边自然环境。我在教学好玩的泥土时,能根据我校周边环境这一实际,设计了“沙滩上的艺术”主题活动。我校外面是条河,河边有沙滩,我将学生带到河滩边“玩沙”,孩子们将一片树叶“画”在了沙滩上,在沙滩让画出了“树”(树枝印迹),把自已的小手印在沙面上画公鸡、小鸟、兔子(手指、手型画)。在教师指导下,我们塑造了一座立体的工艺品----------“假山”。将艺术课带到室外,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案例五:地方文化资源用于艺术课堂教学。童谣是孩子们喜闻乐唱的艺术形式,它易于上口,容易识记,孩子们都喜欢。在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简单节奏奏练习时,我将西南童谣《胖娃胖嘟嘟》引入课堂,孩子们在读儿歌活动中很容易就识记了×
××节奏型。当然课堂中我还加进了本地的“铁匠谣”、“黄丝蚂蚂”等童谣,丰富了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愉悦,孩子们兴趣盎然。
案例六:“我给古镇拍拍照”。偏岩古镇是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这里风景幽美,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风景画。文化底蕴厚,黄桷树掩映下的吊脚楼,青青石板路,古老大戏台,烛香飘飘的禹王庙,无一不在诉说古镇的灿烂文化,这些给我们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课题时,我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料,让同学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古镇的美,同时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古镇的美。我们的一个活动是“我为古镇拍拍照”。学生在老师的带路下,分组选择不同的景点,把认为最美的地方拍下来,最后将学生的作品冲洗出来后,让学生来评价,评价时要说出理由来,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了自然界的艺术美,而且用简单的拍照方式表现了艺术的美,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当然,拍照的胶卷是学校提供。
案例七:“我们的竹编”,竹子是乡下常见的东西,竹林有孩子们的欢乐,竹子编的器具普遍存在。在教学“竹韵传情”这一单元时,我结合农村实际,创设了“我们的竹编”一课,课前让学生回家了解竹子编的东西,让他们发现竹子编的东西也有艺术表现,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学了“竹编”,我们用竹篾条编了最简单的艺术品——乌鸦和喜鹊,孩子们编得很认真,学得真开心。
以上是在开发农村艺术教学课程资源的点滴记载。这些年来我在艺术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挖掘农村艺术教学资源,从地方文化、农村环境、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料等方面努力探索,仔细分析,恰当运用,课堂教学丰富有趣,孩子们十分喜欢艺术课,也喜爱我这位艺术老师。

三、艺术教改结硕果,彩虹总有风雨后
有首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随便便成功”,我不敢说我的艺术教学探索成功了,但我为开发农村资源,丰富艺术教学的“原生态”艺术教学努力了。
1、艺术教学深受同行好评和学生喜爱。
我曾在此碚区的音乐优质课大赛中获过一等奖,但那时的教学内容单一,教法也比较传统,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与现在《艺术》学科比较而言,艺术学科内容比较丰富,教学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言,我是信加推崇综合艺术课的。为此,我时时处处留心课程资源,能够引入课堂的尽量引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我执教的区级公开课《奇妙的声音》深受同行好评。在校级优质课大赛中“我们的竹编”评为一等奖。2003年区级暑期艺术课改培训,我作了“开发农村课程资源,丰富艺术教学”的专题发言,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我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每次我上艺术课,孩子们都露出笑脸,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雀跃。低段学生们在校内经常问我什么时候上艺术课,在街上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的课上起真好耍。”学生家长也通过学生了解到我的艺术课上得风趣、幽默,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有个家长说“我娃儿说你上课很扯”,这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家长对我的课的认同,这些是我作为艺术老师特别欣慰的,要是没有课改,还沉迷于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中,是难以取得的。
2、艺术教学异彩纷呈
我们的学习方式
有探究式、合作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这些新的方式相互交融。认为,没有体验便没有艺术情感,学生怎么能对艺术作品产生感情,又怎么能有艺术表现的愿望,没有体验的学习是苍白的。我在教学法中非常注意情感的体验,如前面的“我为古镇拍拍照”孩子们有了对古镇的观察和认识,心理上喜欢古镇,你叫他拍照,他怎么不选择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风景来拍。又如在教学民乐“老虎磨牙”欣赏时,我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遍给孩子们讲解乐曲中声音所表现的动物和情景,这种情景创设让孩子们有了一定的体验,在们表演老虎磨牙乐曲的意境时,学生个个恐后,表现效果不错。后来让他们去寻找表现老虎磨牙的声源,学生们居然找来胶桶、玻璃环、锑锅等声源,在老师的指挥下再现了“我们的《老虎磨牙》音乐”,其表现还真有那么一定味道,
农村有农村的困难,但也有农村的艺术土壤,只要我们热爱艺术教学,做艺术教育的有心人,艺术教育也会结出硕果。以上是我对几年来的艺术课改实验的小结。艺术课改路远漫长,只要我们努力,不断探索,美丽的彩虹终会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9 17:49 , Processed in 0.1035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