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谈“诺贝尔之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0 20: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界多些“自由探索”
――再谈“诺贝尔之梦”

作者:章成钧

  • 杨振宁最近预言:祖国大陆科学家可能在1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此言令人鼓舞。但我国科技界时下忽视基础理论研究,要想获奖实在是“任重道远”。
  • 探索性研究多数在基础理论领域,比较自由,富于创新,是诺贝尔科学奖的“钟爱”如果我们忽视它,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研究二流应用研究。
  • 在科学研究领域,“急功近利”是一种短见。我们提倡的“自由探索”,更应是一种观念、一种导向,我国科学界如能正视不足,获奖之日的确为时不远了。
  “中国要得诺贝尔科学奖,怎么就这么难?”值此诺贝尔奖百年之际,这个话题又热了起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在演讲时,预测地给了一张“时间表”:祖国大陆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时间在“20年内”,也可能是“10年”。
  杨振宁的预言的确鼓舞人心,但科学界也有人表示了自己的忧虑。有人曾做统计: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到现在,各种科学奖项(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获奖者共470余人,细做分析,获奖者及其选题显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基础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然而,时下在计划项目的研究、应用课题研究的我国科技界,基础理论研究被忽视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跻身诺贝尔科学奖,实在是“任重道远”。
  据最新统计,我国2000年科技投入达89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已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只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22%左右,远低于一般国家40%左右的水平。
科学研究,有开辟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之分。前者多数在基础理论领域,它比较自由,有时能做出重大的、也许是以外的发现;有时则可能一无所获。后者一般是指应用性研究,通常是事先拟定目标、计划,在已开辟的领域内获得一定程度的发现。诺贝尔奖之所以“钟爱”前者,就是因为前者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
  应该说,当今中国科技进步神速。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挑战将更为严峻。如果不下大功夫抓基础理论方面的原创性研究,长此下去,不仅创新、突破性成果难以取得,而且即使有了一些原创性成果,由于缺少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支持,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枯竭,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研究二流应用成果。
  当然,提倡探索性研究并非排斥发展性研究。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鼓励科研人员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无疑是正确的。但无庸讳言,冷落基础研究的倾向,也是愈来愈明显。基础理论研究往往有“耗时长”。一时难出成果。常做“无用功”的盘诘和非议,“急功近利者多”。
  事实上,在科学研究领域,一味的“急功近利”,便是一种短见。因“耗时长”二反对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是有失偏颇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提倡的这种“自由探索”,毋宁说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毋宁说是一种观念,一种导向。这类探索的确是需要时间的,但任何时间的长与短都是相对的;你独辟蹊径,尽管费时长还走了弯路,但是走出了一条新路。你贪走捷径,但因是别人走过的路,即使费时短却难以有新的发现。
  因一时难出成果二将基础研究领域的自由探索责之为“无用”,更是一种偏见。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生产力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资源分配者的功利性判断。当前科学界集中力量支持计划设定的项目,这对发展我国前沿领域工作的确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有明确目标的计划设定项目研究之外加强自由探索,给以相应的投入。基础是为应用服务的,基础不牢,遑论应用?对前者,岂能用一时“有用”与“无用”的纯功利性标准来评判?须知,重要发明一般都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得以证明。时间,其实是一面精细的筛子,它以人类实践织成的网格进行筛选,既不会让有价值的成果流失,也不会容留废物长存。
  如果我国科学界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理顺发展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合理调整科技投入结构,使广大科技人员真正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那么,一些著名学者所预言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日子,的确为时不远了。

《文汇报》2001年12月14日第五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0:14 , Processed in 0.0941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