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我总是说了白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2 13:1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安燕玲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让他们肯听、肯说、肯学,这似乎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美国的法伯(AdeleFaber)和玛兹丽施(ElaineMazlish)写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洞察儿童与人性,用娓娓动听的叙述方式告诉我们:人是一种情绪的动物,如果我们需要接纳完整的人,就需要“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在“接纳他人”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思考每一种途径的后果,继而选择某种可能性开展行动,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便逐渐形成了自己最为珍视的价值,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家长态度】和孩子沟通从改变自身做起

          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养育子女的过程也是自我历练和蜕变的过程。从孩子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都倾注了家长很多的心血。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为他们的吃喝拉撒睡操心,当孩子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又为他们的学习发愁。尽管我们提前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却仍然赶不上孩子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更智慧的引导方法?当孩子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除了呵斥、批评,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记得有一次接到儿子数学老师的投诉电话,老师很焦急地向我描述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个孩子很聪明,但是学习不踏实、浮躁、不认真……”她一口气说了很多负面词汇。尽管老师的态度很诚恳,但我想每个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心情都不会太愉快的。但是,我还是首先接纳了老师的感受,对她说:“我理解老师的心情,一个人管教这么多孩子,真是很辛苦,我会回家和孩子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放下电话,我想到了《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里所讲到的方法:“无论我们批评还是赞赏孩子,要用描述的语言,不要论断、更不要给他们定罪。接纳他们的感受,描述事实、就事论事。”“让孩子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而不是麻烦的制造者。”我把这两条原则牢记在心里,回到家中,我并没有把老师今天在电话里说的话复述给孩子听,而是一起拿出考试卷子来,把做错的题目一道一道地过了一遍,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这道计算题当时是怎么算错的?
  儿子:我把7看成了1。
  妈妈:哦,7和1的确很像,容易看错。(接纳孩子的感受)那我们把它记到备忘录里:7和1看清楚。
  妈妈:这道应用题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儿子:我没注意到“终点”和“起点”。
  妈妈:嗯,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也没注意到。我们也许应该提醒自己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仔细读题目的关键词,在备忘录里记下:仔细读关键词。
  就这样,我们把“学习不踏实、浮躁、不认真”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来描述,并且一起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信很少有孩子是故意要做错题、存心让老师家长生气,所以对孩子进行武断的、不恰当的评价只能事与愿违。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学校的老师对每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但是至少作为父母,我愿意让孩子知道父母在乎他的感受,也接纳他的感受,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更愿意和他站在一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其实,用“具体的描述代替论断”可以应用于和孩子交往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都在宣传“赏识教育”,但是所谓的“赏识”是把双刃剑,简单地和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对孩子并不能起到太多鼓励的作用,反而容易让他们对表扬和赞赏产生依赖、怀疑和被操控感,对他们形成干扰。记得我们有一次带儿子打篮球,他碰巧投中一个三分球,于是我们就对他大肆夸奖:“你真棒!很有运动天赋嘛,再来一个。”结果儿子死活不愿再尝试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很难再投进这么漂亮的三分球了,这种空洞的赞赏反倒让他不愿意再挑战自我了。其实,我们只需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当我们陈述事实的时候,孩子可以通过家长的描述,内心对自己产生认可。
  有一次,儿子拿回他得“优”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描写了他和爸爸之间的一些趣事。文章写得并不是特别流畅,但文字很朴实,我用描述的语言表扬了他:“嗯,我很喜欢你这篇作文,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爸爸的教诲让我终身受益’。”儿子听了以后很开心,以后在他的每篇描写人物的作文后面都会总结上一句“他特别懂得关心我,让我知道了要互相帮助”等。用“描述的语言”赞赏孩子是为了表达我们并不在意孩子是不是得了“优”、是不是拿了奖,而是更愿意和孩子一起经历他创作的历程,我们更在乎他努力的过程。也让孩子知道,当外界在乎他获得的结果的时候,父母更看中的是他做事的动机和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辛苦。
  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地学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也希望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那就是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我们愿意传承给孩子一种正面的沟通方法,让孩子能够终身受用。正如《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的序言中所讲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分歧可以通过彼此真诚和尊重的交谈来解决,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们、防止他们自我伤害的最好保护。当挫折和愤怒不可避免时,不是去拿武器,而是回想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对他们说过的话。”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不管我们现在做得怎样,我们都愿意从自身做起,因为改变自己才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3:14:49 | 只看该作者
【家教专家】告别教育粗糙时代
      对于那些不能落到实处的理念,我们根本不需要听;对于那些成功父母的经验,我们也不可轻易相信。因为在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交织的教育情境中,父母们所谓的教育经验往往不过是狭隘的主观体会,而不是内在的客观规律。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孟迁
  一天路过操场,隔着几十米看到两个大人在和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谈话”,孩子像个小犯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听着,两个大人一个看起来六十多岁,像是孩子的奶奶,另一个看起来三四十岁,像是孩子的老师,正在“语重心长”地教训着孩子。忽然听到那个奶奶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高声说道:“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不是给别人学的,你知不知道!”
  在中国,这是一个大人对孩子使用率超高的语句,且由来已久,20年前自己上学时就经常听到,现在依然是。就事论事地说,这句话是绝无用处的,孩子不是电脑,你输入命令,他就执行。但中国的师长总是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这样蛮干硬催,这个场景或许可以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典型写照。
  当然,我无意指责或者讽刺任何一位言行失当的父母或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都是无辜的,也都是受害者,在粗劣教育下变得粗劣,连自知的机会也不多,何谈启蒙别人?
  谈到教育,我非常欣赏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言:“那在殿宇的阴影里,在弟子群中散步的教师,他不是在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忠信与仁慈。假如他真是大智,他就不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堂,却要引导你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我们理解和发现自己,并对自己怀有喜爱和信心。
  至于学业,我认为孩子只有不害怕失败、不被催促得心慌,才能专注地投入尝试和感知。当孩子能从努力的过程中品尝到充实的快乐,能从进步和成功中享受成就感时,你想阻止他学习都难。如果不能进入这种状态,学业成功就像河对岸的树,虽然树上的果子谁都知道好吃,可是一旦孩子认定了自己游不过去,他就会轻易放弃。如果师长对此缺乏认识,恐怕难免像操场上的那两个大人一样蛮干硬催,这样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同样重要的问题是,假如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要如何去做才能解决它呢?换句话说,当我们有了恰当的理念,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来实现。比如:如何说孩子才听才懂,如何懂孩子所说所做,如何做才是帮助而不是妨碍,如何引导才是启蒙而不是干涉,如何要求才是必要的而不是苛刻的,如何允许才是尊重而不是放纵迁就,如何表现才能让孩子感到关爱而不是管束,什么样的制约才能帮助孩子纠正行为而不造成逆反和伤害……
  理念和技术从来是分不开的,形不成技术的理念不是真正的理念,没有理念支撑的技术也不是真正的技术。如果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教授的亲子沟通和子女成长却出现问题,那么,他一定不是真正懂得教育;如果成功父母的家庭教育技术不能迁移,那么,他们的技术也一定不是真正的技术,世界上存在换了一支笔就不会写字的书法家吗?
  所以,对于那些不能落到实处的理念,我们根本不需要听;对于那些成功父母的经验,我们也不可轻易相信,因为在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交织的教育情境中,父母们所谓的教育经验往往不过是狭隘的主观体会,而不是内在的客观规律。
  在中国上万种亲子类图书中,正确而无用的“理念”和不宜迁移的“技术”是抛之不尽、弃之不竭的。在这众多不实用的亲子类书籍中脱颖而出的是《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和《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两本书,书中潜在理念指引下对教育技术的精辟探讨,读来醒人耳目,没有对于教育的高度热爱、没有对于规律的执著探求、没有长期的实践和丰富的反馈,是无法成此佳作的,其受欢迎程度和持久魅力即是最好的佐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3:15:5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体验】 找到“同感”再说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向蓓莉
                   5岁半的女儿笑吟吟地拿着她刚画好的一幅水粉画,跑到我面前给我看,我抑制住自己想说“画得真好”的“条件反射”,边仔细看画边慢慢地说:“你画了一头小狮子,它虽然个子还小,但你画的这一笔笔红色的鬃毛显出了它的威猛和可爱。它在褐色的草原上快乐地奔跑着,这里有绿草,头顶有太阳,看起来很协调。”女儿笑着说:“它刚出生呢……”
  我感到女儿和我亲密相连,我们不是“画得真好”的评价体系下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而是一起欣赏和探讨这幅画的两个人。
  她不知道,刚才我是在尝试用描述式表扬取代评价式表扬,这是我刚刚从《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中学到的表扬艺术。这本书来得真及时——这些天来,我正为自己常用“你真棒”一类的表扬用语而困扰:这样的表扬可以用在任何事情上,而又那么缺乏针对性,我说的时候自己都能感到它的贫瘠无力,我还担心女儿会因此将努力放在对他人评价的依赖上。
  所以,你能想象,当我读到法伯(AdeleFaber)和玛兹丽施(ElaineMazlish)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对两种表扬艺术的讨论时是多么欣喜。她们建议父母和老师:集中注意力,将你的发现和感受用描述的方式告诉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将努力放在自己的任务上,而不是放在他人的赞许上;在倾听你描述的过程中,孩子会作自我评价。这样,孩子会逐渐成为独立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人。
  她们在书中塑造了一位新任职的教师丽兹·兰德,这不免让我想起卢梭出版于1762年的《爱弥尔》。卢梭在《爱弥尔》中也塑造了一个作为家庭教师的“我”的形象,这个“我”在18世纪以其“对儿童的发现”揭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篇章——“儿童是人”、“儿童是儿童”、“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开篇即惊世骇俗地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的卢梭,在《爱弥尔》里致力于探讨如何在自然的环境里培养自然人。
  如果说卢梭从哲学的角度表现了对儿童与人性的洞察,那么,《如何说孩子才肯学》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洞察儿童与人性:儿童、成人,乃至任何一个人,不仅是有理性、能认识的动物——如康德在对“启蒙运动”的界定中鼓励人们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人还是有情绪的动物,情绪亦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说我们需要接纳完整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
  “接纳他人的情绪”是贯穿于全书的沟通基础与原则,也是我得以重温的心理辅导原则。199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上,作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我第一次听到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讲座,那是一次已经深刻影响着我,并将继续影响我对生活与学术的理解的讲座,也是迄今为止我最为珍视的为数不多的讲座之一。林教授组织我们这些坐在大讲堂里的或许彼此陌生的同桌开展辅导者和来访者之间的对谈,以练习倾听和同感的能力。同感,即要求辅导者设身处地地站在受访者的角度体验其感受,通过提问引导受访者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的策略,而不是由辅导者越俎代庖地替来访者作决定。就在这个操练的过程中,我蓦地洞悉了妹妹每次在向我诉说她的烦恼时,为什么总是忽然打住话头,负气地说:“又说大道理了,讨厌,不和你说了。”那是因为我总是打断她的话,并用类似“你怎么能那样呢,你应该怎样怎样……”或者“如果我是你,我就不那样做……”来回应她的烦恼。毫无疑问,我的态度是——既如林教授所说,又得到《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进一步确认的——我忽视和否定了她的感受,又用说教的方式增强了她对我的话语的反感。当天晚上,我就认真地写了封信给她(那个年代还有写书信一说),将我的这个发现迫不及待地、满心欢喜地告诉她……
  从此,“同感”成为我和妹妹、朋友们交流的一个原则,也是我2001年做教师以来与学生交流的原则,更是我做母亲以来与我女儿交流的原则。我发现,在“同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思考每一种途径的后果,继而选择某种可能性开展行动,与我颇为认同的道德教育里的价值澄清理论极其相似,两种方法都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及自我负责的能力。在这个过程里,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最为珍视的价值,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同感”甚至给予我作为研究者的灵感,就在我于次年(1998年)完成的讨论比较教育学价值判断的硕士学位论文里,我提出做教育的国际比较时,需要用“同感”的方法理解不同文化及其教育:“将‘同感’概念引入比较教育学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者将自己置身于异域文化情境,或通过对异域文化、政治、经济状况的深刻洞察,自觉使‘偏见最小化’。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教育应当成为理解‘他人’的途径,尤其是理解差异很大的、用不同的理由和感情看待世界的‘他人’。”
  所以,当我在丽兹的故事里重温“认同孩子的感受”、“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的原则时,我顿时充满了与老友重逢的惊喜。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母亲、妻子、女儿、姐姐、朋友,甚或独自面对自己,我都将时常听到她轻柔的耳语:“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这种对人性之情绪的洞察和接纳,将人与人、人与自己带入坦诚交流的美好境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3:17:56 | 只看该作者
丽兹·兰德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她一直努力尝试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最终她进入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找到了许多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她就是《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中的“我”。  让人抓狂的第一天
  我决定做一名教师,我想象自己是极富耐心且善解人意的教师,但“真正的”教师生涯开始的第一天我就完全蒙了。尽管我做了周全的计划和准备,可当面对32名六年级学生时,我就像完全没准备一样。32个孩子嗓音宏亮、精力旺盛、求知欲异常强烈,课上到一半时,第一声嘀咕开始了:“谁偷了我的铅笔?”……“别挡着我了!”……“闭嘴,我要听课!”
  我假装没有听见,继续上课,但是喧闹不断:“为什么我要跟他坐在一起?”……“我不明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他打我!”……“她先动手的!”
  我的头开始痛了,教室里的喧哗继续升级,“要耐心、要相互理解”之类的话已无济于事,于是我说:“别吵了,没有人偷你的铅笔。”“你得跟他坐在一起,因为是我说的。”“我不关心谁先动的手,我想该结束了,就现在!”
  “你不懂是什么意思?我刚刚已经解释过了。”
  “我简直不能相信!你们的表现像是一年级,你能否坐好!”
  到下午3点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孩子们一窝蜂冲出教室,向街道跑去,他们可真是精力超强呀!我跌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课桌,问自己:我怎么了?为什么他们不听我的?
  学习接纳孩子的情绪

  简·戴维斯老师把我从困境中拯救了出来,她给我一本翻旧了的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她说:“书中的技巧对我在家中与孩子们理智相处帮助很大,在学校也确实大大改善了我与学生们的关系。”
  我翻开了这本书,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几行字: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当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好。
  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
  接纳他们的情绪!
  如何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吃午饭时,我大声地问我的同事,并告诉他们我正在读的那本书以及我的思考,大家讨论了起来:
  简说:“肯,想象你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刚刚被选进校足球队,现在假设你满腔热情地去参加第一次训练,可教练却把你叫到一边,告诉你说你被除名了。”肯叫起来。
  “过了一会,”简接着说,“在大厅里你看见了班主任,告诉了她发生的事情。现在假设我就是那位老师,我将以各种方式对你的遭遇作出不同的反应,而在我作出不同反应之后,请把你的感觉和想法速记下来。”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通常的反应

  下面是简的不同反应:

  否定 “你没有必要生这么大的气,这世界不会因为你没有参加某个校队就末日来临了,忘了这事吧。”
  哲学式的反应 “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你得学会迎接各种挑战。”
  建议 “你不能被这种事情打倒,试试别的球队。”
  疑问 “想想你为什么被开除?是不是其他的球员比你出色?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为他人辩护 “试着从教练的角度想想,他要训练出一支能获胜的球队,让他决定谁去谁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同情 “噢,可怜的孩子,我真为你难过。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进入足球队,可你踢得还是不够好,现在其他的孩子都知道了,你一定感到很没面子。”
  心理分析 “难道你没有想过你被球队开除的真正原因是你心里并不想踢球吗?我想潜意识里你不想留在这支球队,所以你故意把一切弄糟。”
  孩子可能产生的感受

  下面是肯的感觉和想法:“别告诉我应该怎么想。”“别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你永远都不会理解。”“面对这个问题,你能做什么?”“我被大家抛弃了。”“我是个失败者。”“这是最后一次,我再也不跟你说任何事了。”“噢,天哪!”玛丽亚说,“简刚才对肯说的许多话我都对我儿子马可说过,不这么说,又怎么办呢?”
  “接纳孩子的沮丧情绪。”我立刻说道。
  “怎么接纳?”玛丽亚问。
  简转向肯,眼睛盯着他:“肯,当你确信你已入选校队,却又被刷了下来时,你一定非常的震惊和失望!”
  肯点点头:“的确,很吃惊,也很失望。老实说,最终有人能明白这个简单的事实,我感到很宽慰。”
  (本文摘自《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中国教育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08:48 , Processed in 0.1133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