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马建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重看《孝感市教育志》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8-31 16:52:25 | 只看该作者

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 [重要链接/转帖]

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
作者:朱小蔓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们:
  非常高兴我们在美丽的青岛,在美丽的青岛大学相会,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在做一件前人  没有做过的事,筹备成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研究分会。
下面我想表达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校史研究工作的重要;第二层是学校史志工作的研究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和专业要求;第三层是学校史志工作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学校史志是学校发展的智慧源泉
我们还是从身边的事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数量和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感到教育中的问题不少,似乎缺少什么,缺少精神,缺少某些价值,缺少信念,缺少品质,钱学森先生说缺少杰出人才。我们在反思这些的时候就不能不想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教育的精神财富哪里去了?
我国古时就有各种学校,但不普及,唐宋以来,学校建成一种形式,教育的精神财富以什么样的方式留下来呢?自从有了学校形式存在,学校史志便是其中最基础、最原本、最草根的保存方式,比如我们今天讲到稷下学宫、白鹿洞书院、石室学校,他们都是以一个学校的形式将某种教育理念、精神、文化、智慧凝聚起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历史上还有不少宝贵的教育精神财富没有传承下来,原因当然是多样的,其中关键的是缺乏对当事人物和事件的现场记载和保存,由此我们感到学校史志工作极为重要。
校史研究与编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校史的编写能够保存既有的史料,又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进行校史研究,可以对校史资料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为后人提供一所学校历史沿革的真实记录,为学校的发展形成共识提供基础,为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并在既有历史基础上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同时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都会有曲折,从本校实际出发,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发扬优良校风、学风和优势特色,是提升教学、科研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工作基础。
其次,校史是学校师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史料集成,因为史料只是记载校史的媒介,校史本身应该是鲜活的存在,是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构筑起的师生精神家园。加强校史研究,就是要把这一精神家园构建得更加鲜活、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从而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十分赞同许多学校将校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作为育人工作的起点。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和校友的榜样,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个影响有多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学校史志发掘和整理工作做得如何。
第三,校史是学校与校友及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网络。历史名校的教育教学往往是超越学校空间和师生在校时间的。它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有师生、校友藉以学习的一个共同体,不仅在课程和正式教学上如此,而且在日常交往中也如此,学校的“旧事”、教师录或同学录,可唤起校友的美好回忆,可激励校友回报母校,为母校发展尽心尽力、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校史的研究还是学校对外宣传的媒介,能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学校相关的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和联系。
正因为此,我们认定学校史志工作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等多重功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神圣的事业。
二、提升专业化水平是学校史志研究发展的趋势
学校史志既然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基础性事业,我们就有责任把它做好。做好学校史志工作,仅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如何做好这一工作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今学校史志工作的属性有所认识。
(一)学校史志工作的属性
我们说到校史研究,不同人对它不同的定位,有的学校仅仅把它当成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当成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当成校庆工作的一部分。这些都过于狭隘了一点。
从性质上讲,它是一项学术工作,因为任何校史都是特定历史观中的校史,是校史叙说者经过“选择”后“重构”起来的历史。怎么选择,怎么重构,这牵涉到校史编写者的学校观、历史观、学校发展观,其实也反映出一定的教师观、儿童发展观。如何从校史的研究中,获取学校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传承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与精神文化,从而达到“史言志”和“鉴古观今”的作用。这些都是写校史或者研究学校史之前要明确的十分严肃的基本态度。
校史是教育史的一个类别,同时也是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一部分,它写人记事,从风云激荡的思潮到绵延更迭的体制,从校园生活到课堂教学,从平凡园丁到大师风采。校史是最原始、最基本、最具体的文化史。一部科学、真实、系统的校史可以全面、完整地保存学校的史料,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传统精神的和风格特色的原始体现,是一所学校自我反省并寻求新的发展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立足于这样的定位才有可能提升校史工作的质量。
(二)学校史志工作的要求
既然学校史志是一项学术和文化工作,就少不了一些基本原则、要求和规范。
首先,学校史志工作需要遵循史学原则。
校史既然是“史”,就应坚持史学原则,必须尊重史实,言必有据,建立在可信的资料基础上。收集资料、征集实物是校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应获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全的信息。资料搜集只是初步工作,还要经过整理、分类、编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获得最真实、最有用的资源。现在具备条件的要建立电子化的数字资料库,使校史资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立论要有史实为依据,访谈要有旁证才能成为史实。校史研究并非就事论事,在拥有丰富确凿的史料和运用严谨科学的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梳理轨迹、提炼思想、总结规律、发现真理,形成某种“精神”和“理念”,得出可靠的结论。
校史研究和编纂,所涉问题繁杂,既关历史,又关人情。校名、校徽、校歌、历史沿革以及教职员工名录、教学科研怎样体现;在史料的搜集、鉴定、编撰过程中,很多实际问题若没有一套规范和原则是做不好的。
举个例子说,学校起源的追溯是目前大家争议较多的问题。一些学校在追溯建校历史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文革”期间,为了和“封资修”划清界限,一些学校人为割断历史,其实这是对前人的不尊重和对历史的否认;近些年又有不少学校人为地拉长历史,这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犯了因为现实需要而“改造”历史的错误,都是没有遵循应该遵循的原则的结果。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出通知,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态度对校史加以确定,不能仅凭主观愿望牵强附会进行变更。”
其次,学校史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现在不少学校都写出自己的校史,尤其是一些大学校史,印刷十分精美,篇幅还十分庞大,但多数类似表功行赏录或表扬稿,优秀之作不多,大多千篇一律,写法雷同,共性多个性少,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思想理念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学校的精神风骨没有体现出来,事实上成了没有“灵魂”的校史,没有生命的校史。这都说明学校史志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同样的材料,具备不同专业素养的不同作者,写出来的校史作品差别很大。
当作专业来做,我们还需要强调对历史的个体性和复杂性的尊重。在历史事件中,人们出于多种动机,事件有着多样的原因和结果。如果我们用决定论和普遍性的思维方式,就很难解释事件及行为背后真正的动力和情感、信念,那么一部历史便会失去原有的魅力。
校史研究专业性还体现在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校史研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史学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但校史研究并非是纯学术的研究;校史研究是代表学校的集体研究,而非依个人兴趣的自由研究。校史研究既要讲政治、讲政策、讲大局,又要坚持遵循史学的原则,工作上要服从校史编委会的领导,学术观点由校史编委会把关。
二是既往与现今的关系。一校之发展,总有成绩和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应当辨证看待,实事求是,心平气和,不能意气用事、搀杂成见,既不能以今律古,轻视前人;也不能厚古薄今,轻视今人。
三是积累和发掘的关系。历史研究尤其需要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没有广度则难有深度。只有广采博收,才能拓宽视野,提高眼界。既要注重已有史料的搜集整理,又要努力发掘新的材料,开拓新的专题领域,所以需要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理论知识,提高研究水平,推进研究的深度。
再者,学校史志是一项需要精心组织协调的工作。
学校史志工作涉及时间跨度大,人员多,头绪复杂,需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整合学校各机关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除了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外,还可以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等。既可把学校视为一个整体研究,也可从学校的教学、科研、就业、学生管理、学生成绩、学校的组织及领导、学校的经费来源和校舍建设等分门别类研究。
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史志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曾有教育史学者指出:“当史学家寻找模式和概括的解释的同时,在明显的相似性或统一性中,多样性常常被忽视了。”我们在治学校史志时,应当认真分析学校历史的独特性,分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使研究有自己的特色。
要努力提高校史编研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校史重要,但各校还很少有人去专门研究,目前也没有学校开设校史专业课程,教育史领域学者也较少关注某校的历史。不少学校临到学校校庆时,才会临时抽调人写校史。长此以往,体制无保证,意义不明确,校史的写作水准难以保证。现在,很多学校设有校史办公室,性质还是行政机构,并非科研机构,办公人员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校史办公室隶属关系也各不相同,有的设在档案室(馆),有的设在校长室下。工作人员大都还是临时拼凑的“游击队”,还不是学有专长的不同学科学者的“集团军”。这些与我们认为的校史可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作为正式科研课题来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学校史志工作还要吸引一大批专业学者来参加,他们要对教育,对学校发展变革,对历史发展本身有更客观、更丰富的视角,有更多的经验,有深邃的思想,有治史的专业素养。
总之,学校史志工作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逐步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服务学校发展是学校史志研究工作的方向
校史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是每所学校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财富,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但学校史志的研究不能为历史而历史。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服务是学校史志工作的大方向。
粗略考虑,学校史志可从以下方面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一是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历史依据和参照。一部科学系统的校史可以全面、系统地保存学校的史料,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校史,可以为学校党政领导、广大师生员工以及各级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提供本校历史沿革和现状的真实全貌,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的切实可靠的史实依据。它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直接影响或应用于目前学校的有关决策和活动,为现实服务。
二是充分运用校史育人。学校校史中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是每所学校特有的活教材。运用校史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激发在校同学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史育人主要是通过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育人,通过校史中真实、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例育人。通过对校史中的大师、优秀人物的“亲近——认同——羡慕——热爱——仿效”等形成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优良品质。
三是借助校史凝聚校友的力量办好学校。每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涌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校史是学校与校友、兄弟院校、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也是学子赖以自豪和骄傲的源泉,还可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激励他们为母校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简言之,一部写得好的校史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股力量又可转化为学校发展强大的动力。
四是为解决当前教育遇到的突出问题服务。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是当前我们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突出问题,由于中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路径在于依赖以学校为本,创造学校和地区经验。为此,特别需要从研究学校历史出发,提高学校教育的品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一些百年老校的经验,从这些经验中可以找到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经验。
同志们,“盛世修史”是我国的传统。当前我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十七大”即将召开,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深入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要坚持教育家办学的原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做好学校史志研究工作。《地方志条例》的发布又为我们做好学校史志工作提供了一个法律的依据,各校要抓住第二轮修志的机遇,我们要进一步依靠大家所在的学校,进一步依靠专家,进一步发挥研究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课题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开展我们今后的工作。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是全国研究地方教育史志的国家一级群众性学术研究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包括地方教育志、地方教育史、地方教育年鉴、校史、教育人物志等方面的研究和编撰工作。倡议筹备成立学校史志分会主要是学校史志工作发展的趋势使然,它不仅是上述工作的继续,更是一项新的拓展。
此次青岛会议,使我们全国各地的学校史志工作者有机会相聚,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史志工作,并积极筹备成立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校史研究分会,希望大家在这次会上能取得更多的共识。因此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议。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这次会议作了大量工作,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的参与是对这一工作的极大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希望这次会议是学校史志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从此我们团结全国学校史志研究工作者,为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校史志工作队伍,团结进取,奋发向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真正可以传之久远的校史精品,服务学校发展。预祝会议开得圆满,也期待中国地方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早日正式成立!
祝大家在青岛幸福、愉快!
谢谢大家!
12#
发表于 2008-8-31 16:56: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第一届理事会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名单

名誉理事长:
卓晴君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 问(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忠桥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原副校长
方晓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田正平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审

朱小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
宋玉岫

原山西省教育厅厅长

张凤民

天津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汤世雄

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洪宇

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赵宝琪

天津市教委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会长
顾泠沅

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
袁振国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徐承德

南京市教育局教育史志办主任

符康荣

贵州省教育厅教育史志办公室、省督学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韩清林

河北教育厅副厅长

理事长:
储朝晖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研究员
副理事长:(以姓氏笔划为序)
万克德 男
山东省教育厅史志办公室主任
于建福 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
马世豹 男
山西省教育厅督学
刘立德 男
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分社

芊男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
李晓秋 男
北京市教育史志办主任

波男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赵发中 男
河南省教育史志办副主任
刘彦泽 男
内蒙古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冯荣光 男
河北省教育史志研究室主任

娜 女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际女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罗东海 男
上海市教育史志办副主任
周光启 男
重庆市教委修志办副主任
胡国强 男
湖南教育厅史志办主任
曾维陆 男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厅科长
崔多立 男
黑龙江省教育厅史志办副主任
韩红升 男
山西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魏天纬

陕西教育史志鉴主编陕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翟广顺 男
青岛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秘书长:
刘巧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助研


副秘书长:
刘良业

河北省教育史志研究室高级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其厚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旅行社与导游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北京市教育史志办副主任


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皆为常务理事,以行政区划为序)
徐振明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程方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徐卫红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副主编

盛玉海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
王俊明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办公室
主任
芦晓华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陈锦栋

石家庄市教育史志办中学高级
张占根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田运隆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
徐立新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主任
赵正年

石家庄学院主任
丁红兵

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主任
刘金峰

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主任
刘希广

河北承德市第一中学副主任
于占泽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高级政工师
梁喜林

承德市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朱承东

承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小教高级
康福林

承德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焦廷勤

承德市教育史志办副主任高级教师
刘凤华

承德滦平县教育体育局中教一级
构占清

滦平县教体局主任、高级教师
王全乐

保定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副教授



内蒙古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
续维同

内蒙古农业大学主任、编审
刘成法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编审
王风雷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冯殿元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第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乌天成

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副校长
石中东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安学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处长、教授
胡魁海

哈尔滨师范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
吕子燕

黑龙江教育史志办



黑龙江教育史志办
赵志刚

黑龙江省铁力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夏尚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
徐建成

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
教授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唐剑波

佳木斯大学主任、
副研
林韧卒

牡丹江大学
校长、
副教授
王玉印

牡丹江大学
党委书记
刘焕霞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专职档案员
张德全

黑龙江克山县教育局局长
初长华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中学副校长
孙彦彬

大庆石油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张长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主任、
副教授
杨艳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长、
助研
王伦信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大章 男
同济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校史馆长

虞朝东

南京市教育史志办
王顺彬

南京市第六中学主任、
工会主席
吴咸礼

南京市第六中学原副校长
李清民

山东教育学院院长
刘德增

山东省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授
马侠江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任、
副教授
刘恒华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校长



滨州学院主任、
助研
刘长宝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朱刘中心小学校长
张玉慧

青岛九中校长
韩体德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六中学副主任
王振荣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长、中学高级
董月明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中学高级
辛承辉

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副校长



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校长
孙善雪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中学、校长
王嘉红

青岛市北区教育体育局



青岛市台东六路小学校长



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书记
杨德华

山东省胶南市灵山卫小学
王志刚

山东科技大学
乔晓晖

山东省平度二中副校长
杨建堂

河南理工大学工会主席
陈宁宁

河南大学副研
张庆肃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贵州省贵阳一中教学处副主任
谢越华

海南省教育史志办公室书记、教授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长




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中学高级



西安培华学院常务副院长



甘肃省教育厅史志办主任
林松年

甘肃省教科所副所长
王小鸽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王林义

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历史系教授
杨春德

西北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西南大学档案馆
牛宏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徐智德

西安外事学院教授




理事:(常务理事皆为理事、以行政区划为序)
金富军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讲师
李永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郭红霞

中央教科所教育理论部助研
姚宏杰

中央教科所教育理论部助研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
梁敬之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室
付春梅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室
刘淑云

平山县教育局中学一级
李彤宇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一级
周占海

石家庄市教育局中学高级
边东书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校长、书记、高级教师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教师
祝潇宇

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李月良

河北省河间市职业教育中心
中学一级主任
张保平

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主任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高级政工师
刘玉琳

河北承德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承德市实验小学副主任、高级教师
计淑君

承德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小学高级
赵月媛

承德市第三幼儿园高级教师
宋玉荣

承德市南营子小学校长、小教高级
丁武仁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盟一中语文组中教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
教授
张文亮

内蒙古集宁一中主任、中教高级
吴兴华

内蒙古通辽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
韩参华

包头市第一中学副书记
郝春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助研
钱晓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研
于广建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副所长
李大莉

黑龙江工程学院馆长、副研
于洲江

黑龙江富锦市教育局主任

孙耀文

黑龙江克山县发展中心学校校长
郑庆军

黑龙江克山县双河中心学校校长
赵德纯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主任



东北林业大学高级教师



乌海市第一中学主任、高级教师
张春霞

大庆石油学院副教授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主任、政工师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室副主任、主管护师
赵丹青

大庆师范学院党政办副主任
孙先民

黑河学院院长

王伯瑛 女
同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

徐凤玲

山东省教育厅副研
陈光军

山东省教育学院研究员
张福建

山东省教育学院主任、教授
赵立辉

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
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



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主任、高级教师
王在新

潍坊市坊子区三马路小学校长
孙洪传

青岛市华夏职业教育中心校长、中学高级
张式波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
顾正芬

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
 
许智会

山东省胶州市职业中专中学一级
徐义宝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辛安小学中学高级
王思顺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工会主席、中高
王晓渊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中高
毕元敏

秦青岛市永宁路小学校长
郝海峰

青岛市永宁路小学
王万钧

青岛市北京路小学校长



山东科技大学校办主任、副研究员
李云昌

山东省平度二中校长



河南理工大学主任、副教授
李志伟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欧丽红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王雪娥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韦寨英

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系主任



海南省教育史志办公室主任、教授
孙茂华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
唐智松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主任
秦景俊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科长



陕西省西安小学主任
王永军

西安培华学院
 
于炜武

西北大学馆长



甘肃省教科所史志与编辑部主任

劼 女
甘肃省教科所教研员

注:以上名单于2008621日第一届理事会议正式通过。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
20086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03:06 , Processed in 0.1304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