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20:54:21 | 只看该作者

转自/人教网

微观方面,主要体现在:①课堂教学社会学和课程社会学方面。其中,以吴康宁为主的“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这两方面的研究。其中的许多研究成果是从现实的教育问题出发,通过调查和严格的统计分析得出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证性,摆脱了过去研究所存在的思辨性、规范性特征,使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得到了较好发展。②“班级社会学”方面。重建以来的教育社会学在1992年之前,尽管在各个研究领域内存在诸多分歧,众说不一,但基本上未形成影响较大的正面的话语交锋。但1992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班级社会学领域内,谢维和与吴康宁两位学者就班级的社会属性问题展开的论争,应当视为这个时期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大亮点。 (2)《教育社会学丛书》的陆续出版,标志着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系统工程开始起步 1999年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推出了由鲁杰、吴康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丛书》。《丛书》是开放的、随着我国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社会学这门学科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专业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新的分支领域会不断扩展,对其研究也将不断深化,新的分册将会陆续加盟。同时,已出版的著作也会随社会发展和新成果的积淀而修订。应当说,20世纪末《教育社会学丛书》的出版,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标志着学科建设系统工程的开始。 至此,我们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百年回顾应该结束了。但结束并不意味着终结,它是新的历程的开始,并且我们必将背负百年的教育社会学问题进入新的千年,新的千年也必将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责任依然很重。不过,只要我们时时带着反思的眼光,反思过去与现在,筹划我们的未来之路,我想,新的百年、新的千年,中国教育社会学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此,我们期待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0:07 , Processed in 0.1356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