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破思维定势教出课文新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0 11: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破思维定势教出课文新意
任国强
前不久,我县组织了一次语文教研活动。有位老师在教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皇帝游行大典结束回宫以后怎么办?要求学生以此为题发挥想像写“续集”,并当堂“发表”自己的“大作”。这一环节的安排很有创意,学生们很高兴地写了起来。几分钟后,第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作品:皇帝回宫后又重奖了骗子,表彰了大臣,惩罚了小孩,于是国家日益衰败了。他赢得了老师的赞许。接下来第二位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得意地读了起来:皇帝回宫后,大发雷霆,严惩了骗子,责罚了大臣,奖励了小孩,此后他励精图治,于是国家很快富强起来了。这位老师当即评价说,这位同学的想像还不错,但“续集”不符合作者的意愿,并一再强调要符合原文的思想,他还让与第一位同学写法相同的学生举手……
课上到这里,听课教师窃窃私议起来:第二位同学的写法为什么不行呢?原因很清楚:陈旧的教学观念,在他的思维中已成定势。那么,如何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教出课文新意呢?
首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多少年来,教师牢牢地把握着课堂的主动权,紧紧地围绕着一张中考、高考试卷,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更让学生感到厌倦的是:问题的最终结果,仍以老师的为准,用不着学生太去操心。这种缺乏民主思想的教学,使得一些学生在语文课上所学的东西有限,知识面不宽,对事物的认识肤浅单一。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这种思维定势会阻止人们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打破思维定势,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情况就会天壤之别。
我在教《执竿入城》这篇文言短文时,先让学生阅读文章,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执竿入城》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的回答让人叹许。有人说文章讽刺了不动脑筋的人,有人说歌颂了老者乐于助人的精神,有人说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不可半途而废,有人说告诉人们从多角度认识事物。这些回答,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都有自己的道理,都应该肯定。这就是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带给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还要在教学方法上打破,变“给水”为“探源”。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是“给水”与“受水”的关系,不过单靠教师在教学中的“给水”那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只是一个范本,而作为读者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自圆其说,教师要加以肯定,而不是强求一律。如果一味采取用“给水”的方式来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样”,这种刻板式的教育方式面对充满灵性的学生,无疑会扼杀学生的思维,堵住了水的源头。
北京名师宁鸿彬老师教《皇帝的新装》时,即采取了“探源”的方法。他引导学生认识皇帝、大臣、百姓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都有私心,而那个小孩子不上当受骗,是因为他无私。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这种变“给水”为“探源”的方法,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学会了思考,也逐渐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这是能够教出课文新意的又一保证。
再次,要求教师具有发展的眼光,能够多角度观察事物,辨证地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后人对他态度不一。杜牧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惜之。王安石诗云:“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安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贬之。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颂之。在我们教出《鸿门宴》时,如果教师能够告诉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就能让文章有了新意,让学生懂得了更多、更深的知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0:18 , Processed in 0.0901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